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东肿,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科学院肿瘤医院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专家

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1963年增设肿瘤研究所,此后又相继建立了河南林州、江苏启东等肿瘤高发防治现场。1983 年迁至北京市东南龙潭湖畔,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是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规范化诊治质控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国家药物临床研究中心所在地,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医院高层次人才荟萃、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包括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多名专家在70余个全国性专业学术组织中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职务。医院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年门诊量84万余人次,年出院量5.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台次。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医院能够全面开展手术(含微创和内镜下治疗)、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含挽救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喉癌(含保留功能手术)、口咽癌、鼻腔副鼻窦癌、颅脑肿瘤(含颅底沟通肿瘤)、髓内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含保肢手术)、恶性黑色素瘤、骨转移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肿瘤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位居国内前列,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院还设置有专门的科室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工作。 医院注重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还设有4个基础研究室、2个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动物室。建院以来,共获科研成果220余项,其中60%为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医院是首批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基地,美国NIH指定的双边国际学生“肿瘤流行病”联合培养站点,是全国肿瘤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承担博士生、硕士生、留学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12个,以及博士生导师82人、硕士生导师 117人。 医院是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我院作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肿瘤学临床医师考试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华肿瘤学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及《抗癌之窗》杂志等的依托单位,承担着全国肿瘤登记、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及遍布全国的肿瘤高发现场等的工作,定期出版全国肿瘤登记年报和专业学术期刊。 医院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誉满海内外。我院先后与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美国 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al)、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英国癌症研究院(CRUK)等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还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的国家癌症中心建立了联盟关系,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全心全意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开拓进取,造福社会,为新世纪攻克癌症、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赵宏 主任医师

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腹部恶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

好评
接诊量
平均等待
擅长: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腹部恶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肺腺癌术后10天,咨询术后抗肿瘤药的使用时长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45
2024-09-15 06:11:01
我被诊断出晚期胃腺癌,想了解用药情况,是否需要特殊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15
2024-09-15 06:11:01
肝功能指标异常,疑虑CYP3A药物与肿瘤靶向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女性
12
2024-09-15 06:11:01
患有肺癌,医生建议使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患者女性
11
2024-09-15 06:11:01
化疗中,想咨询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及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33
2024-09-15 06:11:01
急性白血病,咨询甲氨蝶呤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4
2024-09-15 06:11:01
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替吉奥胶囊25mg规格,有副作用。患者女性
52
2024-09-15 06:11:01
67岁女性,咨询埃克替尼购买及用药问题患者女性
15
2024-09-15 06:11:01
45岁男性患者,患有肺癌,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询问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副作用。患者女性
5
2024-09-15 06:11:01
患者询问淡竹叶的功效和使用方法,表示有轻微发热和水肿的症状,希望得到专业的医生建议。患者女性
26
2024-09-15 06:11:01

科普文章

#肺癌#恶性肿瘤靶向治疗
36

靶向治疗,现在已经是肺癌的一种经典治疗模式了。尤其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基因检测做出来有些基因突变,有没有针对性的药物?这是很多肺癌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

有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私信我,他说父亲是KRAS基因G12D突变的类型,目前有什么有效的药可以救命?KRAS基因突变目前只有G12C有针对性的药物,但这些药物在我国的可及性也不高。针对KRAS基因G12D的药物,目前正在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成熟的药物,还没有推广应用到临床。如果现在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又出现了这个基因突变,目前治疗的方案还是按照常规的方案进行,是没有合适的靶向药来口服的。

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这个基因突变类型的靶向药也会引入到临床,造福更多的肺癌患者。最后,祝愿这位朋友的父亲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肝癌靶向治疗后#肺Ca?
17

老话儿常说,“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打开一扇窗”。用中国的古话说叫“天无绝人之路”,呵呵。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肺癌的治疗当中,常常会出现患者化疗效果不好,或者患者身体不佳不能耐受化疗,或者患者不愿化疗的情况,这时候患者往往会很绝望,觉得自己没救了。然而自从2005年第一个肺癌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以来,这些化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化疗的患者,就有了新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肺癌靶向治疗的那些事儿。

1 、什么是靶向治疗?

所谓靶向治疗,顾名思义,就像战士打靶一样,药物是专门针对肿瘤细胞的,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杀伤或杀伤很小。而我们平时用的化疗,恰恰与之相反,化疗药物通常“敌我不分”,好坏细胞一起杀。这就导致了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较大,患者往往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克服了化疗的缺点,使治疗更加精准,更加有的放矢。

2 、哪些患者适合靶向治疗?

