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南阳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眼睑淤血专家

简介: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是集临床诊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直属教学医院,是南阳医专医疗集团的牵头医院。我院是河南省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定点救治医院、南阳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11年,被济南军区授予南阳市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定点医院;2012年,获批国家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2013年,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医院;2018年,成为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成员单位。医院占地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800张,开放床位2500张。医院现有职工213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78人、中级职称人员592人,研究生导师8人、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4人、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专家1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98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医疗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1人。医院拥有金梭磁共振、高压氧仓、直线加速器、256排CT、3.0T、1.5T核磁共振机、心肺流转系统(ECMO)、自动生化流水线、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综合诊断及治疗系统、64排CT、16排CT、GE数字血管造影机、四维彩超、乳腺钼靶、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高清胃镜系统、DR数字摄影系统、数字化胃肠X线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等1600余台(件)诊疗设备,总价值5.8亿元。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92个,普通外科、普胸外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消化内科等16个学科为南阳市医学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南阳市微创外科质控中心、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麻醉质控中心、病理质控中心、临床药学质控中心、消毒供应质控中心,和南阳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主委单位、消化分会主委单位、麻醉分会、影像技术分会主委单位,和南阳市医师协会普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单位、血液医师分会会长单位设在该院。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以核心技术为支撑锻造优势拳头学科,以家院情怀为依托培育特色医院文化”发展战略,重点打造8项核心技术(以复杂冠脉支架术为龙头的心内科技术、以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冠脉搭桥为龙头的心脏外科技术、以白内障、玻切手术为龙头的眼科技术、以腹腔镜、胸腔镜手术为龙头的微创外科技术、以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为龙头的急危重症救治技术、以骨髓移植为龙头的血液病治疗技术、以神经内窥镜手术为龙头的脑外科技术、以胃肠镜下治疗食管、胃、肠道肿瘤为龙头的内镜技术(ESD技术))和3项重点培育技术(以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为龙头的骨科技术、以救治极低体重儿为龙头的儿科技术、以取栓、溶栓为龙头的神经内科治疗技术)。微创、介入技术在南阳乃至全省居领先地位,直肠、结肠、腹膜、食管、肺、气管、纵隔、胸壁等手术全部实现微创,妇科手术、泌尿系手术90%以上为微创,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瓣膜病治疗、大血管疾病治疗实现微创,心脏介入、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综合介入广泛开展。医院优势技术有:普通外科的重症胰腺炎救治、三镜联合手术技术;普胸外科的复杂型恶性肿瘤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主动脉A型夹层、心脏不停跳搭桥、大血管置换手术;心血管内科的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技术;消化内科的急慢性消化道疾病诊疗、消化道黏膜切除、剥离技术;血液内科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脊髓损伤、脑出血后遗症技术;眼科的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微创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底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落;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垂体、性腺、肾上腺病诊疗技术;呼吸危重症治疗、气管镜下介入诊疗技术;复杂肾病风湿免疫病诊疗及腹膜透析技术;骨科的关节置换手术及腰椎、颈椎手术;恶性肿瘤靶向治疗;重症医学、小儿内外科、传染性疾病治疗。等等。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倾力服务于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扶贫攻坚、双拥共建、对口支援、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健康南阳创建、社会健康促进、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等工作中,起到了医疗战线排头兵、主力军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中,医院不惜一切代价,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防控救治工作,投入19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以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打造坚实屏障,圆满完成了南阳市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重任,被确定为疫情防控救治平战结合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单位、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河南省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医院管理年综合评价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治安模范单位、河南省医院创新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优质护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南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状、南阳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单位、南阳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南阳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十佳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价格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因外力打击等引起的损伤,外伤,眼部,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根据损伤史、临床特点和X线摄片检查而明确诊断,注意饮食平衡,无特别禁忌,体格检查,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视野检查,。

胡瑞义 主任医师

阴茎敏感,性欲低下,手淫肾虚,阳痿、勃起不坚,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射精快、不育、阴茎短小、男性备孕、少弱精子无精症等,尤其擅长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疾病。从事男科临床及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好评 99%
接诊量 1.5万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阴茎敏感,性欲低下,手淫肾虚,阳痿、勃起不坚,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射精快、不育、阴茎短小、男性备孕、少弱精子无精症等,尤其擅长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疾病。从事男科临床及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
更多服务
乔瑞君 副主任医师

