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强迫性障碍专家

简介:

临汾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晋南专区人民医院、临汾地区人民医院,2001年撤地改市后更名为临汾市人民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山西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山西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立信示范单位、山西省医疗联合体核心医院。是临汾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院;临汾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定点医院;临汾市军人医保、太铁医保定点医院。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医院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坚持“医德立院、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医院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10月,新院区投入使用后,全院以内涵质量建设为重点,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各项医疗质量运行指标增幅迅猛,在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以763.6分的成绩排名全国第152。2022年医院门急诊人数达98.88万人次,出院病人数达6.1万人次,手术及操作2.2万台次,现已成为本地区规模最大、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我院占地402.9亩(其中主院区371亩,东城院区约30亩,迎春南街门诊部1.9亩),编制床位1980张(其中主院区1800张,东城院区180张)。在职职工2966人,高级职称人员610人,博士生7人,在读博士12人,硕士研究生520人。目前,我院有国家级学术团体副主委1人,常委1人,委员10人;省级学术团体主委、名誉主委、副主委8人、常委24人;市级学术团体主委40人;牵头成立40个市级专业委员会。胸外科被省卫健委确定为2021年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呼吸科、麻醉科、检验科是临汾市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皮肤科、泌尿外科和急诊科是院级重点专科。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认定的“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定的“胸痛中心”;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医院拥有晋南区域首台PET-CT,并有飞利浦Achieva3.0T核磁共振、飞利浦1.5T核磁共振、美国GEHD750宝石CT、64排螺旋CT、CR及DR数字化X光成像系统、C型臂、GEInnova3100-IQ血管机、VividE9高端四维彩超、VolusonE8超高档实时四维彩超、20人高压氧舱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诊疗设备。检验科为华北地区唯一一家美国贝克曼库尔特示范实验室,拥有世界先进的生化免疫全自动流水线、血凝血球全自动流水线、尿液分析流水线等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确保医疗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年度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管理创新医院”“中国医院百强院”等国家级荣誉,以及“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医院建设暨后勤管理示范单位”等省级荣誉。同时,我院被颁发具有建筑界最高荣誉的“鲁班奖”以及中国绿色医院建设成就奖“十佳绿色医院”。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牢记新使命,勇担新任务,按照稳中求进总体要求,以进入省级优秀医院第一方阵为新的奋斗目标,全力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脑,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无,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徐丽丽 主治医师

常见皮肤疾病,激光美容,皮肤美容外科。皮肤肿瘤,损容性疾病,色素疾病,腋臭,毛发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1.8万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常见皮肤疾病,激光美容,皮肤美容外科。皮肤肿瘤,损容性疾病,色素疾病,腋臭,毛发疾病。
更多服务
李增锋 副主任医师

双眼皮,眼袋,注射微整,脂肪抽吸填充, 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疾病,面部年轻化, 体表肿物,皮肤肿物,色素痣,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187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双眼皮,眼袋,注射微整,脂肪抽吸填充, 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疾病,面部年轻化, 体表肿物,皮肤肿物,色素痣,等
更多服务
张志敏 副主任医师

颈腰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畸形,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儿童骨折的手法复位及微创手术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63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颈腰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畸形,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儿童骨折的手法复位及微创手术治疗。
更多服务
梁勇 副主任医师

腹部、乳腺、甲状腺、妇科超声诊断。 介入超声:各部位穿刺活检,置管引流,囊肿硬化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32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腹部、乳腺、甲状腺、妇科超声诊断。 介入超声:各部位穿刺活检,置管引流,囊肿硬化等。
更多服务
闫琳毅 主治医师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皮肌炎,骨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及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6821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皮肌炎,骨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李静 副主任医师

过敏性皮炎 面部皮炎 湿疹 过敏性紫癜 带状疱疹 痤疮 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病 多发病及疑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1761
平均等待 -
擅长:过敏性皮炎 面部皮炎 湿疹 过敏性紫癜 带状疱疹 痤疮 银屑病等皮肤科常见病 多发病及疑难病
更多服务
杨琴 副主任医师

各种常见皮肤病的诊治,尤其面部各种皮炎及痤疮,问题肌肤的管理及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1.6万
平均等待 -
擅长:各种常见皮肤病的诊治,尤其面部各种皮炎及痤疮,问题肌肤的管理及诊治。
更多服务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擅长支气管镜操作,呼吸机的使用等

好评 99%
接诊量 437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擅长支气管镜操作,呼吸机的使用等
更多服务
史青凤 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中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中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
更多服务
崔艳辉 副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待完善,请耐心等待

