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息县人民医院回肠恶性肿瘤专家

简介:

息县人民医院,息县人民医院1951年建院,系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今已发展成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县级综合医院。医院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为7。2万余平方米。全院设26个临床医技科室,15个病区,设置床位800张。医院年门诊量30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万余例。医院现有员工760人,专业技术人员488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中级职称94人,现有市级拔尖人才2人,县级拔尖人才6人。医院设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妇科、产科、儿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感染病科、皮肤性病科、激光美容科、口腔科、康复科、中医科及医技科室等。原发于回肠的腺瘤,类癌、平滑肌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常见表现是梗阻、出血和穿孔。诊断较困难,需导线引导下回肠气钡对比造影及回肠内镜和肠系膜动脉造影术,方可诊断,不明确,可能有遗传因素,长期饮食习惯不当,环境因素,感染等,回肠下段,手术治疗,放化疗,与其他的良性肿瘤,以及各种炎症性病变相鉴别,高蛋白,高热量,高无机盐,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辛辣,油腻,高盐高脂,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尿5-血液5-羟色胺测定,小肠钡剂造影,纤维内镜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B超,腹部CT和磁共振,99mTc标记红细胞扫描,肠腔镜,双腔气囊管插入检查,。

梅韵松 主治医师

男科性功能障碍阳萎早泄 前列腺炎 精索静脉曲张 包皮 包茎 隐匿性阴茎 阴茎延长增粗术 私密整形 人工假体 念珠菌性及糜烂性龟头包皮炎 遗精 手淫 男性不育 少精 弱精 血精 无精 青春期性腺功能减退 小睾丸小阴茎 阴茎硬结症 性病 淋病 支原体衣原体尿道炎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梅毒 阴虱 泌尿科 睾丸附睾炎 阴囊湿疹 鞘膜积液 隐睾 滑动性睾丸 睾丸扭转 肾囊肿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尿道炎 膀胱炎 肾盂肾炎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 前列腺增生 泌尿系肿瘤 肛肠科痔疮 便血 肛周脓肿 肛门瘙痒症 肛裂 肛瘘 结直肠肿瘤

好评 100%
接诊量 110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男科性功能障碍阳萎早泄 前列腺炎 精索静脉曲张 包皮 包茎 隐匿性阴茎 阴茎延长增粗术 私密整形 人工假体 念珠菌性及糜烂性龟头包皮炎 遗精 手淫 男性不育 少精 弱精 血精 无精 青春期性腺功能减退 小睾丸小阴茎 阴茎硬结症 性病 淋病 支原体衣原体尿道炎 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 梅毒 阴虱 泌尿科 睾丸附睾炎 阴囊湿疹 鞘膜积液 隐睾 滑动性睾丸 睾丸扭转 肾囊肿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尿道炎 膀胱炎 肾盂肾炎 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失禁 神经源性膀胱 前列腺增生 泌尿系肿瘤 肛肠科痔疮 便血 肛周脓肿 肛门瘙痒症 肛裂 肛瘘 结直肠肿瘤
更多服务
王俊 主治医师

主攻:各种发热、各种肝病(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脂肪性、免疫性、遗传性等)、各种传染病(艾滋病、流感、流行性出血热、蜱虫病、手足口、水痘、麻疹、乙脑、流脑、伤寒、痢疾、猩红热、梅毒、结核、布病、疟疾等)及常见多发内科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皮肤肌肉骨骼关节系统)。

好评 100%
接诊量 2.7万
平均等待 -
擅长:主攻:各种发热、各种肝病(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脂肪性、免疫性、遗传性等)、各种传染病(艾滋病、流感、流行性出血热、蜱虫病、手足口、水痘、麻疹、乙脑、流脑、伤寒、痢疾、猩红热、梅毒、结核、布病、疟疾等)及常见多发内科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皮肤肌肉骨骼关节系统)。
更多服务
林豫蓉 副主任医师

待完善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完善
更多服务
王琴 主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张光绪 主治医师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好评 100%
接诊量 10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更多服务
张俊林 住院医师

根管治疗、树脂充填修复、牙周治疗,简单及复杂牙齿的拔除

好评 100%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根管治疗、树脂充填修复、牙周治疗,简单及复杂牙齿的拔除
更多服务
王云龙 住院医师

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与治疗,并熟练操作胸腔穿刺术,支气管镜,胸腔镜检查。

好评 100%
接诊量 24
平均等待 -
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恶性肿瘤,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与治疗,并熟练操作胸腔穿刺术,支气管镜,胸腔镜检查。
更多服务
张梅 住院医师

耳鼻喉科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耳鼻喉科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我做了肠镜检查,显示有肿瘤,情况如何?患者男性56岁
64
2024-10-23 03:15:57
回肠末端肿物活检病理报告未出,需进行免疫组化诊断。患者男性31岁
8
2024-10-23 03:15:57
家人被诊断出可能患有回肠淋巴瘤,目前没有症状,医生要求等待病理报告确定具体类型和分期,想了解治疗方案和预后。患者男性60岁
46
2024-10-23 03:15:57
患者朋友担心自己可能患有癌症,症状包括大便不带血、回盲瓣糜烂充血和低烧。医生解释了这些症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并建议等待病理结果以确认诊断。
22
2024-10-23 03:15:57
恶病质晚期患者,食欲下降、腹泻、恶心,已接受静脉营养治疗,寻求中药治疗方案。患者男性93岁
49
2024-10-23 03:15:57
回盲瓣糜烂充血是一种肠道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型、腹痛、消瘦等症状。虽然目前不考虑癌变的风险,但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53
2024-10-23 03:15:57
患者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回肠上有一个五厘米的肿块,表面发黄,且病理报告显示有炎症和肉芽组织增生。患者曾在18年检查出小息肉,但未进行处理。现在肿块已经增大,患者担心其性质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38
2024-10-23 03:15:57
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有1cm肿物,需进一步检查和活检。患者女性63岁
65
2024-10-23 03:15:57

科普文章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而且基本上 80% 左右的大肠癌,发现时已经在中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的早晚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大肠癌切除后五年成活率可达 90%—95%,而晚期大肠癌的术后五年成活率则低于 20%,所以,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大肠癌早期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我们怎么才能早期发现呢?

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最早的求救信号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人体的一些良性疾病比较容易出现细胞异常增生,具有恶性变化倾向,这些异常增生具有癌变倾向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所以说癌前病变是癌变最早的信号。那么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有哪些呢?

  • 大肠息肉病:息肉病与多发息肉是完全不同的。一般认为肠道息肉数目超过 100 个的才称得上是肠道息肉病。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最重要的癌前疾病。这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见于青少年,突变率 88%,其癌变概率与发现时间、年龄、息肉数量及体积相关。
  • 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尤其是大肠腺瘤性息肉既是癌前病变又是癌前疾病,占全部大肠癌癌前疾病的 85%左右。因此,关心大肠息肉,就是重视大肠癌癌前疾病。
  •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和克罗恩病):由于病程长,易发作且病情复杂,治愈率低,癌变率较正常人群高。

大肠癌早期的症状信号

早期的大肠癌,常常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或者是有一些轻微的临床表现,往往不被注意。但是如果出现下列症状还是要引起高度重视。

  • 大便出现异常: 如果在突然之间,大便的习惯出现了变化,而且所排的大便出现了不规则的形状,或者出现黏稠状,那么就说明大便已经出现了异常现象。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 出现便血现象:对于大肠癌患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便血现象。便血不一定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出现黑色、紫色等颜色,有一些黏稠的大便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便血现象。如果病变距肛门较近,所以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 36.5%。
  • 出现腹胀腹痛现象:大肠癌早期,可以出现间歇性腹部的疼痛,尤其是在大便的前后,大肠癌引起的腹痛,多数情况一旦出现了腹痛,往往是肠道的梗阻,或者是不完全性的肠道梗阻,如果进一步加重,完全堵塞了肠子,疼痛会逐渐加重。腹痛往往通过排便,或者是排气以后,会有轻度的缓解。
  •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肠癌患者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会出现拉肚子现象,而且这种拉肚子是与便秘现象交替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大肠内的肿瘤变大时,就会加大肠堵塞,从而出现便秘的现象。
  • 贫血症状的出现:贫血是大肠癌的一个早期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贫血症状不是突然出现的,慢性的贫血症状不易被察觉,早期治疗的时机就是在忽视中被耽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贫血较为显着。

怎么才能早期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因此,在无症状的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早期筛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最主要的方法,通过筛查,可以发现大肠癌癌前期病变或在大肠癌早期就得以确诊, 从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大肠癌早期筛查的方法

  • 无创筛查:粪便潜血试验、粪便免疫化学试验和粪便脱氧核糖核酸试验。
  • 侵入性筛查: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进行病理活检,并在显微镜下确定是否有恶性变化或癌细胞,这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二、哪些人需要大肠癌早期筛查

  • 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家庭中有直系亲属患过大肠癌者,则其一生中患此病的危险性比其他人要高出 8 倍之多。大约 1/4 的大肠癌患者有该病的家族患病史。
  • 结肠息肉患者:大部分大肠癌是从结肠息肉发展而来。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机会约为 25%;管状腺瘤样息肉癌变率为 1%-5%。
  • 高龄人群:大肠癌患者大部分都在 50 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也较高,也有一部分患者发病年龄较早。
  • 炎性肠病患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 30 倍。
  • 吸烟、饮酒人群: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更高。有大肠癌、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等于 30 克,将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肠癌#胃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回肠恶性肿瘤#石脑油中毒
3

最近又爆出一则火锅店使用“地沟油”被查的新闻,大家也看到过很多严打“地沟油”的宣传,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些疑问:“地沟油”除了恶心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危害呢?今天就来深扒一下地沟油的那些危害。

一,导致食用者消化不良

“地沟油”的生产过程中,黑心商贩都会添加一些工业原料,这些东西吃下去的话,虽然说一次吃的量不会太多,但是也足以导致食用者出现消化不良了。稍微敏感一些的人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导致食用者腹部绞痛等严重症状

“地沟油”的原料采集以及生产过程决定了“地沟油”中含有很多污染物,比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污染物进入人的消化系统之后,就可能导致出现消化道炎症,比如胃炎、肠炎等,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食用者腹部绞痛。另外,如果这些污染物破坏了胃肠黏膜,从而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话,轻则导致贫血,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菌血症、毒血症,是可能导致食用者休克死亡的严重疾病。

三,可能诱发癌症

如果食用者只是少数几次接触到“地沟油”,可能侥幸不会导致太严重的后果,但是由于“地沟油”原料的来源以及生产过程中,作为原料的油脂可能早已变质,而加工的过程中又需要添加一些原料,导致“地沟油”中含有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等,如果经常进食含有这些物质的“地沟油”,食用者最终会走上罹患胃癌、肠癌的道路。

“地沟油”如果仅仅是恶心,其实也足以让我们抵制了,更遑论它还有着这么多危害,所以相关的部门一直在严打“地沟油”上餐桌的现象。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一些清淡的菜,不要因为一时的口腹之欲而让自己的健康蒙上阴影。

48岁英国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霍伊Chris Hoy确诊晚期癌症,医生认为他只有2-4年的寿命。确诊是来自于一次肩膀疼,去医院做CT检查发现肿瘤已转移到了肩膀、脊柱等,二次检查发现原发性前列腺癌,已是晚期。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只是一个过程,我很幸运有药物延缓这个过程。”这位曾获奥运6枚金牌的冠军乐观地说道。

在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时,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方式,包括放射性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化疗药、靶向治疗药等。

1.放射性药物治疗

使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癌症,包括α-发射体放射治疗:使用放射性物质治疗已扩散到骨骼的前列腺癌,如将放射性物质镭-223注入静脉并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转移部位,从而杀死癌细胞。

2.激素治疗

激素是由身体腺体产生并在血液中循环的物质。在前列腺癌中,男性性激素可导致前列腺癌生长。使用药物、手术或其他激素来减少男性激素的量或阻止它们起作用。这被称为雄激素剥夺疗法(ADT)。

前列腺癌的激素治疗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 醋酸阿比特龙可以阻止前列腺癌细胞产生雄激素。用于其他激素治疗无效的晚期前列腺癌。也用于经降低激素水平的治疗后有所改善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

  •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以阻止睾丸产生睾酮。例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和布舍瑞林。

  • 抗雄激素可以阻断雄激素(促进男性性特征的激素)的作用,如睾酮。例如氟他胺、比卡鲁胺、恩扎卢胺、阿帕他胺、尼鲁米特和达罗他胺。

  • 可以阻止肾上腺产生雄激素的药物包括酮康唑、氨鲁米特、氢化可的松等。

3.化疗

化疗是一种癌症治疗方法,使用药物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要么杀死细胞,要么阻止其分裂。当化疗药物口服或注射到静脉或肌肉中时,药物进入血液并可以到达全身的癌细胞(全身化疗)。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一种使用药物或其他物质识别并攻击特定癌细胞的治疗类型。靶向治疗比化疗或放射治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更小。

PARP抑制剂阻断一种参与许多细胞功能的酶,包括 DNA 损伤的修复。阻断这种酶可能有助于阻止癌细胞修复其受损的 DNA,导致它们死亡。奥拉帕利是一种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且在某些基因(如BRCA1或BRCA2)中有突变的前列腺癌患者。

5.双膦酸盐治疗

双膦酸盐药物,如氯膦酸盐或唑来膦酸盐,在癌症扩散到骨骼时可减少骨骼疾病。接受抗雄激素治疗或睾丸切除术的男性骨量减少的风险增加。在这些男性中,双膦酸盐药物降低骨折的风险。

参考文献:

1.Six-time Olympic champion Chris Hoy, 48, announces terminal cancer diagnosis,ByIssy Ronald, CNN,Sun October 20, 2024.

