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承德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专家

简介:

历史名城,燕山脚下。承德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52年,历经70年的沧桑巨变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德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中国医师协会人文技能培训基地,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德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承德市放化疗中心,承德市临床检验中心,承德市第一司法医学鉴定中心。医院总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950张,分主院区和妇儿院区两个院区运行。现有职工16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83人,正高职117人,副高职249人,中级职称67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9人。拥有荷兰飞利浦128排256层螺旋CT机、美国GE3.0T磁共振仪、美国瓦里安新型智能化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美国GE数字减影C型臂X光机等高精尖诊疗设备200余台。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11个。急诊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内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心血管内科、消化血液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妇科、产科、普外科、肿瘤科、心胸外科、内分泌科、骨科二病区、老年病科、肾内科、CT/MR诊断科、超声诊断科等16个学科作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皮肤科、口腔科、麻醉科等3个学科作为市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继续在全市引领前沿。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为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以《基本医疗与卫生健康促进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为遵循,以落实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年”活动,以18项核心制度和不良事件管理为重点,持续改进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推进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诊疗模式,夯实基础质量。通过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专题会议、开展业务院长与首席专家查房、举办典型病例分享会等多种途径,促进终末质量持续改进。深入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坚持业务院长药事查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点评等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科学性,降低院内感染风险。遵循“预防为主、系统优化、全员参加、持续改进”原则,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坚持“各学科全面发展,以复杂、疑难和急危重症为突出品牌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战略、“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发展定位及建设“学习型、学院型、人文型、精益型”医院的发展目标,科学谋划并实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秉承“培养现有人才、引进需要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招录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的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选派科主任、技术骨干到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到国外医学院校访问研修等多种途径,促进人才队伍的持续优化,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急诊科“院前急救、急诊留观、EICU”三位一体结构优势一流的设备,制定和完善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心、肺、脑急救绿色通道预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应急救治预案》等应急救治预案。作为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我院充分融合多学科资源,做好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颈动脉狭窄内外科治疗及脑卒中健康管理等工作,被国家卫健委授予“全国脑卒中防治工程示范基地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按照“医疗是医院发展的今天,科研是医院发展的明天,教学是医院发展的后天”的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医疗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两翼”,推进医、教、研协调发展。不断丰富急诊、危重症和医学人文特色教学品牌内涵,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外科解剖实验室及临床中心实验室,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了“学院型”医院建设的日臻完善。自2005年启动医院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本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规范行为文化、推动物质文化”的总体思路,提炼出具有我院特色、被全体员工认可并自愿遵循的价值理念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育良好的行医修为素养。先后邀请清华大学邹广文,北京大学孙东东、王岳,北京协和医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学旺、河海大学陈钢、哈尔滨医科大学尹梅等多位知名专家做了“树立正确的医疗职业价值观”、“医院文化与创建学习型组织”、“赢在责任”、“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者提升职业幸福感”等医疗职业价值观及医学人文相关专题讲座30余场。对于中层领导干部,我们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系统的管理学培训,培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领导艺术,提升人文管理能力。至今已邀请清华大学吴维库、国家行政学院董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袁钟、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名誉院长丁义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朱士俊、河北省医院评审专家张雪彩等多位知名专家为中层领导干部做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管理者修养”、“人文医院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必经之路”、“管理者领导力修炼”、“培养领导的艺术”、“培养情商提升领导者核心能力”等管理学培训20余场。自2013年分三批组织临床、医技及行政职能科室主任到台湾彰化基督教医学中心参观,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医学人文服务理念,持续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自2009年以来大力推进以医学人文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建设,引领员工将学习作为精神追求,既是工作方式也是生活方式。为员工订阅《医界名家从医感悟》、《协和医事》、《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个医生的故事》、《幸福的方法》等书籍;组织全员学习了“愿善良成为医学的灵魂”、“良心是行医的底线”、“熠熠闪光的铭言”、“让医学彰显人性的光辉”等多篇有关医学人文的文章并开展了多场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再次扩建图书馆,升级电子图书系统,在医院内网开设了“人文驿站”专栏,发布医界名家撰写的文章和从医感悟,搭建医学人文交流的平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全员灌输“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医院还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读书竞赛、医学人文讲座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升人文素养。自2018年5月启动医院文化传承与发展“雄鹰计划”,继续开创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和医院实际的医院文化建设之路。医院文化建设成果多次在国家级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省内外多家医院到我院参观学习。在2020年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峰会上,我院“医者驿站”获全国“人文创新案例”荣誉称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院继续奉行“以人为本、全人医疗、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根据承德医疗市场的现状和公众的健康需求,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内涵,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尊享医疗,愉悦体验。免费为出院患者提供爱心药盒和服药卡,指导出院用药;自2010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出院患者院、科两级电话回访工作,延伸诊疗服务,促进医患和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认真履行公立医院公益职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强化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管理,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通过新闻媒体、健康科普进社区、健康教育大课堂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及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按照省市定向精准帮扶的有关要求,选派各专业技术骨干赴基层医院开展定向精准技术帮扶,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全国脑卒中防治工程示范医院、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河北省创建“诚信医院”先进单位、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足月儿或早产儿血小板计数少于100xl09/L,发生率为18%~35%,与胎龄成反比,胎龄小发生率高,可造成出血、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2.感染性血小板减少3.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减少,血液血管,足月产和早产儿的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属不正常,需要输血小板。而早产儿或有并发症的病儿即使血小板计数较高,仍可能因出血需要输注血小板。,1、甲状腺功能减退2、蛔虫病,家长应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适时的添加辅食,有利于防治疾病。,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测定;血块收缩时间测定。,。

