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兰州市中医医院心理发育障碍专家

简介:

兰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兰州铁路分局兰西医院,2004年移交兰州市政府,2009年改制为兰州市中医医院,是兰州市唯一的一所市属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兰州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现为兰州铁路局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兰州市城镇职工、生育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七里河区、城关区、安宁区城镇职工、生育、居民定点医疗机构,兰州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风湿与骨关节病定点介入与外治疗法技术培训中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甘肃诊疗中心、南京市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肛肠治疗中心兰州技术指导中心、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国皮肤诊疗中心兰州指导中心、甘肃省中医学校附属医院、西安医学专修学院定点实习教学医院、兰州市“西学中”培训基地、兰州市价格计量诚信单位和物价管理先进单位、兰州市“文明单位”、兰州市“平安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中国软组织疼痛甘肃诊疗中心、中国冲击波临床培训基地,2014年获得“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医院有职工近46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人,中级职称人员132人。 医院设有病床450张。住院部设肺.脾胃病科、心.脑病科、肝病.感染科、糖尿病科、脉管病科、外科、骨伤科、风湿骨病科、风湿科、针灸科、妇产科、儿科、肛肠科、手术麻醉科等病区,门诊设有急诊科、内、外、妇、儿、传染、眼、耳鼻喉、皮肤、肛肠、防保、病理、治未病、口腔、名医堂等诊室。近年来,医院积极打造中医特色,年门诊人数、住院人数逐年增加,总资产得到了长足发展,传统优势更加突出,院有专科,科有特色。 设有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等医技科室,拥有飞利浦16排超高速螺旋CT、奥林巴斯AU68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岛津500mA X光机、CR、DR 、移动DR、电子胃镜、美国GE公司V7和西门子S300以及便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心电工作站、PCR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 中药房提供近500种中草药、饮片、中成药,配备了中药煎药机和中药熏蒸机等设备,满足了患者的个性需要,实现患者看得上名医、用得起中药和看好病的目的,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着中医中药简、便、廉、验的作用。 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建名院、创名科、树名医”的精品错位发展战略。风湿科、糖尿病科、肛肠科和针灸科已创建成为兰州市市级中医特色专科。风湿科、糖尿病科为兰州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风湿科为甘肃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建成兰州市藏医药临床中心。医院通过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在职研究生培养、继续教育、院外进修等多渠道、多方式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有2名青年人才,2名兰州市优秀领军人才。专科建设带动了人才培养,推动了学科建设,促进了临床疗效,提高了竞争力,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树立和强化了医院的品牌形象,使医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医院积极引进现代化医学科技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外科系统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开胸食道癌切除术、外伤性胰腺完全断裂空肠Roux-y吻合术、膀胱全切回盲肠代膀胱术、子宫全切术、子宫肿瘤根治术及脊柱、四肢骨科手术等。内科系统能开展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是近年来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疑难顽症上取得了明显效果。新技术的开展,提升了医院综合医疗能力。 医院以科研为先导,获得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医院坚持以“以人为本、兼容中西、突出特色、科技兴院”为宗旨,秉承“厚德、精诚、笃行、仁和”精神,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优势,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做患者“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医院地址:兰州市七里河武威路344号 联系电话:2942437(医务科) 2942227(急诊科) 2941247(医保科) 2942617(体检科)各种有害因素使儿童的心理发育受到阻碍,心理各个方面达不到相应年龄水平的现象。包括特定发育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主要是大脑有轻微的功能障碍造成的,神经系统,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训练等,①精神发育迟滞;②孤独症谱系障碍;③抑郁症;④慢性社会环境问题引起;⑤抽动秽语综合征;⑥其他行为障碍,在饮食上尽量减少摄入甜点、糖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对于煎炸食品也不宜过多食用。,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微量元素以及血铅测定,还需要做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

苏国宗 主治医师

擅长皮肤科常见疾患如牛皮癣,白癜风,痤疮,湿疹,脂溢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脂溢性脱发,过敏性皮炎