2.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of NCI.

2024年10月21日,赛默飞宣布其Ion Torrent Oncomine Dx被FDA批准为伴随诊断试剂,用于筛选适合vorasidenib(后文简称V药)治疗的患者[1]。而V药用于易感IDH1或IDH2突变的Ⅱ级星形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瘤成人和儿童患者。

01 本次获批能为患者带来什么? 

神经胶质瘤是常见的脑瘤,其中约20%患者携带一种基因突变,叫做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这种突变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有很大意义。如果发现患者是IDH突变,就相当于找到了肿瘤这辆失控马车的原因,再使用药物针对病因进行靶向治疗,能够更准确地控制癌症的恶化。

本次获批的诊断试剂,就可以作为体内的"侦探",以确定患者要不要开启V药的个性化治疗。此外,在美国指南中也建议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进行IDH检测[2]

IDH发生突变可以用来确定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经常会发展成的继发性 Ⅳ 级胶质母细胞瘤。通过检测是否有IDH突变,能够把低级别胶质瘤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区分开。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节胶质瘤这类真正的Ⅰ级非浸润性胶质瘤是没有IDH突变。如果在检测中发现了IDH突变,那就说明这个肿瘤至少是Ⅱ级的弥漫性浸润性胶质瘤。IDH1/2发生突变的话,患者的预后相对会比较好。

02 靶向疗法V药的效果如何? 

通过新设备检测后,即可使用V药,这个药也是今年8月获批FDA的[3],是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2级IDH突变型的神经胶质瘤的靶向疗法。靶向疗法能够精准打击肿瘤,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相对较小。

V药的获批是通过Ⅲ期INDIGO试验验证的,肿瘤的临床试验一般会看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越长,说明这个疗法的效果越好。试验结果表明,V药(n=168)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7.7个月,而对照组(n=163)为11.1个月,延长了16个月。另外,与对照组相比,V药降低了患者疾病恶化/死亡风险61%。

03 新药安全吗? 

很多患者担心新药的安全性问题,可以关注获批临床试验对应的安全性信息,根据获批的信息[3-4],V药可引起肝转氨酶升高,从而导致肝功能衰竭、肝坏死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因此用药过程中医生会建议检查肝功能,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

一般在治疗开始前2个月内每2周监测一次,然后在治疗的前2年每月监测一次,并根据临床指征,对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可以增加检查次数。

其他最常见的(≥15%)不良反应包括疲劳(33%)、头痛(28%)、肌肉骨骼疼痛(24%)、腹泻(21%)、恶心(20%)和癫痫发作(16%)。在这个汇总的安全人群中,最常见的(≥2%)3级/4级实验室异常是ALT升高(9%)、AST升高(4.8%)、GGT升高(2.2%)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2%)。

期待越来越多患者经过筛查后能更快地开展靶向治疗。

说到癌症治疗,越来越的好消息不断地出现,也是和诊断试剂获批在同一天,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发布了一条关于抗癌新药的积极意见[5]:推荐延长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GEJ)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授权。

04 两项一线治疗,均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两项适应证中,替雷利珠单抗都是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但CP不同:

  • 在G/GEJ腺癌中,替雷利珠单抗是和铂类和氟嘧啶类化疗联合用药;

  •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替雷利珠单抗是和铂类化疗联合用药。

替雷利珠单抗和这两个不同CP的疗效如何?通过两个试验来一起了解。一个试验是RATIONALE-305,招募了997名患者。同样的是用总生存期(OS)来考察药物疗效。

从结果来看,联合用药组中位OS为15.0个月,而对照组只有12.9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获益,导致死亡风险降低20%。

另外一个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试验也证实了较好的疗效,这个试验名称叫RATIONALE-306,共招募了649名患者。联合用药中位OS为17.2个月,对照组为10.6个月 ,死亡风险降低34%。

联合治疗最常见的3级/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疲劳、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肺炎、食欲下降、皮疹、淋巴细胞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腹泻、肺炎和肝炎等。

参考来源

1.FDA Approves NGS-Based Companion Diagnostic for First 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Grade 2 IDH-Mutant Glioma

2.NCCN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

3.FDA approves vorasidenib for Grade 2 astrocytoma or oligodendroglioma with a susceptible IDH1 or IDH2 mutation

4.Product information:VORANIGO- vorasidenib tablet, film coated

5.BeiGene Receives Positive CHMP Opinions for TEVIMBRA® as a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n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近期,草蜢乐队蔡一杰最近发文表示“刚刚做完一个切除脑部肿瘤的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希望他早日康复,往后的人生更加精彩!

说到脑肿瘤,不得不唠一下它的常见分类和预防知识,脑肿瘤是脑部一类肿瘤的统称,根据疾病发病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 38%)

  • 脑膜瘤和其他间叶肿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27%)

  • 垂体瘤

  • 神经鞘瘤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少突胶质细胞瘤

  • 室管膜瘤

  •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 髓母细胞瘤

降低脑肿瘤风险,朋友们从提高意识做起,可以从下列小事做起:

尽可能远离电离辐射

儿童放疗影响

儿童癌症放疗可能增加日后患脑肿瘤的风险,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且年龄越小,风险越高,潜伏期有7-9年,常见的诱发肿瘤类型为脑膜瘤和胶质瘤。

因此,在儿童癌症治疗中,医生需要谨慎权衡放疗的利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孕妇辐射危害

孕妇接受诊断性辐射,如CT和PET检查,会增加胎儿患脑肿瘤的风险。因此在孕期应严格控制辐射检查的使用,除非是在必要的医疗情况下。

职业与暴露

对于从事辐射相关职业的人员,如核能工作者、放射科医生等,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要控制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使用防护设备,如铅衣、铅帽等,减少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头部的辐射暴露。

留意非电离辐射

合理使用手机

虽然多数研究未发现手机使用与脑肿瘤风险有显著关联,但手机发射的射频场在贴近头部使用时,大脑会吸收较大剂量。

为了减少潜在风险,这样可以避免头部与手机的直接接触。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应尽量限制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

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均衡

目前的研究尚未发现特定的食物与脑肿瘤有明确的关联。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也可能对预防脑肿瘤有潜在的益处。

建议多摄入蔬菜水果,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可能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细胞损伤和癌变的风险。

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肥胖与某些脑肿瘤(如脑膜瘤)有关。身体脂肪过多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例如脂肪组织可能会增加循环雌激素的水平,从而影响肿瘤的进展。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同时,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药物使用的潜在影响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一些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在预防脑肿瘤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来降低脑肿瘤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则可能通过穿透血脑屏障,减少脑炎症,从而降低恶性转化的风险。

遗传因素早关注

家族史与遗传咨询

对于有脑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其患病风险。这类人群可以考虑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家族中疾病的遗传模式和自身的患病概率。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携带与脑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监测方案,例如增加定期检查的频率,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肿瘤。

参考来源:

1.Mehta M, Vogelbaum MA, Chang S, et al.: Neoplasm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DeVita VT Jr, Lawrence TS, Rosenberg SA: Canc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 9th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1, pp 1700-49. 2.Ostrom QT, Adel Fahmideh M, Cote DJ, Muskens IS, Schraw JM, Scheurer ME, Bondy ML. Risk factors for childhood and adult primary brain tumors. Neuro Oncol. 2019 Nov 4;21(11):1357-1375. doi: 10.1093/neuonc/noz123. PMID: 31301133; PMCID: PMC6827837.  

近期,两款癌症新疗法获批FDA:一款是用于胃癌以及胃食管交界处(GEJ) 腺癌的组合疗法(佐妥昔单抗zolbetuximab+氟嘧啶+铂类化疗),另外一款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

他们的获批能为癌症治疗带来什么?这些新希望安全吗?一起来看。

癌治疗佐妥昔单抗组合疗法延长患者生存期

新药的获批一般会使用临床试验去验证,招募大量患者去“试药”,看看这个药对于癌症治疗的效果。

本次获批的胃癌组合疗法也不例外,也经历了SPOTLIGHT、GLOW两个试验(后续简称S试验、G试验)来评估疗效。

什么是PFS?什么是OS?

怎么评估新药的疗效?这两项试验都是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来评估的,PFS是指我们的癌症患者从治疗开始到肿瘤恶化/死亡的这段时间。

PFS越长,则说明这个药物疗效越好。OS也类似,越长说明治疗效果好。

两个试验结果

S试验一共565例患者参与,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介绍接受本次获批的组合疗法(zolbetuximab+mFOLFOX6)治疗,mFOLFOX6由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三种药物组成。对照组只有mFOLFOX6治疗。

  • 从结果上来看,组合疗法的PFS达到了10.6个月,而对照组只有8.7个月。

  • 组合疗法的OS为18.2个月,而对照组仅15.5个月。

G试验共入组507人,和S试验一样分组来评估疗效。只不过,这里的组合疗法没有使用mFOLFOX6,而是CAPOX化疗,即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 组合治疗PFS为8.2个月,对照组只有6.8个月。

  • 组合治疗OS14.4个月,而对照组12.2个月。

安全性数据

S试验中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2%)是呕吐、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肠梗阻、发热、肺炎、呼吸衰竭等。

G试验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呕吐、恶心、食欲下降、血小板计数降低、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肺炎、肺栓塞和发热。

佐妥昔单抗分别在今年3月和8月获批日本和英国,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批准了一种新型靶向癌症治疗药佐妥昔单抗,用于与标准化疗联合使用治疗成人胃癌或胃食管连接处癌症。

根据其说明书,患者用药还需关注下列注意事项:

  • 过敏(超敏反应性)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输液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严重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皮肤瘙痒、肿胀的粉红或红色斑块(荨麻疹)、咳嗽不止、呼吸困难。
  • 输液相关反应。严重的输液相关反应可能在输液时/输液后发生。如果您出现以下任何输液相关反应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恶心、呕吐、胃痛、唾液增多、发热、胸部不适、颤抖、背痛、咳嗽或高血压。
  • 恶心和呕吐。在开始使用此药物之前,如果您正在经历恶心和/或呕吐,请告知医生。恶心(感到不适)和呕吐(呕吐)可能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有时候可能会很严重。
  • 儿童和青少年:该药不应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
  • 怀孕:不应在怀孕期间使用该药,除非医生明确推荐。
  • 哺乳: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不建议哺乳。目前还不清楚本药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 驾驶和使用机器:该药可能会引起影响您驾驶或使用机器能力的副作用。在接受该药输液后,若感觉不适,应谨慎决定是否驾驶或使用机器。

延长超3个月生存期!创新的肿瘤电场疗法

再来看另外一款疗法,很特殊,是通过一种叫做Optune Lua设备产生交变电场,从而对对分裂癌细胞的带电成分施加物理力,导致细胞死亡。这种交变电场称为肿瘤治疗电场(TTFields)。

Optune Lua是首个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药物,已获批与PD-1/PD-L1抑制剂或多西他赛同时用于接受铂类治疗中/治疗后的转移性NSCLC成年患者,也是转移性NSCLC患者8年来首次的治疗指标的改善。

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电场疗法获批基于LUNAR研究,研究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电场疗法+PD-1/PD-L1抑制剂或多西他赛,另外一组不使用电场疗法,只接受PD-1/PD-L1抑制剂或多西他赛治疗。

  • 电场治疗组OS为13.2个月(n=145),而对照组中位OS为9.9个月(n=146)。电场疗法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了3.3个月(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 63.1%患者(n=89)发生设备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根据严重程度分不同等级,级别越高表示越严重。电场实验中,大多数不良反应是低级别(1-2级),只有4%(n=6)患者出现3级皮肤毒性,需要暂停治疗。没有与Optune Lua相关的4级或5级毒性,也没有患者死亡案例。

并非所有患者适合电场疗法

由于电场疗法特殊机理,其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如患者本来带有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自动除颤器,电场疗法可能会导致这些设备无法工作。如果患者身上有一些可导电的凝胶,比如做心电图的时候涂抹的水凝胶,应用电场疗法的设备则可能导致发生一些皮肤不良反应。

期待更多新疗法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参考文献:

1.FDA approves zolbetuximab-clzb with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2.https://products.mhra.gov.uk.

