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儿童医院创建于1952年6月1日,经过几代儿医人的艰苦奋斗,已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的辽宁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儿童医院。担负着辽东半岛18岁以下儿童的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任务。2013年2月6日,签约成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系国家儿科、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辽宁省首批儿科、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全年门诊量98万人次,急诊量19万人次,出院人数2.5万人次,院际转运700人,手术量1万人次。医院设有36个学科,16个诊疗中心。拥有辽宁省重点专科2个,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项目小儿心脏病诊疗基地1个,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6个。医院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医疗机构和国内50多个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协作关系。历时四年实施“员工成长训练营”项目,从管理、医疗、护理、后勤,全面培养各岗位各层级的人才队伍;医院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心脏外科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进行科室共建,神经外科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科室共建,同时派出医院中层干部赴上海进行短期轮训,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的“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25个理事单位之一,实现了与两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对接。同时牵头本地儿童医联体建设,即“辽东半岛妇儿专科联盟”,上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下携区市县医院儿科,实现了顶天立地的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儿科分级诊疗。2018年,推动并参与牵头组建了“东北儿童医院发展联盟”,医院是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在这一系列重要举措的推动下,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率先在东北儿科界将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心电及心脏影像整合为小儿心脏中心,成为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小儿心脏病诊疗基地,是大连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项目的唯一定点医院;率先在东北儿科界成立小儿癫痫诊疗中心,开展了儿童癫痫综合诊断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并成功完成全国儿童医院首例深部电极置入术与辽宁省首例迷走神经刺激术;率先在东北儿科界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肺介入治疗,为东北儿科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所有这些都是完备的医疗、医技、护理、医辅等学科群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名符其实的大连市儿童医学中心。近年来,医院承担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市、局级科研课题50多项,开展新技术100多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4项,大连市科学技术奖5项。医院先后荣获了大连市文明单位、辽宁省应急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应急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大连市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医院信息化先进单位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年来,医院努力争取社会慈善救助,拥有多项慈善救助基金,针对患有重症肺炎、危重创伤、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癫痫、早产、先天性外科疾病、神经外科疾病、肾病、白血病等疾病的贫困患儿,慈善基金将给予5000~20000元的资金救助。在大连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关心、支持下,2019年1月19日,大连市儿童医院改扩建项目B塔楼B裙楼投入试运行。B塔楼B裙房是在儿童医院原址范围内进行改造,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新建部分10万平,改造部分2万平,此次投入使用的是新建的B塔、B裙部分,待A楼改造好之后,总体建筑面积将达到12.2万平方米,规划停车位654个,床位由500张将增加到800张,员工从目前900人预计增加至1300人,大连市儿童医院将从一个中等规模儿童医院,跃升为超大规模儿童医院,在全国排名20位左右。医院改造项目从设计理念上,是要打造一个国内一流,在中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精品医院,建筑追求现代、前卫、功能灵活,流程和理念上处处体现了以孩子为中心,多种儿童元素的融入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儿童乐园化效果。36部电梯实现了便捷的建筑内纵向交通;自动化药房、机器人精密配液系统、气动物流、智能导航小车等基于物联网的技术实现了物品与网络的信息交换与通讯;信息化建设投入2560万,通过部署并完善一系列医疗信息化软件,进行医疗流程的再造,有效缩短等候时间,改善就医感受,更加方便快捷的为患儿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此次搬迁到新楼的主要是门诊部分的医疗、医技科室及内科系统的病房包括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及风湿免疫科、血液肿瘤科、康复综合科、内分泌科、特需科等,门诊、急诊、病房共同保障24小时不间断接诊,为患儿健康持续保驾护航。同时,医院承担大连及周边地区危重症患儿的院际转运任务,过去的转运基本是陆路转运为主,新建B塔楼的24层楼顶专门设计了直升飞机停机坪,未来的立体交叉急救转运网络将不再是梦想,辐射面不再局限于大连区域,将面向辽宁及东北,在国内的儿童危重症转运领域将逐步走向领先地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医院将秉承“团结、文明、爱心、奋进”的院训,坚持“呵护儿童健康,托起明天希望”的服务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文化建设为支柱”的医院发展思路,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为祖国的儿童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抑郁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指没有明确奋斗目标,精神颓废的状态。心中极其压抑,时常感到十分烦躁不安。会走极端。,不明,脑,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27.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无,首先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头颅CT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可能。其次,确定患者为心理因素,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心理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