好评 -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医生擅长待完善,请耐心等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因入睡困难、精神状态差就诊。主诉存在焦虑症和强迫症,询问药物及生活建议。患者女性36岁
8
2024-11-24 19:08:02
我总是忍不住自慰,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去泌尿科检查也没有问题,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法。患者男性20岁
11
2024-11-24 19:08:02
患者因思维强迫症寻求治疗,主要症状包括无法控制的重复思维和幻听。患者男性17岁
16
2024-11-24 19:08:02
我有思想强迫症和余光强迫症,常常影响到别人,想知道如何治疗和改善。患者女性18岁
38
2024-11-24 19:08:02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适应新环境,出现怕脏和幻想症状。家长担心是否是强迫症,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4岁
48
2024-11-24 19:08:02
患者因背部红点疑为针眼,咨询医生并反复确认。医生耐心解答,确认红点非针眼,无需检测。患者女性42岁
54
2024-11-24 19:08:02
患者焦虑强迫症状持续五年,学习时分心严重,寻求药物治疗方案和生活建议。
5
2024-11-24 19:08:02
患者因感情问题出现焦虑强迫症状,持续8年,需心理科就诊进行全套测试,考虑焦虑强迫可能性大,需精神分析和认知治疗。患者男性30岁
51
2024-11-24 19:08:02
我总是感到胃部不适,吃了两周药后仍有胀气和恶心的感觉,是否可能是胃病?患者女性23岁
63
2024-11-24 19:08:02
压力大导致思维强迫症,想了解症状和治疗方法。
7
2024-11-24 19:08:02

科普文章

#强迫观念#强迫性神经症
59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它们在表现和功能上有一些区别。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出现在个人思维中的入侵性、不受控制的想法、冲动或形象。这些观念通常是令人不愉快、沉重或恐惧的,并且与个人的价值观或信仰冲突。强迫观念通常是困扰性、令人不安的,患者往往试图抵抗或抑制这些思维,但通常无法成功地控制它们。如反复出现的恶心想法、犯罪冲动、念头或担忧等。

强迫行为:是为了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造成的不安或不适的行为或动作。这些行为是反复、仪式化的,按照特定的规律或顺序执行,以避免或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困扰。强迫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应对"机制,尽管在长期情况下可能对个人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反复洗手、检查或整理物品。

不管是出现强迫观念还是强迫行为,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强迫性障碍#强迫观念
9

如何识别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
23

 

强迫症多为渐进性起病,通常为慢性病程,伴有症状的加重和缓解。成人的症状模式较为稳定,在儿童中变化较多。

 

常见临床表现:


一.  具有强迫性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指:
1. 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如有关污染)、冲动(如刺伤他人)或表象(如有关暴力或恐怖的场景),大多数个体会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
2. 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和表象,或用其他一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例如,通过某种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
1. 重复行为(例如:洗涤、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反复默诵字词)。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机械的、不得不执行的。
2.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的发生以求反复确认;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 现实的连接(如对称的摆放物品以防止伤害所爱的人),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二.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三.不能用其它精神障碍或某种物质的使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来更好的解释。

如何走出“反刍思维”的怪圈?

关于应对反刍的方法,目前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建议的方法通常包括这几类:分心/替代性活动;各种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改变环境或解决问题。

由于小编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小菜鸟,当下并没有更系统科学的知识储备,所以现在,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么一点点爬出“反刍”的泥淖的。

首先,我粗略地学习了正念解压疗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百度百科上对正念的解释是这样的:“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我在这里对"正念"做一个更通俗的解释:正念其实相当于人们常常说的“活在当下”,当你觉察到自己开始“思维反刍”时,试着安静地坐在或者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以一个自体最舒适的姿态存在着。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任思绪自由游走,尽量放空自己,当思绪回到让你焦虑的地方时,你及时将思绪拉回到当下即可。或者你可以观察身边提前放好的水果,观察它的轮廓,细嗅它的芬芳,触摸它的形体等等。正念的目的就是让你关注眼前,暂时将不良情绪拒之门外。

其次,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反刍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允许自己去反刍,甚至去用力感受反刍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后来吧,也许是厌恶情绪的产生,渐渐发现反刍行为太没意思了。

当然,改变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这对摆脱反刍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说服自己:反复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既然有了强烈的想要解脱的欲望,不如好好探寻内心世界,问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我找到的答案是:我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自己拥有和谐美好的社交关系,渴望别人认可接纳自己。在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之后,慢慢回顾整理哪些地方是自认为不足的,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将内心的阴暗面逐一解放。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认可并接纳自己,是一个人终身浪漫的开始。

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多一点包容,少一些责备。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罢了。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仿佛找到了内心情感的支撑,慢慢地,开始有了内向生长的力量。

从此,日子滚烫,生活可爱。

 
 
那我们要怎么分辨自己是在“反省”,还是陷入了“反刍”呢?
 