3.FDA Approves Novocure’s Optune Lu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过敏反应
0

感谢您购买京东健康医用美护品类商品,该品类现升级附赠过敏无忧险,确认收货后的90天之内,若因使用该产品而出现明显的过敏症状,通过官方鉴定并提交理赔材料,我们承诺商品退货退款并最高赔偿限额2万元。
操作流程如下:请您在京东 APP我的-我的订单页面找到商品,点击商品进入订单详情页,在页面下端保险服务,进入保障服务页面后点击申请服务按钮,按页面提示提交材料,保险公司会线上审核您的理赔资料,请您关注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支付赔款。想要了解更多过敏无忧险,点击保险服务了解详情

疤痕护理产品使用请注意:伤口拆线后,其表面已形成一层完整的上皮细胞之后才可使用!!!需确保伤口完全愈合,且无炎症无按压痛感后才可以使用祛疤膏切勿使用未愈合,感染,结痂或者未拆线的伤口。
具体疤痕恢复情况因人而异,通常非疤痕体质建议持续使用3-6个月陈年旧疤痕建议持续使用6-12个月,乃至更久,越早使用,使用越久效果更佳。

亲子关系进入到“恶性循环”怎么办?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希望孩子先有进步和表现,孩子则希望家长先给予支持和鼓励,双方互为因果,却又各持己见。
鉴于“关系亦如潮水不进也退”,好的亲子关系迟迟不出现,久而久之反而变成了“你不改,我就只能说你”和“你只会说我,我就是不改”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的重复。
例如,正值暑假,小孩子们一放假,可能就离不开手机,本来约定好的学习,需要三催四促,小孩子总是找机会玩手机,或者每每答应归还手机,到时间了却迟迟不还,家长会因为孩子做不到而生气,批评教育或大失所望,孩子总是被批评或责骂,会感觉为什么总是要学习,我都不能休息?越发的感觉要争取一切时间休息,因此更加沉迷手机。
对于这种家长希望孩子自觉、自律,该学学该玩玩的期待是正常的。
对于孩子希望玩的时间不要被压缩,不想总谈学习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所以,协调好学习和玩的时间,其实,家长和孩子是没有冲突的,甚至目标是一致的。
那这个亲子冲突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开始恶性循环的?
仔细回味一下,很像是家长的对于孩子学习和玩,这两项活动的评价标准和安排习惯与孩子不同的原因,造成了亲子冲突,类似于家长希望先学后玩,孩子可能希望先玩后学。
而恶性循环的开始很像是家庭权利的斗争和博弈,家长感觉自己有道理(评价标准和安排习惯),孩子感觉自己也很正确(自身感受--学习累,玩是放松),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有相互对抗着,用对抗的行为、心态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那怎么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呢?
首先,相互接纳,家长先行(示范)。
对于这种目标一致,但是一定要坚持自己,赌气不肯退让的双方,要想打破僵局,客观层面上接纳对方的想法,不要定性,先不管对不对的问题,承认对方的想法是基于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
孩子就是想要多玩一会,对于孩子(做)游戏和玩耍,就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小就是如此,玩沙、玩泥巴促进创造力,小伙伴间玩耍促进人际关系等,不去批判,承认这些感受,就是接纳这些感受,“妈妈相信你的感受,你只是想玩一玩放松一下!”
家长也不要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我们的感受是基于我们的个人经验,对于我们自己可能代表的是正确,对于他人未必。
所以,我们都只是客观的接纳他们存在和合理便好,这样可以化解“敌对危机”,才能和孩子心平气和沟通与谈判。
其次,重塑信任。信任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需要相信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孩子也需要相信家长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通过实际行动来建立和维护这种信任关系,有助于打破僵局。
这部分没有捷径,只能“死磕”,就是一遍遍尝试,去努力恢复信任。
通常失败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大家都不信任对方,除非对方先做出一些改变,但是没有信任,又怎么敢放手不去干预,相信对方能自控呢?以往就是有很多不自控的经验,才不敢信任的,这很像是悖论。
所以,可以转换一些其他的情况替代,帮助逐步恢复信任,还是以手机使用为例,先不要直接攻克“手机使用问题”,先在其他的比如整理房间或参与家务等事情先做起,具体内容可以商量,家长和孩子协商出替代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家长练习放手,不去提醒,静等时间到去检查结果,并及时反馈结果给孩子,比如星期一房间哪里打扫合格,哪里有待改进,具体建议是……;星期二房间打扫结果是……;客观公正,允许孩子申诉和表达,在客观公正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执行需求获得结果,逐步恢复对彼此的信心和信任后,再试着转回到更核心的比如手机使用或饮食问题上,讨论如何执行。
第三,保持耐心和坚持。
恢复信心和关系很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获得累计的效果,也可能会周而复始的需要从核心问题转到其他问题,再由其他问题转回到核心问题,但还请保持耐心和坚定,坚持本身就是一种相信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我们,就是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相信的感觉,并帮助我们慢慢的去攻克难题。
恶性循环很像是关系中的“交通阻塞”,需要慢慢的疏通,也需要慢慢的建立合作的规则,这个规则可能不是继承来的,不是现成的,是需要摸索和实践的,希望家长过程中能对孩子的问题多多的涵容,也希望孩子们可以对家长的着急和担心,在关爱的层面上也多一些理解。

作为ED患者的家长,除了“忍住”我的焦虑情绪以外,还能怎么办?
作为ED患者的家长,情绪压力是很大的。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厌食症患者家长,孩子在极低体重下有生命危险,当饮食管理不配合的时候,尤其心焦。贪食症患者家长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要承接孩子很多情绪,也是非常不易。
进食障碍的家长情绪焦虑、抑郁是非常普遍的。对于情绪,我们建议的是“疏”,而不是“忍”。
忍耐不会让情绪消失,只会累积,在某个再也无法承受的点爆发,爆发的强度可能和引爆的事件不是太匹配,以至于周围的人难以理解,认为“这么一点事,为什么这么激动?”这种不理解可能也更容易激起对方的情绪,这样一来一回,让双方都进入情绪漩涡。又或者一味忍耐而无法爆发,最后情绪指向自身,产生自责、愧疚,认为就是自己不好才导致所有的事情如此发展等等。无论哪种情况,忍耐情绪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不利的。
对于家长的焦虑,我们非常理解,这很常见,家长也不要觉得自己焦虑就是无能,焦虑了就无法管理孩子了。对于轻度的焦虑,我们建议适当的放松,给自己卸卸担子,让另一半参与进来,一起承担。同时自己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对象吐吐槽,发泄发泄。或者选择进行一些喜欢的活动,让自己能够愉悦心身,得到安抚。对于比较严重的焦虑,可以考虑向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无论如何,有情绪,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处理,不要一味忍耐。

作为ED患者的家长,别人都不理解我,认为孩子的病是我惯出来的,我该如何调整自己?
进食障碍的家长确实容易被周围人误解,认为孩子生病都是家长没有管好。其实不只是生病,孩子有很多问题,都容易被归咎于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很难讲孰是孰非,但在孩子罹患进食障碍这一点上,目前学界比较统一的认知是:家长不是被责备的对象,而是孩子康复的最大资源。
没有人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比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进食障碍的孩子在康复的过程中,家长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周围人的误解,会让人觉得委屈。对于一些不了解这个疾病的人,我们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解释工作,尤其是核心家庭的成员,这是我们重要的同盟军,一定要让他/她了解这个疾病,能够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对抗疾病。而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人,也不必多费口舌,他不在这个方面误解你,也会在别的地方误解,所以就接纳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误解你,不管出于何种目的。
回到家长的资源上。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康复,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您能努力的学习了解进食障碍的相关知识,坚定的执行饮食管理相关规则,温柔的理解抱持孩子的情绪,同时稳定自己的情绪,始终如一的坚持,您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康复,而您功不可没。所以对于外界的误解,请团结能团结的人,忽略坚持误解您的人,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如何帮助孩子出主意,才会让孩子觉得我不是在控制TA?
在家长试图帮助孩子、给孩子出主意的时候,孩子很少会听,会觉得家长在试图控制ta。今天我们来讲讲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家长需要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想要控制ta?”这就是说,是否我真的只是在给孩子出主意,而ta是否采取我的建议、如何采取、是何后果,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家长思考好这些问题后,或许能更清晰地指导自己需要如何做:
在原则问题上不退让。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家长是不应该退让的,并且需要冒着被孩子认为是在控制ta的风险的。例如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比如抽烟、喝酒或逃学等等。这些问题上,家长不是在提出建议,而是应当坚定地告诉孩子这些是不对的。
在非原则问题上学会放手。除去原则问题的其他小事情上,家长需要学会让自己放手。孩子终将自己面对事情,承担ta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说,有时即使你觉得孩子这样做下去不会有好结果,你也需要让自己咬牙坚持这份想要“帮助”ta的冲动。让孩子去自己“撞南墙“后再死心,要给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这类问题就包括孩子选择什么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如何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和谁成为好朋友等等。
在原则问题上“控制”、在非原则问题上放手,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才更加能让孩子感到自由和被尊重,并更加勇于探索外面的世界。

如何帮助孩子表达TA的感受?
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常会被问及“你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会提起自己的感受,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个不错,挺好的,还行”之类的评价性言语。
为什么我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呢?也许因为曾经被表达的感受,没有得到共情。譬如小时候我们怕黑,感受到了害怕,妈妈可能会说:“没事,妈妈在。”“一个人睡觉,有什么好怕的,你长大后总要一个人睡的。”“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父母常常用理智的态度来跟我们相处。长大后,我们也就很难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用理性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何帮助孩子表达TA的感受呢?
首先,学习觉察。觉察当下的这一刻,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是躯体上的不适?还是愤怒?悲伤?委屈?害怕?担心?感受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感受就是感受,我们只要去觉察他们就可以了。譬如孩子不愿意吃饭,TA当下的感受可能是胃部的饱胀不适、担心长胖等。
其次,敢于承认和接受。承认自己的感受,不要立刻去否认它。感受没有好坏,去接受它这一刻的样子就好了。有时我们愤怒或者悲伤了,但是无法承认自己的愤怒或悲伤,于是,会立刻直接见诸行动。譬如孩子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采取暴食、自伤等行为。
最后,在孩子表达感受的时候,父母要给予回应,感受到“对方感受”的回应(我感受到你觉得不舒服,你担心长胖),而不是给予理性的评判(你吃太少了,你一点都不胖)。当孩子的感受被感同身受,被理解后,TA才愿意表达。