李爱芹 副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癫痫,变性病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201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变性病等
更多服务
郝凤杰 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领域,在糖尿病、甲亢、甲减、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以及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很深造诣。

好评 -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领域,在糖尿病、甲亢、甲减、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以及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很深造诣。
更多服务
刘秀洁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及眩晕诊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428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及眩晕诊疗
更多服务
李勇 主任医师

眩晕

好评 100%
接诊量 11
平均等待 -
擅长:眩晕
更多服务
马晓英 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疾病,老年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疾病,老年内分泌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
更多服务
张江涛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认知障碍

好评 100%
接诊量 2
平均等待 -
擅长:神经内科 认知障碍
更多服务
边树伟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疗

好评 -
接诊量 7
平均等待 -
擅长:全科医疗
更多服务
张然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类型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药物过量性头痛、慢性每日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的规范诊治以及继发性头痛的早期识别),另外还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脑血管病、脑炎、睡眠障碍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各种类型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药物过量性头痛、慢性每日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的规范诊治以及继发性头痛的早期识别),另外还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脑血管病、脑炎、睡眠障碍等。
更多服务
张东 副主任医师

癫痫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癫痫治疗
更多服务
白冰 副主任医师

在肩、膝关节急慢性运动损伤,肩、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治及康复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肩关节镜检查清理,肩袖损伤的微创手术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在肩、膝关节急慢性运动损伤,肩、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治及康复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肩关节镜检查清理,肩袖损伤的微创手术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宝宝73天,体重增长缓慢,睡觉不踏实,总是动手动脚,用手揉脸和摇头。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计高,需要治疗吗?患者女性3个月
25
2024-11-24 11:14:55
孩子血小板数值下降一个月,无出血症状。患者男性11岁
31
2024-11-24 11:14:55
孩子血小板低,之前有类似症状,求医生分析和用药建议。
62
2024-11-24 11:14:55
新生儿血小板持续下降,怀疑细菌感染,已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男性4天
28
2024-11-24 11:14:55
孩子嗓子不适,疑似EB病毒感染,血小板偏低。患者女性12岁
2
2024-11-24 11:14:55
12岁儿童血小板低,想了解能否通过补充蛋白质营养来提高免疫力。
70
2024-11-24 11:14:55
宝宝2岁7个月,拉肚子后查血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低,需重新检查。患者男性2岁7个月
31
2024-11-24 11:14:55
孩子血小板低,遵医嘱用药,询问用药注意事项和饮食建议。
45
2024-11-24 11:14:55
孩子11岁,血小板低,身上有淤青。
32
2024-11-24 11:14:55
宝宝入园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无出血症状。患者女性2岁6个月
70
2024-11-24 11:14:55

