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梅核气专家

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开设7个院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中医院>、琶洲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贵州医院,3个门诊部(下塘门诊部、天河门诊部、石井门诊部),托管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斗门医院),在建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中医医院。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开放总床位3145张,员工7000多名,拥有超过30亿元的现代化医疗科研设备,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中医医院第一,2022年门诊服务患者625万人次、住院患者超15万人次。医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连续10年蝉联全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榜首。医院是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首批重点建设单位,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被首批纳入“辅导类”的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医院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进入二期建设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20年获批中医领域唯一一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2021年获批我国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医院始终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医学”的愿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1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5人、省级名中医41人。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点专科/学科群: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经验和做法被国家在全国中医系统推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岭南陈氏针法”备受群众追捧,医院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天灸疗法)传承基地。不断创新智慧医院诊疗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中医药特色的全流程服务闭环。2011年起实行全预约挂号,2015年全国首建智慧药房药品配送到家,缩短患者候诊时间,让患者从就诊到离开医院不超过30分钟;实现患者线上一键办理出、入院自助服务,全方位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积极发挥行业贡献度,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先后与200多家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牵头组建25个专科医疗联盟,与广州市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合作模式。医院致力于科技创新。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等高层次机构,以及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和三级实验室、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在瑞典成立中医药联合研究基地,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2007年至今,承担了380多项国家课题,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69项,以主要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中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骨伤学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在校生2558人,其中本科1549人、硕生831人、博士178人。医院秉承初心,勇担社会责任。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社会公共事件中,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贡献省中医人的力量。涌现出如“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叶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忠德等典型人物,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点赞。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医院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医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广东省中医院人正朝着建设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

杜建强 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发热、、失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痛风、骨质疏松等各种内科杂病;常见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常见甲状腺疾病:甲减、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常见妇科内分泌代谢疾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中医治疗上尤有心得。

好评 89%
接诊量 20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发热、、失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痛风、骨质疏松等各种内科杂病;常见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常见甲状腺疾病:甲减、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常见妇科内分泌代谢疾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中医治疗上尤有心得。
更多服务
邓华 主治医师

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经验,如肺炎、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胃炎、胃溃疡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经验,如肺炎、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胃炎、胃溃疡等。
更多服务
罗思聪 主治医师

擅长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如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消化系统急症(急性胃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胃出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咳嗽)等内科疾病治疗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科各系统急危重症的救治,如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消化系统急症(急性胃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胃出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咳嗽)等内科疾病治疗等。
更多服务
罗丁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疑病、癔症、惊恐等情绪精神疾病,难治性失眠、中风后遗症、眩晕、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及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主要从事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疑病、癔症、惊恐等情绪精神疾病,难治性失眠、中风后遗症、眩晕、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及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
更多服务
陈凯佳 副主任医师

重症肌无力,咳嗽,百日咳,慢性咳嗽,肾咳,虚寒咳嗽,寒饮咳嗽(温化寒痰、燥湿化痰),咳痰(止咳祛痰、化痰),肺气虚(补气祛痰、理气化痰),肺热咳嗽(肺热、发热、痰热、痰火、热咳、止咳、清热化痰、宣肺化痰、生津润燥),痰饮(温肺化饮),痰热(痰火、清热化痰),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痛风(高尿酸血症、老年人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祛风止痛、祛风通络、温经通络),腹痛(脐周痛、脾胃不和、气胀、奔豚气),泄泻(腹泻、慢性腹泻、拉肚子、久泄不止、水泻、五更泄、脾虚泄泻、大便溏薄、内湿、湿热下注、大肠湿热、止泻、补脾止泻、涩肠止泻、散寒止泻、升阳益胃、温补脾阳),失眠(不寐、入睡难、无睡意、不易入睡、健忘、多梦、心肾不交、益肾宁神、补血养神、安神定志、健脑安神、滋阴安神、重镇安神、养血安神、益气安神)等内科杂病的中医诊治。