 
 
 
 
 
 
01
 
 
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内容是有好有坏,还是只有“坏”?同样是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反思,“反省”是在大格局上纵观全局,它思考的内容既包括正向经历和情绪,也包括负面经历和情绪。而“反刍”则只关注于消极体验。你可以这样理解它们的差异:如果反省是一部电影,那么反刍就是一个漫长的特写镜头,而这个镜头只对着那些给自己带来羞耻和不安的画面来回切换…
 
 
 
02
 
 
对过往经历的态度:是客观描述,还是自我批判?
 
 
 
 
“反省”时,我们对过往经历采取的是客观描述的态度,比如这件事做得很好,那件事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发生…我们的关注点是事件本身,它不会影响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反刍”就不一样了,它在回顾过往时,会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恶意的批判,比如我怎么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刚刚的行为真是愚蠢可笑…你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用严苛的标准激烈地批判自己,苛责自己的过程中,你把自尊贬低到了尘埃…
 
 
 
 
 
 
03
 
 
结果:事情有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反省”是会导向具体行动的,它更像一个正反馈调节的过程,通过反省,我们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让自己走向康庄大道。
 
 
 
但“反刍”却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它更像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反刍思维会让你沉溺在对负面情绪的思考中,让你觉得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通过打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逐渐丧失自我认同感,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除此之外,反刍思维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
 
 
 
反刍者可能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难以获得稳定的社会情感支持,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孤独和焦虑。
 
 
 
反刍会让消极情绪持续更久,还会提高抑郁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
 
 
 
 
最近一项对反刍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揭示了“反刍思维”的本质:自我对过往经历的过度控制。试图用一套僵化的标准控制一切,一旦超出自己的预期就对这些经历进行打压,也许是造成反刍思维的核心原因。

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思维怪圈:在每天的正常社交过程中,总是会习惯性地不断在内心世界里反复“复盘”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纠结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够好,哪个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晰准确,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完美…我总是在懊恼着,我本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仿佛我却搞砸了一切…

这种不安的情绪反复困扰着我,无处安放的焦灼甚至让人想要逃离。某一天不用出门上班或者没有其他安排时,就那么静静地窝在寝室里,竟是有些庆幸,终于可以“避世”。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无疑是孤寂的,但是这种环境又让他/她无比心安。疲于应付社交的“侵袭”,让一部分人在喧嚣和孤独的边缘反复徘徊试探。

我想,这种症状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交恐惧症”不谋而合了吧。

直到开始学习心理学,我才了解到这种心理现象叫作“思维反刍”。

这种揪着自己黑历史不放的思维习惯,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反刍(rumination )。这是一种持续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如果你想要做出某些改变,不妨来看看小编的这篇文章。

你是反省,还是反刍?

同样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回顾,“反刍”和“反省”是有区别的。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告诫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许多人在特定的压力情景之后都会出现短时间的反省,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运用得当,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消极情绪和创伤事件中走出来,做好未来规划和风险控制,防患未然。当然,这也有助于更加全面且深入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反刍的:反刍俗称 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小时候我就看见过牛的反刍过程,当时也并不觉得恶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能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之一吧。)而思维反刍,顾名思义是在思维层面上不断反复“咀嚼”的行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致使我们更难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且阻碍我们解决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精力过剩、易怒或冲动,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管理。

#过敏反应
0

卫生巾塌房,塌得太彻底了——这年头,“连卫生巾都不能信”成了网友最扎心的吐槽。曾几何时,卫生巾作为女性最贴身、最私密的生活用品,简直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安全感”。可如今,一场席卷网络的“卫生巾质量黑幕”风暴,瞬间将这份信任击得粉碎。更讽刺的是,卫生巾这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问题暴露后,最常见的借口竟然是“国家标准”。问题是,这所谓的“国家标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一个随便拿窗帘pH值都能挂合格的检测标准,如何保护女性最娇弱的肌肤?更不用提什么细菌含量、“透气性”这种更玄学的东西——你上报的检测结果或许漂亮得能进博物馆,可消费者用着为什么那么多过敏、瘙痒,甚至是感染?
到底有多丧良心,才会生产这种黑心卫生巾?

年龄只是数字,50岁也要保持年轻的状态,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热爱

#癫痫#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

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这是一个涉及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管理策略的重要问题。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同时也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首先,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来说,丙戊酸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以达到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长期用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丙戊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震颤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长期用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丙戊酸钠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丙戊酸钠的副作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丙戊酸钠也不例外。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但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