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北京大学医院意外跌倒专家

简介:

一、医院概况北京大学医院(PekingUniversityHospital)成立于1958年,直属于北京大学,为北京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医院地处中关村北大街,4号地铁“北京大学东门站”向北400米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有内科、外科、妇科、急诊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中医科、针灸科、理疗科、心理咨询治疗中心、预防保健科、医学美容门诊等一线临床科室,并重点建立和发展了口腔中心、乳腺肿瘤预防与诊治中心、体检中心等。与此相适应,近年大力加强了影像中心、功能检查科、检验科、信息科,以及肿瘤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医院在此基础上共设有30多个专业学科。在北京大学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鼎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医院于2009年12月10日乔迁新楼。宽敞明亮、清新雅致的医院大楼,严格按照21世纪现代化医学的要求,充分利用当代科技,从环保材料、地热节能、新风层流、楼宇自控,患者分流,到数字管理等,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防患未然”的科学发展观。2011年初,医院全方位实施了就医一卡通和电话预约系统,并同时实现电子病历、电子档案全部全程数字化管理,使我院提前5年实现了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自此,患者持卡可以在预约时间直接到医生诊室就诊,在医生诊室完成挂号和交费的刷卡流程,无需排队,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医院全部的检查治疗数据相互兼容、资源共享、长期保存。通过患者的注册信息(就医卡),医生可以随时追踪到患者的所有就诊信息、病历档案,便于随时查阅、统计、分析和总结,让患者在健康保障方面受益终生。二、医疗前沿本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一体化的思想,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医学信息数字化的手段,从不同病情需要、不同个体差异出发,医院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沟通整合,为病人提供立体的、因人而异的、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服务,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这也正是新世纪临床医学的发展方向。为适应疾病谱向慢性疾病和与衰老相关疾病不断移位的发展特点,医院在多年开展“糖尿病知己门诊”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实施慢性病量化管理的前沿医疗模式。通过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进行相应的多途径科学干预,以实现最佳临床效果。为了适应和引领当代循证医学的发展,医院新添置和更新了MRI、CT、DR等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使之全部实现数字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全面可靠的科学依据。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开展了盆腔核磁、CT、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纤维喉镜、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水疗排毒,青光眼、糖尿病眼底并发症的普查、跟踪及指导治疗,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治疗,超声波导入法治疗黄褐斑、痤疮,失眠症中医专科治疗等特色项目。目前,医院对老年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规范的抢救治疗,已达到先进水平;门诊诊治准确便捷,急诊手术随到随做,抢救患者准确及时,使患者得到便捷、有效的诊治。三、口腔中心医院下设的口腔中心(StomatologyCenterofPekingUniversityHospital)是为了适应医院重点学科发展而设立的以口腔临床医疗、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医学研究为一体的、以创新国际前沿口腔科技为目标的医院下属机构,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实现独立诊室、四手操作的与国际接轨的口腔诊疗机构。中心位于医院新楼B区,从设有110台综合诊疗独立椅位,到全数字化X线口腔曲面断层、口腔CT和口腔MRI三维成像,以及CAD/CAM全数字激光成型等各种现代诊疗设备和技术,全面展现了口腔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委员林久祥教授、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沙月琴教授等北京大学著名的口腔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口腔中心下设的儿童牙科、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正畸科、牙周科、综合科等专科科室接受了严格、规范的培训和教育,已经形成规模化学术团队,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创新、努力研发,力争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口腔中心医护人员100余人,其中医师46人,护士45人,目前在职医师平均年龄40.2岁,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阶段,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任职医师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一类医科院校,其中博士以上6人,硕士12人,这支专业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中心将“临床质量控制、全程化服务、技术创新”作为中心工作和建设的核心,全体医护人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决心将“一流的条件、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呈献给广大口腔患者。四、体检中心北京大学医院体检中心(PhysicalExaminationCenterofPekingUniversityHospital)是为了适应现代健康保障事业的需要建立的以体格检查、物理检查、化验检查、功能检查等全面的个体生物信息指纹系统,亦即个体健康信息预警系统,以便为每个人的饮食、运动、心理、预防、乃至诊治提供科学的全程咨询服务。体检中心位于医院新楼B区3层,环境宽敞明亮,空气清新,各种高档检查设备齐备,专家队伍阵容强大,技术先进,检查流程合理快捷,质量控制按国际ISO标准严格把关,对检查信息的分析、整合、预判能力强、结果可信度高。中心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评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彻于“把握中间,抓住两头”的工作程序中。“把握中间”要求对每个人的体检本身要要做到全面、客观,达到临床医学层面的高质量、高水平。“抓住两头”要求根据体检分析、结果,对每一个人个体、每一人群的团体提出预防和保健的指导督导方案,对发现的疾病提出科学的指导以及适宜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案。“防患于未然,消疾于无形,康复于欢乐,让健康常相伴,让生命更灿烂”是本中心工作的座右铭。“立足于北大,服务于社会”是本院的院训,秉承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我们将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奉献爱心,为您创造更健康的明天。。

