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强迫性障碍专家

简介:

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大良医院)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百年名校暨南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暨南大学口腔研究生实践基地、顺德区牙病防治指导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国家基层胸痛中心。医院位于“世界美食之都”佛山市顺德,毗邻美丽的顺峰山,是中心城区内唯一一家综合性二甲公立医院。医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是珠江三角洲腹地,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中心,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医院的前身是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7年在“政校合作”的契机下,医院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纳入百年名校暨南大学统一管理。在临床技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数字化医院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院坚定不移地走“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口腔医疗技术,打造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国内知名的口腔医疗高地,同时加强其他临床专科建设,学科专业领域不断向纵深开拓,公益担当也充分展现,年门、急诊量近90万人次。医院人才队伍完备。医院拥有众多博士、硕士在内的具备高学历、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来自暨南大学的陈卓铭教授带领的康复团队,赵国平教授、杨钦河等中医团队,朴正根教授等口腔团队每周固定到院开诊,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2021年医院再引进省级微创外科团队、妇科团队、骨科团队等多个专家团队,在科、教、研等方面全面开展指导,助力医院综合水平持续提升。医院诊疗科目齐全。建设有高标准的口腔医疗中心,现代化完善的手术中心、重症监护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消化内镜中心等。科室设置齐全,设有胃肠外科、肝胆外科、骨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眼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口腔内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呼吸内科、中医骨科、妇科、儿科、皮肤整形美容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等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科、PCR实验室、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高压氧室等医技科室,充分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医院诊疗设施先进。拥有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减影造影X线机(DSA)、全身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GE64排128层自由心CT)、DR、C臂X光机、进口数字胃肠机、进口口腔大视野CBCT、Er-YAG水激光治疗仪、颞下颌关节镜、口腔扫描仪、高清电子胃肠镜、根管显微镜、全高清腹腔镜系统、进口高频电刀、超声刀、外科高端显微镜、结石微创治疗设备等一大批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医院专科优势突出。口腔医疗中心是顺德区首批医学重点专科,是“上海第九集团-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口腔正畸专科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引进“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配置牙医70张,在牙周疾病、口腔正畸、牙齿种植、修复、美容和唇腭裂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医院大力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获评“佛山市优秀院前急救先进单位”。中医治未病是医院的特色专科之一,创立中医、保健、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先后获评广东省“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顺德首批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顺德区名中医师承项目医疗单位”、“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佛山市名中医工作室”、“佛山市中医高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医院发展再次踏上新旅程。近年来,医院成为岭南针灸推拿联盟临床示范基地、佛山市中医康复专科联盟(核心成员单位)、广东省风湿与疼痛专科医联体、“暨大政校合作脑神经康复临床基地”等,在多维的专业平台上展现特色优势。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各专科百花齐放,离不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医院大力发展新技术项目,常规开展口腔3D打印技术、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术、全瓷贴面修复术、水囊扩张法上颌窦内提升术、显微根管治疗术、肝破裂修补术、胃癌根治术等胃肠肿瘤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甲状腺微创手术、骨折各类外支架固定术、乳腺肿瘤微创切除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前列腺切除术、内镜下息肉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鼻窦炎鼻息肉微创手术、耳科微创手术、头颈部肿瘤手术、内镜下椎间盘手术、肌骨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PRP注射等治疗项目,创口少、恢复快、效果显著。医院品牌形象鲜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医院积极构建医院人文关怀制度体系,传承和弘扬“患者至上,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自助服务、健康管理一条龙服务、义诊宣教、志愿服务等,让群众在治疗疾病、解除痛苦的同时,体验温馨舒适的就医服务。人性化流程,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一流的技术,让医院焕发出无限生机。医院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将公益性牢牢写在医院发展的旗帜上,勇担社会公立医院职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逆行驰援武汉、东莞、广州白云机场、健康驿站、隔离酒店等地,赢得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医院先后获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优秀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一批“佛山好人”、“最美顺德人”、“最美逆行者”等先锋模范人物。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薪火相传。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公益办院方向,秉承“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管理思路,践行“团结、博爱、求精、图强”的医院院训,传承百年名校暨南大学的人文精髓,弘扬“爱心仁术、情系人民”的医院精神,以建立综合三级医院为目标,依托体系内高层次人才云集的优势,朝着现代化高质量综合医院的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法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脑,虽然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依据现有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发病不仅与人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同时也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着莫大的联系。因而不论是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病情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无,完成相关体格、精神及辅助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黄必武 主治医师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神经危重症抢救。

好评 100%
接诊量 8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神经危重症抢救。
更多服务
吕剑 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6
平均等待 -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郭韵诗 主治医师

擅长心脑血管病,各种头晕头痛,睡眠障碍,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等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病,各种头晕头痛,睡眠障碍,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等诊治。
更多服务
龚丽欢 主治医师