好评 98%
接诊量 116
平均等待 -
擅长:重症肌无力,咳嗽,百日咳,慢性咳嗽,肾咳,虚寒咳嗽,寒饮咳嗽(温化寒痰、燥湿化痰),咳痰(止咳祛痰、化痰),肺气虚(补气祛痰、理气化痰),肺热咳嗽(肺热、发热、痰热、痰火、热咳、止咳、清热化痰、宣肺化痰、生津润燥),痰饮(温肺化饮),痰热(痰火、清热化痰),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痛风(高尿酸血症、老年人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祛风止痛、祛风通络、温经通络),腹痛(脐周痛、脾胃不和、气胀、奔豚气),泄泻(腹泻、慢性腹泻、拉肚子、久泄不止、水泻、五更泄、脾虚泄泻、大便溏薄、内湿、湿热下注、大肠湿热、止泻、补脾止泻、涩肠止泻、散寒止泻、升阳益胃、温补脾阳),失眠(不寐、入睡难、无睡意、不易入睡、健忘、多梦、心肾不交、益肾宁神、补血养神、安神定志、健脑安神、滋阴安神、重镇安神、养血安神、益气安神)等内科杂病的中医诊治。
更多服务
邓华 主治医师

擅长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在老年病、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肿瘤等系统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在老年病、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肿瘤等系统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更多服务
马晴 主治医师

风湿病、肾脏病、泌尿外科、皮肤科等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风湿病、肾脏病、泌尿外科、皮肤科等疾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科普文章

中医根据不同病因、病症,将梅核气辨证分为痰热互结型、阴虚火旺型、气郁痰结等不同证型,想要除根需对症用药,常用药物分别有:小陷胸汤、知柏地黄汤合白虎汤、半夏厚朴汤等。

1.痰热互结型:此型患者除咽肿有异物感,还兼有心烦胸闷、咽干口苦不欲饮水等症状,可用小陷胸汤来清热化痰、行气开郁,此药为祛痰剂,可发挥宽胸散结、清热化痰功效,因内含半夏,不宜和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同服。

2.阴虚火旺型:此型除咽部有异物感外,还会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病症,可用知柏地黄丸合白虎汤来滋阴降火、利咽开郁,其中知柏地黄丸可滋阴降火,白虎汤可清热生津,二者副作用不明。

3.气郁痰结型:此型患者异物感明显,还兼有口淡无味、嗳气频繁等症状,可用半夏厚朴汤调理,此汤善于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不宜给阴伤津少者用。

梅核气吃什么药除根,需结合患者实际证型来确定,具体用药,必须谨遵中医医师指导,不可盲目服用。

梅核气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类型,辨证施治,而不能听信农村老中医的偏方,此病多跟肝郁气滞、痰气互结等原因有关,可使用柴胡舒肝丸、半夏厚朴汤等方剂来调理。

1.肝郁气滞型:长期肝气郁结不得疏解,气机循环不畅,就容易引起梅核气,从而造成咽部有异物感,且兼有胸胁痞闷、呕吐酸水、食滞不消化等症状,可服用柴胡舒肝丸调理,此药有消胀止痛、疏肝理气之功效,其副作用不明,不宜盲目使用。

2.痰气互结型:痰湿内阻,气机阻滞,也容易引发梅核气,从而引起咽部有异物、咽不下、咳不出,食欲不振、四肢不振等症状,可用半夏厚朴汤调理,此方为理气剂,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其副作用不明,不宜给痰气互结且阴伤津少者用。

梅核气者在治疗时,需严格遵从中医医师指导,不可盲目相信各种农村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中医周喜玉: #中医养生 #健康养生

#医学科普 #中医耳鼻喉王颖 #梅核气

喉咙总是感觉有痰吐不净是什么原因?
 
