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糖尿病专家

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拥有2700张床位和超过500台高精尖医疗设备,致力于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的工作。医院拥有3800名在职人员,包括多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以及省级优秀专家等。医院所有临床学科均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多个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 作为山西省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中心基地之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担着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医院设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和学科,如骨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此外,医院还拥有首家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临床医学院士工作站,以及多个国家级荣誉和称号。 针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医院具有较高的诊疗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在此可获得全方位的专业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致力于开展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为患者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健康指导和支持。希望患者能通过了解医院情况,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诊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医疗体验。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遗传、环境、种族、年龄、生活方式等,全身,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1.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谢异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长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肾功能不全 可出现轻度糖代谢异常。 3.应激状态 许多应激状态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4.多种内分泌疾病 如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胰升糖素瘤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除血糖升高外,尚有其他特征性表现,不难鉴别。,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3、忌食油腻食物。,1.血糖 2.尿糖 3.尿酮体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5.糖化血清蛋白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7.血脂 8.免疫指标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平鹏娜 主治医师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水肿、消瘦、乏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痛等以症状为主未分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09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水肿、消瘦、乏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痛等以症状为主未分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吴振华 主治医师

糖尿病、矮小症、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早熟的诊断、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47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糖尿病、矮小症、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痛风、高脂血症、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早熟的诊断、治疗。
更多服务
朱亦堃 主任医师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生长发育,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绝经期综合征,肥胖症,血脂代谢紊乱等内分泌代谢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23
平均等待 -
擅长: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生长发育,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绝经期综合征,肥胖症,血脂代谢紊乱等内分泌代谢病
更多服务
闫盛 副主任医师

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及静脉血栓 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及静脉血栓 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更多服务
刘来有 副主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荣青峰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
更多服务
郭娜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的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3.3万
平均等待 -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的诊治
更多服务
陈崇伟 主任医师

足踝部畸形,如拇外翻、平足、高弓马蹄内翻足、类风湿足、糖尿病足、足踝部创伤后畸形等;足踝部运动损伤,如陈旧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微创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跟腓韧带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损伤等足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足踝部骨折,如踝部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舟骨骨折、Lisfranc损伤等足踝部骨折的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4
平均等待 -
擅长:足踝部畸形,如拇外翻、平足、高弓马蹄内翻足、类风湿足、糖尿病足、足踝部创伤后畸形等;足踝部运动损伤,如陈旧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微创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跟腓韧带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损伤等足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足踝部骨折,如踝部骨折、跟骨骨折、距骨骨折、舟骨骨折、Lisfranc损伤等足踝部骨折的治疗。
更多服务
常海瑶 主治医师

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常见慢性病的健康宣教及处置

好评 -
接诊量 32
平均等待 -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等内分泌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常见慢性病的健康宣教及处置
更多服务
孟俊鹏 副主任医师

肝胆(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肠道肿瘤、肝移植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肝胆(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肠道肿瘤、肝移植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想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担心测量结果不准确,并询问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血糖。患者女性
53
2024-09-08 07:28:32
我有糖尿病,想咨询无糖型药物是否适合我,并了解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60
2024-09-08 07:28:32
我有糖尿病,想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无蔗糖产品?患者女性
42
2024-09-08 07:28:32
45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询问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方法。患者女性
23
2024-09-08 07:28:32
老人使用血糖仪总是显示Lo数值,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生活调整建议。患者女性
63
2024-09-08 07:28:32
我有糖尿病和周围神经病变,想知道硫辛酸是药还是保健品?能和依帕斯他、甲古安一起吃吗?患者女性
68
2024-09-08 07:28:32
我想了解免调码血糖仪的优点和是否适合我使用,担心会不会影响我的血糖控制,目前正在使用三诺品牌的血糖仪。患者女性
12
2024-09-08 07:28:32
患者有高血脂和高血糖,自行购买熊胆粉用药,想知道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和注意事项。患者女性
37
2024-09-08 07:28:32
我想了解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我的血糖值较高,有时候会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患者女性
14
2024-09-08 07:28:32
患者询问餐后血糖控制标准,提到家里血糖仪测量结果与医院不符,担心试条过期影响准确性,并询问测量时间点和是否需要用药。患者女性
29
2024-09-08 07:28:32