张一智 主治医师

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妄想形障碍

好评 100%
接诊量 66
平均等待 -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妄想形障碍
更多服务
杨萍兰 主任医师

常见内科疾病,内科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脱髓鞘脑白质病解读,糖尿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疾病,女性反复泌尿道感染,更年期女性反复发作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悸,“心绞痛”,含硝酸甘油不缓解;慢性鼻炎,反复慢性咳嗽,老年腰腿疼病,以及体检报告解读等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3690
平均等待 -
擅长:常见内科疾病,内科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脱髓鞘脑白质病解读,糖尿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疾病,女性反复泌尿道感染,更年期女性反复发作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悸,“心绞痛”,含硝酸甘油不缓解;慢性鼻炎,反复慢性咳嗽,老年腰腿疼病,以及体检报告解读等等。
更多服务
张旭 主治医师

上呼吸道感染,尿毒症透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内科常见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346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上呼吸道感染,尿毒症透析,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内科常见病。
更多服务
李卫菊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全科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心血管内科,全科
更多服务
娄轶君 主治医师

擅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诊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9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诊疗。
更多服务
郝素芳 主治医师

儿科常见病及多方病、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103
平均等待 -
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方病、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65岁男性,脊椎微创手术后摔伤,脊椎部位肿胀,想咨询用药问题。
2
2024-11-03 21:56:41
孩子一周前摔倒,最近疼痛加剧,无肿胀和畸形。患者女性13岁
12
2024-11-03 21:56:41
90岁老人从凳子上摔倒,皮肤未破溃,需要皮肤护理建议。
63
2024-11-03 21:56:41
百岁老太因摔倒头部受伤昏迷,现意识恢复,但口中偶尔有痰,考虑购买家用吸痰机。
7
2024-11-03 21:56:41
孩子五六年前的跌倒留下的疤痕,现想了解疤痕治疗及用药建议。
37
2024-11-03 21:56:41
膝盖肿跌倒,服用三七后月经停止,求用药建议。
63
2024-11-03 21:56:41
孩子从45cm高的凳子上跌倒,后脑勺着地,目前无呕吐,已入睡。患者男性1岁8个月
20
2024-11-03 21:56:41
老人摔跤后胸口痛5.6天,躺着爬起来困难。
41
2024-11-03 21:56:41
5岁儿童经常摔倒,想咨询补钙方法。
52
2024-11-03 21:56:41
患者跌倒后伤口恢复中,询问是否可使用祛疤膏辅助恢复,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66
2024-11-03 21:56:41

科普文章

#跌倒#意外跌倒
29

说到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大家通常会先想到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实,老年人跌倒,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危险因素

1. 老年人因为肌肉力量薄弱、平衡与协调性差、视力减退、患有关节炎等,可使跌倒的风险增大。

2. 地面光滑、有易绊倒的障碍物、灯光照明不足以及不合适的鞋子等,也是引发跌倒的重要因素。

二、避免跌倒方法

如何避免跌倒呢?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日常行为习惯改变和康复锻炼,增强老人的肌力、柔韧度和身体平衡,从而达到预防跌倒的目的

