精神疾病、神经性厌食呕吐、睡眠障碍等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1.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癔症等。这些精神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强迫观念和行为、对身体状况的过度担忧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是以厌食、消瘦、闭经、虚弱为特点的女性心理疾病,而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反复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为特点的疾病。这两种疾病都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饮食习惯,缓解呕吐症状,恢复身体健康。
3.睡眠障碍:包括进睡困难、易醒、早醒、夜惊、梦呓、夜游几梦魇等。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和情绪问题。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找到睡眠问题的根源,调整睡眠习惯。
若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理治疗。不过在选择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心理医生,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到减肥,很多人会说出很多疯狂的减肥方法,虽然也有科学的方法,但很多人却并不相信,或根本不能长期坚持,于是这类人为了能快速瘦下来,往往会铤而走险,采取各种疯狂方式。
一名高校大学生,一名花样女孩,正值青春年华,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谁又能想到,因为减肥,她不但戳了学,而且还三番五次住进医院,多次被下了病危通知。
说到这,很多人会问,减肥也会这么恐怖吗,她是不是在乱用减肥药?
事实上,年轻女孩为了减肥,也算是绞尽脑汁,减肥药也吃过,运动也坚持过,但都无疾而终,最终,为了减肥,女孩选择了疯狂节食的方法。
一提到女孩,当年的室友就还是心有余悸,说她减肥的方式太恐怖了,开始是每天吃两个苹果,有几次发了低血糖,还晕倒在寝室里,把同学都吓得够呛。
但女孩依然没有终止这种疯狂,两个苹果变成一个后,她就再也不想吃什么东西了。
一个人为了减肥而拒绝一切食物,虽然这种减肥效果立竿见影,但对健康也造成了巨大危害。
短短的两年时间,体重是减下来了,但却瘦骨嶙峋,看起来像个骷髅一样,让人毛骨悚然,事实上,当女孩被送进医院时,医生也吓了一大跳,一般情况下,如此瘦,会让人联想到恶性肿瘤,因为食欲不振和肿瘤的消耗,病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重下降。
但年轻女孩却并非如此。
父母多次带着她到处辗转就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医院都去了,根本不管用,医生给出的结论都是神经性厌食症。
所谓神经性厌食症又名精神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进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多发生于青少年期,而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约十倍,这是因为相对男性,女性肥胖率更高,为了减轻体重,她们往往会首先采取节食的方法。
但是即便节食,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若操之过急,很有可能出现神经性厌食症,因为这属于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所以治疗效果也比较差。
因为长期不吃东西,女孩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血糖,父母多次将其送进医院,进行静脉输液营养治疗,但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度营养不良导致了全身多器官衰竭,最后一次住院,医生再次下了病危通知,不过女孩的病情实在太重了,全身的血管都塌陷了,根本难以找到,整个人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的一塌糊涂。
看着既恐怖又让人心痛,医生说,虽然肥胖会导致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心脑血管发病率也会升高,但是营养不良也会导致抵抗力下降,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吃的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对的,减肥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人能够一口吃个大胖子,也没有人能够一口饿成一个大瘦子,到目前为止,饮食均衡+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才是科学的减肥方式。
如果你无法把握权衡,就应该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120吗……你们快来……我女儿快不行了……电话另一端传来一个女人的痛哭声。
六分钟之后,救护车呼啸着赶到了事发现场,而当医务工作者看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患者时,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老天,躺在床上的是一个人吗?
事实上,患者名叫白鸽,今年才仅仅21岁,按照父母的诉说,三年前,白鸽根本不是这样的,此时此刻的白鸽,瘦骨嶙峋,在灯光的照射下,皮肤折射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光芒,从头到脚的骨骼,仿佛隐隐若现。
她真的太瘦了,说实话,行医这么多年,自认为是老医生了,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像白鸽这么瘦的患者,大家心里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她究竟是得了什么病?
众所周知,导致消瘦的常见疾病有癌症,糖尿病,甲亢,肺结核等等,但即便如此,也不至于这么瘦吧,所以一开始见到白鸽的时候,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哎,都是男人害的!随着父母的诉说,医生渐渐得知了真相。
三年前,白鸽18岁,那时她不但不瘦,还很胖,因为成绩很差,17岁白鸽就辍学了,18岁外出打工,认识了一个男友,随即,白鸽陷入了热恋。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白鸽谈的男友只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得手后不但和白鸽提出了分手,还挖苦白鸽说,像她这么胖的女孩,谁会喜欢她!
白鸽受刺激后返回家中,从那之后,她就决定要减肥!