1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2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注意力缺陷抽动障碍等 3 神经心理疾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90
平均等待 -
擅长:1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2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注意力缺陷抽动障碍等 3 神经心理疾病
更多服务
李琰 副主任医师

擅长压疮,糖尿病足,烧伤,烫伤,电击伤,静脉曲张及各类型皮肤溃疡等慢性创面的诊治,各类体表肿瘤的手术和瘢痕防治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压疮,糖尿病足,烧伤,烫伤,电击伤,静脉曲张及各类型皮肤溃疡等慢性创面的诊治,各类体表肿瘤的手术和瘢痕防治等
更多服务
张国范 主任医师

各型病毒性肝炎、各种疑难肝病的诊治,尤其重症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各种非传染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292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各种疑难肝病的诊治,尤其重症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各种非传染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方晓 副主任医师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输尿管结石,肾囊肿,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微创手术,前列腺炎,膀胱炎诊疗,包皮过长,包茎,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

好评 -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肾输尿管结石,肾囊肿,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微创手术,前列腺炎,膀胱炎诊疗,包皮过长,包茎,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
更多服务
杨敬端 副主任医师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好评 -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更多服务
邓倩 主任医师

脑血管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脑血管病
更多服务
杨军 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治疗食管肿瘤、贲门疾病、气管、支气管肿瘤、胸壁疾病、脓胸、胸廓畸形等,曾任丁香园呼吸与胸部疾病版版主。

好评 100%
接诊量 126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诊断治疗食管肿瘤、贲门疾病、气管、支气管肿瘤、胸壁疾病、脓胸、胸廓畸形等,曾任丁香园呼吸与胸部疾病版版主。
更多服务
李海朋 主治医师

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颌面创伤、头面部肿瘤等外科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1598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颌面创伤、头面部肿瘤等外科疾病
更多服务
张小萌 主治医师

1.消化系统及其它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2.普通胃镜、结肠镜及无痛胃镜、结肠镜检查,内镜下诊断及内镜下治疗;3.C13、C14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93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1.消化系统及其它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治疗;2.普通胃镜、结肠镜及无痛胃镜、结肠镜检查,内镜下诊断及内镜下治疗;3.C13、C14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20岁男性,眼睛里有血丝和异物感。患者女性
33
2024-10-16 20:22:27
眼睛充血一天,不痒,充血涨。患者女性
18
2024-10-16 20:22:27
36岁女性,眼睛充血、发红,畏光流泪,酸涩感,想了解用药建议。患者女性
28
2024-10-16 20:22:27
眼部疼痛,有血丝,持续2个多月。患者女性
63
2024-10-16 20:22:27
医美后眼睛出现淤青,想了解如何治疗。患者女性
30
2024-10-16 20:22:27
眼睛有充血症状,已持续3天,寻求原因及治疗建议。患者女性
58
2024-10-16 20:22:27
50岁三高患者因昨晚没睡好出现眼睛充血,想口服阿莫西林缓解症状。患者女性
6
2024-10-16 20:22:27
眼部出现淤青,咨询淤青修复护理建议。患者女性
55
2024-10-16 20:22:27
4岁儿童睡眠翻来覆去,眼睑青紫,大便前干后稀,体重30斤。患者女性
47
2024-10-16 20:22:27
患者眼球出现血丝和黄斑,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患者女性
2
2024-10-16 20:22:27

科普文章

#糖尿病#糖尿病性单神经病#神经系统病变
0

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的话,通常不会影响工作和寿命;但若控制不当,就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发病7~10年后,会逐渐感到手指和脚趾麻木,甚至对冷热的感知也变得异常,这表明他们的神经已经出现病变。

 

为什么会发生手足麻木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神经系统在高血糖的环境下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人体的神经在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时,也会逐渐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了明显的退行性病变。这正是糖尿病患者出现手足麻木的主要原因。

 

那么,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末梢神经病变,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控制好血糖。有些患者可能会疑问:“我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控制血糖还有意义吗?”其实,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并发症进一步恶化的基础。只有血糖控制得当,其他药物治疗才会更有效。

其次,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它们可以口服或肌肉注射。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中药,用于预防血液黏稠和活血通脉。但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在于控制好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才能“防病于未然”呢?