另一方面,居所环境的改善,无障碍观念处理

(一)自身日常行为

1 、有氧运动

如步行,跳舞,健身操,慢跑,太极,骑自行车,家具劳动等,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75-150分钟的高等强度运动。( 中等强度活动是活动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增加,但没有明显疲惫感;高等强度运动,是运动后有明显疲惫感

2 、肌肉强化型运动

增强肌肉强度力量和耐力(推举杠铃,卧推,关节抗阻训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时间30分钟左右,根据自身体质调整,持续至少1年

3 、平衡活动

脚跟到脚尖走路、踏步走直线、顶书平衡走、坐到站的练习等,每周3次以上,持续至少1年

4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

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同时注意将拐杖、助行器以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5 、衣服鞋子合适

尽量穿合身宽松的衣服;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跟过于柔软以及穿着易于滑倒的鞋;

6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者台阶;上下楼梯和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转身转头动作放缓;避免去人多及湿滑地方;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

(二)居所环境改变

1 、居所无障碍观念

移走可能影响老人活动的障碍物;

常用的物品放在老年人方便取用的高度和地方;

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不适用有轮子的家具;

尽量避免地面高低不平,取出室内的台阶和门槛;

将室内所有小地毯拿走,或者使用双面胶带防止小地毯滑动;

尽量避免东西随处摆放,不要将杂物放在经常行走的通道上,电线要收好或者固定在角落;

2 、改善居所照明环境

在过道、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跌倒的区域应特别安排“局部照明”;

在老年人床边应放置容易伸手摸到的台灯或者照明设施;

3 、卫生间环境

卫生间地面应防滑,并且一定保持干燥;

卫生间最好使用坐厕而不使用蹲厕;

浴缸旁和马桶旁应安装扶手

#滑倒或摔倒
17

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大概有30余万人死于摔倒意外事件中,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占据了一半人数[1]。而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摔倒也成为了老年人死亡的头号杀手。一旦出现老年人摔倒事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处理方式一:防挪动

老人在家摔倒后,很多家属都会慌慌张张的去扶或者搬动,想着赶紧把老年人从地上弄起来,其实这种方式是很危险的。

大部分老人摔倒后容易出现骨折,这个时候盲目移动,可导致骨折错位,错位的骨刺容易刺伤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造成严重的损伤。还有些老年人摔倒后会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的表现,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大脑可能出现了损伤,比如常见的脑出血,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我们在发现老人摔倒后,在不明确病情的情况下,不要第一时间想着赶紧去扶,也不要随便挪动老人家的肢体。

 

处理方式二:紧急处理

那么老人摔倒后,我们难道就束手无策吗?当然不是!老人在家里摔倒后,我们可以对伤情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然后来决定怎么处理。

如果老人摔倒后,仅仅是擦破了皮肤,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缓慢地把老人扶起来,有些老人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等磕碰伤,可以适当采用冷敷的方法进行消肿止痛缓解,然后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如果老人摔倒后,无法移动,特别是局部骨骼出现异常疼痛和活动受限,可怀疑存在骨折的现象,这个时候老人家因为疼痛可能极为痛苦,还会存在焦虑烦躁的情绪,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冷静,注意安抚老人情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师上门处理[2]

部分老人摔倒后,可出现昏迷、呕吐等严重症状,这个时候家人或周围人群可将患者头部侧向另外一边,可防止呕吐物的反流,进而引发窒息,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在需要搬动患者时,可以在急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姿势,如托住患者头部、胸部、腰部、臀部,还要注意动作缓慢而平稳[3]

 

处理方式三:消除摔倒隐患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防患于未然很重要,导致老年人在家里摔倒的原因较多,我们需要及时将这些隐患给消除掉,避免老人再次在家里摔倒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老年人在家里摔倒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及时进行个化的家居环境改造。如浴室湿滑的地板、边角尖锐的家具、起身没有搀扶的把手等,这些都是导致老人摔倒的隐患。在改造家居环境过程中,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合理增加扶手,特别是在厕所、床边等;其次将浴室进行干湿分离处理,可减少湿滑的现象,家具尽量简化,主要以圆滑和柔软材质为主[2]