我的孩子对于我和其他家长聊TA的事情(不只是病情)很反感,这该怎么办?
很多进食障碍的家长,在巨大的情绪压力下,是很需要情绪宣泄的出口的。尤其碰到有类似问题的家长,就更加有共同语言。在家长这个群体中,孩子的“问题”,或者有“问题”的孩子,是TA们情绪压力的来源,需要“吐槽”的对象,以寻求相互支持。又或者看到别人的孩子恢复的不错,也想取取经,自己这种情况如何应对比较好。
这样的过程,对于缓解家长压力,保持心身健康当然是有帮助的。但这个相互支持的过程,有时候比较容易“泛化”。随着家长们友谊的升级,相互的支持可能就会扩展到方方面面。比如生活上的相互帮助,家庭关系问题“求支招”,孩子教育心得体会等等,助人者在“利他”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求助者获得了经验,也是甘之若怡。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故事版本可能完全不同。很多孩子对于家长间的分享,非常苦闷。
一是,有些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认为是隐私,并不希望其他人知道,您的朋友并不是她的朋友,她并不希望自己的事情被拿来给他人分享。这就涉及到一个边界的问题。孩子的事情,您是不是认为是您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和人讨论分享的?当孩子小的时候,这样做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慢慢有了自主的意识,TA会认为这是对TA边界的侵犯。
二是,家长和孩子站的角度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反应并不一样。家长之间可能很有共鸣,讨论完之后获得一致的看法。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难处,当然是能感觉到被支持的。但对于孩子来说,TA可能认为自己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你们都讨论好一致了,她能上哪说理去呢?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天然的处在权威的位置,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能主导“小社会”中的舆论导向,如果再形成联盟,一起来评判TA,这会让孩子感觉百口莫辩,是很难受的。
所以,如果孩子开始表现出对家长间的讨论不满,我们真的需要来思考一下这件事情并做出适当调整。
首先是,您讨论的问题,属于技术问题吗?比如说,孩子不服从我的管理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你是怎么坚持饮食管理原则的?等等,这一类技术性的讨论,相互的探讨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当然是有助益的。如果您希望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或是了解其他人如何应对关系中的冲突,请陈述事情时尽量隐去孩子方面的细节信息,尤其是隐私信息,而更多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应对技巧。在陈述事件时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评判孩子。当然每件事情都有其具体情景,欢迎和您的医护团队及治疗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孩子每次遇到问题,我总能告诉ta如何解决,这也错了吗?
家长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难题:不知道如何能够最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每次遇到问题,我总是尽快帮ta找到解决办法并且告诉ta要怎么做。但是孩子好像很抗拒,难道这也错了吗?”今天我们来聊聊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如何更好地进行回应。
(一)思考“我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最好的吗?”
孩子每天或许都在面临各种方面的挑战: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对于自我的怀疑等等。这些问题小到不会做一道数学题,大到对于自我价值的否定,都是孩子需要面对的难题。在此时,或许家长可以一眼看穿孩子所面临的问题,觉得这类事情自己也经历过,因此拥有“发言权”。
此时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请去思考一下:是否我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优解?一些家长可能是直性子,做事雷厉风行。因此在孩子遇到难题时会直接建议孩子去直接“正面刚”。那么显然这并不适合内向的、喜欢以迂回的方式处理事情的孩子。而不了解这一点的家长或许也会感到非常着急:我都告诉ta解决办法了,为什么ta还是不听?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帮到孩子,家长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提出建议。注意仅是建议哦,也就是说家长不要将孩子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要记住的是这是孩子所面临的问题,而ta有权利决定以何种方式应对。
(二)别做“答疑机器”
在和孩子相处时,家长还要避免自己成为冰冷的“答疑机器”:孩子向家长求助,而ta得到的除了一条解决办法后再无其他来自家长的支持。要知道,作为孩子的首要支持来源,家长除了可以给出务实的建议,还可以给到很多情绪价值。比如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在给出建议之前,家长可以先认可孩子的情绪,例如说“我感受到了你的难过,这对于你来说确实是个很难应对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要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温柔的坚定,说来容易做来难
我们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在身体力行地学习做到“温柔而坚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非常受挫。
例如:
孩子没有吃完规定的餐食。
父母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少吃,但你必须把规定的食物吃完。”
但孩子就是不愿意吃完,并且找各种理由(譬如“真的吃不下了”“胃不舒服”等等)。
父母家继续保持温柔而坚定,但是耗了很久孩子都不吃完,父母就会觉得温柔而坚定一点用都没有,自己开始烦躁并且很难一直保持温柔。明明就“温柔”(尽最大努力保持语气温柔)且“坚定”(坚定要求孩子把饭吃完)啊,为什么不见效?
很多人对“温柔而坚定”的简单理解是:
“语调温柔地坚持要求孩子做什么或是不同意孩子做什么”。
其实不尽如此。
首先,“坚定”是指在树立规则时父母有明确的底线,底线之外的事情不允许,而不是询问孩子原因,让孩子误以为只要有看似合理的理由,这些行为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基本的底线就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父母需要接过掌控权。譬如,年幼的孩子乱穿往马路边跑,大家都知道应该当机立断接过掌控权把孩子带离危险地带。对于进食障碍营养不良的孩子来说,不好好吃饭其实已经是一种“伤害自己的行为”。坚定未必需要我们态度上很严厉,但要让孩子明白这个底线,当下明确地告知和制止。
其次,温柔是一种行为表现,并不是要让父母做完美的人,不可以有情绪,而是在情绪来了的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做错了事,尤其是触犯到底线时,父母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可以生气,如实地把情绪告诉孩子,但应该尽量管理自己的情绪化行为,比如吼叫、打骂。“温柔”也不仅仅是不打骂孩子,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理解孩子,未必需要刻意的语调轻柔,有尊重才有倾听和沟通。

家长如何应对亲子冲突?
(1)接纳自身情绪
发生冲突时,家长通常会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我该怎么办?”家长不要回避自己焦虑、愤怒的情绪,而是应该去正视和接纳这些情绪。只有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出相应的调节和改善。
(2)反思自身情绪
我们都知道打骂孩子不能解决问题,但如果在发生冲突的当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化行为,也不要过度自责。情绪发泄之后,更重要的是找出产生矛盾的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缓和亲子矛盾。同时在下次发生冲突时要学会“慢处理”,比如说话和行动前先等待3秒钟,可以尝试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现在是什么感受?我这是怎么了?我想要什么?”
(3)调节自我情绪
人在疲惫和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很容易被激怒,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安慰和安抚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陷于不能自拔的不良情绪中。家长对于情绪的控制,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孩子也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
(4)识别孩子的情绪
通过孩子细微的表情、动作,敏锐地感受到孩子的需求与想法,能分享其喜怒哀乐。不同个性特征、年龄阶段、成长经历等也会影响孩子情绪的表达。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客观分析、理解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处境感同身受,而不是简单说教。
(5)疏导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后,家长要及时反馈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让孩子明白父母此刻的情绪感受。告诉孩子,刚才对妈妈(或爸爸)发脾气了,妈妈(或爸爸)很难受也很担心,使孩子明白情绪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如果是年幼的孩子,还可和孩子通过涂鸦、游戏或室内运动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待孩子稳定心神后,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交流,慢慢平复孩子的情绪。青春期的孩子有可能情绪比较冲动,或者不愿意交流。家长帮助孩子平息情绪的时候要将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跟孩子共情,切身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致那些害怕孩子情绪波动,而无法坚持饮食治疗的家长
进食障碍患者的家长时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明明知道要如何做,但总是实施不了。孩子总归是不配合饮食管理,多说几句脾气就上来了,僵持到最后,还是家长不得不让步。极端点的孩子还可能会自伤自杀行为,家长更是小心翼翼,生怕点爆火药桶。
在这里,我们有几点小的建议送给家长:
一是及时觉察孩子的情绪,及时安抚。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明明道理就是我说的这样,显而易见的事情,你怎么没理还发脾气呢?家长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是孩子有情绪可能并不是因为您有道理,可能她觉得委屈—你总是一言堂,完全不听我在说什么。或者我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我?不管我怎么说你都不会相信我的,等等。孩子情绪起来的点和家长可能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双方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沟通,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无法沟通,最后只能生气。所以,当我们发觉孩子在生气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先不讨论事实本身—这个东西你要不要吃—而是讨论情绪:你为什生气?让她/他有机会充分的表达,充分的认可她/他的情绪,理解她/他的痛苦并支持她/他,如果她/他的情绪指向家长,也可以讨论,怎么做会让你感觉好一点?最后回到事情本身—这份饮食你还是要吃下去,我会陪着你。
二是坚持饮食行为管理原则。
有些孩子可能会说:不吃/运动消耗才会让我情绪好。那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不吃/运动消耗真的是你发自内心的、你自己的想法吗?有多少成分是被ED控制的?如果她/他处在一个冷静的状态,她/他其实能够意识到这种想法其实是进食障碍掌控下的情绪和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希望家长做什么来帮助你?鼓励孩子自己反思,激发她内在的动机来和疾病对抗。
三是冷处理。
有时候孩子很激动,没有办法对话,或者在气头上讲出一些很不理智的话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进行冷处理,不要试图去说服她/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静一静,等冷静下来后再对话。
有些孩子可能病情比较重,实在不能配合家长的管理,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果断送孩子就医,必要的时候住院治疗。切莫因为孩子不愿意住院,或担心住院后孩子记恨自己而延误治疗时机。

家长看到孩子暴食就忍不住训斥孩子,该如何改变?
1.家长在看到孩子失控的体重时,本身会有溢出的焦虑和担忧,家长察觉、处理自己的情绪是做孩子工作的前提。也许孩子无法控制体重让你很担忧,但这也是帮助孩子、理解孩子、发展和孩子更高质量关系的机会。
2.其次,要理解孩子异常进食行为的意义。进食问题是孩子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失控而发出的预警,这是一种被动的与家长交流甚至求援的信号,这个时候孩子是需要理解、帮助的。当我们内在情感缺乏安慰的时候,我们会向更早期能带给我们的安抚的事物——食物求助,当食物安慰了我们的情感和身体的时候,这种倾向会被强化形成循环,因此打破循环的方式之一就是向孩子提供情感的支持、理解和抚慰。
3.需要注意的是,有进食障碍的孩子提示其内心情感的敏感和失控,对于刺伤自尊、自信的言语可能会更加敏感,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除了要管控自己的情绪之外,也要注意用词,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自信。用词不当可能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自信,还有可能在情感上推远孩子,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孤立无助,加重进食障碍的倾向。

当孩子在进食和其他方面(比如学习时)产生了失控的感觉时,家长可以如何帮助孩子?
1. 首先可以做的是家长需要察觉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要明白孩子的失控可能是由于孩子的气质和环境共同的作用,家长要扮演的角色是帮助孩子渡过困境,这需要家长耐心的理解和包容。
2. 第二点需要做的是,以倾听的态度充分了解孩子内心产生的困难和困境,尝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在与孩子商量后提供现实生活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孩子渡过内心和现实的困难。
3. 如果在了解过情况之后,家长也觉得难以处理或者同样感觉到失控,可以向更多的资源求助,例如学校、社区,或者寻找专业的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师,或者来医院进行就诊治疗。

该如何看待ED孩子的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地踏步的这一过程
进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支持。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
首先,家长需要调整好心态,了解疾病的特点,知道治疗进展缓慢是正常的,不要操之过急。
其次,与孩子建立信任和沟通,让他们知道家长会永远支持他们,帮助他们。
第三、避免批评或惩罚孩子,这可能会使他们感到更加焦虑和沮丧,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想变好,是疾病控制了他们,并不是孩子们不想恢复。
第四、鼓励孩子参加其他活动,例如阅读、听音乐,做手工等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事,以减少他们对食物、对体重/体形的关注。

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孩子的想法或者情绪很幼稚,甚至没有必要,我们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告诉孩子,但其实有时候这么做,会让孩子陷入很矛盾的情绪状态。
例如:小的时候,孩子刚喝完水,还想要喝水,可能有些父母会表达说,你刚喝过水你不渴,孩子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
如果有孩子回家和父母说,在学校有人嘲笑我胖,我很难受,父母可能会安慰孩子,她们都是孩子,说的话不能当真,你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不要太在意;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依然感到在意,她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敏感,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是孩子从这些对话中听到了跟自己的感受不太相同的想法,孩子陷入了矛盾和自我怀疑中。
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尤为重要,设法去理解孩子的处境和感受,并告诉他们这么想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孩子的情绪就会在这一刻被接纳,他不会陷入矛盾和自我怀疑中。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尝试和我们倾诉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要尝试打断或者用你的正确的道理去说服她,而是尝试去理解她情绪的合理性,告诉她可以感到愤怒,可以感到悲伤,这些情绪是有它的意义,而不只是负面的存在。