熟练心脑血管及呼吸科,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老年病。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肺疾病,消化系统等心脑血管病,内科病,老年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好评 -
接诊量 1
平均等待 -
擅长:熟练心脑血管及呼吸科,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老年病。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肺疾病,消化系统等心脑血管病,内科病,老年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更多服务
杨柳茵 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拔火罐、走罐及各种理疗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疼、关节痛、面瘫、头痛、失眠、痛风、荨麻疹、带状疱疹,胃肠疾病,体质调理等常见病疑难杂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拔火罐、走罐及各种理疗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疼、关节痛、面瘫、头痛、失眠、痛风、荨麻疹、带状疱疹,胃肠疾病,体质调理等常见病疑难杂症。
更多服务
尹炳坚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1152
平均等待 -
擅长: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系统疾病
更多服务
殷明昌 副主任医师

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鼻内镜手术,鼻泪道手术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鼻内镜手术,鼻泪道手术
更多服务
何平 住院医师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何健强 住院医师

高血压,冠心病等。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强迫思维意向,想咨询舍曲林和氟伏沙明的治疗效果。
69
2024-11-06 14:35:40
车祸后自我怀疑、思维混乱,寻求专业解答。患者男性23岁
45
2024-11-06 14:35:40
患者因焦虑强迫就诊,今天出现惊恐发作症状。医生建议先服用奥沙西泮缓解,并提醒患者注意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男性26岁
65
2024-11-06 14:35:40
患者服用治疗焦虑症和强迫思维的帕罗西汀期间意外怀孕,咨询孩子是否能保留及药物调整问题。患者女性28岁
42
2024-11-06 14:35:40
孩子刚上幼儿园,不适应新环境,出现怕脏和幻想症状。家长担心是否是强迫症,寻求医生建议。患者女性4岁
41
2024-11-06 14:35:40
我有14年的抑郁症病史,伴有焦虑强迫,迟过多种药物效果不理想,近期服用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缓释片、维思通和氯硝西泮,仍然有睡眠问题和精力不足。请问如何改善?患者男性47岁
1
2024-11-06 14:35:40
我有强迫性注意力集中症,经常焦虑,不能入睡,想再开一些氯氮平。患者女性46岁
12
2024-11-06 14:35:40
患者因焦虑强迫症状寻求治疗,目前服用多种药物但效果欠佳。询问是否有其他辅助药物,特别是是否会有类似文拉法辛效果的药品。同时表达担忧面部胀、身体有气等是否器质性病变。患者男性24岁
6
2024-11-06 14:35:40
患者自述有焦虑、强迫性思考习惯,怀疑精神分裂症状诊断。询问治疗方法。患者女性30岁
50
2024-11-06 14:35:40
焦虑强迫症状严重,未接受过系统治疗,寻求专业建议。患者男性39岁
32
2024-11-06 14:35:40

科普文章

#强迫观念#强迫性神经症
48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它们在表现和功能上有一些区别。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出现在个人思维中的入侵性、不受控制的想法、冲动或形象。这些观念通常是令人不愉快、沉重或恐惧的,并且与个人的价值观或信仰冲突。强迫观念通常是困扰性、令人不安的,患者往往试图抵抗或抑制这些思维,但通常无法成功地控制它们。如反复出现的恶心想法、犯罪冲动、念头或担忧等。

强迫行为:是为了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造成的不安或不适的行为或动作。这些行为是反复、仪式化的,按照特定的规律或顺序执行,以避免或减轻强迫观念带来的困扰。强迫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应对"机制,尽管在长期情况下可能对个人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反复洗手、检查或整理物品。

不管是出现强迫观念还是强迫行为,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强迫性障碍#强迫观念
9

如何识别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
22

 

强迫症多为渐进性起病,通常为慢性病程,伴有症状的加重和缓解。成人的症状模式较为稳定,在儿童中变化较多。

 

常见临床表现:


一.  具有强迫性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指:
1. 在该障碍的某些时间段内,感受到反复的、持续性的、侵入性的和不必要的想法(如有关污染)、冲动(如刺伤他人)或表象(如有关暴力或恐怖的场景),大多数个体会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
2. 个体试图忽略或压抑此类想法、冲动和表象,或用其他一些想法或行为来中和它们(例如,通过某种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指:
1. 重复行为(例如:洗涤、排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反复默诵字词)。个体感到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是作为应对强迫思维或根据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则而被迫、机械的、不得不执行的。
2. 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焦虑或痛苦,或防止某些可怕的事情的发生以求反复确认;然而,这些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与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的事件或情况缺乏 现实的连接(如对称的摆放物品以防止伤害所爱的人),或者明显是过度的。

 

二.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三.不能用其它精神障碍或某种物质的使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来更好的解释。

如何走出“反刍思维”的怪圈?