1. 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餐主食的摄入量,每顿饭主食应保持在一两到二两之间,可选择米饭、馒头或窝头等。副食中虽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但摄入过多同样会升高血糖。应避免饮用高糖饮料,如可乐和酸奶,可以选择白开水、茶水或矿泉水。若想吃水果,应在饭后两个小时后适量食用,避免在血糖高峰期进一步升高血糖。

2. 调整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运动,尤其是肥胖患者。同时,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和熬夜,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肝肾功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药物并无优劣之分,但选择适合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 定期监测血糖:在控制饮食、运动和用药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检测血糖,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血糖长期保持在理想水平。

通过以上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手足麻木等神经病变,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体内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血糖升高所引起的。通常情况下,患者通过服用降糖药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然而,当口服药物无法充分控制血糖时,便需要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那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从服用降糖药安全过渡到胰岛素治疗呢?

第一个阶段——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情况下仍无法理想地控制血糖时,可以在现有治疗基础上,增加晚餐前或临睡前一次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础胰岛素的注射。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尽管该方案只需要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但它能帮助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控制血糖水平。

第二个阶段——每天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对于采用第一个阶段方案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治疗。在此阶段,患者需停止口服降糖药,转而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70/30或50/50的预混胰岛素。此方案有助于平衡三餐后的血糖水平,同时控制夜间血糖。

第三个阶段——每天注射四次胰岛素:该阶段属于胰岛素强化治疗阶段,是为血糖控制依然不理想的患者设计的。治疗方案包括:早餐、中餐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临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虽然每天的注射次数较多,但这种方法更贴近人体自然胰岛素分泌的规律。餐前短效胰岛素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则可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当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后仍无法控制血糖时,完全可以考虑改用胰岛素治疗。通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稳定病情,还能加快其他并发症的恢复。在血糖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减少甚至停用胰岛素,重新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维持治疗。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不少糖友在疾病过程中除了血糖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外,饱受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折磨。紧绷的神经与升高的血糖狼狈为奸,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共同蚕食糖友们的健康。

那么糖友们该如何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学会自我接纳与和解: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最绚丽的烟火!

不少糖友会因为罹患糖尿病,需要家人花费财力精力照顾而陷入自责,亦或因为被贴上糖尿病这一“终生标签”而生出病耻感。

但是,糖友们首先需要明白,糖尿病并不是我们的错,勿需自责。学会接受自己的状况,并积极应对挑战,才是正道。

糖尿病并不会妨碍我们精彩的人生,有许多的名人,如香港影星周润发,美国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等虽患糖尿病,但依旧能逐梦成功。成为糖友又如何?我依旧是我,是最绚丽的烟火!

所以,糖友们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糖尿病,是缓解糖尿病不良情绪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知己知彼,无所畏惧!

多数的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均源于未知。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

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多了解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定期专科复诊,严格遵行医嘱。做到对糖尿病知己知彼,则可控糖无忧!

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个疾病对应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等科普知识后,就可“轻舟已过万重山”式地说一句:小小糖尿病,拿捏!!!

三、寻找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难过就别憋着!

糖尿病摊上了,就是一辈子,搁在谁心里都不会好过,有焦虑的情绪很正常。但是别把不良的情绪一直憋在心里——咋们可不能做“忍者神龟”!

这时,寻求家人、朋友的关心、倾听和帮助有助于我们更快走出疾病的阴霾。也可以建立或加入糖尿病患友群,大家相互鼓励和支持,一起重拾“驯服”糖尿病的信心。

四、充实自己,转移注意力:生命不只有糖尿病!

部分糖友终日在糖尿病的阴影中不可自拔,但其实糖尿病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插曲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进行体育锻炼(主要是有氧运动、瑜伽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将自己的过度集中于疾病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生活的一个个小目标上,那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定将糖尿病的阴霾一扫而空!

 

最后,如果糖友们确实感到“压力山大”、情绪不可控制,应该及时到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接受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专业的医疗帮助~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控制。患者除了接受医生建议的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生活习惯。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有哪些我们可以帮助监督、鼓励患者去做的呢?

