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始建于1956年,到今天已经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从医务室到现代化的医院,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发展之路步履坚实,医者仁心传承不息。半个世纪的救死扶伤,三辈人的薪火相传,一代代“成电人”,用真挚的爱呵护着师生、患者的安康。电子科技大学医院作为学校直属正处级单位,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医院。系四川省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认证体检医院及成都市机动车驾驶员体检定点医院,同时也是四川省及成都市医保定点医院。医院建筑面积2.3万平米,由两个医院、两个医务室、一个社康中心构成。医院承担着校内6万师生、家属及校外周边社区居民3万人、富士康厂区10万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口腔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复科、中医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体检中心等科室,确保了医疗的专业性。医院医疗设备先进。近年来,医院投资引进了美国stryker腹腔镜、日本pentax电子胆道镜、加拿大DR、日本富士CR、GE小型C臂、口腔全景数字X光摄影机、SOREDEX牙片数字化成像系统、耳鼻咽喉综合治疗台、诊断X射线机透视、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进口电子肠胃镜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住院部服务设施完善,为优质的一级病房。设有内科病房、外科病房(普外科、骨科、肛肠科)、康复科病房、手术室、胃肠镜检查室、腹腔镜手术室。外科开展了髌骨骨折C臂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尺神经移位+肱骨内髁截骨术,腰椎骨折内固定术、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甲状腺全叶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肛瘘手术,口腔科开展口腔修复,口腔种植,口腔正畸,超声洁牙,牙齿冷光美白,无痛拔牙等技术。“医德高尚、素质精良”的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医院现有职工2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81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6人,中级职称52人,博士及博士后2人,硕士24人。近3年来,共选送9名管理骨干到清华大学、台湾医院等地深造;选派15名医务人员到华西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聘请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定期教学查房。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尚医德和专业技术过硬的创新型人才。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同时,医院一批青年人才还申请获批了多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才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医院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医院环境花园化,文明服务人性化。医院还开展了一站式服务、健康咨询、电话回访、家庭回访,一对一服务等,用爱心关怀每一位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作为高校医院,不仅要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做好卫生防疫等公益事业,还需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卫生宣教和公益志愿者组织工作。医院经常组织医疗服务队送医送药进社区,对无主病人实行免费救治,每年都开展为困难群体减免医疗费用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文化是传承的血脉,是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医院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外界媒体、学校电视台、校报、专栏、简讯简报等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形象宣传。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素质拓展、游泳比赛、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等多种活动弘扬医院文化。全院职工参与,提炼出了医院理念文化,完善了医院视觉系统,大大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和认同度。医院始终以“大气大为,求实求真”的校训作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全校师生的健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宗旨。坚持“立足校园,辐射周边”的服务理念;追求“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核心价值;秉持“愉快的工作,愉快的生活”的服务态度不懈奋斗。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以全科医疗为基础,公共卫生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为龙头,专业队伍建设为核心,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加速推进医院的发展,将医院建成与电子科技大学相匹配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及电子科技大学健康园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电子科技大学医院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为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电子科技大学医院全体员工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优质的服务回馈社会,为天使的事业贡献力量!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指人格具有明显偏离正常的特征,且相应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通常给人以“与众不同”、“格格不入”的特异感觉。,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的人格障碍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障碍的同病率高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9,表演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7。 部分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具有攻击和冲动的特点,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攻击倾向的遗传可能性在成人中为44%~72%。 神经生化因素 边缘系统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胆碱能环路的过度反应可能介导情绪的不稳定,个体对环境情绪刺激反应和敏感性增加,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可能与之相关。 杏仁核过度反应、前额叶抑制降低可能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攻击性阈值较低相关。 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活性降低,可能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有关。 病理生理因素 有观点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脑电图研究证明,人格障碍者的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50%人格障碍者的脑电图显示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 大脑皮质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格障碍患者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 胎儿及婴幼儿感染、营养不良 孕期感染、中毒,胎儿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充分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的供应,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 出生时或婴幼儿时期的脑损伤和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脑,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对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效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是由躯体疾病、精神障碍、颅脑损伤等各种疾病所引起的人格异常,人格改变出现在上述各种疾病之后,患者患病前的人格特征在正常范围之内。 人格障碍患者在患上述各类疾病之前即存在相应的人格障碍特征。 其他精神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具有一些类似表现,如偏执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分离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障碍等。 主要鉴别点 各类人格障碍通常起病较早,且特征症状有一惯性的特征,没有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区分,也没有明显的应激因素作为前因。 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表现与其人格特征的融合是根深蒂固的,生活各个领域均受到持续影响,且通常是终身影响。 与强迫障碍、分离障碍不同,人格障碍患者受症状困扰、引发的痛苦并不强烈,自知力水平相对较低(但仍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他精神障碍的某些典型症状通常不会出现在人格障碍中,如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强迫障碍的部分典型强迫观念等,也可据此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存在更多的自杀未遂、身份认同障碍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但没有典型的、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转换障碍(癔症)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可出现情感或行为上的明显改变,但其改变并非无意识。 癔症患者在癔症发作时无意识,行为不受自我控制,且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痛苦,可据此鉴别。,无,为确诊人格障碍,患者(或家属)除需提供多方面的详细病史外,可能需要接受以下检查或评估: 脑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脑部的器质性疾病。 临床访谈: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形式,医生直接向当事人提问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评估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神经心理检测:主要是人格测定,一般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国际人格障碍检查、DS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DSM-Ⅳ人格障碍检查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