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胃肠外营养专家

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全国中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医院分为南北两个院区,建筑面积总和26万平方米,装备3.0tmri、宝石能谱ct等高端医疗仪器千余台(架),设35个临床和技术科室,103个专病门诊,开放床位2600张,在职员工2340人。医院日均门诊量8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5年超200万人次,2013年达267万人次,位居天津市各医院门诊量榜首。 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国医大师2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名,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2名,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5名,博士生导师24名,天津市名中医23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30个,包括针灸推拿学和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儿科、肿瘤科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专科4个,中医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疮疡病学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骨伤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1个;“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各级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取得科技成果鉴定93项,获各级科技奖励42项,其中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医院先后与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阿曼等40余个国家建立医疗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海外患者愈千人,名扬海内外,并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城市民生贡献奖”,成为了天津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多年来,医院以“中风病”、“冠心病”两大“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医院始终坚持“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的宗旨,坚持“发挥中医优势,突出针灸特色,坚持‘五专’模式,借助西医优势学科,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个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医院向提高质量型医院转变,由医疗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中国针灸中心)、两个基地(中风病和冠心病两个研究基地)、四个分中心(中西医结合肿瘤、中西医结合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骨伤4个专科诊疗中心),不断增强医疗特色和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耿强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男科,男性性心理咨询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男科,男性性心理咨询
更多服务
晋文蔓 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常见疾病,在小儿便秘,厌食,泄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抽动症,小儿贫血,紫癜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常见疾病,在小儿便秘,厌食,泄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抽动症,小儿贫血,紫癜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更多服务
张光银 副主任医师

擅长中药结合针灸调理各种身体不舒服,如心慌胸闷,周身酸痛,肢体乏力,烧灼感,厌食干呕,咽堵感,口腔异味,便秘腹泻,以及莫名担心,反复思虑,失眠等症状。图文问诊只接待门诊复诊患者,初诊患者请来门诊面诊,网络不接待。

好评 99%
接诊量 627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中药结合针灸调理各种身体不舒服,如心慌胸闷,周身酸痛,肢体乏力,烧灼感,厌食干呕,咽堵感,口腔异味,便秘腹泻,以及莫名担心,反复思虑,失眠等症状。图文问诊只接待门诊复诊患者,初诊患者请来门诊面诊,网络不接待。
更多服务
赵冀伟 副主任医师

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急慢性损伤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急慢性损伤
更多服务
孔莉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科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科疾病
更多服务
王焕程 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295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治疗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更多服务
张萌 主治医师

乳房良恶性肿瘤,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100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乳房良恶性肿瘤,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
更多服务
李瑞仕 主治医师

擅中医辨治儿童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儿童咳嗽、小儿鼻炎、小儿肺炎、小儿厌食、小儿便秘、积滞、疳证、食物不耐受、湿疹、孤独症、抽动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等疾病,并取得显著成效。

好评 100%
接诊量 324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擅中医辨治儿童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儿童咳嗽、小儿鼻炎、小儿肺炎、小儿厌食、小儿便秘、积滞、疳证、食物不耐受、湿疹、孤独症、抽动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等疾病,并取得显著成效。
更多服务
韦升利 副主任医师

眩晕的诊断及治疗,耳鼻喉常见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228
平均等待 -
擅长:眩晕的诊断及治疗,耳鼻喉常见疾病。
更多服务
臧超越 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运用方药治疗泌尿道感染、慢性肾炎、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疾患; 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便秘等消化科疾患; 治疗咳嗽、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肺疾患及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患。

好评 100%
接诊量 14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治疗:运用方药治疗泌尿道感染、慢性肾炎、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疾患; 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便秘等消化科疾患; 治疗咳嗽、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肺疾患及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患。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咨询安素肠内营养粉剂适用年龄及用药安全。
3
2024-11-17 13:32:49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考虑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
27
2024-11-17 13:32:49
血糖高,胃手术后,需要肠内营养,询问用药安全。
30
2024-11-17 13:32:49
80岁老人,吃饭不多,需要补充营养。
65
2024-11-17 13:32:49
消化不良,咨询肠内营养剂使用及适用情况。
42
2024-11-17 13:32:49
食欲不振,想了解肠内营养治疗是否适合。
31
2024-11-17 13:32:49
妈妈有胃肠道功能问题,想了解肠内营养治疗是否适用。
42
2024-11-17 13:32:49
肠内营养乳剂瑞代使用疑问
47
2024-11-17 13:32:49
肺癌化疗患者,出现腹泻,询问肠内营养液选择及使用方法。
21
2024-11-17 13:32:49
营养不良,十二指肠切除,咨询肠内营养混悬液三种颜色的区别和脂肪含量。
15
2024-11-17 13:32:49

