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76年,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妇幼保健、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是我市17个县(市、区)保健技术业务指导中心。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爱婴医院;2004年12月市妇幼保健所更名为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4月增挂临汾市儿童医院,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集妇幼卫生、妇幼保健、临床医疗、慢病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06年被评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2012年9月被评为省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2018年通过国家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承担本院的医疗保健任务及全市17个县(市、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和其他专项工作的督导、培训任务。2009年12月乔迁现址。医院设有床位300张,现有职工486人,卫技人员397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10人,山西省卫计委“百千万”人才3人,山西省“三晋英才”3人,市委联系高级专家2人。设有81个职能、业务及保障部门,其中儿科、新生儿科、产科、儿保科、超声医学科为我市重点专科。2021年全年门急诊23万余人次,出院病人1万余人次,分娩量3000余人次。共有救护车辆3辆,业务用车1辆。医院拥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系统、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移动DR、数字胃肠机、德国斯蒂芬呼吸机、飞利浦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奥林巴斯超高清晰度电子腹腔镜、奥林巴斯宫腔镜检查镜、美国GE新生儿暖箱、美国GSI耳声发射筛查仪、飞利浦胎心监护仪中心站、脑电仿生治疗仪、德国罗氏生化分析仪、小儿胃肠镜、腹腔镜、支气管镜、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内窥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现已发展成为山西省产前诊断中心、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山西省新生儿科医师培训基地、山西省儿童保健医师培训基地、山西省助产士和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山西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临汾市妇幼保健联合体核心单位、临汾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临汾市儿科质量控制部主任单位、新生儿专业医疗质控部主任单位、临汾市儿科医疗保健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临汾市儿童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临汾市儿童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临汾市儿童听力筛查中心,临汾市医学会儿科医学、儿童保健、妇儿超声、新生儿、围产医学、临汾市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六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落户单位。昌晓红、张璘、裴秋艳、刘萍、方莹等五位名医工作室合作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医院承担着全市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救治、产前胎儿缺陷诊断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工作,对降低我市新生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起到重要作用。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超声医学科是我市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全市妇幼保健联合体核心单位,在指导帮扶提升基层妇幼保健能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我院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全市空白,部分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使我市的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走在了全省第一方阵:胎儿医学科的开设,胎儿医学宫内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我院在母胎医学方面的诊疗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儿童胃肠镜检查的开展成为我院儿童消化专科建设的新起点、新高度,开创了儿童胃肠动力检查、胶囊内镜等检查项目,特别是逆行阑尾炎治疗填补了山西省空白;妇科临床在高难度手术及微创手术,妇女保健(比如盆底肌康复)、超声消融术(海扶刀)等技术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妇女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新生儿科开展的NO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技术达到省内一流;小儿外科开展的彩超监视下水灌肠治疗肠套叠、腹腔镜单孔技术治疗小儿胃肠道疾病、新生儿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矫治术等手术走在全省前列;“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荣获“市长创新奖”等。“九临合作”临汾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签约,不但是适宜技术推广,更是诊疗规范化水平的提升,使得我们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1.心理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2.社会文化因素 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脑,对分离性障碍的患者应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在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1.心理治疗 (1)个别心理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分离性障碍患者。在建立良好医患联盟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患者的个人成长史、家庭关系、人格特征等,共情患者的情绪,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患者共同探索其患病的原因与过程。切忌一味挖掘患者的童年创伤而不予以相应的共情和支持,以至于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2)暗示治疗可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高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向患者简单解释其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通过即将实施的治疗即可逐渐恢复甚至痊愈。针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配合言语暗示进行治疗。也可以运用催眠治疗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结合语言暗示以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系统脱敏治疗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让患者暴露于诱发症状的精神因素中,患者渐渐体验到能够承受这些精神因素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而不发病,之后逐步增加暴露剂量。 2.药物治疗 临床中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改善情绪,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减轻焦虑及改善睡眠。,1.急性应激障碍 本病的发生发展和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在强烈应激事件后立即发病,症状内容与应激事件相关,无反复发作病史,故可鉴别。 2.精神分裂症 分离性障碍的情感爆发和行为紊乱与急性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易混淆,但精神分裂症常表现为不协调性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因此可以鉴别。 3.癫痫发作 分离性抽搐与癫痫发作临床表现有近似的方面,但癫痫发作有意识丧失,常有跌倒受伤、咬伤舌头、大小便失禁、脑电图异常等。 4.器质性疾病 器质性疾病如失明、失聪、感觉障碍等可依据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其症状符合躯体解剖学特征并加以解释。 5.诈病 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主观故意“没病装病”或“夸大原有的病情”,常突然产生,由主观愿望决定症状的消失与否。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一旦发生,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无,1.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影像学显示分离遗忘患者颖叶中部和基底节前部的脑灌注降低。 2.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分离性遗忘患者右侧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3.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脑功能和神经认知科学的探究也给分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