科普文章

糖尿病与性功能下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的影响,还要了解相关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健康管理和医疗支持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糖尿病确实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病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性神经。这种神经损伤可能影响勃起功能、性欲和性满足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风险可能更高。
血管病变:糖尿病还可能导致血管病变,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包括对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这可能对勃起功能和性欲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因素:糖尿病及其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压力和挑战也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性功能。例如,患者可能因为担忧疾病进展或治疗副作用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进而影响到性生活的质量。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性功能下降的情况。个体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各不相同,而且通过合理的血糖控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性功能下降的患者,重要的是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并进行全面的评估。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
 
此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性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家人可以通过鼓励、陪伴和支持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总的来说,虽然糖尿病有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这种风险。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及时的医疗干预和家庭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全面了解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大多数患者仍然可以保持健康的性生活质量。
#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0

小王最近有点烦恼。他爸爸王大爷今年68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多年,一直在服用降压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最近因为胆结石需要做手术,但小王听说手术前要停用一些药物,可又担心停药会引起爸爸的基础疾病反复。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小王的烦恼不是个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66.3%的人需要长期服用5种以上的药物。而在所有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至少有50%的人需要长期或短期服用药物。

那么,这些长期服药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应该如何管理用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手术前停药还是继续用药?这是个问题!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医生,面对一位需要接受手术的慢性病患者,你会如何权衡用药的利弊呢?

继续用药的风险:

  1. 某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比如抗血小板药物。

  2.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麻醉药的代谢,增加麻醉并发症的风险。

  3.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停药的风险:

  1. 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2. 停药可能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如心血管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可以看到,无论是继续用药还是停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二、围术期用药管理的"三步曲"

第一步:全面了解患者用药史

就像侦探破案需要收集线索一样,医生和药师首先需要获得患者完整的用药史。这不仅包括处方药,还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等。

小贴士:患者在就诊时,最好能带上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者准备一份详细的用药清单,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全面地了解你的用药情况。

第二步:评估用药风险

医生和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每种药物在围术期使用的风险和获益。他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这种药物对手术有什么影响?

  2. 这种药物与围术期其他用药有什么相互作用?

  3. 手术对这种药物的吸收、代谢有什么影响?

第三步: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基于上述评估,医疗团队会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围术期用药方案。这个方案可能包括:

  1. 继续使用某些药物

  2. 暂时停用某些药物

  3. 调整某些药物的剂量

  4. 更换给药途径(如从口服改为静脉给药)

  5. 增加新的药物

三、常见慢性病药物的围术期管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见慢性病药物在围术期的管理原则。

  1. 心血管系统用药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这类药物是个"两难"的选择。继续使用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但停用又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一般原则:

  • 低血栓风险患者:建议在手术前5-7天停用。

  • 高血栓风险患者(如近期放置过支架):可能需要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并与手术医生、心脏科医生共同讨论。

案例:李大爷今年72岁,3个月前因心绞痛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最近因为胆囊结石需要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考虑到李大爷属于高血栓风险,医生建议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但在手术前5天停用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心率和血压反弹,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直到手术当天早晨。如果无法口服,可考虑改为静脉给药。

(3)ACEI/ARB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缬沙坦)

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麻醉期间低血压的风险。

一般原则:建议在手术前24小时停用。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1. 糖尿病用药

(1)二甲双胍

由于担心发生乳酸酸中毒,很多指南建议在使用碘造影剂的手术前48小时停用二甲双胍。

(2)胰岛素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根据手术时间和禁食时间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

案例:张阿姨今年65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平时使用二甲双胍和长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她最近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术。医生建议她在手术前48小时停用二甲双胍,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1. 精神系统用药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

突然停用SSRI可能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如头晕、恶心、焦虑等。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除非有明确的停药指征。

(2)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

长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的患者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

一般原则:建议继续使用,但需要告知麻醉医生,因为可能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

2.抗肿瘤药物

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在化疗周期结束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进行手术。

案例:王女士今年58岁,正在接受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她最近发现有胆囊结石,需要做胆囊切除术。医生建议她在化疗结束后3-4周,等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手术。

四、围术期用药管理的注意事项

  1. 沟通很重要

医生、药师、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患者应该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2.不要自行停药

有些患者可能会担心药物影响手术,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任何用药调整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术后及时恢复用药

很多患者在出院后忘记恢复原有的药物治疗,这可能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因此,在出院时,医生和药师应该详细交代药物恢复的时间和方法。

4.特殊情况需个性化处理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可能存在多种慢性病并存、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方案。