可是她减肥的方式实在有点恐怖,有时候就喝点水,有时候一整天都可以不吃东西,起初父母并没意识到其中的危险,只是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时间一长,白鸽越来越瘦,父母这才发觉一切为时已晚。
也曾到医院检查过,医生说,器质性疾病没有,白鸽所罹患的却是神经性厌食症。
所谓神经性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医生说,这类患者由于长期控制进食,甚至还不断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进的食物再吐出来,这样人为地打乱了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射,导致大脑"见到"食物信号不再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面对食物不再有饥饿感,而是真的从心里感觉厌恶、想吐,最后心理、生理反应趋于一致,形成病理性神经反射。
它的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见于女性。
说到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神经性厌食症,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说器质性疾病还有治疗的方法,那么心理疾病的治疗则困难重重,即便有心理疏通和药物疗法,但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总体不佳,而且一旦停药,非常容易复发。
白鸽的父母说出了无奈,看了很多医生,根本没用,开始还吃点东西,到最后,根本什么东西都不吃,眼看着越来越瘦,最后就瘦成了一副骨架……
其实瘦是外在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性厌食症会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继而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最终患者往往因多器官衰竭而死。
像白鸽这样的患者,三年的时间里,父母想尽了各种方法,但是最终都无功而返,试问,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拒绝进食,你又能如何呢?即便医学上可以通过补液短暂维持,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终,这个年轻女孩因为严重的恶病质,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赶到现场的时候她的呼吸心跳都没了,面对这骨瘦如柴的身子,医生不忍心再去做心脏按压,另外,也没什么意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1 ) 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层次:直接目标是帮助病人增加体重,以避免临床并发症和死亡的可能。就是要强制病人进食;尽可能隔离病人,吃饭需有人陪护,把看电视、亲属探访等作为进食和体重增加的奖励。
第二层次:长期维持病人在上一阶段治疗中增加了的体重——这是非常困难的。
(2 ) 家庭治疗
家庭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是,患有进食障碍的孩子将对家庭的注意力从隐藏起来的冲突上转移开了。因此,治疗办法就是将家庭的冲突表面化,这样孩子就不用通过进食障碍症来转移对功能失调的家庭的注意力了。
2、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整体目标是是帮助病人建立正常的进食模式。
第一步:对病人进行心理教育,包括:暴食及泻出行为的生理后果,引吐和食用泻药作为控制体重手段的无效性;并提供一个正确计划,使病人学会按时按量进行一日三餐。
第二步:改变病人的不合理信念,包括:鼓励病人质疑关于外表美丽的社会标准;改变病人通过挨饿以防止增重的信念。
3、心理干预
在病人发展成进食障碍之前,对病人的态度、行为进行干预。
(1 ) 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主题包括:关于限制热量摄入的潜在危险;
这样的教育提高了学生关于进食障碍的知识,但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信念和态度倾向,而且可能在无意中介绍给青少年一些控制体重的危险方法,比如忍饥挨饿、引吐、使用利尿剂等。
(2 ) 提高自尊的方法。
是指 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来改善对体象和进食的态度和行为。
这个方法很成功,它通过引发学生们在“自我知觉价值”方面的正性改变,改变了学生的身体满意度、关于进食和体重的态度、以及减重行为。
1、基因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都有家族性。患有进食障碍的年轻女性,其亲属中环进食障碍的可能性是平均水平的 5 倍。
2、设定点理论(set-point theory)by Garner (1997 )
认为我们身体有自己设定好了的体重正常值范围,并且拒绝大幅度的改变。当个体想达到或维持远远低于设定点的体重时,就会遭到内部生理机能的反对。
可以用来解释贪食症病人的暴食现象:当我们体重越来越轻时,饥饿的感觉可能变得极端难以忍受,这就会刺激我们去吃东西、变胖,恢复到一种平衡状态。因而,长期饥饿时可能会是个体出现不可遏止的吃食物的冲动,对于贪食症病人来说,这种饥饿冲动引发了不可遏止的暴食。
3、进食障碍与脑
动物实验表明,下丘脑外侧损伤会使动物没有食欲及体重减轻,有研究者因此假设下丘脑在神经性厌食症中起着某种作用。但与下丘脑外侧损伤导致没有饥饿感和食欲的动物不同,厌食症病人时尽管很饿却不吃东西。
DSM-5 关于厌食症诊断的描述
A. 相对于需求而言,在年龄、性别、发育轨迹和身体健康的背景下,因限制能量的摄取而导致显著的低体重。显著的低体重被定义为低于正常体重的最低值或低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低预期值。
B. 即使处于显著的低体重,仍然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有持续的影响体重增加的行为。
C. 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型的体验障碍,体重或体型对自我评价的不当影响,或持续地缺乏对目前低体重的严重性的认知。
标注是否是:
(F50.01)限制型:在过去的 3 个月内,个体没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即自我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或灌肠)。此亚型所描述的体重减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通过节食、禁食和/或过度锻炼来实现。
(F50.02)暴食/清除型:在过去的 3 个月内,个体有反复的暴食或清除行为(即自我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或灌肠)。
标注如果是:
部分缓解:在先前符合神经性厌食的全部诊断标准之后,持续一段时间不符合诊断标准 A(低体重),但诊断标准 B(强烈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或有影响体重增加的行为)或诊断标准 C(对体重或体型的自我感知障碍)仍然符合。
完全缓解:在先前符合神经性厌食的全部诊断标准之后,持续一段时间不符合任何诊断标准。
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
对于成人而言,严重性的最低水平基于目前的体重指数(BMI)(参见如下),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则基于 BMI 百分比。以下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成人消瘦程度的范围;儿童和青少年应使用对应的 BMI 百分比。严重程度的水平可以增加到反映临床症状,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知道的需要。
轻度: BMI≥17 kg/㎡
中度: BMI 16—16.99 kg/㎡
重度: BMI 15—15.99 kg/㎡
极重度: BMI< 15 kg/㎡
亲爱的京东健康全体员工、医药界同仁们:
今年4月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有效遏制了医保药品“倒卖”“串换”等违规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推动了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目前药品种类繁多,以零售药店销售情况为例,近一个月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实际销售药品种类多达21.33万种。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大大促进用药安全。
今年年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扫码支付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此,我们向所有京东健康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医药界同仁发出倡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理解药品追溯码医保监管应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积极响应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
二、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每盒药品在销售时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数据直接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使每一盒药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确保药品可追溯;
三、我们要做到对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探索京东平台内医保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溯”的药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
我们承诺,京东健康将始终坚持“值得托付的、以用户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经营理念,在医保品种支付时若发现重码等异常情况,将立即报告医保、药监部门,并拒绝追溯码异常药品流出。
让我们携手共建、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面应用,为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以及医保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强有力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共同落实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一起为公众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一起为国家医保基金安全贡献力量,坚定做健康规范的医药市场秩序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广者和受益者!
北京京东健康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6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