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安东市精神病医院,1966年与市民政局收容所合并,1985年更名为丹东市第三医院,历经5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丹东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精神心理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是中国医科大学精神心理专业实习医院,是国家级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是丹东市精神病法医司法鉴定所。1996年,在传统精神科的基础上成立心理科,2000年扩建成立丹东市心理疾病防治中心,2008年经丹东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丹东市心理医院。201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成立丹东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及丹东市失眠治疗中心。2015年成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合作医院。医院作为丹东地区医疗保险、“新农合”、铁保定点单位,主要承担全地区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负责丹东地区244万人口的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和医护人员的培训及进修工作。医院地处八道沟、金山院区两地,医院总占地面积31544.98平方米,建筑面积23620.49平方米。目前医院拥有编制床位500张,开放床位825张,年门诊量11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数8千人次。医院编制人数408,现有员工381人(其中:在编人员236人、合同制106人、社会化38人、返聘1人),在编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人,中级111人,初级165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297人,占78%。离退休人员180人。学科带头人2人,为了在本专业领域达到“全国知名,全省前列,全市领先”,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签订精神心理业务培训协议,专家定期来院培训,同时选派技术骨干到上海、武汉、北京进修学习,并选派9名精神心理科专家参加了中德和中挪精神分析培训班的学习。医院设置精神科病区、心理科病区、医技、门诊、机关后勤等科室。临床科室包括5个精神科、4个心理科、1个失眠治疗中心;医技科室包括检验中心、影像电诊中心、脑功能诊疗中心、MECT科、康复科;门诊部设置中医科、失眠科、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及名医门诊等。医院实行事业部制管理,设置为四个部,其中,行政部负责党务、院务、人力资源、纪检督察、工会、共青、宣传等工作;业务部负责医疗、护理、医保、医技、临床药学等工作;公共卫生部负责精神疾病预防控制、科教、心理协会、精神病法医司法鉴定等工作,运营部负责财务、信息、采供维保、基本建设等工作。医院心理科在全市首届十大名科评选活动中,荣获“丹东市首届名科”称号,同时,也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及“丹东市第四届公众科学奖”先进集体。医院配有各种大型医用设备,主要有大型CT、DR机、全自动包药机、经颅磁刺激仪、雅思Ys-3004c型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伟思4000c多参数生物反馈仪、心理CT、日本光电32导脑电图机、视频睡眠监测系统、英国Trackit多导记录盒,国产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醒脉通Ⅳ型MECT治疗仪、十二导心电图机、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五分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发光仪、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面向全国、争创一流,是丹东市第三医院职工共同的信念;“团结敬业、严谨求实、仁爱守信、技精图强”是广大职工恪守的医院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医院文化,使职工焕发出极大的凝聚力、创作力和战斗力。医院荣获2013-2015丹东市先进集体称号,2010—2016年连续荣获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荣获2014年国家级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2008—2015年连续8年荣获卫生计生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坚持“四新”发展目标,即塑造新形象、构建新理念、发展新技术、提供新服务,在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展全面合作,充分依托北大六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精湛的技术优势、强大的专家团队,狠抓医院管理,强化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真正建成技术精湛、设备先进、服务一流的“大专科”,同时,医院正在逐步实现医疗、管理和网络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三院人正以“专业”的精神和“专注”的目光为丹东的精神心理卫生事业开辟一条新的航程!为丹东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先证者中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惧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2]。 神经生化研究 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出现恐惧症状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激素反应迟钝。 心理社会因素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脑,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对社交恐惧症效果良好。基本原则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许多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已经学会如何回避令他们产生恐惧的对象和场景而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社会功能[3]。 2.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单纯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但可用苯二氮卓药物和普萘洛尔等药物可以缓解恐惧带来的躯体焦虑反应,降低植物神经反应。SSRI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对恐惧症也有疗效,但药物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其它治疗 松弛疗法、冥想、气功等对患者也有帮助。,1.正常人的恐惧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与其它神经症性障碍鉴别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社交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疑病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状况的过分关注而可能表现出对疾病的恐惧,这类患者认为他们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 3.抑郁障碍某些抑郁障碍伴有短暂的恐惧,某些社交恐惧症患者也伴有抑郁心境,恐惧症与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惧。诊断则根据当时每一个障碍是否达到诊断标准。若恐惧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 4.颞叶癫痫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无,1.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特点。 2.以恐惧为主,同时符合以下4项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3)出现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明知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仍无法控制。 3.对恐惧的情景和事物的回避行为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病程持续1月以上。 5.导致个人痛苦及社会功能损害。 6.排除广泛性焦虑障碍、疑病症、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排除躯体疾病如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