科普文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748

在排除了 HIV、HCV 感染的前提下,做好预防接种、Hp 检查后可以开始干预治疗。由于儿童的 ITP 跟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会分为儿童 ITP 和成人 ITP 讨论。

一 儿童 ITP 治疗

对于原发性儿童 ITP 一般采取观察等待。在低于 20×10^9/L 的情况下也并非不可以观察等待。不过前提条件是排除了继发性 ITP、排除其他血液病(包括合并其他血液病)的基础上。然而,这个情况下必须相对严格的限制孩子活动、限制孩子的用药等。在等待的过程里,每周的化验、评估等等会让家长的焦虑很严重。因此国内多数医生倾向于低于 20×10^9/L 就开始干预治疗。当然,如果家属有足够耐性、能很好的配合管理,也可以继续等待观察。但对于任何有明显出血倾向(见前篇文章的定义)的不能再等待。

儿童 ITP 首选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治疗,其次有静脉注射用抗 D 免疫球蛋白(anti-D )和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IVIG 作为首选是基于如下理由:

  • IVIG 升高血小板的速度更快,这点对于有明显出血倾向的病人尤为有益。IVIG 跟静脉用 anti-D 的疗效大致相当(对符合 anti-D 治疗条件的患者而言)。但静脉用 anti-D 在国内相对难取得,且适应症相对受限。
  • 有限的证据提示,IVIG 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慢性 ITP 的产生,但是这种作用较弱。有系统分析发现多个临床观察性研究证实: 18%的 IVIG 治疗患者转变为慢性 ITP,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的慢性 ITP 发生率为 25%。这点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相对而言,糖皮质激素没有看到这个现象。
  • 如果选择激素治疗,建议大剂量激素短疗程方案。大剂量可以相对较快升高血小板,而短疗程可以减少激素的副反应。一般采用: a,甲泼尼龙 30mg/(kg·d ),每日单次静脉给药,持续 3-4 日,然后立即停; b,地塞米松 24mg/m2,口服或静脉给药,持续 4 日然后立即停。值得提醒的是立即停的意思是不需要一个减量后停用的过程。
  • 对于已经有明显出血苗头的病人来说,IVIG 跟糖皮质激素合用是可以的。为控制正在出血的紧急情况(例如胃肠道出血),“IVIG+糖皮质激素+输注血小板”也是可以的。必要时联合氨甲环酸、新鲜血浆等。当然这情况其实比较罕见。(血小板显著下降,且有明显出血苗头时,输注血小板是止血治疗关键)
  • 如果患者初始治疗时效果极好但随后复发并需要再治疗,建议这样的策略:
    • 定期 IVIG 或静脉输注 anti-D 作为那些初始治疗时对该相同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的维持治疗。
    • 由于反复的糖皮质激素的副反应,一般改为 IVIG 或者静脉输注 anti-D。
  • 如果患者病情改善则停止治疗。应用不同品牌的的 IVIG 或许可以改变反复发作的情况。除非多次反复,那就可以把 IVIG 改为糖皮质激素治疗。
  • 对于初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如,持续中度或重度出血和血小板计数<20×10^9/L ),通常使用不同的治疗或联合治疗进行再治疗。例如,对于初始 IVIG 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我们会通常尝试用 anti-D 进行第二次疗程的治疗(前提条件是该患者的 Rh 阳性、未行脾切除且 DAT 阴性)。或者,可能会使用 IVIG 或 anti-D 联合一个疗程的静脉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任何初始治疗无效、或反复的病人,即进入慢性 ITP 的状况。这时必须重新评估病情。一般首先要评估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HIV、HCV 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 )和 Hp。一般会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进行 CMV 等感染的评估,因为如果存在 CMV,则抗病毒治疗可能会恢复患者对 ITP 标准治疗的反应性,而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非但不能改善反而会加重 ITP。