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适合用靶向药物治疗呢?首先要简单说一下肺癌的分类。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中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及其他少见类型。最适合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是肺腺癌。以最常用的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例。进行靶向治疗前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确认有EGFR特定位点的基因突变的患者才适合用靶向药物治疗。肺腺癌患者携带EGFR突变的比例在中国患者中大概40%-50%左右,所有大概有一半的肺腺癌患者适合用EGFR-TKI治疗。除了EGFR基因之外,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靶向药物是针对EML4-ALK融合基因的。但ALK融合的概率只有5%-8%,所有适用的患者比例很小。

3 、靶向治疗贵吗?

还是以EGFR-TKI和ALK-TKI为例。在EGFR-TKI靶向药物上市之初,每个月费用在2万左右,而ALK-TKI的每个月治疗费用5万元,且当时靶向药物医保不能报销,所有很多患者望“药”兴叹,无奈选择了放弃治疗。而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调整,之前昂贵的靶向药物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靶向药价格大幅度下降,且很多都能医保报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同时,在我国很多生物制药企业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原研仿制药和自主研发的新药陆续上市,实现了用中国的药治疗中国的患者。

4 、靶向治疗也有副作用吗?

靶向治疗的目的是精准针对肿瘤细胞的,但并不意味着靶向治疗药物就完全没有副作用。比如EGFR-TKI类药物,由于直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顾名思义,就会影响表皮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所以可能会出现皮疹,严重的患者甚至面目全非,不敢出门。还有就是影响胃肠道上皮,引起腹泻的不良反应。另一类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由于影响肿瘤血管的新生,在取得“饿死肿瘤”的疗效的同时,可能带来高血压、血栓形成、出血等特有的不良反应。

总之,肺癌靶向治疗的出现和发展,为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打开了一片天空。即使是晚期肺癌患者,通过选择适当的治疗,仍然有希望像我们熟悉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那样,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未来就充满了希望!

正畸后嘴唇会变薄吗?

乙肝母婴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阻断:
 
一、孕期管理
 
1. 乙肝病毒载量检测:
 
• 孕妇在怀孕早期应进行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以确定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水平。
 
• 如果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母婴传播的风险,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必要时):
 
• 对于乙肝病毒载量高(通常 HBV DNA≥2×10⁵IU/ml)的孕妇,在妊娠中后期(28 周左右)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等。
 
•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但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权衡利弊后决定。
 
二、分娩过程管理
 
1. 分娩方式选择:
 
•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可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应根据产科指征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单纯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2. 严格无菌操作:
 
• 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产后处理
 
1.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应尽快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新生儿产生乙肝抗体,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
 
•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按照 0、1、6 个月的程序进行接种。
 
2.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的乙肝抗体,可以迅速中和新生儿体内可能感染的乙肝病毒。
 
• 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要注射一次。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同时,乙肝妈妈在产后也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 NOS
0

李先生,65岁,浙江金华永康人。约半年前,突然出现左眼睑下垂的症状,后症状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查AchR抗体阳性,重复电刺激阳性,初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至我院神经内科就诊,予以溴比斯地明治疗,眼睑下垂的症状略有改善。为进一步治疗,通过多方打听,他们到浙大二院胸外科王琪副主任医师门诊就诊。胸部CT提示患者的胸腺肥大较为明显。建议其微创手术切除。

经神经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后认为,患者MG(眼肌型)的发生与胸腺肥大有关,具备手术指征。患者肌无力病情控制平稳,可以安全实施胸腺扩大切除手术,给患者和家人服下一粒“定心丸”。随后,王琪副主任医师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为减少创伤,防止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决定采用微创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避免了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劈开胸骨、创伤大等不足。

最终手术顺利、完整地切除了患者的胸腺及前纵隔脂肪组织。患者术后说自己的眼睛能睁得很大了。术后第1天患者便可下地活动、正常进食。因为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2天便出院了。解除了患者及家人近半年来的忧心事,后续根据病情缓解情况,很可能可以停药或减量。

科普时间

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 抗 体 介 导 的 获 得 性 神 经-肌 肉 接 头传 递 障 碍 的 自 身免 疫 性 疾 病。我国 MG发病率约为 0. 68/10 万, 女性发病率略高; 住院死亡率为 14. 69‰, 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等。目前, MG 的治疗仍以药物、血浆置换以及胸腺切除为主。