这个可能就是西医叫咽异感症 中医叫梅核气 也就是感觉有痰 有分泌物这种异物感不舒服,实际也上没有多少 只是感觉而已。
 
再就是鼻后滴漏 可能是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倒流。
 
再就是鼻咽部粘膜炎症本身分泌物增多问题 这个是真正有分泌物 。
 
当然也可能两个疾病情况都存在问题。
#慢性咽炎#梅核气
165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张娜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的区别如下:

第一、病因不同;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淤于咽喉所引起。而慢性咽炎则为咽部的粘膜及粘膜下的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其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牙齿炎症等病况转变而成。另外,饮食辛辣,烟酒过量或言谈过久以及环境问题,比如刺激性气味或者是雾霾刺激咽喉部都可以造成慢性咽炎。

第二、症状不同;梅核气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感觉咽喉中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有时可以随吞咽上下活动,但是不阻碍进食,时轻时重,伴随精神抑郁,胸肋胀痛,纳呆,困倦,消瘦等现象,经常出现在女性当中,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舌暗、脉弦等病症。而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感,咽干咽痒咽痛,声嘶,咽部灼热,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刺激性咳嗽等。

第三、治疗方法不同,梅核气的治疗宜疏肝解郁,消痰散结,治疗重在患者自己调节情绪,尽量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可以使用对症的药物。而慢性咽炎的患者主要以养阴清热、消肿利咽的药物治疗为主。

#梅核气
213

经常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为何我平时在咽唾液的时候,总是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堵着,可是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如果你经常出现这种症状,那你很可能得了一种被自己“气”出来的疾病——梅核气。

中医古籍中记载“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中描述其病机: “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于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因此可推断本病病机是痰气互结交阻于咽喉。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表现为咽部有非疼痛的异物感,如团块阻塞感、烧灼感、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等,咽不下,也吐不出。

案 例

患者,女,46 岁,2012 年 5 月 30 日初诊

主诉:咽有异物感 1 个月余。

现症:咽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腹胀,口干,口苦,口腔左侧可见一绿豆大小溃疡面,纳差,大便可,咽腔红肿,舌体胖大、边尖红,苔白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慢性咽炎

中医诊断:梅核气(脾虚肝旺、痰气互结所致,治以健脾疏肝,理气化痰)

处方:理气消梅汤加减

  • 炒白术 10g
  • 茯苓 15g
  • 陈皮 10g
  • 姜半夏 10g
  • 香附 10g
  • 砂仁 10g
  • 厚朴 10g
  • 紫苏叶 10g
  • 炒牛蒡子 10g
  • 桔梗 10g
  • 山豆根 6g
  • 射干 10g
  • 木香 6g
  • 麦冬 12g
  • 甘草 3g
  • 生姜 10g

15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2012 年 6 月 20 日):患者服药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仍遵前法,继服半月,诸症消除。

梅核气的发病部位虽在咽喉,但与脾、胃、肝三脏密切相关。发病的病机为:肝脾失调、痰凝气滞,脾虚乃发病之本。故治疗从调理肝、脾、胃入手,标本兼顾,以健脾疏肝、理气化痰为主要治法,佐有清利咽喉之品。

方中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砂仁、生姜,健脾和胃,燥湿豁痰;香附、厚朴、紫苏叶、木香,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炒牛蒡子、桔梗、甘草、射干、山豆根、麦冬, 清利咽喉, 养阴生津。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清利咽喉之功效。

理气消梅汤是在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总结而成,其与半夏厚朴汤的不同之处在于生姜、苏叶偏于辛温,对咽喉干燥不利,故加用了香附等疏肝理气及牛蒡子、射干等清利咽喉之品,如方中不配合清利咽喉之品,咽中异物感常不能迅速消失,但过用则易损伤脾胃。因而强调,在治疗中要时刻顾护脾胃之气,标本兼顾,中病即止。

若脾胃气虚甚,症见身倦乏力,气短懒言者,加党参 10g,以健脾益气;

若腹胀纳差,胸脘满闷者,去麦冬,加砂仁 8g,枳壳 10g,焦三仙各 12g 以宽中理气,消食和胃;

若胁肋窜痛,诸症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者,去紫苏,加柴胡 6g,郁金 10g,延胡索 10g 以增疏肝解郁之力;

若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者,去姜半夏、木香,加栀子 10g,知母 12g,花粉 12g 以清热生津;

若声音嘶哑,加木蝴蝶以利咽开音;

