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汉中市人民医院心烦专家

简介:

汉中市人民医院于1951年建院,是汉中市区内历史最为悠久、规模较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院,服务范围覆盖汉中9县2区和甘肃、四川等毗邻省份的部分县市。医院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甘肃医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医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医疗协作医院;是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汉中分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汉中防治中心,陕西省运动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汉中分中心,陕西省生殖医学与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汉中分中心;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军民融合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不孕不育协作中心、西北腹腔镜肝联盟理事单位、陕西省骨科医疗集团成员单位,西部眼科联盟成员单位,是汉中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基地,汉中市120急救分站。医院占地面积73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医院设有31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医院通过多年学科培育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心脑血管、腔镜微创、妇儿学科为特色、优势、品牌的强势学科专业群,学科实力长期处于全市领先地位。现有陕西省卫健委附设科研所一个(汉中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陕西省卫健委优势医疗专科一个(腔镜治疗优势专科)。陕西省重点专科2个(妇科、肝胆外科培育期),汉中市重点专科9个(妇产科、普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眼科、儿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140余人,拥有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有国内、省、市高级人才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卫生部专业技术资格准入专家1人,国家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1人;汉中市“311”人才10名,汉中市突出贡献拔尖人才5名,汉中市优秀人才名录专家11人,汉中市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青年科技创新人才3人;在省市专业学术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及委员100余人。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节能降耗示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医疗卫生标兵单位”;“白求恩精神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医院管理年单项成绩显著单位”、“城乡医院对口工作先进集体”、“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四个最美’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获得市、区党委政府授予的“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医疗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临床路径管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杨家镠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相关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疾病诊断,擅长偏瘫肢体康复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疾病诊断,擅长偏瘫肢体康复治疗
更多服务
汪涛 主治医师

主治:各类皮肤瘙痒症,口腔溃疡,湿疹,荨麻疹,痤疮,多汗症,各类皮炎,结节囊肿,毛囊炎,唇炎,面部色斑,酒渣鼻,脱发,各种疼痛类疾病,如头痛,关节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经,胃痛,腹痛,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妇女、儿童常见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主治:各类皮肤瘙痒症,口腔溃疡,湿疹,荨麻疹,痤疮,多汗症,各类皮炎,结节囊肿,毛囊炎,唇炎,面部色斑,酒渣鼻,脱发,各种疼痛类疾病,如头痛,关节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经,胃痛,腹痛,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妇女、儿童常见病。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说梦话严重,伴有头晕心烦
59
2024-11-14 20:15:08
失眠、心烦一两年,服用祛黑素和维生素C效果不佳。
12
2024-11-14 20:15:08
失眠、健忘、心烦、头晕
63
2024-11-14 20:15:08
失眠多梦,心烦,考虑神经衰弱症状。
42
2024-11-14 20:15:08
失眠心烦,夫妻吵架引起。
38
2024-11-14 20:15:08
经常头晕,伴有耳鸣和口苦,晚上失眠。
28
2024-11-14 20:15:08
失眠多个月,伴有心烦和头晕
47
2024-11-14 20:15:08
失眠多年,心烦盗汗,左腿无力,早泄。
36
2024-11-14 20:15:08
48岁患者近一个月出现心慌、心烦、头晕症状。
49
2024-11-14 20:15:08
61岁男性,阳后失眠,心烦,寻求用药调理。
57
2024-11-14 20:15:08

科普文章

小丽是一名年轻教师,最近她的顶头上司正值更年期,常常无故对她大呼小叫。小丽有苦难言,回到家中诉苦,丈夫非但不理解她,还会再说上几句。小丽的苦闷只好自己憋在心里。

 

近几日,小丽发现自己整天心烦易怒,和谁都想发火,头部、胸部胀满不适,吃饭稍吃一点就饱了,睡眠状态也不好,常常躺下良久睡不着,半夜醒来无法再入睡。整个人面色憔悴,体重下降,大便秘结。上课也不像以前那样饱含热情,总是唉声叹气。

 

 

生活中像小丽这样状态的人群确实不少,我们经常也会听别人说,心烦得不行……那么,心烦是到底怎么引起的呢?自己可以调节吗?不治疗会不会有什么后果?平时应该在注意些什么呢?怎么才能恢复正常心境呢?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喜调畅、恶抑郁,肝气主升主动。像小丽就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没有及时排解,肝气得不到疏泄,全身气机尤其是肝气不能很好畅达,形成肝气郁滞的病理变化,出现肝经所过部位的不适,如头部、胸胁、两乳或少腹部;暴怒或肝气郁滞日久,会出现肝气上逆、肝火上炎的病理变化,如心烦易怒、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等。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应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情,及时自我调整心态。伤心难过不要闷在心里,可以找人诉说,可以换一个环境,或者找知心朋友哭一哭,都有着很好的调节肝气疏泄的作用。

 

 

 

烦为什么与心联系在一起了呢?