好评 99%
接诊量 3.1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皮肤科常见疾患如牛皮癣,白癜风,痤疮,湿疹,脂溢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脂溢性脱发,过敏性皮炎
更多服务
万鸿春 副主任医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银屑病 痤疮 ,荨麻疹,湿疹 ,带状疱疹, 梅毒尖锐湿疣,性传播疾病,等皮肤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 99%
接诊量 5602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银屑病 痤疮 ,荨麻疹,湿疹 ,带状疱疹, 梅毒尖锐湿疣,性传播疾病,等皮肤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多服务
王辉 主任医师

临床一线工作27年,擅长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凝难杂症及危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临床一线工作27年,擅长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凝难杂症及危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更多服务
周燕基 主任医师

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阴道炎,异常子宫出血,宫颈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等疾病,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阴道炎,异常子宫出血,宫颈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内分泌疾病等疾病,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宁雪峰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痛风,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病,甲减,甲亢,咳嗽,自汗等辨证调理。

好评 100%
接诊量 7
平均等待 -
擅长: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痛风,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病,甲减,甲亢,咳嗽,自汗等辨证调理。
更多服务
王晶 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工作,擅长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常见老年疾病的诊治,对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老年疾患等。

好评 -
接诊量 12
平均等待 -
擅长: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工作,擅长糖尿病、内分泌代谢相关疾病、常见老年疾病的诊治,对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老年疾患等。
更多服务
曹志遥 副主任医师

尹氏肛肠第二代传人,师承我国著名肛肠病学家尹伯约教授学习肛肠专业三年,从事肛肠临床近20年,主持完成省级科研两项,发表国家级论文数篇,擅长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肛肠疾病,能够熟练运用微创技术PPH,HCPT?及非手术疗法治疗肛肠疾。

好评 100%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尹氏肛肠第二代传人,师承我国著名肛肠病学家尹伯约教授学习肛肠专业三年,从事肛肠临床近20年,主持完成省级科研两项,发表国家级论文数篇,擅长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肛肠疾病,能够熟练运用微创技术PPH,HCPT?及非手术疗法治疗肛肠疾。
更多服务
王莉 主任医师

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对脑梗塞等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也擅长。

好评 100%
接诊量 26
平均等待 -
擅长: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诊疗,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对脑梗塞等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也擅长。
更多服务
赵睿智 住院医师

擅长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荨麻疹,表皮囊肿,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真菌病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擅长通过光电平台解决皮肤红血丝、各类色斑、疤痕及痘坑等问题。 专业指导患者正确进行皮肤清洁,合理使用化妆品以及如何维护皮肤屏障功能。

好评 99%
接诊量 1010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荨麻疹,表皮囊肿,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皮肤真菌病等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擅长通过光电平台解决皮肤红血丝、各类色斑、疤痕及痘坑等问题。 专业指导患者正确进行皮肤清洁,合理使用化妆品以及如何维护皮肤屏障功能。
更多服务
潘彦龙 主治医师

中医治疗 1、内科:流行性感冒,发热,咳嗽,咽炎;代谢综合症,失眠,心悸,脘腹胀痛、便秘;头痛、头晕、耳鸣;脂肪肝、水肿、肾结石;男性阳痿、早泄;脱发等。 2、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淋漓不尽、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3、外科病: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瘙痒;颈肩腰腿痛;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4、儿科:小儿发热咳嗽、小儿积食、小儿腹泻;

