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症中心、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是广西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和“一带一路”国际肿瘤防治联合培训基地,是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和博士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广西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基地之一,是广西肿瘤防治研究中心、肿瘤人才培训中心和肿瘤医学信息中心。肿瘤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肿瘤专业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西抗癌协会挂靠在我院。人才队伍现有职工1644人,其中卫技人员1466人,高级职称人员429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20人,博士209人、硕士45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第一批广西高层次人才D层次和E层次各1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人,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4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及广西卓越学者2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2个,广西青年科技奖1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人,广西五一巾帼标兵1人,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人选领军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3人、中青年学科骨干人才7人,广西名中医1人,获“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选26人,入选“广西医科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人选6人,入选“广西医科大学高水平创新团队及杏湖学者计划”3人。任职国家一级学会全国委员以上33人,担任中华或中国系列杂志等省级以上杂志编委30人。医疗服务编制床位900张,最大开放床位1311张,有27个临床科室和17个医技科室,涵盖肿瘤诊疗所需的全部专科,医院对多病种专科实行按病种分病区精细化管理,亚专科体系完备,其中放疗有四个病区、化疗有四个科室,拥有手术、放疗、化疗、介入、生物治疗等治疗手段和综合序贯的治疗体系,设有全区首个甲状腺专科病区,是区内肿瘤性疾病诊疗专科和诊疗手段最完备的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PET/CT(GEDiscoveryPET/CT710)和住友回旋加速器各1台,广西唯一的锥光束乳腺CT(CBBCT)1台,包括TOMO在内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5台,大孔径定位CT1台和全套放疗定位系统1套,逆向调强放疗计划系统17套,GE3.0T、西门子1.5T、联影1.5T核磁共振各1台,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64层螺旋CT各1台,一站式肿瘤诊治DSA1台等各种先进诊治设备。部分学科技术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肝癌学科团队建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防治体系,使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56.5%;鼻咽癌学科团队开展的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技术让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从76.5%提高到85.3%;结直肠癌学科团队开展带蒂大网膜皮瓣移植重建直肠骶前系膜对预防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研究,完成首例扩大右半结肠根治+胰十二指肠+肝ⅦⅧ段整块切除术;乳腺癌学科团队开展的超显微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和腔镜下游离大网膜部分乳房修复术造福区内外和东盟国家的众多患者。肿瘤专科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拥有广西结直肠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肿瘤医学影像临床研究中心、广西鼻咽癌临床研究中心(共建)、广西肝癌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肿瘤分子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麻醉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7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肝癌复发防治研究和结直肠癌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入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妇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普通外科和病理科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西肿瘤性疾病、妇科内镜、妇科肿瘤、综合介入、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质控中心挂靠在医院。肿瘤学专科连续六年位列复旦版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二名,领跑广西。教育教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次获评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和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单位,广西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A级)。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肿瘤内科、胸科是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中医科是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承担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全程教学、留学生教育,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轮转、科研指导和临床技能培训等工作,《临床麻醉学》等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荣获自治区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全区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课程“精彩一课”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次,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1人次,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人次、教学风采奖2人次,涌现出一大批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的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2020年11月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2021年4月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麻醉科、放射科专业基地。科研实力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共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是广西唯一设有实验研究部的三级甲等医院。