 

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的关系比较密切。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根据五行的相生,可将热传给心,使心火旺盛,火扰心神,就会出现神志的异常,如心烦、失眠、多梦、神志狂妄不宁,长期的睡眠质量差,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发展为抑郁症,久而久之就会变生百病。

 

当出现上述症状,自己调节却无效的时候,不妨咨询中医调理一下了。若只是初起的心烦,可以用仲景栀子豉汤化解。方中栀子泻火清热,解郁除烦;淡豆豉透表宣热,使郁结在胸膈的火得以清宣。栀子、淡豆豉各10克,为成人用量,服用1剂后症状未见减轻,就需要找专业医师看诊。


在平时,如果出现心烦后,不妨从饮食上进行调节,注意饮食规律,宜清淡,勿暴饮暴食;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不要喝可乐、咖啡、巧克力、酒、茶;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并注意改善睡眠环境,有利于减轻大脑兴奋状态,缓解心烦。

在伤寒杂病论中,仅仅提及了“阴虚”这个词一次。


是的,你没听错,仅仅只在《伤寒论》第111条提及了一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这是《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决定的,这部经典著作有着紧紧围绕临床,客观描述现象,不做过分演绎,注重方证对应的特点,这是“遮蔽理,道乃见”的境界。

 

在上面那段条文中,“阴虚”是指“津液缺失”的意思,而“存津液”是经方使用时需要时刻铭记的法则。在古代,没有静脉补液技术,所以“失津液”很常见,也容易危及生命;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伤寒感冒或大病之后,若津液丧失,也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少寐“”这类症状。如果不重视,一些患者会接着出现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甚至血糖急剧增高。

 

平常我们询问部分糖尿病病人的既往史,问他们是何时发现自己血糖增高的,他们经常会提及是某次大病之后,或者某次热病之后,突然就烦渴不已了。这便是热病解后,气液两伤,余热未尽导致的。对于这余热未尽,《伤寒论》中有个非常好的调理方子,它叫“竹叶石膏汤”。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主治和组成: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方子由6味药组成。麦冬是这个方子的君药,起到的是滋润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用量也非常大,为110克左右。

 

实际上这个方也是“麦门冬汤”的变方,在麦门冬汤中,麦门冬的剂量更大,达到7升,治疗的是咽喉极度干燥,咳嗽。石膏用了一斤,也就是250克,当然,在“康平本伤寒论”中,石膏后面没有“一斤”二字,石膏在这儿起到的是除烦,止渴的作用,若患者大渴,烦躁不安,石膏的用量自然宜大,曹颖甫先生就曾用大剂量石膏治疗消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若只是小渴,自然不必用那么大的量。15~30克左右即可。

 

 

半夏在这儿起到的是降逆止呕的作用,原方用了半升,据柯雪帆教授考证下来,是42克,当然,若患者不呕,或者只烦不呕,这个用量可以减到12克左右。竹叶一把12克,两把24克,能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但是,用了这么大量的滋阴药,下气药,清热药,很容易伤胃。

 

所以,在原方中,启用了人参,甘草,粳米来保护胃。这个和现在我们去输抗生素,医师常会配合用一些胃粘膜保护剂原理是一样的。

 

人参能补脾益气,又能治津伤口渴。甘草能解诸药之毒,又能益中气。粳米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中的一种,大米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东北大米,珍珠米就是粳米,粳米米汤有非常好的温中和胃,除烦止渴的作用,相信多数读者都喝过清醇甘美的米汤。

 

这六味合在一起,就能治疗“气津两伤”导致的“身体消瘦,口干舌燥,心烦难眠,气喘吁吁”,是一个生津液,补中气,标本同治的好方,可广泛用于热病津伤,余热不尽。

 

当代医家多用它来治疗糖尿病,肺结核,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燥,热渴欲饮,气短音微,气逆欲吐”等症候,患者多见舌红少苔,脉象虚数。

 

这个方子确实有非常好的阻断早期糖尿病的效果,我曾经将其用于突然出现的烦躁口渴,血糖升高,患者的血糖迅速降到了正常范围。当然,这仅是个案,还需要大量的临证观察来佐证。

 

最后,我想谈谈这个方子的剂量问题。这个方子原方剂量不小,与当代中药临床用量差别很大。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系毕业的医学家江部洋一郎先生认为,这和“经方”最早出自军医之手有关,因为经方所有处方,配伍井然有序,加减极其严谨,而且文字夹杂有大量“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取如弹丸一枚”这样的富有军人色彩的话语。所以,经方在古代是救生死于一线之间的方子,在没有静脉输液,肠内营养技术的时代,不用那么大的剂量,恐怕也起不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很多人分不清梅花、桃花和杏花。早春季节,梅花盛开,我一个人在北京大学校园徜徉。未名湖畔,几个大学生在辨别那里的植物。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其中一个人竟然分辨出来梅的品种:这是榆叶梅,这是美人梅。我没敢靠近这几个大学生,生怕打扰到他们。 

 


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着很好的寓意。梅花在中国花卉界的地位很高,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南方,具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可做观赏植物和果树。

 

梅一身都是宝,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梅花入药,用的是初春花未开放时的花蕾。其味苦、微甘、微酸,性凉。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等病症。 

 

 

梅的果实,也是良药,《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谓其: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生川谷。梅的果实常在夏季接近成熟时候采摘,熏制成乌梅入药。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等病症。

 

梅花含有很多挥发油,早在清代就有用梅花来制作“精油”,《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 

 

临床中,遇到心情郁闷的患者,我会建议其采集一些梅的花蕾晒干了泡水喝,能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附: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花蕾(梅花):微酸、涩,平。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果实(乌梅):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情绪稳定”的对象,最可怕!
girls talk: 健康的X观念是什么意思呀?
男生对于18cm有多敏感??
有效聊天(整套话术)再撩不到他算我输!!!
【女性科普】正确认识CGUAB点(一)
女性没有巅峰怎么办
女孩子要多学一些和生存技能有关的东西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