好评 100%
接诊量 114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中医治疗 1、内科:流行性感冒,发热,咳嗽,咽炎;代谢综合症,失眠,心悸,脘腹胀痛、便秘;头痛、头晕、耳鸣;脂肪肝、水肿、肾结石;男性阳痿、早泄;脱发等。 2、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月经淋漓不尽、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3、外科病: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瘙痒;颈肩腰腿痛;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4、儿科:小儿发热咳嗽、小儿积食、小儿腹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头晕、记忆力下降,生活压力大,焦虑,睡眠质量差。患者男性11岁
9
2024-11-27 06:43:10
性功能障碍,与不同女性发生关系时硬度下降,与伴侣关系良好。
35
2024-11-27 06:43:10
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有自残行为,疑似抑郁症。患者女性23岁
45
2024-11-27 06:43:10
心情不好,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朋友也不和自己玩,孤独感强烈,持续半年,去年与重要的人分手。患者女性12岁
29
2024-11-27 06:43:10
患者连续输入数字,询问心理障碍的诊断。患者女性38岁
25
2024-11-27 06:43:10
分手后,出现心情低落、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担心是抑郁症。患者女性24岁
52
2024-11-27 06:43:10
患者因性生活紧张焦虑来寻求帮助,多次失败导致心理阴影和欲望降低。医生通过询问了解患者情况,分析原因并提供相应建议。患者男性24岁
15
2024-11-27 06:43:10
持续一年多的暴食后催吐,伴随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患者女性26岁
50
2024-11-27 06:43:10
患者恐艾症症状明显,担心病毒传播,心理压力大,寻求医生建议。患者男性20岁
1
2024-11-27 06:43:10
手脚不听使唤,表情失控,担心是疾病,希望了解诊断方法。患者男性15岁
62
2024-11-27 06:43:10

科普文章

你有12到15岁的孩子吗?如果有,你肯定深知这个阶段有多难熬。孩子们似乎进入了一种“躁”和“乱”的状态。
“躁”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情绪像过山车一样不稳定。有时他们可能会情绪高涨,然后突然变得郁闷。
“乱”则是他们可能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像一团纷乱的线团,难以理清头绪。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叛逆的青春期呢?这里有三个超实用的小窍门:
第一招,给他们点“自由”吧!不要总是唠叨,适度地给他们一些自主权,减少点压力。
第二招,试着和他们有更多的“共情”。你可以尽量理解他们的情感,因为他们需要知道你明白他们。
第三招,帮助他们“整理”思绪。让他们参与一些体力劳动,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或者也可以请专业人士来指导他们。
总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渡过这个青春期的坎坷,一起加油!

#心脏病#心理发育障碍
9

田女士,65岁,半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头晕,伴有食欲减退、腹胀、颈腰疼痛、手脚麻木,平时总感气不够用,爱深吸气,在密闭环境中更加呼吸困难,并伴有疲乏、失眠等,多次至当地医院的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疼痛科、风湿免疫科等就诊,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只考虑为冠心病。在当地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血管无明显狭窄,血流正常。给予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无法改善,上述症状时常发作,时轻时重。为进一步治疗,又住到我们医院心内科了。

 

患者睡眠差,入院后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98次/分,T波非特异性改变。动态血压提示:夜间高血压。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ST未见异常改变。心脏超声检查EF65%,心脏各腔大小正常,各瓣膜功能未见异常。在住院期间医生发现该患者总是一个人独自流泪、不爱说话、没精打采、情绪低落,原来这个患者患上了双心疾病。

那么,什么是双心疾病呢?双心疾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上面的田女士就是典型的双心疾病。双心疾病不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那样被人熟知,多数人会比较陌生,甚至之前并没有听说过“双心疾病”。所谓双心,一个是指我们心脏的“心”,另一个是指我们心理的“心”。双心疾病就是心脏与心理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与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社会孤立及慢性生活应激等5种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而各种心理情绪问题又可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我们在看待疾病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把机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人的一生视作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用整体的观念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强调在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关注患者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身心健康。

 

 

双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心脏与心理两者之间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当我们处在紧张、激动、愤怒、生气、悲观的情况下,我们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等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血管内膜破损、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细胞持续损失、血栓形成等,甚至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有研究表明,在我们愤怒的1个小时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9倍。像目前的疫情就能造成人的过度紧张、担心、害怕、恐惧、焦虑或失眠等,会促发心梗、心律失常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心脏与心理相辅相成,我们在关注心脏病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只有双心同治,才能达到标本兼治,才能获得患者真正意义上的心身健康。(待续)