“树鼩实验感染人乙型肝炎病毒模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广西医疗卫生系统获得的最高级别科技奖励。近5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70项,获各类奖项32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9项(含一等奖4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3项,广西创新争先奖1项,是广西卫生系统承担科研课题并获得科研成果奖最多的单位之一。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201篇,其中SCI收录675篇(总IF2383分),出版专著(合著)96部,获授权专利224项。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4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项目总立项数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均创历史新高。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癌症防治杂志》。肿瘤学连续5年位列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广西第一。肿瘤防控在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发挥广西癌症中心的技术支撑作用,组织管理全区肿瘤防控工作。依托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广西肿瘤防治科普基地(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科普平台,牵头组织广西抗癌各专业委员会在全区开展“肿瘤防治下基层”“健康广西巾帼行动”癌症防治科普活动等防癌宣传活动。建立了覆盖全区所有县区的肿瘤登记报告体系,出版了3本《广西肿瘤登记年报》专著。组织开展高发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项目覆盖10个地级市45个县区约2896万人口。推广癌症规范化诊疗技术,举办了50多期广西肿瘤规范化诊疗高级研修班,培训了103家县级医院业务骨干近千人。医院先后荣获国家癌症中心颁发的“2017-2018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最佳癌症筛查完成奖”“2018年度肿瘤登记工作省级单位优秀奖”“2020年度全国肿瘤登记工作省级单位杰出贡献奖”“2021年度省级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与国家癌症防控平台突出进步奖”,成为全国肿瘤诊疗服务与管理能力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乔治亚大学公卫学院、法国巴黎东方克雷泰伊大学附属亨利蒙多尔医院等国外高校、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常态化举办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华南肿瘤麻醉与镇痛国际论坛暨广西-东盟麻醉学与重症医学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与东盟医疗合作的精品品牌。每年派出多人赴美、英、法、德等国家培训和访学,邀请法、日、英等国外专家到我院进行学术交流,聘请法国居里研究所前医生委员会主席ChristianJAYR教授全职入院工作三个月。进入“十四五”,医院将全力推进“一院两区”发展新格局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将继续秉持“尚德惟精”核心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肿瘤防治事业奋斗不息”的宗旨,正在向“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强肿瘤专科、综合辅助的研究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目标昂首奋进,为“健康中国”和“健康广西”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是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这些痛风石可造成痛性的、覆盖皮肤的结节。常见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的症状。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关节残疾、肾功能衰竭等症状。饮用随低食物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高脂类食物,如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尽可能食用随低食物。限制饮酒。酒精在发酵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水分并产生大量嘌呤,人体内嘌呤含量越多,代谢产生的尿酸就越多,这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和痛风对人体的危害。多饮随低食物可将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运动,加强锻炼,排出人体多余脂肪。,痛风石可见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产生尿酸过多,尿酸盐以细小针状结晶沉积于软组织,产生慢性炎症及异物反应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肿。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可能与耳轮处血液偏酸有关。亦多见于足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患者可出现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这种痛风结节也可在关节附近的滑囊膜、腱鞘与软骨内发现。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如芝麻,大的如鸡蛋。触诊有砂砾感,偶尔透过皮肤可以看见黄色的晶体。 痛风石逐渐增大后,其外表皮肤可能变薄溃破,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笔屑样的尿酸盐结晶物,经久不愈。,大动脉、心肌、主动脉姗,0,需要进行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的鉴别;痛风石关节病变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蜂窝织炎、假性痛风、银屑病关节炎等相鉴别;反复发作的肾结石要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多发性结石相鉴别。,应避免的食物 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 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 鱼类食品,如带鱼、沙丁鱼等。 浓肉汤和肉汁等。 紫菜、黄豆、绿豆等植物性食品,以及榛蘑、猴头菇、黑木耳等菌类食品。 避免摄入任何含酒精的饮品。 限制食用的食物 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羊肉、猪肉等。 鱼类,如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鲑鱼(三文鱼)等。 果糖和蔗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蜂蜜、柑橘、甜点等。 干豆类,如大豆、豌豆、扁豆等。 豆腐、豆浆等。,(一)血尿酸测定 血清标本,尿酸酶法。正常男性为150~380μmol/L(2.5~6.4mg/d1),女性为100~300μmol/L(1.6~5.0mg/d1),更年期后接近男性。血尿酸存在较大波动,应反复监测。 (二)尿尿酸测定 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超过3.57mmol(6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增多。 (三)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针形尿酸盐结晶。 (四)X线检查 急性关节炎期可见非特征性软组织肿胀;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特征性改变为穿凿样、虫蚀样圆形或弧形的骨质透亮缺损。 (五)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与磁共振显像(MRI)检查 CT扫描受累部位可见不均匀的斑点状高密度痛风石影像;MRI的T1和T2加权图像呈斑点状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