科普文章

#营养不良#胃肠外营养#全部胃肠外营养( TPN)#静脉营养
51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专业,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

想象一下,如果亲人不幸因为车祸或者重病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除了各种仪器和药物治疗外,医生还会非常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什么?因为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小张的爷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76岁的张爷爷因为突发脑梗,被送进了ICU。刚开始几天,张爷爷无法正常进食,医生通过鼻饲管给他喂营养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肠内营养)。但是,张爷爷出现了严重的腹胀和呕吐,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这时医生决定给张爷爷实施肠外营养支持...

那么,什么是肠外营养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血液中。它就像是给人体"打营养针",绕过了消化系统,直接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但是,肠外营养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它涉及到很多专业问题,比如:

  1. 什么时候开始肠外营养最合适?

  2. 哪些患者需要肠外营养?

  3. 营养方案该如何制定?

  4. 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该如何把握?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像张爷爷这样的患者家属,也是医学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为了解答这些疑惑,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专家们集思广益,制定了一份《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共识给出了哪些重要建议。

一、肠外营养的启动时机

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营养这么重要,是不是应该越早开始肠外营养越好呢?

其实不然。对于高营养风险或严重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专家们建议在入ICU后3~7天启动肠外营养。为什么不是立即开始呢?因为研究发现,过早启动肠外营养可能并不会带来额外的益处,反而可能增加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举个例子,小李是一名35岁的年轻人,因为严重车祸入住ICU。虽然他之前身体状况良好,但车祸导致他无法正常进食。医生评估后发现小李属于低营养风险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并没有立即给小李使用肠外营养,而是先尝试了肠内营养。直到入ICU一周后,发现肠内营养的摄入量仍未达到目标热量的60%~80%,医生才决定启动补充性肠外营养。

二、肠外营养的调整

肠外营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营养支持方案也需要及时调整。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张爷爷吗?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肠外营养后,张爷爷的病情逐渐稳定,也能够开始少量进食了。这时,医生就开始逐步增加张爷爷的肠内营养,同时相应减少肠外营养的比例。当张爷爷能够通过肠内途径获得足够营养时,医生最终停止了肠外营养支持。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汽车加油,刚开始可能需要高标号的汽油(肠外营养),随着车况改善,逐渐过渡到普通汽油(肠内营养),最终实现正常加油(自主进食)。

三、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

说到肠外营养,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打营养针"。但实际上,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有讲究。

专家们建议,优先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PICC(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途径。这就像是选择高速公路而不是乡间小路,可以更快速、安全地将营养输送到全身。

不过,如果肠外营养治疗时间较短,而且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不高,也可以选择经外周静脉输注。这就像是在城市里选择一条车流量较小的道路,虽然不如高速公路那么快捷,但对于短途行程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四、营养需求量的计算

确定了输注途径,接下来就是要计算患者的营养需求量了。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就像是给不同的人定制不同的饮食计划一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专家们建议,最理想的方法是通过间接能量代谢及氮平衡测定来指导非蛋白热量和蛋白质供给。这就像是给每个人量身定制一份精确的营养餐单。

但是,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有条件进行这样精确的测定。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给出了一个通用的建议:重症患者的目标热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25-30千卡/kg.d,目标蛋白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1.2~~2.0克/kg.d。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重症患者,他每天的目标热量应该在1500-1800千卡之间,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72-120克之间。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脂肪乳剂的使用

说到营养,很多人可能会担心:重症患者已经很虚弱了,还需要补充脂肪吗?

事实上,适量的脂肪对重症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脂肪不仅是重要的能量来源,还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专家们建议,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中应该常规使用脂肪乳剂,但剂量不应超过每公斤体重每天1.5克。这就像是给汽车加润滑油,太少会导致发动机磨损,太多又会造成积碳。

有意思的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脂肪乳剂通常是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的混合物。这就像是鸳鸯火锅,既有麻辣的刺激(中链脂肪酸),又有清淡的滋养(长链脂肪酸),两者相得益彰,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六、特殊情况的考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重症患者都能套用同一个标准。有些特殊情况下,营养支持方案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肥胖的重症患者,他们的能量需求量反而要适当降低。这就像是一辆大卡车,虽然体型大,但如果长期闲置,反而不需要那么多燃料。