如何保持目标,关系和自尊三者之间的平衡
人际互动中的目标、关系和自尊,需要保持平衡。我们可以将人际互动分为三个部分:目标,关系和自尊1.目标:我希望通过这段互动达成什么目标?2.关系:我希望别人如何看待我?3.自尊:我如何看待我自己?
在与患进食障碍的孩子互动时,也要尤为注意以上三点。1.我的目标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受门诊或者住院专业的治疗?2.我的关系是希望孩子认为我是真的关心她的?3.我的自尊是我是一个受尊重的妈妈,不是一个低声下气的妈妈?
问了自己这样三个问题以后,可以把这三个问题排序,哪一样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但不要极端地坚持其中任何一个,比如:为了达到目标我不惜牺牲自己的自尊,委曲求全,“妈妈求求你了,去住院吧”,这样做会破坏妈妈的自尊,而且这并不是一段十分有效的关系。再比如:为了自己的自尊,和孩子说:“你爱住不住,那是你自己的身体,你自己看着办吧”,妈妈的自尊高高在上,但却没有实现目标,也没能维持关系。
我们在这里给出这样一个建议:当你的孩子出现进食障碍相关症状时,你需要尽早地采取行动,不要担心这样会破坏你们的关系,作为父母你们有权利和责任管理孩子的健康,你需要温柔的坚定,你是自信的,不是委屈求全的,你是权威的,同样也是温柔的,这些并不冲突。
请记住,一段有效的关系需要同时兼顾目标、关系和自尊。

父母是孩子康复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力量
相信父母们可能会在书上或者网站上读到:如果孩子患有进食障碍,父母就不要再干涉患病孩子的生活了;因为他们的“失控感”会引发焦虑情绪,所以他们通过自己所认为的能控制的东西来获得“控制感”,比如食物和体重。
父母们可能还了解到:孩子患进食障碍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要么太过溺爱和控制,要么就太过疏远和不关注孩子。
也许你们会觉得这些很有道理,但还是会感觉某些地方不太对。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在卫生间催吐的时候,你不可能袖手旁观;当孩子在遭受痛苦的时候,你不可能无所作为,因为孩子的确是需要父母帮助的呀!
今天从群里截取了一些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父母们的力量:
半个月前我也一样是说不动孩子,后来我和她爸坚持一致必须住院,后来孩子也没话说了,现在医院挺好的,还是早点住院吧!早点解除痛苦。
不要寄希望于他人,自己的孩子自己救,耽误一个月可能需要不止一年时间来补救,做到早治疗、早坚定,您和孩子都可以少受进食障碍的折磨。
每个家庭都很难,每个孩子都曾经以死相逼,做父母的需要抛弃所有和ED博弈。
父母一致和孩子重申必须治疗的底线。有太多父母坚持,最后孩子同意去住院的例子,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因为只有父母一致坚持,孩子才会妥协。
我们去年住院也不同意,我们坚持要求去,给孩子一周时间考虑,到时间我们准备好了行李,孩子也不再坚持了。
请记住,不要把所有决定留给孩子,因为你知道孩子不会或者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但你是父母,你会做这些事情。

赞美的陷阱
“瘦”,“漂亮”,“美丽”,“完美”,很多人都会这么称赞别人,觉得这是赞美呀,有什么问题?
其实之前有多位医生、治疗师提到过,无论是负面评价还是正面评价,都是一种评判。
过多的正面评价会让孩子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要去做别人眼中的“好”的自己,时间久了,也就接受不了“不完美”的自己。
过多的负面评价,又会让孩子没有自信,怀疑自身,自我评价变得很低。过度美容、过度整容,过度减肥都和这些心理脱不了关系。而不经常受到评判的孩子,价值观、个性和人格就会发展得比较健康完整。
家长如何向孩子传达“不评判”的态度呢?
讲道理吗?相信很多家长都遭遇过滑铁卢。有时候越讲道理,孩子越反感,甚至都不想和你交流了。
给大家分享一位进食障碍患者家长的经历总结:“我们家现在从不在语言上战胜说服孩子,而是从行为上坚持。”这个经验也同样适用在这里,也就是说,家长从日常生活做起,更多地倾听、理解孩子,不过度赞扬,也不随意批判,用行动说话,可能比纯粹讲道理更有意义。

孩子减肥与患进食障碍有关吗?
许多患者引发异常节食行为的起因在于追求瘦身的价值与行为取向,这可能成为引发进食障碍的重要隐患,研究表明对体型、体重歪曲的认识与期望是进食障碍的重要心理病理特点,而低自尊也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身体不满,并因此引起与进食障碍有关的瘦身倾向等心理和行为。
那么,如何通过增强身体自尊进而预防进食障碍的产生呢?减少舆论和周围环境对于“瘦即是美”的引导,用正确的认知矫正患者对形体的歪曲认识和不合理的期望,建立恰当的体型认知需要家人和亲朋好友一起建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积极引导患者关注体型以外的优良特质。
身体自尊过低会给个体带来负面的情绪体验,患者想要通过改善形体达到改善自尊的目标,对此,积极引导其通过更加适应性的方式获得自尊极为重要。鼓励患者已取得的成就、发掘并称赞其身体特质和精神特质、提供积极的条件帮助其取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更高成就、拓宽对于自身狭隘的认知等都对增强患者的自尊有所帮助。

进食障碍患者能吃“代糖”食品吗?
确实,近些年无糖食品越来越火,包装有“0糖”字样的食品受到消费者们强烈追捧,尤其是食物过度关注的进食障碍患者们。
最近常有一些家长在问,我们的孩子想吃“代糖食品”,能吃吗?
所谓无糖,可以理解为用不易被人体吸收的代糖,替代易造成蛀牙、肥胖、高血糖的食糖(白糖、砂糖、蔗糖、果糖和麦芽糖等)。
那么代糖真的是像宣称的那样,让您既可以享受美食又能“甜得很健康”吗?
代糖其实就是甜味剂,不论是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它们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常见的代糖多是化学合成的,比如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等。
下面举出一些代糖可能的危害,而这些危害很可能都被“低热量”、“不长胖”等等宣传所掩盖。
1. 可能吃的会更多。代糖可能让人产生“吃了代糖就可以多吃点其他的东西了”,最终导致进食更多食物,引起肥胖。
2. 代糖吃多会上瘾。长期使用高甜味的代糖,会让人们对甜味产生强烈的依赖,一旦没有刹住车,可能吃进更多的糖。
3. 影响体内的食欲、味觉的调节。
4. 一些未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甜味剂除了模仿糖的味道,其实也模仿了糖对机体的影响——不仅可以触发胰岛素分泌(干扰血糖调节)、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胃肠道功能),也可能会打乱与饥饿感或饱足感相关的激素分泌平衡,也可能会干扰氨基酸代谢,进而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增加焦虑、抑郁的风险。
对正常人来说,在适量摄入的前提下,无糖食品的摄入不会带来明显安全风险。
但是,对进食障碍患者来说,他们本身存在进食行为紊乱,不能良好管理饮食,容易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及消化道功能紊乱的问题,就更不适合使用代糖
食品了。

进食障碍患者能进行生酮饮食吗?
近年来“生酮饮食”越来越火,被夸得天花乱坠,把碳水化合物视为洪水猛兽,宣称可以减肥、减脂。
有些进食障碍患者在治疗前可能经历过这种饮食方式,甚至一些有暴食行为的患者会想,只暴食高脂、高蛋白食物,是不是可以达到不增重、反而减重减脂的目的。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低碳水食物的一种配方饮食。生酮过程,就是在葡萄糖不充足时,通过脂肪转化为酮体,从而提供备用能源的过程。当进行生酮饮食的时候,实际上是以让全身各个需要糖的重要反应停滞为代价,把糖省出来供给只能用糖的红细胞,其他能用酮体的细胞勉强用酮体替代,消耗脂肪制造的酮体。
长期这样做,容易出现大脑迟钝感、胆结石、肾结石、甲减等等。生酮饮食本质就是强行饿瘦,是违反人类生理规律的。当长期断掉碳水的时候,大脑也不断产生“去吃糖”的欲望。当满口肥油觉得自己吃的很饱时,身体却因为吸收不到糖觉得:“这家伙是不是赶上了饥荒”;而当恢复正常饮食时,身体却觉得“饥荒的岁月终于结束了”,为了预备下一次可能出现的“饥荒”大开合成代谢,所以生酮饮食停止后的体重反弹要比任何情况都迅猛。
所以,对于进食障碍患者来说,是不适合生酮饮食的。他们本身无法合理规划进食,存在进食行为紊乱,让他们长期戒掉碳水类食物,可能会比正常人更难坚持生酮饮食,也可能会比正常人更容易诱发暴食行为(即使是厌食症也会出现)、报复性进食碳水化合物,进而引起体重的波动,情绪的变化,影响身体的脏器功能。
如果不调整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会持续陷入暴食-节食的恶性循环中,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分配饮食结构,希望大家都能和食物良好相处~

父母要不要和进食障碍患者“讲道理”?
“这点饭菜一点都不多,几口就能吃完。”
“呕吐多难受啊,你可以控制住的。”
“这个是有营养的,对身体没有坏处。”
在进食、体重、运动等相关问题上,很多家长都会下意识地试图从理性角度说服孩子。实际上,这些在常人看来非常荒谬的想法,是疾病带来的认知歪曲,并不是用“讲道理”的方式能轻易改变的,当存在饥饿、营养不良等问题时,认知歪曲甚至会愈加严重。因此我们并不建议父母和孩子在进食相关问题上争论谁是对的,这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反而会认为父母根本不能理解自己,更加抵抗父母的管理。
应该怎么做?
记住,不要和你的孩子争论进食、体重、运动等相关问题。
更关注以下:
1.认可孩子的感受,例如对于体重增长的恐惧和焦虑等;
2.倾听孩子的困难,例如长期节食后很难接受肉类,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厕所呕吐等;
3.肯定孩子为了康复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例如虽然还是很撑但是能基本吃完了,暴食呕吐频率比之前降低了;
4.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规律饮食计划,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方案——我们知道这是为了孩子的康复必须做的。
当患者饥饿状况好转、营养改善后,认知歪曲也会有所松动,这将会是个良性循环。

青少年不想接受治疗,我要不要听TA的?
多数进食障碍患者起初都是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在这种时候,父母是不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呢?
当我们的孩子突发疾病,但TA坚持不要去医院,哭着说不要吃药、害怕打针,家长们会怎么应对呢?
我们一定不会放任不管,我们无论如何会把他们带去医院,我们也不会听从孩子“不治疗”的意见,即使孩子哭着闹着,因为我们知道,这么做虽然可能孩子是不高兴的,但我们坚信这是对的决定——为了治疗疾病。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进食障碍的治疗。在疾病的影响下,孩子会用各种理由拒绝接受治疗(如:“我只是没胃口”,“我自己会管好自己”,“你要尊重我的想法”等等),这些理由总是听来很有说服力。但进食障碍持续发展下去,带来的各种危害不可小觑,甚至导致死亡。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由父母来做出有关治疗的决定。我们可以和孩子作一定程度的协商和讨论(例如在家试一周,如果不行就去住院),但不是让他们做决定,并且父母要果断采取行动(尝试一周仍然失败,那么就坚决去住院)。请坚信你们做的是对的事,你们只是在帮助TA康复。
我们的患者经常会说:“你根本不理解我肚子胀得多难受,你们为什么要逼我吃那么多。”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对你感同身受,但有一点很明确,我们在做能够治好你的事情。

孩子要增加营养,保证摄入热量够就行吗?
在进食障碍的饮食管理中,我们要求三餐要营养均衡,即内容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营养成分,并非只看热量。对于营养不良、需要增长体重的患者,往往还要在三餐外增加2-3顿加餐,内容除了普通食物,还有营养补充剂。
一般来说常用的营养补充剂除了安素、全安素(添加膳食纤维),还有能全力等。这些补充剂都是营养比较全面的。此外还有家长提到了蛋白粉,蛋白粉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肌肉量,但它并不像刚才提到的几种营养补充剂那样营养全面,因此不能用蛋白粉替代安素,但是为了增加肌肉量,可以适当在服用安素的同时增加蛋白粉的摄入。
还有家长比较过牛奶和安素的热量,同样原理,我们不能只看热量,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安素也是不同的,并不建议牛奶替代安素。

