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是拥有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的精神病学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1954年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迁址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82年2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我院为国内第一家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1987年2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式创刊出版发行,杂志编辑部挂靠在我院。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共招收六届本科生。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属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998年卫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1年12月被卫生部确认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2002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立,挂靠在我院。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挂靠在我院。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2006年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成立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2007年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作为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执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2011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挂靠我院。2014年6月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2014年10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4年10月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落地我院。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完成竣工验收。历任行政领导:1942年至1953年,许英魁教授任主任1953年至1972年,伍正谊教授任主任1973年至1980年,沈渔邨教授任主任1980年至1997年,沈渔邨教授任所长1997年至2001年,崔玉华教授任所长、院长2001年3月,于欣副主任医师任副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欣主任医师任所长、院长2013年7月至今,陆林教授任所长、院长历任党委领导1981年1月至1984年8月,沈渔邨教授任党委书记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李从培教授任党委书记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陈二乔同志任党委书记(任期内病故)1987年12月至1994年6月,张津萼研究员任党委书记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王玉凤教授任党委书记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周东丰教授任党委书记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黄悦勤教授任党委书记2012年10月至2020年12月,王向群主任医师任党委书记2020年12月至今,陈斌斌研究员任党委书记医疗服务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综合实力卓越、亚专科齐备、诊疗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angiit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PACNS)是一种只局限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而不累及其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仅有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表现,但神经定位又不很明确,脑脊液检查、脑CT及MRI均不能明确诊断,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延误诊治,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中国报道很少。,不明,脑,1.对PACNS尚无特效疗法。 2.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药物有泼尼松(泼的松)、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氮介类等可以静脉或口服给药。药物用量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可结合应用抗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系统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血管炎颞动脉炎、白塞病结缔组织病性血管炎等)感染(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真菌性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等)、肿瘤(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小细胞性肺癌、心房黏液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其他血管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节病、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镰刀样细胞性贫血等)及其他(坏死性类肉瘤样肉芽肿变态反应性肉芽肿病、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等),无,实验室检查:1.血、尿便常规检查多正常;2.ESR大多正常,少数可增快无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3.腰穿CSF检查80%的患者有异常,CSF压力正常无色透明,细胞数可增高或正常,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略增高。其它辅助检查:1.脑电图检查约81%的患者有异常多呈非特异性的弥漫性慢波;2.脑CT或MRI检查不同患者的表现差异很大。多数显示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缺血病灶或梗死灶。可呈不对称性强化。3.脑血管造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71%以上的患者有典型的血管多灶性损害的表现,血管粗细不均,可呈节段性的狭窄或扩张血管阻塞及血管排空延迟等似“腊肠”样改变,提示脑部血管炎的存在但不能明确是本病的血管炎其他的脑部继发性血管炎也可有类似的表现有些可因受累的血管太小,脑血管造影可正常。 4.脑组织活检对脑部病灶的立体定向手术活检对PACNS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活检组织的病理可见软脑膜小血管有节段性坏死或肉芽肿性血管炎。血管壁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常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为了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建议活检时同时取材皮质和软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