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36年,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市的医疗急救中心、江苏大学的附属医院、宜兴临床医学院、扬州大学医学院宜兴临床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江苏省基本现代化医院,江苏省平安医院,江苏省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合格医院,连续十多年在“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500强”中竞争力排行前3-5位。医院原位于繁华的闹市区,宜城街道通真观路75号,2023年8月,医院完成整体搬迁。新院区位于宜兴市环科园东南侧的潢潼地块,由宜兴市委、市政府投资27亿元筹建,该民生实事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奠基,建成的宜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暨宜兴市医学中心于2023年8月启用。新院区占地222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设计新颖,气势恢宏,主要由医疗综合楼、行政科教楼、后勤保障楼、智慧医疗楼、感染科楼、能源中心和其他附属用房组成,设置床位1700张,配备地上、地下停车位1600个。医院专科设置完备,目前有42个病区,其中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麻醉科、骨科、医学影像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等8个专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获评无锡市医学发展学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急诊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医学检验科、妇科、血液内科等8个专科为无锡市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中医男科为无锡市中医重点专科,心胸外科护理组为无锡市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疗设备精良,人工智能APEXCT、PET/CT、直线加速器、WOLF(狼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高端设备已投用。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20人。医院有博士硕士生导师51人,博士研究生60人,硕士研究生406人,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无锡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端人才1人,多人入选省市级人才工程。近五年,医院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项,发表SCI论文及中华级核心论文200余篇。作为宜兴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担负了本地区近40%的门急诊和住院量,承担了近80%的急危重症患者收治任务,市医学中心项目解决了原宜兴市人民医院老院区在就医环境、诊疗条件、信息智能化方面的缺陷,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重要民生工程,宜兴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宜兴市医学中心)对增加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宜兴医疗服务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宜兴市人民医院将以新院区启用为契机,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回报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建设成为一所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公益惠民、技术领先的区域标杆性公立医院。医院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医院的愿景:建设一所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区域标准化单位、标杆性医院。亚急性肝衰竭是指急性肝损害或慢性肝损害急性发作,并在发病2~26周内出现的肝衰竭综合征。,1.肝炎病毒,如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在中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 2.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 3.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异烟肼、利福平、抗代谢药、化疗药物、乙醇等。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4.严重或持续感染,如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5.自身免疫性肝病。 6.其他,如休克、充血性肝衰竭、创伤等。6周,肝,1.治疗原则 (1)识别并去除肝衰竭的病因。 (2)改善内环境和提供器官功能支持,为肝脏再生提供条件。 (3)积极防治并发症。 (4)及时进行肝移植,提高手术成功率。 2.内科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加强病情监护,予以高糖、低脂、适量蛋白饮食,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病因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应尽早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对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应先停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再给予相应治疗。 (3)免疫调节:可用胸腺素等免疫调节剂,以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 (4)其他: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或内毒素血症等。 3.人工肝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联合使用,包括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持续性血液净化等。 4.肝移植 适用于经内科和人工肝治疗效果欠佳者。 5.并发症防治 亚急性肝衰竭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颅内高压、感染等。 (1)肝性脑病:应去除诱因,如感染、出血等;适度限制蛋白质摄入;服用乳果糖等酸化肠道,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失衡。 (2)颅内压增高:应用高渗性脱水剂。 (3)合并感染:先联合应用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给予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血小板减少显著者可输注血小板并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1)急性肝衰竭:①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期及以上肝性脑病;②极度乏力,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③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④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⑤肝进行性缩小。与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鉴别是发病特点不同,后者多于起病2~26周内出现肝衰竭综合征,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 (2)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有失代偿性腹水,可伴有肝性脑病。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PTA≤40%或INR≥1.5,且排除其他原因的出血。,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体格检查 伴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可有神经活动迟钝、嗜睡、躁动、扑翼样震颤等表现,严重者可表现为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 (2)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3.组织病理学检查 (1)急性期(发病约2周):表现为肝脏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坏死局部改变与急性重型肝炎一致,可见坏死区肝血窦扩张,内含红细胞。 (2)进展期(发病4周后):肝组织内同时存在新旧坏死灶,较陈旧的坏死区网状纤维塌陷或有少量胶原纤维沉积。坏死范围大者,肝组织内形成宽窄不一的纤维性间隔,部分或全部分割残存肝细胞,后者呈不同程度增生或形成结节状团块。新生或残留肝细胞团周缘带可见细、小胆管增生,腔内有胆汁淤积,管周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再生结节形成和肝内明显胆汁淤积是亚急性肝衰竭的突出特点,同时可见强烈的再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