老年人的基础疾病也是导致摔倒的主要病因之一,想要预防老人再次出现摔倒的现象,则需要尽快将这些基础疾病给控制好,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在急性发作期的时候,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躯体失衡等现象,进而引发摔倒。这类老人家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对防止摔倒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论:老年人摔倒是很常见也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老年人处于危险中,所以一旦出现老年人摔倒意外,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保证老人家有一个安全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 任万杰.老人摔倒的紧急施救[J].解放军健康, 2018(2):1.
[2]居家(养护)老年人跌倒干预指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3):32-34.
[3]吴毅.老人摔倒 别乱动[J].家庭医药,2010(07):46.

 

#滑倒或摔倒#在同一平面上滑倒、绊倒或摔倒
3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摔倒,其中65岁以上人占绝大多数。

老人摔倒是大事,并不是扶起来就没事了,如果随意的扶起老人反而会造成不好的情况发生。

 

老年人摔倒有不同的原因,比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扶起,会加重病情。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昏厥,立即扶起,会加重脑部缺血。如果老年发生骨折和脱臼,尤其时脊椎骨折的老年人,若损及脊髓神经,不适当的搬动,反而会加剧损伤,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老人摔倒,家人应该怎么办呢?

 

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第一、先查看老人当前的状态,检查老人是否意识清醒、是否出现昏迷的情况、呼吸是否正常、有无骨折的现象。

第二、如果老人没有出现昏迷或是骨折的症状,让老人平躺一会进行缓冲再扶起来。反之老人出现昏迷或骨折症状,千万不要随意移动老人,要让老人平躺在地,并立刻拨打120进行急救。

第三、观察老人的口中是否有异物,避免出现堵塞食道引起窒息。同时最好让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也可避免窒息的风险。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候,可以让老人服用应急药物,进行适当的舒缓。

 

老人摔倒是一件常见的事情,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器官逐渐衰竭腿脚不利索所致。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的健康,多吃含有蛋白质和钙的食物,适当锻炼,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强韧性。除此之外,一旦发现身体存在隐患,立刻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摔一跤,对老年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件年轻人眼中的平常小事,一旦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可能关系生死。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年人。

 

 

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且年龄越大,因跌倒而伤亡的风险越高。

 

在什么样的地点,老年人更易摔倒?哪些时间是摔倒高发时段?《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老人在跌倒时将伤害最小化。

 

受访专家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 朱为模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李海聪

 

警惕人生中的“最后一摔”

 

老人跌倒常被称为“最后一摔”。李海聪这样解释:

 

  • 老人跌倒后容易骨折,若头部着地,还会导致脑外伤出血,大多需要卧床静养,身体活动减少容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肌肉无力、食欲下降、消化道疾病等;
  • 老人伤口愈合相对慢,容易引发感染,造成二次伤害;
  • 有些老人还会因跌倒而“性情大变”,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甚至不配合治疗。

 

美国数据显示,20%~30%的跌倒老人会遭遇中重度损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死亡。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2015~2018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数据后发现,老人跌倒后,中重度损伤占37.21%,经门/急诊治疗后,22.49%的老人需要住院继续治疗,0.92%死亡。

 


 

老人跌倒具有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不仅给老人自身带来不便,对其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等7家机构联合发布的《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呼吁,全社会都应重视跌倒对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

 

老人跌倒有个风险排行

 

尽管摔倒发生在一瞬间,但引发它的条件却有迹可循。

 

最容易跌倒的时段

 

上述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跌倒/坠落的男女性别比为1∶1.37;

 

一天中,跌坠发生以白天为主(82.29%),高峰时间段为8∶00~10∶59(29.94%),其中10∶00~10∶59时段病例数最多(11.91%)。

 

 

李海聪分析,之所以10∶00~10∶59最易摔倒,可能与老年人通常会在这一时段进行休闲活动、做家务等有关。

 