 

围术期用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医生、药师、护士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对于像小王爸爸这样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做好围术期的用药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记住,在围术期用药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要与您的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遵医嘱用药,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康复。

最后,祝愿所有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都能平安度过手术期,早日康复!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或真实病例撰写,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请遵医嘱。)

#糖尿病
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庞大。它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引起,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以下为糖尿病的科普内容。
 
一、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人体代谢的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类型
 
1. 1型糖尿病:由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产生细胞引起,患者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2. 2型糖尿病:多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3. 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
4.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特定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口渴、饥饿感、体重下降等。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
 
四、糖尿病的危害
 
1.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2. 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 肾脏疾病:如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4. 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
5. 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皮肤感染等。
 
五、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 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病情,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等。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并发症筛查。
3. 自我管理: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技巧,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定期锻炼等,以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需要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六、总结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了解糖尿病的科普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加强自我管理,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的科普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身体健康。
#糖尿病#少精液症
11
一个想要二胎的爸爸,备孕半年没有怀上,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精液量很少,有很少的精子。查了相关的性激素,都在正常范围,睾丸大小正常。

以前生育过宝宝,怎么突然就精子变少了呢?他刚开始觉得是不是查错了,就到医院复了一次精液,还是精子很少,然后就听人介绍到中医就行调理,抽烟,喝酒都戒了,早睡早起,每周都进行适当的运动,但遗憾的是调理半年左右后,发现精液量越来越少,基本上没有了。

这个时候,他就慌了,赶紧来我们医院就诊,因为射精后没有精液出来,我们就让他在射精后收集了下尿液,进行化验,发现了大量精子,但活力很差,因为尿液呈酸性,不利于精子活动。随后,做了血糖的测定,才发现自己的血糖偏高。

这就是临床上典型的因为糖尿病引起的逆行射精,往往表现为精液量逐渐减少,因为膀胱颈的关闭不全,导致精液射向了膀胱。

这种情况,药物治疗是十分有限的,膀胱颈的功能恢复没有特效药。辅助生殖是首选,避免走弯路。

一般来说,可以考虑人工授精或试管。如果精子数量不好,可以尝试碱化尿液,吃一些小苏打,看看尿液中精子的质量,如果还不错可以考虑人工授精,不好的,需要做试管。

 

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普及

糖尿病基础知识:普及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类型、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风险因素识别:介绍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遗传、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引导人们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并控制风险因素。

二、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提倡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热量食品的摄入。

定时定量:建议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

限制烟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倡导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鼓励进行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规律运动: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提高身体代谢率,减轻体重,降低糖尿病风险。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调适:学会自我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三、定期体检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身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干预异常情况。

全面体检:除了血糖监测外,还应进行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全面体检,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四、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遵照医嘱规范用药,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具有糖尿病前期症状的人群,如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五、社会支持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糖尿病预防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开展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建立糖尿病防治网络体系,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普及糖尿病知识、干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规范用药以及加强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重要话题 -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心脏病。但你知道吗?最新研究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1. 认识你的"敌人":糖尿病如何影响心脏健康

首先,我们要了解糖尿病是如何影响心脏健康的。

想象一下,如果血液中的糖分太高,就像河水中含有过多的泥沙。长期下去,这些"泥沙"会损害血管内壁,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52岁的李阿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10年了,但一直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最近,她突然感到胸闷气短,经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已经严重狭窄,需要做支架手术。

李阿姨的遭遇告诉我们,糖尿病患者必须格外重视心血管健康。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2.掌握"制胜法宝":全面风险评估很重要

指南强调,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心血管风险评估非常重要。这就像在打仗前,我们要先了解敌情,制定合适的作战计划。

医生会考虑多个因素,如年龄、性别、血压、血脂水平、吸烟史等,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患者分为中等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三类。

比如,65岁的张爷爷患有2型糖尿病,同时还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按照最新的SCORE2-糖尿病评分系统,他属于极高风险人群,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超过20%。

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风险级别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高风险和极高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3.健康生活方式:打好防守的第一道防线

无论风险等级如何,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这就像城墙是保卫城池的第一道防线。

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

(1)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血管风险。指南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0-25kg/m²之间。如果目前体重过重,可以先尝试减重5-10%。

(2) 合理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和坚果,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3)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每周还应进行2-3次力量训练。