#心理发育障碍#呼吸困难
10

 

本期内容:心慌自残为哪般

 

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年幼的孩子,当妈妈不高兴的时候,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灭顶之灾,从而会造成孩子呼吸困难,惊恐发作,久而久之会产生自残行为。家是孩子生活的土壤,妈妈是沐浴孩子成长的阳光,只有土壤肥沃,阳光温暖,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心理发育障碍
6

 

本期内容:爸爸的引领作用

 

其实爸爸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孩子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是因为爸爸经常在外,疏于跟孩子沟通和交流,所以孩子对爸爸知之甚少,在加上有些家庭妈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知道应该链接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其实爸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妈妈替代不了的作用,爸爸常常能引领孩子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爸爸常常能带给孩子一个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新的视角。

#心理发育障碍
16

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2018年,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调查结果,针对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关注,并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

 

①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

 

②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

 

此外,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

 

l  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

l  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

l  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

 

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

 

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

 

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l  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

l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

 

我们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

 

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

 

①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

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

③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

④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

 

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①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②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③难以做出决策④言语表达出现困难⑤性格发生变化等。

 

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因此,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

 

①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

 

②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④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身心健康。

#心理发育障碍
13

HZ32

#心理发育障碍
14

HD62

音乐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用音乐治疗心理和精神问题,比如我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古埃及和希腊的医生经常采用音乐和歌曲来治疗患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生采用音乐疗法帮助士兵从伤痛和创伤中恢复。因为患者通过音乐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应激素水平,而且能够降低心率和血压,还可以缓解焦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神经科学的进步揭示了音乐在治疗大脑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目前,针对头部损伤患者,众多临床医生采用音乐疗法帮助他们回顾语言和行动能力,甚至重新修复他们的大脑。为什么音乐具有如此神奇的疗效?

大脑中没有专门处理音乐的区域,被音乐激活的神经链路具有协调语言、注意力、记忆、复杂认知活动和运动的潜力。大脑中的听觉-运动神经链路负责处理听到的有节奏的声音,然后刺激身体有节奏的运动,比如当我们听到音乐时,会不由自主的用脚打拍子或者跳舞。这条链路上的神经元能够同时处理声音和运动信息。
 实际上,某些情形下,针对有运动问题的帕金森症或中风患者,音乐疗法比物理疗法的效果更好。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帕金森和中风后身体虚弱、肢体不协调的患者跟着文艺复兴时期圆舞曲的节奏行走。连接在病人肌肉上的电极反应,这些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后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而且虚弱的肌肉也得到了活动。
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能影响意识和人格,情感培养对人格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协调身心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音乐治疗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于行为治疗。音乐治疗是运用与音乐相关手段:听、唱、演奏、创作、律动、音乐其他艺术形式等方式,使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目前,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均有注册的音乐治疗师。那么,音乐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运用时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三项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治疗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特点,从风格、情绪程度和音量等角度出发,循序渐进播放音乐。
学习与启发原则。在开展音乐治疗时,主动向来访者介绍音乐背景及表达的意境,启发来访者积极探索,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体验原则。让来访者根据音乐所营造的氛围,用心体验自己的情绪或感受。

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环境即周围的境况,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正是遵循环境心理学和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来激发患者的自身潜能,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当前的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1.唤醒理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例如,在生理上表现为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在行为上表现为行为活跃。

2.刺激负荷理论

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刺激负荷理论认为,首先,个体队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对同时输入的多种刺激,只能专心加工某一个或几个。其次,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3.行为局限理论 行为局限理论中的“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按照行为局限模型理论,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它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丢失、阻抗,以及习得无助感。

4.适应水平理论 

沃尔维尔(Wohlwill)借鉴了汉尔森(Helson,1964)关于感知觉的适应水平理论,提出了环境信息的适应水平理论。根据适应水平理论,奥尔特曼(1975)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沃尔维尔认为适应水平理论,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温度、噪音等。适应水平理论常被用于解释人们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预测什么样的环境刺激最适合与人们。