进食障碍的孩子可以做瑜伽吗
瑜伽(Yoga)源于古印度,在印度梵语中的含义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是一种通过改善人们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
已有一些初步证据提示瑜伽对减轻焦虑、抑郁以及一些进食障碍症状(包括自我客体化、身体不满意以及瘦身追求)有益。
绝大多数进食障碍的孩子都存在过度运动,相较于枯燥力量训练或其他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跳神等),瑜伽是一种更好的运动选择,其消耗的热量也较低。
如果孩子的躯体状况经医生评估后,允许做一些运动时,可以鼓励孩子尝试瑜伽。

孩子体重恢复后,为何体重相关的认知没有改变
有些家长提到,孩子体重恢复正常后,为何体重相关的认知没有改变,觉得非常的沮丧。
事实上,和体重相关的歪曲认知通常会随着体重的恢复而慢慢改善。
一方面是因为体重的增加、营养状况的改善,使得大脑皮层的相关改变得以恢复,而皮层功能的恢复使得认知的灵活性增加,思维不再那么刻板。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并不是体重恢复后,相关认知就会马上改善。
另一方面,认知的改善和心理治疗的作用也密切相关。并不是体重改变后,就自然而然的会认为,之前的想法都是不对的,是体像障碍,对体重体形的关注是过度的。而是随着治疗的进展,孩子会开始反思,之前是哪里出了问题,并在认知上会有一些动摇和改变。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个变化都是比较慢的,滞后于体重增长的。
对孩子认知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孩子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TA总是要和这个社会接触,尤其是媒体和同伴的影响不可避免。尤其是青少年,处在发展自我意识的时期,需要寻求身份认同,“融入”同龄人的群体对TA们而言非常重要。很多青少年会认为“苗条”使TA们更可爱。然而TA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并不是衡量TA价值的唯一依据。作为进食障碍青少年的父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其他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也并不是容易的任务。
我们建议您采用探寻的态度,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可能会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您的观点。了解孩子其他的价值观,可以试着利用TA们的价值观来鼓励他们。比如说在学习、体育或其他方面的成就,可以作为躯体美的替代选择,可以支持孩子转向它们以发展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在治疗中仍对身材感到焦虑,是病还没好吗?
每到夏天的瘦身热潮让爱美的人们纷纷焦虑起来,“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盲目追求A4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容易导致进食障碍的发生。进食障碍家属们经历了漫长且煎熬的治疗过程,因患者心中仍有身材焦虑的相关想法蠢蠢欲动而感到不安。这是否代表疾病没有康复?抑或将再次萌发疾病的苗头?
进食障碍的症状分为行为、情绪、思维等方面,治疗中首要目的是恢复躯体健康及器官正常功能,通过规范饮食改善营养,限制消耗及清除行为,治疗躯体并发症;心理及药物治疗情绪,调整不恰当的认知,了解引起进食问题的原因。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可能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仍存在控制体重、怕胖的想法。
只要行为能够控制,即使有身材焦虑的情绪,并未因此出现严重的控制体重及进食行为发生,家人也无需过度担心,打压这样的想法。容许它的存在,并接受它。毕竟即使没有发展到进食障碍的地步,深受身材焦虑所苦的人依然很多。随着疾病的好转,情绪稳定性也会逐渐恢复。

父母的合理的期望
群里有很多家长在讨论进食障碍的孩子以后要走怎样的路——继续读书、上高中还是大学还是为了健康放弃学业?
有位家长回应道:“孩子终要长大,我们家长也是从孩子过来的,扶一把,带一程,他们终究要自己走出自己的路。孩子可以平平淡淡过日子,但是一定要客观开朗地面对生活,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乐趣。医护团队的治疗,父母家属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这同一个目标么。”
这位家属讲得非常好。
现代社会,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原本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甚至希望在自己身上没法实现的或缺失的部分都尽可能的让孩子实现甚至帮自己实现。然而,孩子生病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会有重新的思索,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当孩子病情严重时,父母可能也会非常绝望,有的父母可能会想:“健康就好,其他都不重要。”这可能是当时病情严重时家属一时的想法,但切记不要刻意跟孩子提我对你没要求了,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更加绝望。
我们知道,很多进食障碍的孩子病前学业非常优秀,他们在生病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面对学校的压力、同学,他们可能畏惧的不是学习,可能是因为无法面对学校的人际关系或老师同学的异样的眼光,甚至是一些质疑或校园霸凌等等。
我们要注意的是,尽管为了健康我们需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但在讲话中要注意,因为进食障碍的孩子很敏感,不要让孩子误会成:“你现在生病了,其他都不重要了,反正你什么也做不了。”
父母对孩子的心态和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是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父母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是孩子进步的动力。而脱离孩子实际情况的期望,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带给孩子压力。
父母的期望是激发孩子好好学习的积极动机。当孩子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充满信心地去完成;而当孩子认为自身力量达不到高期望时,自然会望而却步。期望太低,缺乏激励性;期望过高,打消积极性。
随着孩子在进食障碍的治疗中不断获益,孩子逐渐康复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以一点点慢慢提高,就像让考试不及格的孩子下次考一百分是不现实的,而考及格的话则是合理也可以达到的期望,在下一次考70分也是有很高的实现的可能。所以说,父母合理的期望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要一点点地提高。

关于“完美孩子”的辩证学思考
看到家长对完美孩子的讨论,我们或许可以从“辩证行为治疗”的思想里面寻获一些蛛丝马迹。
01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完美成因的讨论。我们的孩子通常情绪都比较敏锐,他们能捕捉到常人捕捉不到的细微变化。因此,他们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上往往会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给了孩子不认可的感受,比如来自同学无心/故意的一句玩笑,父母的一句提醒等,都可能会使得情绪调节变得更加困难。而对于感觉到不认可的孩子来说,他们都通常会尽力做到最好,希望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赞美或关注,这也解释了我们眼中看起来力求“完美”的孩子。他们比其他孩子有着更高的追求,更自律的生活。在这一角度,我们如果善加引导这种“完美”,孩子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成就。
02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完美”带来的许多副作用。完美有的时候就像成瘾物质一样,孩子一旦尝到甜头就会忍不住的把自己越逼越狠。比如在体型、体重、成绩、兴趣爱好等上对于极限的追求。而这些追求往往是我们的身体难以承受的。因此,对于太过追求完美的孩子,需要教会孩子一点点痛苦忍受的技能,即学会忍受自己的不完美。有时,甚至会刻意制造一些不完美的情境,让孩子去尝试体验和接受。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了解了孩子对于完美的追求后,家长尝试去认可,并且和孩子一起去讨论逐步忍受的策略可能会逐步改变孩子对于完美的态度。

接受现实,意味着给改变提供契机
今天继续聊一聊怎么帮孩子重新恢复平衡,这也将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即“接纳”与“改变”。
在长假过后,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例子:许多孩子因为假期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自己以及整个家庭积攒了大量的焦虑情绪。孩子可能会责备自己的失控,而家长在看到孩子继续在节食减肥或者暴食的时候,可能会陷入一种绝望。焦虑、愤怒、悲伤、无助是家庭中常见的情绪。
但是,不论是我们或者孩子被这些情绪影响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这对现状来说不但没有改善,还可能让家庭陷入一个更深的泥沼。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做的,是尝试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接受在过去的长假中我暴食了”,“接受孩子在假期期间不愿意吃饭”。
接受现实这几个字听起来就仿佛是在说认命一般,但其实接受现实恰恰意味着给改变提供了一个契机。接受现实意味着我完全接纳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不再对此抱有责备和埋怨,我可以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走出来,收拾好心情,着眼于当下,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可以做一些什么,去改变我的生活,去让我的生活朝着我想要的目的地前进。比如,“我可以尝试坚持一整天规范饮食”、“我可以在有暴食冲动的时候去寻求支持”、“我可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予理解”等。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新的一年,重新出发吧。

不要责怪孩子或者你自己
当你看到孩子拒绝吃东西,或者朝你大喊大叫的时候,你很难控制自己不生气,不愤怒,不去责备孩子,或者责备自己没用或者无能。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让孩子和我们更对立,这对于孩子战胜进食障碍没有丝毫帮助。
如果批评和责备自己,则会让自己陷入情绪低落、后悔和内疚中,对于战胜进食障碍同样没有帮助。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评判的技能,不评判自己,同样也不评判孩子。例如对于拒绝吃东西的孩子,不是责备她:“你怎么又是老样子”,而是温柔的和孩子说:“妈妈知道对你来说吃东西很困难,因为厌食症就是如此厉害,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在这里记得要把进食障碍和孩子分开哦!
为什么要做到不评判,因为评判往往会带来情绪波动,例如愤怒情绪,愤怒会让你失去理智,让你更难理解你的孩子,不利于你们的亲子关系。
请记住,不评判不责备孩子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不评判不责备自己可以增强自己的情感韧性,让你做一个情感更稳定的父母。

全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上进食障碍以后,她们仿佛变了一个人,她们变得情绪化、易怒,她们的进食变得紊乱,她们可能对你的态度很冷漠。也许作为父母的你告诉自己:“我真的受够了,这样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我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普普通通的生活。”
是的,当我们处于困境中的时候,我们很想当作一切没有发生,这样就不会有痛苦的情绪。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属,如果事实的确已经发生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全然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因为拒绝现实不能改变现实,拒绝现实只会让你陷入不快乐、愤怒、哀怨和悲伤之中。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它作为一种信号,能告诉你有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例如:孩子生病了这是一个事实,我们需要练习全然接受。请记住,生活虽然有痛苦,但是依然是值得过的。

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无法消除焦虑的源头怎么办
有家长提出,当焦虑来袭的时候,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并不是很有效。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孩子的焦虑无法通过安抚来消除怎么办?这一期对这一点做出一些回应。
首先,同一个方法,对于不同的人的缓解焦虑的效果是不同的,抚摸小动物对于有的孩子而言很有效,而有的孩子可能对此无感。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不一样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专属于自己的缓解焦虑“工具箱“。
其次,当焦虑的强度较高时,孩子处于被情绪“控制”的状态中,难以进行理性思考。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情绪降温,让孩子的焦虑程度下降,避免被焦虑驱使做出让情况更糟糕的事情(比如暴食、自伤等),但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完全消除焦虑的根源。
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源于很深的怕胖观念、人际困扰和其他不合理信念,比如如果我不优秀就不会被人喜欢、控制不了体重就无法掌控人生等等。这些深层原因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需要孩子去做探索和觉察,逐步纠正不合理信念,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家长、医生和治疗师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进食障碍也可能影响认知能力,因此药物治疗和营养恢复对于孩子的观念转变也很重要。