(4) 戒烟限酒:吸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必须戒掉。饮酒要适度,男性每天不超过2个标准单位,女性不超过1个标准单位(1个标准单位约等于355ml啤酒或150ml葡萄酒)。

30岁的小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他每天坚持步行1小时,调整饮食结构,半年内成功减重10公斤。不仅血糖得到了良好控制,血压和血脂指标也明显改善。

4.精准"武器":降糖药物的选择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合适的降糖药物也是控制血糖、保护心脏的重要"武器"。近年来,一些新型降糖药物在心血管保护方面表现出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宠。

(1) SGLT-2抑制剂: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可以减少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和肾脏并发症。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指南推荐优先考虑使用SGLT-2抑制剂。

(2)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除了降糖效果好,还能帮助减重,并且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表现优异。对于需要注射降糖药物的患者,指南建议优先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而非胰岛素。

(3) 二甲双胍:作为经典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仍然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它不仅降糖效果好,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58岁的王阿姨就是受益于新型降糖药物的典型案例。她患有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在医生建议下开始使用SGLT-2抑制剂。使用一年后,她的血糖控制得更好了,体重也减轻了5公斤,最重要的是,她再也没有因为心力衰竭住院过。

5.血压管理:别让"高压"摧毁你的心血管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和血糖同样重要。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

指南建议:

(1)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140/80 mmHg,如果能耐受,可以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2)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包括减少盐的摄入、增加体育活动、控制体重等。

(3) 药物治疗方面,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作为一线用药。如果需要,可以联合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

45岁的李先生就是一个血压控制得当的好例子。他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坚持低盐饮食,每天散步1小时,同时服用ACEI类降压药。半年后,他的血压稳定在125/75 mmHg,大大降低了心血管风险。

6.血脂管理:让血管"畅通无阻"

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

指南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给出了不同的LDL-C目标值:

  • 中等风险患者:LDL-C<2.6 mmol/L

  • 高风险患者:LDL-C<1.8 mmol/L 并较基线水平降低≥50%

  • 极高风险患者:LDL-C<1.4 mmol/L 并较基线水平降低≥50%

在药物治疗方面:

(1) 他汀类药物仍是首选,应尽可能使用高强度他汀。

(2) 如果单用他汀无法达标,可以加用依折麦布。

(3) 对于极高风险患者,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达标,可以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

60岁的陈大爷就是血脂管理的典范。他是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有冠心病病史。在使用高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后,他的LDL-C从3.5 mmol/L降到了1.3 mmol/L,有效降低了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7.抗血栓治疗:预防血栓形成的"秘密武器"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合理的抗血栓治疗至关重要。

(1) 对于无症状或无血管重建史的患者,如果没有出血高风险,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天)进行一级预防。

(2) 对于有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3)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通常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即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DAPT的持续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缺血风险来个体化决定。

55岁的刘女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2型糖尿病患者,两年前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按照医生的建议,她一直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效预防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8.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不可忽视的威胁

心力衰竭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1) 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力衰竭筛查,包括询问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等)和体格检查。

(2) 如果怀疑心力衰竭,应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

(3) 对于已确诊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剂是首选的降糖药物,因为它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

(4) 此外,还应根据心力衰竭的具体类型(射血分数降低型、射血分数保留型等),选择合适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

62岁的赵大叔就是受益于早期筛查的案例。他在常规体检时被发现NT-proBNP升高,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早期心力衰竭。在及时调整用药后(包括使用SGLT-2抑制剂),他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9.个体化治疗: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作战计划"

指南强调,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应该是个体化的。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作战计划"。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考虑多个因素:

  • 患者的年龄和预期寿命

  • 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情况

  • 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

  • 合并症(如慢性肾脏病)

  • 用药依从性

  • 患者的偏好和生活质量考虑

比如,对于8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张奶奶,考虑到她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医生可能会设定相对宽松的血糖和血压目标,以避免低血糖和跌倒风险。而对于40岁的年轻患者小李,则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长期心血管风险。

10.携手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心脏保卫战"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对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心脏健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记住,糖尿病虽然是一个慢性病,但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完全可以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希望你能:

  1.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血管风险水平。

  2. 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4. 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5.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疾病!

如果你的亲朋好友中有糖尿病患者,也请将这些重要信息告诉他们,让我们共同守护身边人的健康!

最后,祝愿所有读者朋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如果你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快为你解答。

糖友吃车厘子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之糖尿病饮食不能走两个极端!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