需要提醒的是,起夜时的跌倒同样不可忽视。随着身体衰老,脏器功能减弱,老人起夜次数增多,再加上腿脚不利索,半夜起来容易迷迷糊糊,身体较难保持平衡,跌倒几率大大增加。

 

最容易跌倒的地点

 

发生地点以家中(56.41%)、公路/街道(17.24%)、公共居住场所(14.36%)为主,且年龄越大,在家中发生跌坠的比例越高。

 

 

从上述数据来看,家中、公共居住场所等是老人跌倒频发的地点。近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

 

该研究通过分析739名老年人的数据发现,老年人由于身体虚弱、老年病发病率高,识别和避免环境危害的能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其中,楼层设计不合理居首位,增加老年人150%的跌倒风险。例如,老人极易在楼梯拐角处或上下台阶时发生腿软,导致意外跌倒。

照明不良和扶手不合适,分别会增加老年人101%和88%的跌倒风险。小区照明设备损坏,或家中灯泡功率较小,都会使老人不能及时察觉跌倒危险。

房间缺少扶手,或扶手粗细不适合、错误安装等,也会影响老人的正常活动。

 

在诸多跌倒因素中,环境是最易改变的。

 

跌倒后最容易受的伤

 

跌坠造成的受伤性质前三位分别是挫伤/擦伤(42.17%)、骨折(31.79%)和扭伤/拉伤(14.62%),女性跌倒后骨折比例高于男性。

 

 

受伤部位主要是下肢(31.38%),其次是头部(22.46%)、躯干(20.71%)和上肢(18.75%),男性头部受伤比例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上肢受伤比例逐渐减少,头部受伤比例逐渐增加。

 

“老人跌倒后,即使受伤部位相同,损害程度也会有差异。”李海聪表示,一般来说,撞击头部容易发生脑出血、脑震荡、脑水肿等,需要做颅内CT检查;如果摔到胯骨、髋骨、骶骨等部位,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等,需要卧床护理,康复周期较长;如果伤及四肢,轻者会出现淤青、局部肿痛,重者也存在骨折和关节损伤风险。

 

这些因素让老人“站不稳”

 

在导致老人跌倒的生理因素中,步态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主要原因。

 


 

李海聪认为,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易引起眩晕,使老人平衡能力下降,这是疾病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突发脑梗塞、冠心病、胸痛、早搏、心脏瓣膜病、窦房结病变等也是常见原因。视力模糊、听力受损等会直接影响老人对障碍物的判断。

 

此外,不当使用镇静药物、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等,或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也会增加老人跌倒的风险。有研究显示,若老人同时服用4种及以上的药物,或刚开始服用一种新药的2~3周内,跌倒几率会明显增加。

 

一旦跌倒,请记住两个动作:1.拉扶住身边的固定物;2.用手撑地,这是降低伤害的有效方法。

 

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护理的难度比臀部着地要小得多,基本不会发生致命并发症。

 

老年人跌倒后,可自己先试着挪动身体,检查四肢有没有知觉,然后分别借助腿和背部力量平移,弓起腿翻身,侧身用手跪立,再找支撑物站起。整个过程需谨慎缓慢,不能自行勉强行动,还要尽力呼叫求救。

 

 

其他人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着扶,先看其意识是否清醒,意识不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意识清醒,要询问老年人对跌倒的记忆,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感受,如果没有任何身体不适,可缓慢扶起。

 

防跌要“对症下药”

 

不少人可能认为,老人跌倒主要因为脚滑,事实上,滑倒只占了3%左右,“重心转移错误”导致的身体不稳及障碍物引起的绊倒才是“罪魁”。

 

加强肌肉力量

 

李海聪建议,老人须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特别是下肢肌肉,提高平衡力,还应多在能力范围内快走、慢跑,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朱为模建议,老人防跌还应加强核心力量训练。

 

 

“作为下半身与上半身的连接点,核心(腰腹部)肌肉的力量会直接影响举起、伸展、转向和弯曲的功能。”朱为模解释,核心力量不足会导致人前倾、后仰或左右失衡,致使跌倒风险大增。