如果排除了感染性疾病,则需要考虑如下情况:

  •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一般需要查抗核抗体、补体等。
  • 原发免疫缺陷病。例如,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DiGeorge 综合征。一般需要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等。
  • 白血病、骨髓衰竭等。这往往需要骨髓细胞学检查。
  • 排除药物等外界促发因素。例如:肝素、奎尼丁、复方磺胺甲噁唑、卡马西平、丙戊酸、万古霉素等。

重新评估后,仍考虑原发性 ITP,且排除或者治疗了 CMV、EBV、Hp 等,但血小板仍持续低于 30×10^9/L。则考虑二线治疗方案。

二线方案首选:利妥昔单抗。其次考虑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罗米司亭、艾曲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然而这些药物相对昂贵,维持治疗时间可能是无限的。因此国内往往会借鉴 SLE 治疗的经验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例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等。但对于儿童而言,必须更加重视这些治疗的副反应。除非已经肯定或高度怀疑 ITP 为红斑狼疮的首发征象,否则不建议在儿童 ITP 病人身上试用这些免疫抑制剂。

脾切除被视为最后的选择。脾切除带来的抵抗力下降很突出。甚至比一些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更明显。在今天已经几乎不需要脾切除来治疗血小板减少。

(儿童 ITP 治疗跟成人 ITP 策略有所不同)

三,成人的 ITP 治疗

跟儿童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糖皮质激素相对 IVIG 更优先。地塞米松每天 40mg 口服,连续 4 天后即停用。这样做可以避免激素的长期使用,从而减少激素的长期副反应风险。尽管 IVIG 在成人身上也跟儿童治疗时一样升血小板更快、也可能存在减少 ITP 慢性化的潜在收益。但其成本高昂,尤其是不太可能反复使用。

面对慢性或难治性的 ITP 病人,跟儿童一样需要排查感染性疾病(HIV、HCV、幽门螺杆菌、CMV 等)、红斑狼疮、白血病等等可能。在排除这些情况下,利妥昔单抗是首先考虑的药物。但同样存在成本高昂的现实问题。那么医生会考虑联合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等。因为他们的成本相对可接受,而成年人也相对能耐受这些药物副反应。

三,SLE 并发有血小板减少

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SLE 的首发表现可能就是血小板减少。相当比例的 ITP 最终演变为 SLE。这点在上一篇讨论就阐述过两者的内在关联。当 ITP 病人被发现存在抗核抗体阳性、补体下降等时就不应该犹豫狼疮的诊断。这时更积极的使用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等是必然的选择。国际、国内也有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的方式。尤其是国内山西医科大的李小峰教授,他甚至把长春新碱联合环磷酰胺作为难治性狼疮的常规选择之一,而这已经不是为控制狼疮相关的血小板减少。

有人会担心这些药物的副反应。但我认为仅仅靠激素、IVIG 可能已经不足以控制病情进展,抢先性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阻遏病情进展。比较狼疮进展的风险,这些药物的副反应相对可以接受。不过,必须再提醒的是,SLE 病人的血小板减少后的血小板目标值还是最低 30×10^9/L,理想目标值是 50×10^9/L 以上。为了更高的血小板数值而过度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就没必要了。

总结:对于血小板减少,无论是原发性 ITP,还是继发与 SLE 的,以减少出血风险、控制出血为目的的设置血小板数值目标是关键。不合理的目标不能带来收益并增加治疗相关风险。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135

前段时间,一位宝妈急匆匆地带着3岁的女儿去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原因是她发现孩子在出去玩的时候突然鼻血流不止。而经过详细检查后,医生的一番话令这位宝妈彻底绝望。因为宝妈错误的止血方式,宝宝彻底救不活了!

