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汗出过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多汗病症有许多深刻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汗是由津液所化生,津液是出汗的物质基础。汗液的生成与阳气的蒸腾气化密切相关,“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的推动作用是汗出的动力。此外,汗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如“五脏化液,心为汗”“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等,说明汗液的分泌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从病理角度来看,多汗病症既可由外邪侵袭人体所致,也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起。风、热、暑、湿之邪侵袭人体,常见汗出;而寒、燥之邪伤人,则多无汗。例如,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常使营卫失和,毛窍不得固密而自汗出;热病多汗而阴伤,火热之邪易迫津外泄,故多汗出而汗随津脱;暑病多大汗,耗气伤津,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向外迫津外泄,在内消灼阴液;湿病多汗而濡,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滞气机,多与暑热之邪相并侵袭人体;感寒多见无汗,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燥胜无汗而干,燥性干涩,易耗气伤津,津液亏损,汗出无源,故无汗。
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导致多汗病症。如“五脏化五液”,汗虽为心液,但“津血同源”,其所源的津液要循行濡润五脏六腑,周身上下,因而,汗液的分泌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具体来说,“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摇体劳苦,汗出于脾”“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等,都表明了脏腑功能与多汗病症的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还对多汗病症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例如,无汗多由寒主收引,寒邪袭表,卫不固表,开合失常,毛孔紧缩所致,常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自汗多为阳虚不能卫固于外,阴液则易于外泄,或阳气太盛,内扰营阴,则阴液不能自安而外泄;盗汗则是睡时卫气入于阴,肾阴不足,则阴不能为阳之守,无气以固表,则腠理开而盗汗出,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灌汗是指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属气虚自汗或阳虚自汗之甚者;漏汗主要是外受风邪,致表气不固,营卫失调所致;大汗又名炅汗,即热甚出汗,阳热太盛,其汗甚多;半身汗是指阳虚患者,气血循行受阻不能运行周身,见汗出之时,或左或右,半身无汗,日后可能发生偏枯证;绝汗,又称“脱汗”,是指阳气脱失,表现汗出淋漓不止,汗出如油,喘促不休,虚极则冷汗不止。
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出了观测病情轻重、判断病证顺逆的方法。汗出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轻重缓急。自汗之状,日间汗出,量少微微,多为肌表不和,营卫失调所致;汗出量多则为阳气不足,津液外泄所成。汗出量多,淋漓不尽,是为阴津枯脱,病情深重之候。在疾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中,汗出之多少与机体正气盛衰密切相关。在一般热病过程中,由无汗至出汗,是正胜邪却,病势好转之佳兆,多预后良好,为顺;若见汗出不与脉证相应,或诸症不减,或它症又起,表明邪气亢盛,正气衰脱,正不胜邪,病情恶化,病势重笃,或复染他疾,多属预后不良,为逆。
对于多汗病症的治疗,《黄帝内经》中论及的方法主要以针刺治疗为主,也述及了药物及食养。例如,“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说明了针刺治疗汗证的原则。对于“饮酒中风”“汗出如浴”等情况,《内经》给出了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
总之,《黄帝内经》中关于多汗病症的论述为我们理解汗证的生理、病理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果您出现汗出异常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以维护身体的健康。希望这些知识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