首先就是饮食方面的护理,毕竟一日三餐是患者所必需的。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在饮食方面,应该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少油、少盐和少糖。

应使患者每天的三餐时间规律,定时定量,每餐不能吃的太多,七八分饱就够了。主食应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1/3精白米、面等主食,给患者提供低血糖负荷的食品。此外,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类维生素,多准备些蔬菜给患者吃,有助于维持血糖的平稳;水果则应该遵循适当原则,每次提供小分量给患者进食,并且要选择甜度较低的水果。

其次,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研究结果显示,坚持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那么应该如何陪同患者有效的运动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2]推荐成年患者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健步走、太极拳、骑车、羽毛球乒乓球等都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家属可以陪同一起进行以上运动。此外,即使每次运动时间较短,但是每天的总运动时长达到30分钟,也是对患者有益的。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帮患者日常的血糖监测。患者内的血糖值会受到食物的摄入量、运动量的增减以及情绪和睡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只有通过日常血糖的监测,才能知道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严重程度,进而了解当前的饮食和运动模式是否适合患者,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监测需要包括餐前和睡前血糖的监测,特别是针对空腹血糖较高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其它时间段的血糖监测则需要视患者情况而定,例如剧烈运动后和发生低血糖症状时的血糖监测等。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依靠药物,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也是同样的重要,只有二者齐头并进,才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早日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患者有时会不小心漏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遇到这种情况,如何补救呢?

其实,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漏服降糖药物的种类

漏服降糖药物的时间和次数

当时的血糖控制水平高低

针对不同类型降糖药物,补救方法各有不同,具体补救方法可以参考下表: 

药物类型

代表药物

补救处理

磺脲类药物

短效: 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

中长效:瑞易宁、达美康缓释片、亚莫利

短效药物常于饭前 30 分钟服用,如果在饭前时漏服,可将饭点推迟半个小时。如果无法推迟,可以偶尔一次减量 补服 ,防止下一次服药时发生低血糖。

 

长效药物常于早餐前 30 分钟服用。根据血糖情况,早午餐之间发现漏服时,可按原剂量补服。午餐后发现漏服时,可按原剂量的一半进行补服。对于 年龄较大或者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允许漏服一天,以免造成夜间低血糖。

餐时血糖调节剂

诺和龙、唐力

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漏服,视血糖情况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下一餐则无需补服,但需测餐前血糖,若血糖升高不明显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升高明显可适当减少进餐量,防止餐后血糖过高。

α- 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餐中想起漏服时药可补服,饭后不推荐补药。

双胍类

二甲双胍

如果每日服用剂量较小,漏服后可通过增加活动量来降低血糖而无需补服。联合用药的患者也可仅仅增加活动量,或者在明确血糖水平确实高以后才补服。如果到了下一次服药时间无需再补服。

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漏服后当日可随时原剂量补服。

DPP-4 抑制剂

捷诺维

漏服后当日可随时原剂量补服。

SGLT-2 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晚餐前发现漏服,随时按原药量补服。因为本类药物有利尿作用,晚餐后不建议补服,增加运动量即可。

 

GLP-1 受体激活剂

艾塞那肽

 

漏打当日可随时按原药量皮下注射。但建议:每天同一时间皮下注射。

 

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超短效胰岛素 或短效胰岛素如果餐前忘打了,可于餐后立即补注。

 

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患者,早餐前忘打,可于餐后立即补打,期间要注意监测血糖,必要时中间加餐;若快到中午才记起忘打时,应先查血糖,当超过10mmol/L 时,可以在午餐前临时注射一次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禁忌把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合成一次在晚餐前注射。

 

长效胰岛素,漏打一次尽快补上即可,下次注射如在相同时间需注意低血糖反应,因为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很可能小于24小时。

糖尿病患者养成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的习惯对于平稳控制血糖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漏服药的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漏服降糖药的补救措施都属于非常规手段不可长期使用,规律用药,才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管理不仅关乎患者自身的健康,也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心。家属是患者最坚实的后盾,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小妙招,帮助你和家人更好地应对糖尿病。

一、饮食管理

选择低糖食品:监督、帮助患者减少饮食中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1/3精白米、面等主食。

均衡膳食营养:家属应确保饮食满足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如消瘦者可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确保患者适量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加工肉类,控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鱼油、坚果等健康脂肪来源。