 

原来,在去医院的路上,宝妈为了能缓解孩子流鼻血的情况,让其躺在怀里,头朝后仰着。这其实是我们常见的止住鼻血的办法,但这一方式是错误的!如果让孩子鼻孔朝上,鼻腔内的血液会被迫逆流回咽喉,孩子不得已吞咽。如果出血量过大的话,很容易就会呛到气管和肺内,一不留神就会致命。

  

但小孩子流鼻血太常见了,大部分宝宝都有过类似经验。不仅如此,如果宝宝经常流鼻血的话,一些谨慎的父母还会担心是否是白血病的表现。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来正确认识一下流鼻血。

 

 

首先,虽然鼻腔出血的确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但大部分儿童流鼻血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宝宝流鼻血的原因

 

一般来说,未满2岁的儿童很少会流鼻血,原因是这一时期内的儿童鼻腔的毛细血管网还未发育完全。

 

儿童鼻腔内出血的部分主要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又称黎氏区),这种血管网非常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粘膜层。

 

(1)鼻腔敏感

 

如果孩子的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或者是有鼻炎的孩子,是非常容易流鼻血的。不仅如此,各种关于鼻腔的问题,例鼻窦炎、鼻结核、鼻中隔偏曲或鼻肿瘤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孩子流鼻血频繁,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最好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2)气候干燥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干燥的环境中,如过冷或过热、空气干燥,室温太高等等都会让孩子流鼻血。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居住环境的保湿,可以居家使用加湿器,室内也要常通风。

 

(3)经常抠鼻孔

 

我观察到,很多孩子都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用手指抠鼻孔。这一行为不仅可能让细菌进入鼻腔造成感染,鼻粘膜如果比较敏感或干燥时,就很有可能被抠出血。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戒掉这个坏习惯。

 

(4)血小板减少

 

如果孩子频繁流鼻血,出血量很大,有可能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这很有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症状(例白血病),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

  

但总得来说,小孩流鼻血并不是多大的事儿,只要家长多注意即可。如果实在过于担心,那就尽早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确保不是白血病等疾病,平常做好防护就行了。

 

 

此外,当宝宝流鼻血后,不要再使用错误的止血方式了。可以使用卫生纸或者卫生棉球填塞鼻腔,来压迫止血。与此同时,可以用冷水冰敷额头,让血管收缩,也有止血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精力过剩、易怒或冲动,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管理。

#过敏反应
0

卫生巾塌房,塌得太彻底了——这年头,“连卫生巾都不能信”成了网友最扎心的吐槽。曾几何时,卫生巾作为女性最贴身、最私密的生活用品,简直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安全感”。可如今,一场席卷网络的“卫生巾质量黑幕”风暴,瞬间将这份信任击得粉碎。更讽刺的是,卫生巾这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问题暴露后,最常见的借口竟然是“国家标准”。问题是,这所谓的“国家标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一个随便拿窗帘pH值都能挂合格的检测标准,如何保护女性最娇弱的肌肤?更不用提什么细菌含量、“透气性”这种更玄学的东西——你上报的检测结果或许漂亮得能进博物馆,可消费者用着为什么那么多过敏、瘙痒,甚至是感染?
到底有多丧良心,才会生产这种黑心卫生巾?