以下患者需考虑胸腺切除:

1. 伴胸腺瘤 MG: 合并胸腺瘤的 MG 应尽早手术。

2. 非胸腺瘤眼肌型MG:一项研 究 回 顾 性 分 析 了 110 例 行 胸 腺 切 除 的眼肌型MG 患者, 中位随访 33. 5 个月, 84. 6% 的患者达到了完全 缓 解; 一 项 荟 萃 分 析 显 示, 非 胸 腺 瘤眼肌型MG 可从胸腺切除获益。

3. 非 胸 腺 瘤 GMG: 针 对 非 胸 腺 瘤 AChRGMG, 推荐在疾病早期行胸腺切除, 可减少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标准术式为扩大切除术(全胸腺切除及前纵隔脂肪软组织清扫)。经剑突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与经肋间 VATS相比,经剑突下VATS 全胸腺切除术患者疼痛轻、康复快。

能否进行手术完全切除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的重要因素,术前应由具备胸腺/前纵隔肿瘤手术经验的胸外科医师进行评估。

#胎儿唇腭裂
0

唇腭裂宝宝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唇部裂开、口鼻腔相通,口腔内不能或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闭结构而无法形成有效吸吮所必需的负压环境;由于腭部裂开,口内无法形成腭咽闭合,造成口、鼻腔相通,导致吸吮等功能的障碍,或使乳汁从鼻孔溢出。有些综合征如腭心面综合征患者的腭部形态可以完全正常,但功能却十分低弱,这些都影响了宝宝的正常母乳喂养,迫使有些家长改成人工喂养,既增加了喂养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营养状态以及健康成长。

1.唇腭裂宝宝喂养特点

喂养过程中容易出现:① 喂养时间长;② 宝宝容易疲劳,变得烦躁不认真进食;③咽下过多空气引起胃部不适而将食物吐出;④食物容易从鼻腔溢出;⑤ 食物易进入气道,造成呛咳;⑥摄入食物不足引起体重增长缓慢或者营养不良。

2.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及合并牙槽突裂宝宝的喂养方式

一般情况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及合并牙槽突裂的宝宝有正常的吸吮功能,不影响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的需要,含有多种免疫因子,有助于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也不容易发生过敏,既方便又经济。美国儿科科学院和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建议6个月内的新生婴儿使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唇腭裂宝宝时应注意体位,妈妈可取坐位,哺乳一侧的脚稍垫高些,斜抱宝宝角度呈45°;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前臂,脸侧向妈妈胸部,这样使宝宝的嘴与妈妈的乳头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宝宝容易咬住乳头。妈妈用对侧的手指托起乳房,将乳头和部分乳晕送人宝宝口内,切忌平卧喂奶,以免引起宝宝呛咳和逆行性中耳炎。即使宝宝失去部分的吸吮力,吸奶时妈妈可用手指堵住唇裂处,帮助唇部闭合,使宝宝顺利吸吮。哺乳后应将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妈妈的一侧肩部,背向外,轻拍宝宝背部,使哺乳时吞入的空气排出,防止平躺后溢乳。

溢乳在普通的婴儿中虽也常见,而唇腭裂宝宝由于哺乳时会吞入大量的空气,因此家长更应小心乳汁从鼻子中反流,如出现这种现象,应停止喂哺,将宝宝置于前倾位,便于清除鼻子和口内的乳汁,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等,休息一会儿后再重新喂哺。

3.双侧唇裂或唇腭混合裂宝宝的喂养方式

对于双侧唇裂或唇腭混合裂等畸形程度严重、不能正常吸奶的宝宝,母乳喂养困难较大,妈妈可用手法或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再用奶瓶喂给宝宝,也可选择奶粉进行奶瓶喂养。奶瓶选择原则:能有效地降低吸吮阻力,使乳汁更容易流出,保证唇腭裂宝宝能顺利吸到乳汁,但也不能速度过快,要让宝宝在吸的间隙能调整呼吸,防止呛咳。奶瓶种类包括:① 奶嘴孔带“十”字切口的硬质奶瓶;② 带快流速奶嘴的奶瓶;③ 特殊奶瓶(根据唇腭裂患儿特点设计的软质、可挤压、带或滴管的奶瓶)。

