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中医院始建于1962年,60年砥砺奋进,现已发展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养老、血液供应、中药制剂为一体,以中医药特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现设新、老两区,开放床位1400张,设29个临床科室和19个医技科室;老区改建为标准化的医养结合综合康疗中心,同时部分区域建设为精神病科。医院诊疗环境不断优化,设施设备不断升级,新技术、新业务持续突破,医疗设备投入超过2亿元,先后购置美国GE超高端256排512层螺旋CT、64排128层CT以及16排CT、西门子16排CT;美国GE3.0T磁共振、西门子1.5T磁共振;西门子DR、岛津数字化胃肠机、移动DR、高档数字化体检系统和乳腺DR摄影系统、四维彩超成像等大型检查检验设备,年门诊量45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5万余人次,Ⅲ、Ⅳ类手术8000余台次,诊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适宜技术70余项,中药制剂全科化推广,目前可生产5种剂型,获批准文号的院内中药制剂21种。医院设全国农村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3个(骨伤科、心病科、针灸推拿科)、省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针灸科、推拿科)、市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针灸推拿科、心病科、脑病科、肾病科、儿科、脾胃病科、外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内科);苗同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获批省级重点中医专病2个(胸痹心痛病、膝痹病)、市级重点中医专病5个(哮喘病、脾胃病、椎间盘突出、心衰病、中风病)。近几年蒙城县中医院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得到一定提升,2023年蒙城县中医院荣升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今后,将以三甲中医医院为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医院现开展诊疗科目: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呼吸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血液内科专业;肾病学专业;内分泌专业;免疫学专业;老年病专业/外科;普通外科专业;骨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胸外科专业;烧伤科专业/妇产科;妇科专业;产科专业/妇女保健科/儿科;新生儿专业;小儿消化专业;小儿呼吸专业;小儿心脏病专业;小儿肾病专业;小儿血液病专业;小儿神经病学专业;小儿内分泌专业;小儿免疫专业/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耳科专业;鼻科专业;咽喉科专业/口腔科牙体牙髓病专业;牙周病专业;口腔粘膜病专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口腔正畸专业;预防口腔专业/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医疗美容科/传染科(门诊)/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病理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神经肌肉电图专业;介入放射学专业/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咽喉科专业;口腔科专业;肿瘤科专业;骨伤科专业;肛肠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针灸科专业;推拿科专业;康复医学专业;急诊科专业:预防保健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科******医院名称:蒙城县中医院(第一名称蒙城县中医院,第二名称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蒙城医院);英文名称:MengChengCounty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医院性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医院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是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医院功能定位: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相关政府部门规定和要求,医院承担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任务,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等中医药服务为主。医院是蒙城县中医医疗中心,是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蒙城医院,是蒙城县中医院医疗共同体集团牵头医院,是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老区是医养结合综合康疗中心。医院宗旨:贯彻落实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注重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低心排综合征,即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wCardiacOutputSyndrome,LCOS),简称低心排,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病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心排出量按每平方米面积计算,也就是心指数为3-4L/(min·m2),如心指数降低至3L/(min·m2)以下而有周围血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称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心内直视术后早期原发于心肌损害的心泵功能低下,伴有周围组织对低灌注状态的反应,是导致术后病人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较为常见。,1、心脏畸形矫治不满意是产生术后低心排出量的重要原因; 2、血容量不足,或者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3、心内操作期间,需阻断心脏循环,缺血、缺氧可对心肌造成损害,致使心肌收缩不全; 4、术后如有换氧不足,缺氧或酸血症均可加重心肌收缩不全; 5、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影响房室舒张不全,心律失常如缺氧性或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三度传导阻滞,也常是术后低排出的原因; 6、心脏受压影响心室的充盈,如心包压塞或心包缝合后紧束等也是术后低排出的原因之一; 7、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冠状动脉气栓所致心肌梗死则是偶见的病因; 8、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儿全身状况差,心、肺、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容易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9、心脏左向右分流量大的病人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肺动脉高压的病人肺小动脉壁硬化及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常伴有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组织增厚、间质水肿,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大,术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已处于代偿状态,术中处理不当亦可成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促发因素。建议先天性心脏病尽早检查及治疗。,心脏,治疗应及时、确切。 ①LCOS合并低氧血症的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必须在补足血容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进行。在保证回心血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尽量给予大潮气量12~15ml/kg、高浓度氧(>45%)、低频率12~14次/min、长吸气1.5~2.0s的通气值。对部分主要因肺功能差(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LCOS患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适当压力与时间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 ②补充血容量,提高中心静脉压到1.5~1.6kPa。 ③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如有心内畸形矫正不满意,应再次手术。 ④有心脏压塞时,争取术后6h内开胸止血;有胸腔和腹腔积液者,应及时穿刺或引流。 ⑤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药物。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是治疗心力衰竭和抗低心排出量的重要药物,能增加心脏排血量,有利于改善组织灌注和氧合,两者常联合应用。若血压稳定,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按1∶2配比;若血压偏低,则可按1∶1~2∶1配比泵入。对于心率较慢,周围组织灌注不良的患者可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在多巴胺和多巴酚酊胺使用剂量超过15μg/kg/min,血压仍不稳定时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常与血管扩张药合用。 ⑥应用强心剂和利尿药。米力农能较好地降低体、肺循环阻力,改善右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术后LCOS的发生。对于严重LCOS(CI<2L/min/m2),PDE-Ⅲ抑制剂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取长补短,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⑦纠正酸中毒、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LCOS虽经积极处理,但仍有很高病死率,因此预防LCOS的发生极为重要。,无,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葱、生蒜、辣椒、咖喱等。 避免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酒等。 避免食用明确过敏的食物。,①收缩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础血压20%,持续2h或以上。 ②尿量每小时<0.5ml/kg,持续2h或2h以上。 ③中心静脉压>1.73kPa,持续2h或2h以上。 ④中心体温与体表体温之差>5℃,持续2h或2h以上,导致四肢发凉。 ⑤心脏指数(CI)<2.5ml/m2。我们将发生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事件时,诊断为术后L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