对于心理治疗的期待和认识误区
在家属群中各位家长普遍提起的一些问题便是关于孩子和心理治疗的:
什么是心理治疗?它到底有没有用?我的孩子要不要去参加心理治疗?如果ta不想去怎么办?
心理治疗一般根据参与的人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被分为几类:个体、家庭和团体。
l个体是一对一的,也就是一个来访者和一个治疗师进行的,时长一般为40-50分钟一节;
l家庭治疗是一位治疗师与整个家庭合作完成的,根据疗法流派的不同,参与者可能会是家庭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
l团体是一个治疗师和多位来访者共同进行的,团体治疗的一个优势是它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同伴支持和反馈。
那么我们接下来主要讲讲个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并来讲讲来访者或家属对其应抱有什么样的期待。
如前文所说,个体治疗的方式为一对一,形式多为谈话模式(对于儿童来访者可能会需要道具进行辅助)。在治疗中,治疗师会与患者就某些话题进行讨论。有人可能会认为,治疗过程是治疗师进行“洗脑”的过程:对于厌食症的来访,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软磨硬泡让ta吃饭;对于暴食/贪食的来访,就是说服ta不要吃那么多。
其实,这都是对心理治疗的误解。与这些迷思正好相反,一部分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很少与患者讨论关于“吃饭的事情”,也不会反复提及“你应该吃饭”或“你应该少吃饭”等等。因为治疗流派不同,治疗师的治疗风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治疗师都认为进食障碍背后有导致它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而与其与来访者纠结于吃不吃饭并陷入死循环,治疗师会选择去探寻和解决这背后构成问题的原因。
因此,个体治疗绝对不是“洗脑”或软磨硬泡,而可能会是讨论ta的情绪困扰、人际关系上的纠结、小时候的经历、对爸爸妈妈的想法等等。一些家长会反应孩子对于参加心理治疗有所抵触,或许在了解了个体治疗并不是说教后会有所改观。
与抗拒心理治疗相对应的,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心理治疗是“仙丹”,这其实是对于心理治疗抱有了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待。在参与心理治疗之前,一些人会觉得自己当前面临的痛苦和问题会被治疗师一句点醒,就好像电视剧里那一个顿悟的瞬间一样。虽然这样的顿悟瞬间会偶尔出现在治疗中但却是少数。因而此类来访者会期待通过一次治疗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会下意识地将治疗师当作知道所有问题答案的“救世主”。
但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治疗师也只是普通人,没开上帝视角。因此,心理咨询更像是一条来访和咨询师合作走完的路:没有人会比来访本人更了解ta自己,但咨询师可以提供ta发现/改善自己的工具。而治疗的终极目的,不管是哪个理论流派的治疗师,都会是帮助来访者建立可以自己面对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治疗师并不是也不能是“全能的“。
还有一个对于心理治疗的误区在于:社会上普遍认为参与心理治疗的人就是精神病,是疯子。这也是大部分人抵抗心理治疗的原因:害怕被别人(或自己)看作疯子。但事实是,并不一定必须患有精神疾病才需要心理治疗,它是可以对任何人开放的一种辅助工具。在心理治疗中经常被谈到的话题:情绪、人际关系、烦恼和问题等等,这些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因此所有人都可以选择心理治疗,作为一个自助工具。
那么说了这么多,大家或许对于心理治疗有了基本了解,也澄清了一些对于它的误解或迷思。希望对于你有所帮助~

执行《饮食协议》,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饮食协议》的执行,可能会是很多家长感觉头疼的事情,协议的内容很清晰,但是如果孩子们不太配合,协议很容易一纸空文,看不到任何效果。
一些家长发现,对于出院的孩子来说,住院时各项安排就是按照《饮食协议》上的内容执行的,孩子们身体及情绪状况,也都比较稳定,但同样的事情出院后,怎么就变得有所不同了。一旦开始慢慢偏离《饮食协议》的内容,部分执行到完全不执行,就是时间问题,这样确实没办法保证任何效果了。对于在家康复的孩子,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更难入手。
我们先请遇到困难的家长们回答一个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饮食协议》的?你真到做好心理准备去执行了吗?
第一、明确知道协议的目的很重要
协议内容是为了恢复健康而商定的内容,是孩子和家长都必须要做到的事项,比如三餐定时定量的规定,运动项目、时间及强度的规定等等。孩子要努力达成协议内容,家长也不可随意给协议内容加码。
同时,协议也让家长和孩子在康复目标和执行方案上达成一定共识,减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出现,也降低了为此发生争吵的可能性,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疾病康复上。
第二、协议不是冷酷,是在保护孩子
孩子们进餐时常常会说自己吃得很胀、胀到想吐,也可能会大哭,表示实在吃不下了,这时候家长很自然地会感到心疼,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如果还按照协议的量给孩子吃饭,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长时间饥饿的肠胃,其功能会必然受到影响,正需要通过恢复饮食逐步恢复容纳和消化的能力。而在恢复饮食的过程中,初期确实可能有不适感,但这恰恰是胃肠在努力重新适应食物的信号,这个阶段在康复中不可避免。如果此时我们就答应不吃、少吃,反而使孩子的肠胃继续遭受饥饿,营养得不到改善,躯体问题只会持续加重。
因此,我们更要鼓励按照协议规定量进食,降低或持续减少进食量是在维持疾病。
第三、看似刻板的协议,其实为弹性商议提供了保障
条条框框的协议,总是让孩子们很抓狂,感觉自己被管得严严实实。其实不然,虽然协议对进食时间、进食量、运动量等等都作了规定,但在不违反协议内容的情况下,事情都可以进行弹性商议。
比如一周菜谱,这个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大家商讨着来,只要符合规定摄入的量和种类等要求就可以了。但如果三餐只吃沙拉,那么就是违反了协议,则不可妥协。
又比如孩子原来几乎不怎么吃东西,现在开始恢复进食,实在撑得很,那么也可以暂时用液态营养剂替代一部分饭菜,同时家长要继续鼓励孩子下次争取完成完整的一餐。但如果是每餐都少吃一部分,也不补充足够的营养剂,每日进食量达不到要求,则不可妥协。
可见,弹性和妥协不是一回事。
弹性是在协议内的尊重和自由,妥协则是协议崩坏的前奏。
第四、协议不会被轻松接受
要求与被要求之间一定是相冲突的,这就意味着家长们需要有心理准备,孩子执行协议时,不会是高高兴兴的状态,他们可能生气、郁闷;可能愤怒、反抗;可能消极、回避;可能威胁、敌对。
孩子情绪上的不接纳或者不配合,某个程度上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现象,哪有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少家长很在意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管理会因此缩手缩脚,一旦孩子威胁说“你们再逼我吃东西,我就再也不和你们说话了”,家长们就会妥协,开始失去饮食管理的掌控权。
家长首先要接纳一个事实:协议的执行过程不可能风平浪静。但接纳了也不代表就绝望了、没办法了,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处理情绪,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课题。
希望这篇可以帮助家长们对《饮食协议》有个更全面的认识,这会是一个从彷徨无措步入有效实践的良好开端。

学了技能没有用,你是不是踩了这些雷?
疾病是个信号,家庭开始全民皆兵,为了应对疾病,安排了各种学习,了解疾病的成因,疾病的发展,疾病的诊疗,亲子沟通技巧,情绪表达方式等等。
可是,很多家长书没少看,课没少报,咋就看不到效果? “该用的话术我都用了,哎……” “同孩子说话也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脾气,尽量去理解他,可效果还是没见到多少。”
我想这对于正承受着身心疾病困扰的家庭来说也不少见,对于倾听、共情、亲子沟通、DBT等技巧和方法家长们都是耳熟能详,但是与孩子的交流却是每每受挫。
孩子正受ED的控制,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就算这样想,也没用!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踩到这些雷区:
雷区1:学习过=掌握? 不少家长学习了很多课程,课程现场与老师也有不少互动,现场感受非常好,但这种现场感和参与感,并不能说明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更多的是现场有被共情到或者有了挺多情绪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学习的往往是理论知识,我们记得住一二三四,知道流程步骤,这是属于知识记忆,关键还是要结合自己家庭实际情况去思考及运用,将理论转化成实操,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好边做边理解,当我们真正的使用起来,并且不断地分析、总结、改进的时候,才是掌握的时候,否则都只能说我们学习过。
雷区2:练习不够,不敢试错 新的技能及技巧,掌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刻意练习,不少家长在使用话术时,由于紧张,不分析场景和实际情况,直接照搬照抄,孩子往往感觉父母不用心,甚至说父母虚伪,不理解还装作很理解,共情的很假。
话术是一种示范,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话术的结构,而不在于话术的具体内容。内容依据具体场景而定,同孩子之间的交流,才具有真实性而言。
当然,起初也确实会有很多不适宜的情况,这都属于试错,会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练习,变成肌肉记忆,非常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
雷区3:学了技能,忘了心态 我们相信认真对待治疗与康复,一定会取得进展。
除了技能方法的学习之外,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哪怕是细小的进步,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很重要的,提示我们的努力是有成果的,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让这个成果,保持下去。
但积极要恰当,ED这个疾病有病程长和易反复的特点,警惕盲目乐观,保持稳步前进便好。
雷区4:追求绝对有效 技术、方法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就是不存在绝对的金标准,没有所谓的绝对有效的方法,也没有全体适用的方法,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
即便我们学到了一些方法,我们也要保持合理的期待,随时观察和调整,同一个方法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存在着个体差异。
极端点说,好比,有的家庭只共情就好,有的家庭只倾听就好,有的家庭要共情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有的家庭正相反。
这就要求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要“属地化”,要在自己家里改一改,再使用。
雷区5:被自己的焦虑情绪绑架 很多家长本身也比较焦虑,整日不安心,学了很多方法。过度学习的行为本身,是可以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但是也只是短期效果,就像暴食的孩子,只要一吃东西情绪就能好一点,但是这是短期的情绪安抚,想要情绪长期被安抚,需要的更多,比如身体康复,认知、心理调整等,而不在于是否学了很多方法,有了很多武器。
不过话又说回来,家长由于自身的焦虑和对孩子的担心,会渴望孩子的疾病有快速或明显的进展,就很容易将所学的各种方法,犹如十八般武器一样,轮番上阵,孩子可能会感觉自己像试验品,到头来家长也还是无法安心,好好的陪伴、理解孩子,反而适得其反。
家长们千万别被自己的焦虑情绪绑架,小心乱拳打死老师傅。
雷区6:刻板使用技能 我们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是条条框框的,但用起来并非相互独立,家长完全可以尝试组合使用。比如,共情地倾听孩子的困扰,并适时谈论其他话题,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ta调节情绪。
组合技不是一股脑把所有技能扔上阵,是要在充分练习、试错后,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开展,最终总结出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方案。
比如同样是孩子情绪不好,有的家长发现共情和倾听效果很好,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更容易“爆炸”,要先进行危机干预——所以,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雷区7:自己闷头练不如找个好搭档 家庭成员之间是很好的练习搭档,比如父母双方,家庭成员之间练习的时间、空间,也都比较宽裕,安排的余地大。通过练习,家庭成员还能发现并解决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齐心协力,一起进步。
家长群里的家长伙伴们,也是不错的选择,练习的同时,也能交流心得体会。
技能学习效果不佳有太多可能,比如家长们困在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力孩子的进展;也可能是我们使用方法时太生硬,没顾及孩子的感受;还可能是我们没有信心,没有坚持下去等等。
总之,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学,更是多多的练习、使用和分析复盘。一个好方式也许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不能用用就心急,没效就再换。我们要注意,方法使用的对象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在意的人,一定要重视ta的情绪感受,用心的理解倾听,真诚的态度,坚定的决心,相信的力量,比任何华丽的方法有用,静下来、稳下来,试着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孩子“生病了”,为什么家长自己要做个体咨询?
很多家长已经有一个共识,进食障碍是心身疾病,孩子们不仅要注意身体的康复治疗,也需要配合上心理治疗,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进展。
我们一般常说的进食障碍心理治疗包含患者本人的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
随着孩子治疗的逐步开展,部分家长也呈现出自己心理咨询的需求,或者会被建议去做自己的个体心理咨询。
不知道家长们会不会好奇,孩子“生病了”,为什么家长自己需要去做个体咨询呢?
心理咨询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消除影响或维持问题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确实可能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长作为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重要的参与者和提供者,有可能因为自身的原因影响到孩子,经评估确认后,可能会按照需要建议做家长自己的个体咨询。
比如,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投入了很多,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家长倍感压力,不少家长的压力甚至大过孩子本身,常常影响到家长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见过不少家长压力大到整晚不能入睡的情况,甚至需要到医院就诊的程度,像这样的时候家长也需要心理咨询的支持和帮助。
还有不少家长非常焦虑,为了解决问题也去学习很多教育或者心理的知识、技能,努力的尝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但是,当并不能出现立竿见影效果时,会情绪崩溃、抑郁大哭,甚至动了过度消极的念头,也需要家长做咨询。
另一部分家长本身性格急躁,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很快乐的成长体验,经常被忽略、被粗暴对待等等,每当不能快速解决问题时,便会粗暴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可能暴力的对待孩子,比如当众掌掴或表达“我怎么生出你这样愚蠢的孩子”,这样的处置方式,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亲子关系,损害了孩子的尊严,更可能造成一些家庭悲剧,这类情况也需要家长做个体咨询。
孩子的问题往往会牵动整个家庭,常常容易影响到夫妻或婆媳等关系,大家出于担心,容易从寻找原因发展到追究责任,使养育或康复分歧多多、矛盾不断,最后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大混战,吵架、离婚等等,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康复环境,这类情况也可能会建议家长自己做咨询。
简单说,家长自己情绪稳定了,家庭环境和家庭互动可能就稳定了,支持性环境可能就出现了。支持从来都不仅仅是嘴上说的“你做什么我们都理解”,更包括自己潜在对孩子影响的改善或消除,做父母个体咨询便是行动上的支持。
这部分并不是谁有错,本身父母的经验都是宝贵的经历,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将经验分享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我们的经验来自于曾经的生活或人带给我们的“伤害”时,这样经验大多是带有“回避问题的特点”。
我们会担心孩子重复我们的经历而受伤,就会一直训练和告诫孩子别去求人要靠自己。这个独立不是真实独立的需要,只是为了避免伤害。
孩子们值得拥有完整的人生经历,而不是父母帮忙“筛选”过的生活体验,这部分受伤后的心理规避,可能我们日常很难意识到,深埋潜意识之中,需要家长借助个体咨询进行理解和修通。
因此,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是有可能出现孩子“生病了”,家长自己去做个体咨询的情况。
我们只是在减少影响因素或者消除可能维持问题的因素,让孩子拥有更多可能,也是我们家长为孩子的成长,作出的间接且关键的努力,借此机会也能帮助家长自己,走出曾经的影响和创伤,拥有更多轻松闲适的心理环境,“双向奔赴”的心理咨询,也许值得拥有!