若咽干明显,加用乌梅以生津止渴。

若咳吐痰涎,加浙贝母,杏仁以止咳化痰。

#梅核气病#梅核气
19

梅核气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应对鼻、眼、耳及颈部及全身各处作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纤维喉镜、纤维食管镜等,以排除实质脏器的病变。

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是咽喉的异常感觉,就好像是喉咙里面塞了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相当于西医咽喉部的神经官能症,咽异感症,还有癔球。中医认为,梅核气的产生跟病人的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有密切的关系。

这个病以咽喉中有异物梗阻感为主,一般的情况下吃东西、喝水没有影响,就是感觉喉咙有东西而已。所以检查的时候,一般来说咽喉部也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的。所以这个病的治疗,一定要让患者认清病情,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不要怕做喉镜会花费一些病人的费用,所以有时候说不用做,其实这个是非常必要的。让病人不但要检查,而且要让病人明明白白的知道检查的结果怎么样,最好能够让他一起看,知道这个检查是没有问题的,才会放心,很多病号老是觉得喉咙里面有东西堵住,是不是长肿瘤还是长什么东西,所以思想包袱很大,所以检查一定要让他知道,喉咙里面没有脏东西,打消思想包袱,因为这种疾病的病号,一般来说是性格比较内向的,所以要建议多参加一些运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持心情的舒畅,另外再配合一些中药的调理,一般预后还是良好的。

今天,一个年轻小伙来就诊。小伙满脸愁容的说:“我嗓子眼有一根牙刷毛,两个星期了,可就是咽不下去,特别难受,有时候睡觉,直接就难受醒了”。医生问了详细的情况,并给他做了喉镜检查,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嗓子眼没有牙刷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伙得的是一种常见病,中医叫做梅核气。

 

这种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嗓子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结于咽喉或肝郁乘脾,脾失运化,不能输布津液,津液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所致。梅其临床表现为咽部的异物感、烧灼感、虫子爬行感和瘙痒感。梅核气的症状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个人比较敏感,经常心情不好,就会加重病情。这名小伙就是典型的梅核气,他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每天心情紧张,病情因此加重,病情加重以后使他心情更加恶劣,形成了恶性循环。

 

很多患梅核气的人,其实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通常为性格多愁善感所致,所以,在治疗梅核气时,可以不使用药物,可采用心理疗法。很多患者心理负担重,病情迟迟不能缓解,但在采用心理疗法以后,可以不药而愈。

 

除了心理疗法,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梅核气的关键,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西医也认为,强健的身体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顽固性梅核气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出自《伤寒论》的半夏厚朴汤就是治疗梅核气的名方。不过,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如果想要采用中医治疗,一定要找正规的中医大夫辩证开方,切不可见一病用一方。

 

此外,有些梅核气的患者也可继发于慢性咽炎,这种患者就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了。还有一些疾病,也可表现为咽喉部的不适,比如喉癌,这是非常凶险的病。所以,如果读者感到咽部有异物感,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都能有好的心态,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气坏了身体只能让亲人心疼。

#慢性咽喉炎#梅核气
25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诊断,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黏膜和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弥漫性的一个慢性炎症,这个病有一个特点就是病程往往都比较长,咽部炎症超过三个月以上不愈才考虑。治疗起来比较顽固很难有一个办法能把太完全根治掉,慢性咽炎临床表现是咽干、痰黏感、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我们可以发现,梅核气和慢性咽炎症状很多相似,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把这两个疾病互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单纯从症状很难区别,本身慢性咽炎就是心因疾病,有明显的心理的因素在里面作怪。梅核气往往跟情绪有关系,比如着急、生气就症状比较重,而且有的病人可能伴有一些焦虑、抑郁。所以咽部异物感的患者,一定要做咽喉部的检查,同时要除外食道和肺的病变。
 
总而言之!慢性咽炎久而久之会导致咽部异物感症状,梅核气的临床表现同慢性咽炎也十分相似,但梅核气患者一般没有咽部慢性充血、咽部淋巴增生等体征。两者在治疗上也不尽相同,慢性咽炎着重控制局部炎性反应,梅核气注重调节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心理疏导!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