再比如,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或者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他们的蛋白质需求量会增加,最多可以增加到每公斤体重每天2.5克。这就像是一个正在修复的房子,需要更多的建筑材料来支持修复过程。

七、营养支持的监测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种营养支持方案,都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及时的调整。

医生们会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液指标,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同时,还会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有无水肿、腹胀、皮疹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的重要依据。

就像是园丁照料一棵树,不仅要给予阳光和水分,还要经常观察树的生长状况,及时修剪、施肥,才能让树木茁壮成长。同样,只有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调整,才能确保营养支持发挥最大的效果。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这个话题看起来很专业,但它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亲朋好友,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需要重症监护。而良好的营养支持,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患者照亮康复的道路。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更加重视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同时,也要为那些日夜奋战在ICU一线的医护人员点赞。他们不仅在与疾病抗争,更在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每一位重症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营养食谱"。

最后,祝愿所有的重症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返健康!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重身体,珍惜健康。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4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 Chin Crit Care Med,July 2024,Vol.36,No.7

视频简介

 

作者:山西省中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秦文君

 

肠胃营养就是在胃肠外的营养,就是静脉营养。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就是静脉营养的并发症。常见到的是静脉导管,静脉得输液输进去,所以就是静脉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就是肠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分为非感染性并发症和感染性的并发症,长期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并发症,正确的认识处理和尽量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亲爱的京东健康全体员工、医药界同仁们:

今年4月以来,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展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有效遏制了医保药品“倒卖”“串换”等违规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推动了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我国目前药品种类繁多,以零售药店销售情况为例,近一个月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实际销售药品种类多达21.33万种。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大大促进用药安全。

今年年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扫码支付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此,我们向所有京东健康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医药界同仁发出倡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理解药品追溯码医保监管应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规定,积极响应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

二、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每盒药品在销售时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数据直接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使每一盒药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确保药品可追溯;

三、我们要做到对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探索京东平台内医保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溯”的药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

我们承诺,京东健康将始终坚持“值得托付的、以用户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经营理念,在医保品种支付时若发现重码等异常情况,将立即报告医保、药监部门,并拒绝追溯码异常药品流出。

让我们携手共建、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全面应用,为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以及医保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强有力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共同落实药品追溯码的全链条覆盖。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一起为公众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一起为国家医保基金安全贡献力量,坚定做健康规范的医药市场秩序的践行者、维护者、推广者和受益者!

北京京东健康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6日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基因疗法KEBILIDI用于治疗AADC缺陷。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批准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基因疗法。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这个病挺严重,还会缩短患者寿命。近年来,大家关注到我们大脑中含有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极其重要的物质,这种病会导致我们脑中无法合成多巴胺。

这种疗法是一种基因替代疗法,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把药物注射到大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进行基因治疗后的12个月内,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就有了快速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效果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5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神经递质分析也证实了患者体内多巴胺的产生增加。改善源头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比如情绪、出汗、体温和眼动危象等方面)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回到这个神奇的基因疗法,KEBILIDI是一种基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rAAV2)的基因疗法,里面包含了人的功能基因。

注入大脑后,这种功能基因可以增加AADC酶的含量,从而恢复多巴胺的产生,以此来纠正潜在的遗传缺陷。但还需要注意的是,KEBILIDI禁用于通过神经影像学评估还没有达到颅骨成熟度的患者。

参考来源:

1.PTC Therapeutics Announces FDA Approval of AADC Deficiency Gene Therapy.

2.Tai CH, Lee NC, Chien YH, Byrne BJ, Muramatsu SI, Tseng SH, Hwu W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adocagene exuparvovec in patients with AADC deficiency. Mol Ther. 2022 Feb 2;30(2):509-518. doi: 10.1016/j.ymthe.2021.11.005. Epub 2021 Nov 8. PMID: 34763085; PMCID: PMC8822132.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两款心电图相关的设备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一款是可佩戴的贴片,可连续14天来监测我们的心电图,当发生心律失常的时便于直接通知医生。

另一款是心电图监护仪,也能直接佩戴在胸部,能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1-2]。这两款设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

未来心电图监护仪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电图以更早诊断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这台心电图监护仪还可以生成24小时连续心电图,可以在锻炼的时候使用,还能检测心率等数据。而可佩戴的贴片由有7个心电图导联,在检测心律失常方面准确性高。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有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毫无征兆,这两个设备的获批有助于更早发现;有时会出现心悸或黑矇,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陆的年猝死人数可达54.4万[3]。且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盯上了年轻人,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心律失常等疾病,保护好你的“小心脏”。

2.心律失常检查包括哪些?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