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始建于1984年,2011年评定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西部急救、医疗、康复、教学、科研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医院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50张,实际开放床位1097张。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300张,将于2024年开始逐步交付使用。医院现有职工2348人,其中高级职称505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6人,博士研究生90人,硕士研究生418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4人,深圳市后备人才7人。在全国学术团体中,有国家级学会专业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共7名,省级学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共21名,深圳市级学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55名。医院设有46个临床学科,15个医技科室,1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形成完备的内、外、妇产、儿、五官、医技等的三级医院学科体系。医院创建了省级重点学科2个(急诊医学科、临床护理)、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1个(急诊医学科),区重点学科9个(急诊医学科、创伤骨科、肾病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脊柱外科)。目前医院已建成5大急救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其中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分别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和中国卒中中心认证。在2020—2021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我院急诊科排名均为100名以内,是唯一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区级医院急诊医学科。医院先后引进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创伤团队、福建中医药大学陈立典教授康复团队、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急诊医学团队、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陈纪言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研究院团队等五个高水平“三名工程”学术团队。依托医学“三名工程”和高层次医学团队,医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病重病救治能力持续提升。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肾盂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显微镜联合计算机导航上颈椎畸形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巨大肝癌极限肝切除术、复杂下肢畸形微创矫形术/胫骨横向骨搬移(TTT)技术、高位动静脉内瘘翻转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ERCP胆道取石术/经口食道括约肌切除术等,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颅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等达到省市领先水平。现有固定资产10.32亿元,其中设备资产8.47亿元,拥有原值大于1万元医疗设备3226台/套,100万以上设备183台,1000万以上设备6台。医院拥有西门子3.0TMRI2台,64排螺旋CT2台,DSA2台,高档四维彩超仪多台,可实现术中CT导航的O型臂系统1套,骨科3D打印设备1台,可用于神经外科及骨科手术的手术导航系统1套,全自动生化流水线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医院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1998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15年建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6年经评审成为广东医科大学宝安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单位,2018年挂牌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教学管理上,形成“教学管理委员会-科教科-教研室(组)”三级管理体系,院长任主任委员;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儿科、急诊、全科、口腔、麻醉共8个教研室、35个临床教学组。2019—2022年,共接收“3+2”模式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授课及随堂见习小班化教学236人、“2+2”模式护理专业191人;接收医疗实习生1195人、护理实习生522人;累计招收全科医师34人;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89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名,其中66名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并顺利毕业;先后培养博士后5名。近5年医院获批科研立项共3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39项,区局级264项;累计发表论文1012篇,其中SCI论文15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21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82篇;累计出版专著45部;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6项。2019年“骨与关节多组织损伤创新型模型构建及分子治疗的基础研究”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医院在打造基层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集团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两融合一协同”的服务模式,搭建起以宝安区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为平台、九大“智慧医学服务中心”为支撑的5G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在不断探索“AI+5G+云”等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入医疗服务过程中,平台逐步实现“医疗集团上下(1家区域三甲综合医院+1家街道三级医院+1家分院+3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医共体内外(三甲医院+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区域合作医疗机构+合作企业门诊部)”的处方评审、病理诊断、心电诊断、超声诊断、影像诊断、检验危急值管理等远程医疗服务的高度同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打造出“一点触网,全网协同”的智慧医疗服务“宝安样板间”。医院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优化党支部设置,目前有党员706名,下设17个党支部,落实“把支部建在科室上”。院党委2020年获评“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深圳市委卫生工委“2019—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等。2019年创新开展“党员志愿者到人民中去”活动,获评健康报2019年“寻找卫生健康基层党建创新案例”活动“创新案例奖”、2020年深圳市现代医院管理创新项目“簕杜鹃”奖、“2019年度宝安区党建创新示范项目”等,该项目被宝安区委写进2021年度党建工作报告。风雨荣光四十载,继往开来谱新篇。宝医人将秉承“厚德、敬业、精医、卓越”的院训,坚持“生命至上,医术至精,服务至诚”的办院理念,扬帆起航,为将宝安区人民医院建设成为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不懈奋斗。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先证者中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惧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2]。 神经生化研究 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心理社会因素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脑,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3]。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其它治疗 松弛疗法、冥想、气功等对患者也有帮助。,1.正常人的恐惧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与其它神经症性障碍鉴别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疑病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而可能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惧,这类患者认为他们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 3.抑郁障碍某些抑郁障碍伴有短暂的恐惧,某些社交恐惧症患者也伴有抑郁心境,恐惧症与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惧。诊断则根据当时每一个障碍是否达到诊断标准。若恐惧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 4.颞叶癫痫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无,1.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2.以恐惧为主,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3.对恐惧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为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病程持续1月以上。 5.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疑病症、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排除躯体疾病如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