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悉尼大学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对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诊疗处理流程,目前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目前主持中央高校科研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和中文论文7篇。
陈新忠,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14年留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常规开展冠脉搭桥术、室壁瘤及缺血性二尖瓣病变外科治疗、微创下二尖瓣整形、三尖瓣整形、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的外科治疗,以及先天性心脏畸形的矫治。特别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的修复,效果良好,在患者中有很高声誉。近四年,冠脉搭桥术的成功率为100%,瓣膜手术成功率为99.4%。长期致力于肥胖引起冠心病的致病机制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手段的研究。 社会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Adipocyte》杂志审稿人 《Cytokine》杂志审稿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杂志审稿人 获奖荣誉 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Lillehei新秀奖 201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获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厄尔﹒巴肯奖学金科研项目一等奖 科研成果 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pM1基因局部调控心外膜脂肪-血管轴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No. 30872541)、《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微环境变化对局部脂联素糖基化修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No. 81270265)及《脂联素N-糖链调控脂肪-血管轴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No. 81873489) 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apM1基因局部调控心外膜脂肪-血管轴抗冠脉粥样硬化的动物实验研究》(No:200804871116)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科研项目(No. 30571840)、武汉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No. 2014060101010031) 发表SCI文章及国内权威期刊文章30余篇
985 211医学院校博士毕业,一直工作于三甲医院。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
姓名:肖红艳 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 职位:心衰与心肌病中心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详细介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衰与心肌病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专家委员会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执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肌病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分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亚洲心脏瓣膜病协会中国分会委员,非公立医疗结构协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医学顾问,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从事心血管临床急危重症工作21年,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内、省市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研究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心力衰竭,从事肥厚型心肌病经心尖室间隔射频消融、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重症心衰救治、机械循环辅助、人工心脏以及心脏移植等工作。
执业6年,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参与心脏外科手术千余例,曾参与新冠疫情期间抗疫一线工作。
待完善
本人自2014年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参与各种心脏外科手术近2000台,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的成形/置换,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脏移植等。
200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心血管内科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10余年,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主动脉夹层、心肌病、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诊疗,能熟练进行心脏病的介入诊疗。科研方面主要致力于心电生理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主持襄阳市级科技项目2项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包括中华系列2篇,SCI收录1篇。
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2年获医学硕士学位。
宜昌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第六届委员,宜昌市房颤中心联盟委员,曾完成国内先进科研项目1项,2次获得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拥有国家专利1项,先后参与主编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