控制热量摄入:可监督患者按时进食,使用小盘子和小碗,控制食量,避免患者暴饮暴食。帮助超重、肥胖患者控制体重,建议 3~6个月减轻5%~10%的体重。

烹饪技巧升级:家属可学习健康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烤等,减少油炸和煎炒。限制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在5g以内,如可以用香料和香草替代部分盐,用柠檬汁增加食物风味等让食物更美味。

二、运动管理

制定运动计划:家属可帮助患者选择喜欢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和患者制定计划,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让运动成为一种乐趣。

陪伴和监督:陪同患者一起运动,确保安全的同时,可以监督患者的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血糖波动。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应采取运动治疗。

鼓励和支持: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坚持运动的信心,当患者取得进步时,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如一起享用健康的美食或购买小礼物等。

三、贴心小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鼓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如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携带急救卡:为患者准备一张急救卡,写明病情、药物和紧急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同时,家属也要保持乐观心态,为患者树立榜样。

戒烟戒酒:患者和家属均应科学戒烟,避免患者吸到二手烟、三手烟。同时,督促糖尿病患者戒酒。

 

家属的关爱和支持是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安排运动,家属也可以共同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在血糖控制的长期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种时候,家属的支持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当糖友们的血糖“闹脾气”时,作为家属应该如何帮忙调整血糖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了解糖尿病知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家属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并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糖的稳定。这样,当糖友的血糖无论过高还是过低,家属就能心中有数,不会手忙脚乱。 

二、控制糖友的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血糖不稳时,家属尤其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

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属要帮助糖友选择低糖、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同时,要控制患者每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过多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其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糖尿病血糖有益。家属要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叶蔬菜和低糖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苹果、柚子等。

此外,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高脂肪饮食会增加体重,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家属要帮助患者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同时,要避免患者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最后,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家属要帮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三、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

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家属要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家属可以和糖友们一起参与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消耗体内多余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该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每周也可以进行2~3 次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这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控制体重和血糖。

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血糖过低或过高。家属可以帮助患者根据糖友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一般来说,运动心率应该控制在(220-年龄)×60%~70%之间。

四、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监测血糖

糖友家属们要变成 “用药小闹钟”,督促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误服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此外,血糖监测就像是糖友的 “健康晴雨表”,家属们要当起 “监测小助手”,督促患者按时监测血糖和规范记录血糖值。同时,要注意糖友血糖监测的操作规范,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血糖管理。当血糖不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给予糖友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糖友血糖 “闹脾气”,家属协助施妙计。携手并肩同控糖,幸福之路甜如蜜!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疾病,作为糖友的家属,我们需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并定期复查,来帮助家人更好地控制血糖。那么,如何做才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呢?

首先,我们可以与家人一起学习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认识到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治疗通常涉及多种药物的长期使用,按时、按量服药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能由于生活繁忙或者偶尔遗忘,错过某次服药,这对控制血糖有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糖友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糖友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为糖友制定一个每日的用药时间表。例如,将服药时间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固定环节绑定,如早晨起床后、饭前饭后等,把服药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手环等各种智能设备可以帮助患者按时服药。我们可以设置手机闹钟,或者使用专门的用药提醒App。我们也可以时不时提醒糖友,确保按时服用药物。

如果糖友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口服降糖药以及其他可能的伴随疾病药物(如降压药或降脂药),药物种类太多可能会导致服药的混乱。我们可以帮助糖友整理药物,比如使用带有分隔的药盒,将每天的药物按时段分装好,并做好标记,减少因为记混药物而漏服、多服或错服。

此外,根据糖友的情况,用药方案可能会进行调整。我们要督促糖友定期复查,让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我们可以帮助糖友确定复查时间,提前预约门诊,最好能陪伴糖友一起前往就诊,协助记录医生的建议和新的治疗方案。可以鼓励患者在每次复查后,主动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血糖控制的情况,听取医生关于饮食、运动、以及药物调整的意见。

作为糖友的家人,我们的关爱与支持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是战胜糖尿病的重要力量。家属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小小的提醒,还是一次陪同就医,都会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力量与温暖。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对于糖友来说,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重要环节。家属的支持在日常用药管理中非常关键,按时按量服药能保证药效,并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在这里我们会详细告诉大家如何做好用药提醒和记录,让你在照顾糖友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

糖尿病药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遵循医生的处方要求,才能在血糖控制中发挥最佳效果。