奶瓶喂养方法:唇腭裂宝宝采用奶瓶喂养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喂养姿势。根据唇腭裂畸形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坐卧姿势,角度的选择以宝宝吞咽时不发生呛咳为标准,一般采取45°的半坐卧位至90°的坐位。将宝宝抱在腿上,把奶嘴沿一侧面颊放入口内,这样奶汁借重力作用沿咽部进入胃内,而不是流入鼻腔或耳道,并减少喂奶时呛咳、奶汁从鼻腔内溢出及耳道感染的机会。同时,要尽量使宝宝的下颌贴向胸部,以改善吸吮效果,减少吸人胃内的空气。喂奶时,不要把奶嘴放置在裂孔的一边,更不能放置在裂孔处,要让宝宝的舌去适应、寻找奶嘴,这样可减少宝宝呕吐。喂奶要有规律,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喂奶速度要根据宝宝的吞咽速度加以调整。每次喂奶时间尽量在30~45分钟内完成。唇腭裂宝宝吸吮时比正常儿更加用力,容易疲倦,有时吮吸时消耗的能量多于从奶中得到的能量。

对于唇腭裂畸形程度较重、唇腭裂术后的宝宝可以采用汤匙喂养。汤匙应选择圆钝的、大小合适的软质制品,避免使用质薄的、过大的成人汤匙,以免碰伤宝宝唇部,或者因汤匙过大匙内流质过多而引起呛咳。对于因手术需要而改成汤匙喂养的宝宝,为了减少奶瓶不适应程度,可选用连匙奶瓶,这种奶瓶的奶嘴部分被一个软质小匙所替代,即可达到汤匙喂养的要求,又可让宝宝看到奶瓶,得到心理安慰。另外,唇腭裂宝宝跟正常婴儿一样,在4~6个月后,应该添加辅食,品尝不同质地和味道的食物,使口腔和面部得到正常的发育。在喂给宝宝半流质、软食和块状食物时可用汤匙喂养。喂食时要抱起宝宝,注意将匙子放在健侧唇部,贴近下唇,避免接触唇裂处,养成这样的喂食习惯在术后喂食时也可避免接触伤口,然后将汤匙内流质喂人宝宝口内,待宝宝咽下后再喂入第二匙,喂食速度根据宝宝的情况而定,应避免在宝宝哭闹时或入睡时喂食,防止引起呛咳。汤匙喂养能避免把太多的空气吸入胃里,打嗝及呛咳发生率低,另外还能加强唇部的运动。
 

心脏支架植入一年后必须复查造影吗?

许多患者误以为满一年必须做造影检查,实则不然。大部分患者在支架植入一年后,并不需要进行造影复查。

然而,在几种特定情况下,造影复查是必要的:一是支架植入部位极其关键,因为此处一旦发生再狭窄或问题,可能迅速恶化,影响救治时机;二是又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绞痛等症状,高度怀疑有冠脉狭窄或其他特别情况。这种情况不论到不到一年都应该造影;三是当时介入治疗用的是新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可靠性必须经过一年后的冠脉造影证实,例如生物可降解支架等;四是当时做完支架,您出院的时候您的主治医生特别提醒你一年后要做造影的。

而对于大多数患者,不必要做造影复查。但是有些患者,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症状,通常会建议先进行无创检查,如冠脉CT、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扫描、超声心动图等。对于结果有问题或者可疑有再狭窄等问题的患者再进行介入性造影检查。而对于其余的患者,则继续药物治疗即可。

因此,心脏支架植入后的复查方法应个体化,遵循医生建议,确保安全有效。

(该文版权归北京医院心内科李明洲所有)

#睡眠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0

睡眠打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人没有把它当成一种疾病来医院就诊,也常有人说睡眠打鼾睡得香。

睡眠打鼾是一种疾病,患者会经常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临床上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常见。

睡眠打鼾的严重程度依据鼾声的大小可以分为轻、中、重度。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可以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 )进行评估。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也可以依据患者睡眠时血氧监测情况进行评估。

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常需要做睡眠呼吸监测,需要患者在医院住上一个晚上,需要监测患者的睡眠、呼吸、血氧、心率等多项指标;目前也有睡眠呼吸监测初筛仪器,患者可以带回家监测,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呢?也就是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1、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20% 或以上,体重指数( BMI )≥ 25kg/m 2 。

2、年龄:成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会增加;女性绝经后患病率增加, 70 岁以后患病率趋于平稳。

3、性别:生育期内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4、 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家族史。

5、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类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6、长期吸烟。

7、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扁桃体肿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小颌畸形等。

8、其他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返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诊断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怎么办呢?