5.环境应激理论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塞尔耶(Selye,1956)把心理反应叫做生理应激。后来,拉扎勒斯(Lazarus,1966)又把情绪和行为反应叫做心理应激。因为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是相互关联的,人们会对应激物同时做出这两种反应,所以,环境心理学家把它们合称为环境应激理论。

6.生态理论 

巴克的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生态理论还强调人和环境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会影响另外一方,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动力关系。

环境对人的影响

 
⑴热与社会行为  绝大多数人多觉得热环境让人不舒适,而且易怒。有研究表明:1.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时,人际吸引降低。2.在某一区间内,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攻击性。3.热使利他行为减少。
⑵冷与社会行为 与热的影响相似,当负性情感为中等水平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增加;但当负性情感很强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减弱。
⑶光照与行为 光照通常比暗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  
⑷颜色与行为 
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这些色调可使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脉搏减少4~8次,此外还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这类颜色缓和紧张,使人安静,从而使人更冷静地对待现实。 
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美国《脑与神经研究》报道说,粉红色具有息怒、放松及镇定的功效。因此在加州的拘留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当犯人闹事以后就将其关入粉红色的禁闭室中,10多分钟后,犯人就会打起瞌睡。
医学方面的资料显示,病人房间的浅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紫色使孕妇镇静,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
⑸气味与行为 
香味作为体味的一种延伸,随着香味的改变,心情会不同,而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就不一样。并且,不同的气味可能引起的生理上的不同变化。有研究表明:茉莉花香可刺激大脑,功能似乎强于咖啡;草气味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天竺花香味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加速睡眠的作用;白菊花,艾叶和银花香气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桂花的香气可缓解抑郁,还对某些狂躁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⑹声音与行为
噪音
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师认为情绪可以决定影响人的认知体系。因此,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力,通过音乐来改变人的情绪,最终改变人的认知。
⑺领地与个人空间 
为了个体的安全、自尊和自由,无论动物或人类都要求占有、控制一定范围及空间内的所有物。这不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性,更是个体的一种需要。
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正是基于环境心理学和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治疗理念,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不同刺激来激发患者的自身潜能,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所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而在精神科治疗中,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医学的一般原理,采用因病施治的方式,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兴趣喜好、动力指向等因素,量体裁衣,巧妙运用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营造适宜的积极的治疗环境来改善患者消极、退缩、懒散抑或烦躁的行为方式,进而可以调整情绪、纠正认知、重塑生活情趣。目前通过小样本的临床实践证明,辅以主动性环境干预治疗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应水平,更好地提高康复率。
 
参考文献 
「1」张杰,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开封大学学报,2009,6:23-2.
「2」苏彦捷,李佳,编著《环境心理学》
「3」高天,编著《音乐治疗导论》
「4」苏彦捷环境,心理学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与健康,2005.5.
「5」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
「6」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
「7」原著 Arthur E.Jongsma,Jr. 主译 李茹,付文清,抑郁整合治疗方案
#心理发育障碍
14

 

你缺乏安全感吗?你希望建立你的安全感吗?如果你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族,不用太紧张,不要孤立自己。因为你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你有,我有,他可能也有。

 

那么安全感如何建立,怎样建立呢?


首先,了解你自己。你的不安全感是如何在你的身上展现的。是焦虑,是失眠?是各种身体的不舒服的表现?感谢这些展现,它们是你的线索,引领你认识自己的不安全感。


其次,请你思索一下,你的生命体验中,何时何种状态下,你曾经享受过那些美好宁静,内心平静的时刻呢?当你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法时,你可以锚定这些时刻,享受这些时刻,你可以主动运用这些方法来强化你的安全时刻,宁静时刻。你还将有机会发展这些时刻,你甚至还可以拓展、发展,创造、增加更多的这样的时刻,用各种其他的方式来建立更为广泛的安全感。


建立安全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也是一个成长的历程。你将伴随你自己走过一段有一段旅程。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