年龄只是数字,50岁也要保持年轻的状态,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热爱

#癫痫#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

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这是一个涉及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管理策略的重要问题。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同时也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首先,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来说,丙戊酸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以达到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长期用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丙戊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震颤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长期用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丙戊酸钠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丙戊酸钠的副作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丙戊酸钠也不例外。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但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癫痫#顶叶癫痫#额叶癫痫
0

抽搐,这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是身体肌肉不自主、快速、重复地收缩或放松的表现。抽搐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从轻微的眼皮跳动到全身性的强直-阵挛发作,都可能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担忧的焦点。那么抽搐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一、神经系统疾病是抽搐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癫痫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次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脑部疾病,以及脊髓损伤或病变,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了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从而引发抽搐。

二、代谢性疾病也是抽搐的一个重要病因。例如,低血糖、低钙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状态,都可能引起肌肉抽搐。这些疾病通过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抽搐症状的发生。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肌阵挛、遗传性癫痫等,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抽搐病因之一。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在服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或加重抽搐症状。这通常与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有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如高热、缺氧、中毒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的功能或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进而引发抽搐。

综上所述,抽搐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其病因复杂多样。在面对抽搐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抽搐的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遗尿#遗尿病#非器质性遗尿症
0

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这一现象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可能是一个令人困扰且亟待解决的问题。遗尿,即尿失禁,通常指的是无法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生理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首先,从生理角度来看,孩子的泌尿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在幼儿期,由于膀胱容量较小且控制排尿的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孩子可能会出现白天不自觉遗尿的情况。这通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会逐渐学会更好地控制排尿。然而,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大时仍然频繁出现遗尿问题,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焦虑、紧张或压力等情绪状态可能会干扰孩子对排尿的控制。这种情况下,遗尿往往成为孩子表达内心不安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尝试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此外,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导致孩子遗尿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伴随遗尿现象,那么很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除了生理和心理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例如,脊柱裂、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对孩子的排尿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面对孩子遗尿问题时,家长应保持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处理孩子白天不自觉遗尿的问题时,家长需要耐心和细心。首先,要尽量避免指责或批评孩子,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其次,要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如定时排尿、避免过度憋尿等。同时,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膀胱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排尿。如果这些方法效果不佳,或者孩子遗尿问题持续加重,那么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抽动障碍[抽动症]
0

抽动症最简单消失方法无疑是一个极为关注的焦点。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抽动症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治疗并非一蹴而就,也没有一种绝对“最简单”的方法能够确保症状立即消失。不过,通过综合治疗与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改善症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达到近乎“消失”的效果。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为有助于抽动症管理的策略,它们虽非一劳永逸,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心理治疗是抽动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认知行为疗法(CBT)能够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关于抽动症的本质,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有助于症状的缓解。此外,家庭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旨在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支持的环境,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以减轻抽动症状,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特定类型的抗癫痫药物。然而,药物治疗需谨慎,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伴随副作用,且每个患者的反应不同。

除了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也是关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对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D和镁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减少抽动发作。此外,适度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对抽动症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抽动症的个体差异极大,每个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对治疗的反应都不尽相同。因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这要求医生、患者及其家庭共同参与,通过持续的观察、评估和调整,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抽动症最简单消失方法并不存在,但通过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策略,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最适合个体的治疗路径。

喝碳酸饮料有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但这一风险并非绝对,且肾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碳酸饮料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分、磷酸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长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确实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碳酸饮料中的高糖分会导致尿液中钙离子、草酸等浓度增加,这些都是形成肾结石的重要成分。当尿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超出了其溶解度,就容易结晶并逐渐形成结石。
 
此外,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也是导致肾结石的一个重要因素。磷酸会影响体内钙的代谢,促使钙从骨骼中释放出来,导致血钙浓度升高,进而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量。
 
同时,过多的磷酸摄入还会降低尿液中枸橼酸盐的浓度,而枸橼酸盐具有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这样一来,尿液中促进结石形成的因素增加,抑制结石形成的因素减少,就使得肾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肾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饮食因素外,还与气候、药物、代谢和尿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虽然喝碳酸饮料可能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但并非唯一原因。
 
为了预防肾结石的发生,建议尽量减少碳酸饮料的饮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包括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避免久坐等不良习惯。同时,对于有肾结石病史的人群,更应警惕碳酸饮料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