轻度的患者可以通过减肥、侧卧位睡眠、避免晚餐饮酒、减少安眠药依赖等可以改善症状。

中重度患者多数需要佩戴无创呼吸机,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的解决睡眠呼吸暂停及低氧血症问题。

极个别的患者有颌面部解剖异常,需要做手术治疗。

发现睡眠打鼾,尤其是出现日间嗜睡现象的患者,尽早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进行筛查、监测,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0
艾滋病皮疹具有以下特点:
 
一、出现时间
 
艾滋病皮疹可能出现在感染后的不同阶段:
 
1. 急性期:通常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的2至4周左右出现。这一时期的皮疹是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的表现之一。
 
2. 艾滋病期:在艾滋病发病阶段,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也会伴随不同类型的皮疹。
 
二、皮疹外观
 
1. 形态多样:
 
• 斑丘疹:较为常见,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的扁平隆起,大小不一,直径通常在数毫米至1厘米左右。可单个出现,也可融合成片。
 
• 疱疹:包括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等。疱疹通常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小水疱,周围有红晕,可伴有疼痛或瘙痒。水疱破裂后可形成溃疡,容易继发感染。
 
• 丘疹:为实质性、隆起性的皮肤损害,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可为红色、紫红色等。
 
2. 分布范围: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包括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四肢等。但不同患者的皮疹分布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主要集中在特定部位。
 
三、伴随症状
 
1. 瘙痒:部分艾滋病皮疹会伴有瘙痒感,但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为轻微,有的则可能瘙痒剧烈,影响日常生活。
 
2. 疼痛:如果是疱疹等类型的皮疹,可能会伴有疼痛,尤其是带状疱疹,疼痛较为明显,呈刺痛、灼痛或电击样疼痛。
 
3. 发热:在出现皮疹的同时,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甚至更高,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可能为几天至几周不等。
 
4. 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急性期皮疹常伴有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无压痛,质地较硬,可活动。
 
四、持续时间
 
艾滋病皮疹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急性期皮疹一般持续1至3周左右,可自行消退。而在艾滋病期,由于皮疹往往是由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引起,其持续时间取决于病因的治疗情况,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反复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皮疹的表现具有多样性,且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仅凭皮疹来诊断艾滋病。如果有高危行为后出现皮疹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 HIV。同时,其他疾病如皮肤病、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皮疹,需要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鉴别诊断。
在一起吃饭一般不会感染乙肝。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
 
• 这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或者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的物品,容易通过血液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
 
• 此外,在一些不正规的美容、纹身、穿耳洞等场所,如果使用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2. 母婴传播:
 
• 患有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时,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如果母亲乙肝病毒载量高、e抗原阳性等情况,母婴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
 
• 不过,现在通过对乙肝孕妇进行母婴阻断措施,如孕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抗病毒治疗,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3. 性接触传播:
 
• 与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可能会通过性器官的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尤其是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等情况,感染风险会增加。
 
二、一起吃饭为何一般不会感染乙肝
 
1. 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
 
• 乙肝病毒在体外存活需要特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在日常的饮食环境中,乙肝病毒很难长时间存活。
 
• 一般的餐具清洗、消毒过程,以及食物的烹饪过程等,都可以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乙肝病毒。
 
2. 消化系统的屏障作用:
 
• 人体的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即使食物中含有少量的乙肝病毒,经过口腔、食管、胃、肠道等部位时,会受到胃酸、消化酶等的作用,乙肝病毒很难突破这些屏障而进入人体血液引发感染。
 
3. 完整的口腔和胃肠道黏膜:
 
•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和胃肠道黏膜是完整的,能够有效地阻挡病毒的入侵。除非口腔或胃肠道有明显的破损、溃疡等情况,才有可能为乙肝病毒的进入提供通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特殊情况需注意
 
虽然一起吃饭通常不会感染乙肝,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谨慎:
 
1. 双方都有口腔破损:
 
• 如果一起吃饭的人中,乙肝患者和非乙肝者都有明显的口腔破损,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并且在吃饭过程中有食物的交叉污染,理论上存在极小的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2. 共用餐具且餐具未消毒:
 
• 如果共用餐具且餐具未经严格消毒,而乙肝患者的唾液中含有少量乙肝病毒,虽然这种病毒量通常很低,难以导致感染,但如果长期反复如此,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一般情况下,在一起吃饭不会感染乙肝。为了预防乙肝感染,可以采取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不共用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等措施。如果对乙肝感染有疑虑,可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了解自己的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