首先,用药时间的管理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需要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以确保药物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某些药物要求在餐前服用以控制餐后血糖,而其他药物则可能需要在用餐时服用。如果错过了服用时间,可能会使血糖波动影响病情控制。

其次,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按量服用。糖尿病的用药方案通常因人而异,根据糖友的血糖监测数据、体重、合并疾病等多种因素制定。家属要做好就诊记录,确保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给定的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为了确保糖友能够按时按量服药,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提醒用药的方法。比如,可以设置固定的闹钟或通过手机的提醒用药,避免糖友因为忙碌或重视度不够而忘记服药。此外,可以准备好带有时间标记的分药盒,将药物按照医嘱分装在药盒中,这样可以减少服药时找药的麻烦,还能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用药时一定要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不能因为短期血糖波动就想要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一些特殊情况,如糖友外出旅行或处于急性病期,应更加重视用药。外出时,家属应提前为患者准备足够的药物并妥善保存,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胰岛素要做好保温,避免阳光直射和与热饮等热源放到一起,乘坐飞机时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应让糖友随身携带(需要出示医疗证明),到达目的地后放到冰箱冷藏。当糖友因其他疾病住院或处于急性病期时,家属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药物在急性病期可能需要减量或停药,我们应密切关注糖友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

除了提醒糖友用药之外,我们也要协助糖友做用药记录,记录每天的用药时间、药物名称和剂量,血糖数据可以也一起记下来。有了这些记录,在复诊时就可以更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糖友出现异常症状或不适,必须记录下来症状、药物种类并立即咨询医生,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在用药提醒和记录的过程中,作为家属,我们要跟糖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感受。同时,我们可以鼓励糖友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运动。家庭的力量不仅能帮助糖友实现更好的血糖管理,还能增强他们的信心,更好地应对抗糖之路上的各种挑战。

#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0

血糖控得好不好,监测之后才知晓。那么家属们该如何帮助糖友正确监测血糖呢?让我们细细看来~

一、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

目前主要有三种监测血糖的方法

1. 扎手指后用血糖仪监测(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最常用和简便,扎手指采血测血糖;

2. 在医院抽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通常每3-6个月进行测一次,可以反应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情况;

3. 持续葡萄糖监测:通过皮下植入式传感器,连续监测血糖水平(数分钟测一次),并实时地将数据传送到监测仪器上,但设备及耗材的价格较高,使用较复杂。

目前大家最熟悉、在家最常用的便是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扎手指测血糖。这种测糖方法虽简便常用,但若操作不规范,手指白疼了不说,错误的血糖值反而误导了治疗方向、损害了健康。

规范的测量方法一般包括以下的步骤,快来看看有没有做对:

1. 正确消毒手指:清洗双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完全擦干,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手指,待干后方可测量血糖(注意不能用含碘的消毒剂);

2. 选择合适的部位:避开有伤口、感染、疤痕的手指。一般推荐的采用无名指进行血糖监测,因为无名指相对使用次数较少,感染的风险最小,而且无名指的血液供应较丰富;

3. 规范的采血测糖方法:待酒精蒸发以后,用拇指按压指腹,采血针对准手指侧面采血(因为侧面血供丰富且相对不疼)。将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用棉签或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进行测量(第二滴血结果更准确);

4. 采血后续步骤:等血糖试纸吸取足够血量后,使用干棉签或棉球按压穿刺部位。在等待血糖仪显示血糖值过程中,不可拔出试纸。没用完的血糖试纸注意密封保存,以免氧化。

每次测量完血糖后,糖友家属应及时做好规范记录,包括监测的日期、时间、血糖值、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或降低的事件(比如未控制饮食、药物服用不规范等等),以方便定期随访时医生了解血糖变化,做出针对性的治疗调整。

二、血糖监测的时点和频率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空腹血糖:指前一晚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

2. 餐前血糖:可指导调整饮食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剂量。

3. 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

4. 随机血糖:是指一天当中任意时间测得的血糖,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可以随时检测;

5. 睡前血糖:可以帮助评估睡前胰岛素用量是否合适,预防夜间低血糖风险。

临床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案包括:四点法——三餐前+睡前血糖监测;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七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

具体的血糖监测频率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可在就诊时询问医生。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