 

老人可以通过臀桥、靠墙下蹲、抬起脚后跟等动作提升腰腹部和臀腿部力量,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也可以尝试平板支撑。

 

此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拳能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和动作效率,从而减少发生突发事件时老人跌倒的可能性。

 

填补身体的“营养空白”

 

营养方面,李海聪建议老人根据自身基础疾病合理规划饮食。

 

 

比如,营养不良者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适当吃些鸡蛋、瘦肉等食物;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要坚持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原则,以防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平时尽量不抽烟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活动时注意力更集中、精力更充沛。

 

家中要做适老化改造

 

家中是发生老人跌倒最多的地方,因此关注居家适老改造尤为重要,增加一些简单的辅具就能在关键时刻“拉”老人一把。

 

  • 应根据老人的行为习惯设置扶手和栏杆,尤其是淋浴区和马桶附近;
  • 在门口增设高度适合、带有扶手的换鞋凳;
  • 消除门槛及地面高度差;
  • 将厨房、卫生间等易湿滑房间的地面更换成防滑材料;
  • 选用安全稳定的洗澡椅,并采用坐姿沐浴;
  • 在卧室通往卫生间等常用过道添加感应灯;
  • 选择高度适宜的床,并在床边设置易伸手摸到的台灯等。

 

瑞典曾专门打造适合老人居住的“银发公寓”,可供社区设计者借鉴:

 

住宅走廊宽敞,出入口都设置了坡道及自动门,便于使用助行器、轮椅的老人行动;楼梯有清楚的颜色设计,会在第一阶及最后一阶加强色彩提醒;楼梯间有自动感应的照明设备。

 

慢下来才能“稳住”

 

除了穿舒适的衣服和鞋子外,高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一个“慢”字,即转身、转头动作慢,起身、下床速度慢,行进与外出也要慢。

 

李海聪最后提醒,老人若不慎跌倒,一定不要急于起身,以防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无论受伤与否,老人都要及时告诉家人或医生。

#滑倒或摔倒
6
首先检查运动的场地与设施。先排除运动场地上的积水和尖锐物等不安全因素。查看一下运动设施是否定期检修,避免发生意外。

 再检查宝宝的着装。宝宝衣装要轻便、舒适,避免过多的衣服,过厚过硬的鞋子限制宝宝运动,甚至扭伤、摔倒。

 

观察、了解宝宝的运动状况,运动量适宜时,宝宝面色红润,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动作不失常态,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反之,宝宝运动后脸色苍白,汗量很多,出现一副很疲劳的样子表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

加强宝宝运动时的护理,如在宝宝运动时可根据运动项目给予指导,告诉宝宝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及时给宝宝穿衣、擦汗。对于出汗量大和体弱的宝宝,运动时可给他们背后垫一块吸汗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运动后着凉。
运动会导致出汗丢失津液,运动后一定要记得补充水分。不要喝凉水,适当补充淡盐水,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运动后不要马上洗热水澡,以免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头晕、眼花、胸闷等不适。

 

 
     
#滑倒或摔倒#在同一平面上滑倒、绊倒或摔倒
23

老年人器官衰退,腿脚不利索,正值冬季雨雪交集,道路滑,老年人摔伤人数增多,一旦发现身边老人摔伤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摔伤的老人不要立即扶起,让摔伤的老人保持摔倒的姿势,可以呼喊一下,看看老人有没有意识,在观察老人呼吸情况(胸部有没有起伏),还有观察有没有出血部位,有没有明显骨折,并及时拨打 120,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如果老年人身体出现了软组织损伤,一定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加重损伤。如果受伤的地方出现红肿的情况,可以使用冰块冷敷一下。每次冷敷需要 10~20 分钟,然后再脚受伤的地方抬高一些,高度要超过心脏。如果老年人出现骨折情况。就需要用夹板固定,以免骨折部位刺伤血管。

救护人员到来后,要积极配合救护人员安排,保护好颈椎及受伤部位。对于脑出血的病人要限制剧烈搬动。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