关于应对反刍的方法,目前还没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建议的方法通常包括这几类:分心/替代性活动;各种正念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改变环境或解决问题。

由于小编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心理学小菜鸟,当下并没有更系统科学的知识储备,所以现在,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么一点点爬出“反刍”的泥淖的。

首先,我粗略地学习了正念解压疗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正念"这个概念。百度百科上对正念的解释是这样的:“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我在这里对"正念"做一个更通俗的解释:正念其实相当于人们常常说的“活在当下”,当你觉察到自己开始“思维反刍”时,试着安静地坐在或者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以一个自体最舒适的姿态存在着。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任思绪自由游走,尽量放空自己,当思绪回到让你焦虑的地方时,你及时将思绪拉回到当下即可。或者你可以观察身边提前放好的水果,观察它的轮廓,细嗅它的芬芳,触摸它的形体等等。正念的目的就是让你关注眼前,暂时将不良情绪拒之门外。

其次,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反刍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允许自己去反刍,甚至去用力感受反刍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后来吧,也许是厌恶情绪的产生,渐渐发现反刍行为太没意思了。

当然,改变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这对摆脱反刍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说服自己:反复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既然有了强烈的想要解脱的欲望,不如好好探寻内心世界,问问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我找到的答案是:我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希望自己拥有和谐美好的社交关系,渴望别人认可接纳自己。在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之后,慢慢回顾整理哪些地方是自认为不足的,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问题,将内心的阴暗面逐一解放。

在这里不得不强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认可并接纳自己,是一个人终身浪漫的开始。

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多一点包容,少一些责备。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罢了。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仿佛找到了内心情感的支撑,慢慢地,开始有了内向生长的力量。

从此,日子滚烫,生活可爱。

 
 
那我们要怎么分辨自己是在“反省”,还是陷入了“反刍”呢?
 
 
 
 
 
 
 
01
 
 
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内容是有好有坏,还是只有“坏”?同样是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反思,“反省”是在大格局上纵观全局,它思考的内容既包括正向经历和情绪,也包括负面经历和情绪。而“反刍”则只关注于消极体验。你可以这样理解它们的差异:如果反省是一部电影,那么反刍就是一个漫长的特写镜头,而这个镜头只对着那些给自己带来羞耻和不安的画面来回切换…
 
 
 
02
 
 
对过往经历的态度:是客观描述,还是自我批判?
 
 
 
 
“反省”时,我们对过往经历采取的是客观描述的态度,比如这件事做得很好,那件事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情的发生…我们的关注点是事件本身,它不会影响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反刍”就不一样了,它在回顾过往时,会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恶意的批判,比如我怎么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刚刚的行为真是愚蠢可笑…你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用严苛的标准激烈地批判自己,苛责自己的过程中,你把自尊贬低到了尘埃…
 
 
 
 
 
 
03
 
 
结果:事情有没有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反省”是会导向具体行动的,它更像一个正反馈调节的过程,通过反省,我们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最终让自己走向康庄大道。
 
 
 
但“反刍”却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它更像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反刍思维会让你沉溺在对负面情绪的思考中,让你觉得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通过打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逐渐丧失自我认同感,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除此之外,反刍思维还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比如:
 
 
 
反刍者可能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难以获得稳定的社会情感支持,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孤独和焦虑。
 
 
 
反刍会让消极情绪持续更久,还会提高抑郁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
 
 
 
 
最近一项对反刍的神经科学研究,可能揭示了“反刍思维”的本质:自我对过往经历的过度控制。试图用一套僵化的标准控制一切,一旦超出自己的预期就对这些经历进行打压,也许是造成反刍思维的核心原因。

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思维怪圈:在每天的正常社交过程中,总是会习惯性地不断在内心世界里反复“复盘”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纠结自己哪句话说的不够好,哪个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晰准确,哪件事情做的不够完美…我总是在懊恼着,我本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仿佛我却搞砸了一切…

这种不安的情绪反复困扰着我,无处安放的焦灼甚至让人想要逃离。某一天不用出门上班或者没有其他安排时,就那么静静地窝在寝室里,竟是有些庆幸,终于可以“避世”。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无疑是孤寂的,但是这种环境又让他/她无比心安。疲于应付社交的“侵袭”,让一部分人在喧嚣和孤独的边缘反复徘徊试探。

我想,这种症状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交恐惧症”不谋而合了吧。

直到开始学习心理学,我才了解到这种心理现象叫作“思维反刍”。

这种揪着自己黑历史不放的思维习惯,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反刍(rumination )。这是一种持续的思维模式,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而且很容易陷入停不下来的恶性循环。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如果你想要做出某些改变,不妨来看看小编的这篇文章。

你是反省,还是反刍?

同样是对过去的反思和回顾,“反刍”和“反省”是有区别的。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告诫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举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许多人在特定的压力情景之后都会出现短时间的反省,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运用得当,反省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从消极情绪和创伤事件中走出来,做好未来规划和风险控制,防患未然。当然,这也有助于更加全面且深入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反刍的:反刍俗称 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小时候我就看见过牛的反刍过程,当时也并不觉得恶心,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能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之一吧。)而思维反刍,顾名思义是在思维层面上不断反复“咀嚼”的行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致使我们更难获得别人的帮助,并且阻碍我们解决问题。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