当孩子有“消极”表达时,我该怎么办?
“消极表达真的太可怕了!
我从来没想过,消极表达不仅让孩子消沉,也让我们整个家庭看起来都毫无生机!
孩子每次有消极表达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应对!
Ta总说:
感觉生活没劲、烦;
什么都没意义;
自己是烂人;
没人会喜欢自己;
努力有什么用,到头来结果还是一样。
家长们常常是一边心痛,一边宽慰:
你想开点,多想想开心的事情;
别说胡话,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没意义,别瞎想;
谁不喜欢你,我们都喜欢你。
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对孩子好像起不到帮助的作用。

家长们可能始终不理解,这么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说这样的丧气话?
以上这些表达,对于有抑郁情绪的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心理体验,这样的情况需要家长紧密的和医生配合,持续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生命安全。
家长们如果仅仅提供一些语言安抚和应对,可能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惯常思维,家长会尝试通过找到抑郁的原因来应对,比如是上次考试后孩子情绪开始不好的。
于是,安慰孩子考试分数,有高有低都很正常,下次我们可以再努力或者告诉孩子分数不是一切。
考试失利是一个触发事件,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却不是全部。
抑郁是一种持续低落的心境状态,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事件,甚至也没什么具体缘由,因此针对具体还事件的安慰通常没有效果。
抑郁情绪确实很容易让孩子感觉没有未来和希望,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心病还须心药医。
应对情绪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尝试着采用理解情绪,并回应情绪的方式。
(以下任何互动或交流,需要家长在优先保障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有的孩子可能会感觉到自己没用,什么都做不好,生活没有意义;有的孩子可能感觉自己努力过,什么都没改变,很绝望等等。
具体什么心理状态,我们是可以尝试着去问问看的,有的放矢:
比如说,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感觉自己是没有希望的?
你是不是已经很努力的在帮助别人或者回应别人,但是依然感觉到被忽视,不被人喜欢,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或者自己是不被人喜欢的?
当我们做这样的表达,帮助孩子说出困扰ta的问题时,孩子就会被深深的理解到,理解是最好的支持和放松,人的心理感受好一些了,消极负面的体验就会好一些。
同时,帮助ta为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根源处滋养。
不被理解、不被看到,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误解,也是最大的忽视!
ta的改变也好,努力也好,在被家长说出来的时候,不仅被看到和理解到,还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遇到困难时,没有直接被打到,而是还尝试过努力和改变,多么积极的行为,多么积极的应对,值得我们帮助孩子意识到这点!
接下来家长还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再有消极表达时,反复呈现这样一种对话模式。
每一次孩子表达自己的无力、无助或者没希望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回应ta的这种感觉。
别回避去谈消极的部分或者想法,能互相交流的“消极”就已经不再消极了,回避谈总是带有一种 “这是种错误”、“我不该的这样想”的自我批评式的心理暗示,公开交流可以破除负面暗示。
大方的交流任何消极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也能示范给孩子一种“接纳”的体验,有什么想法都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我们接纳有时候我们很糟糕,那种体验会让我感觉到挫败、无力,是沉重的打击。
但是,没关系!这种感觉是可以交流的,也能被我父母接纳,不用藏在心里,不丢人,也不无能。
当然,我们也需要知道,这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孩子在心里可能已经千万次体验过那种无力、无助,甚至绝望的感受。
肯定不会是很快就能消除掉的,但只要方法恰当,多一些这样的互动回应,就是来自父母的极大支持,家长们要保持信心和耐心,相信日积月累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客观的看到,家庭互动只是众多资源之一,也不能过度放大家庭互动的作用。
依据孩子抑郁的不同程度,还可能需要配合相应的专业支持,比如定期复诊,如有必要持续心理咨询、持续用药、甚至住院治疗等等,共同为孩子的情绪情感,创建稳定的支持平台,才能对孩子帮助更多。
让我们相信理解越多,可能越多!

你有没有把自己变成“替罪羊”?
“我的孩子生病了——进食障碍,已经超过一年了,这些日子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普通的三口之家,到辗转各地、各科室就诊,再到最终在进食障碍诊治中心确诊,心情几经变化,真可谓跌宕起伏!
我并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我想也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但能怎么办呢?
这就是再真实不过的事实了!
我和爸爸因此事吵了无数次,我总是感觉命运不公,明明之前都好好的: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
吃饭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吃饭?
到底哪里胖了?
是我的问题吗?
我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到头来是我没教好?
……
我还能做些什么?”
相信很多进食障碍家长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即便在心底呐喊抗争,最终也会选择先放下自己的失望、心痛,将注意力全部转回到孩子的康复中来。
但是,越是治疗越是发现,如果疾病是一种错,那犯错的人可能是自己!
崩溃、矛盾、愧疚、自责、无力……
所以康复的过程,更像是家长的一场识别自我错误和改正自我错误的历程。
家长们开始自我怀疑,很多信息扑面而来,似乎也都在印证这件事情,家长本就心疼孩子,听到各种家庭教育的信息,更是开始责怪自己:
是不是我之前太心急了,我脾气也不好!
早知道这样回复孩子就好了……
上次那么说孩子可能会有不被理解的体验吧?
是不是我一直没学会亲子沟通的好方法,所以孩子才好不起来的?
面对与孩子的日常交流,更是斟酌每一句话,小心翼翼,反复思量,就像考试一定要有个正确答案一般。
做家长不仅很难,更是很累!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疾病并非一个错误。不可否认心身疾病的康复,需要考虑到心理因素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考虑到养育环境、亲子沟通的过往影响,但不意味着,家长们过去的教育铸成了大错是一个“罪人”,接下来的康复就是家长的“赎罪之旅”。
如果家长们潜意识里有了这样的想法,家长就成了“疾病的替罪羊”,孩子们也能感觉到这点,非常默契的认同了家长是“替罪羊”的情况。
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康复过程中,家长比孩子更主动、更努力,但孩子才应该是为自己健康努力的第一责任人。
替罪羊心理会让孩子把“锅”送给父母,“你们有问题,你们改”或者“你们都不改,我改什么?”。
这种替罪羊的心理会阻碍孩子真正面对问题,并有动力去改变问题。很显然,这不能真正走向康复。
当然,家长们确实可以学习一些沟通技巧、方法,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因为这些是家庭支持的一部分,但不意味着家长是改变的主体,甚至成为孩子改变的前提,不合理的认知会维持问题,还是那句话,不给“ED钻空子”。
另外,我们了解心身疾病诊疗的一个原则是找到疾病的心理机制(模式),并消除维持因素。
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常常会帮助我们找到这样模式,只要我们调整交互方式,就可能带来不一样的心理体验,进而用新的体验代替原有的体验,孩子感觉不一样了,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可能就不同了。
比如,孩子感觉自己是被信任的,可能就更加自信,敢于挑战,哪怕是疾病这样的对手,他们也许也想去挑战,这是内在的动力,同我们一直的外在鼓励明显不同。
但,我们并不需要想象成孩子不自信,就是家长以往的错误,以为家长只要去改正错误,孩子就会好起来。
疾病出现了,我们就治好它,不需要“替罪羊”。
如果康复需要考虑过往家庭教育,亲子交流的影响,我们就去理解影响,改善影响。
疾病作为一种提醒,确实可以加以利用,去识别一下这些问题,重新去理解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在现代更具有适应性。
这更像是家庭教育的一种迭代和升级。
所以,家长朋友们,放下对自己的“审判”,让自己松弛下去,转化为更积极的心态和视角,接纳疾病和自己。
不过,过程中需避免“病急乱投医”的情况,现在学习渠道多 比如看书、看科普,还有各类自媒体,诸如“百度”、“小红书”、“视频号”等等,接收的信息可能既不科学,更不系统。
咱们试着稳定下来,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再急我们也需要选对方向,比如,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
有不少家长都在表示,初期居家治疗时,各种焦虑和冲突,但是,后面住院了,反而安心了。医院里有专业的诊疗团队,孩子可以接受到饮食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团体治疗等等。
不仅如此,医院也为家长们准备了相应的课程,涵盖理论及实践课程,也有团体课程,帮助家长系统学习认识疾病和应对疾病,对于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也都有系统的课程,也有放松身心

得知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后,家长的几个心理阶段
家人生病,怕是对每一位家庭成员来说,都是晴天霹雳。如果是孩子生病,家长更是心痛不已。
对于这样的消息,通常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一般来说,家长会经历五个心理阶段,否认、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一、否认阶段
家长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会下意识的寻找各种证据,去表明自己的孩子是没有问题,孩子现在的表现都是偶然的,绝对不是疾病的表现。
心理疾病是一种异常的心理活动,但心理活动本身带有一定隐蔽性,本身就不是很容易被察觉,相信大家听过“微笑抑郁症”,如果长时间处在“否认阶段”,容易延误病情。
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感觉到很多悲伤和委屈的情绪。
二、愤怒阶段
家长在这个阶段依然处在不能接受疾病的阶段,会感觉到不公平:
为什么发生在自己家里,为什么是自己的孩子?
别人的家长也都很忙的,他们照顾孩子还不如我们用心,自己和爸爸也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还要家长怎样?
进食障碍患者的家长,也可能会认为,就是吃饭这件事,这么简单,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连饭都吃不好!
这些都是家长不能接受生病事实后,产生的愤怒的情绪,这也是进食障碍患者家长,在得知孩子生病初期,很常见的一种情绪。
三、挣扎阶段
这个阶段家长开始想要试着去理解疾病,甚至去学习相关知识,也在尝试安慰自己,没事的,生病就去治疗!
但是,随着疾病带来持续的压力和影响,没有完全接纳疾病的家长,心绪会有很大的波动,安心治疗和逃避压力(没生病)的挣扎,时不时就会出现。
比如说,通常情况疾病都会影响到学习,不少孩子在心理疾病的影响下,不能正常学习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出现厌学情绪以及逃不开的升学压力等等。家长自然很希望孩子没事,疾病像个小问题一样,咬咬牙挺过去,一切继续。
但现实是孩子还是生病了,家长就很焦虑,希望孩子快点康复,不断的要求孩子坚强一点,努力一点,这个阶段家长由于还没完全接受生病的事实,对于孩子的康复,往往是以一种提出要求的形式出现,疾病很像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吃饭?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好好吃饭,快点改正!”
这样不能接受疾病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会让孩子感觉自己都生病了,还是被忽视,什么都还是要靠自己让孩子非常恼火,进一步爆发与家长的冲突,不配合做好康复的任何事情或者干脆示威一般的躺平,把疾病当做对父母的“惩罚和对抗”。
这个阶段家长往往是很焦虑的,需要面对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心理体验。
四、沮丧阶段
这个阶段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是真的在生病,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生病都已经是既定事实,家长只能试着去理解,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去想办法,并且可能伴随着去诊治,家长越来越看清这个疾病的真面目—困难的心身疾病,需要全家动员,并长期努力,持续调整,还有复发的可能,难免不沮丧。
这个阶段压抑是常态,抑郁情绪很明显。
五、接受阶段
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家长们可以试着冷静下来,开始慢慢思考,接受这个疾病,知道并不需要去管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家长的错误,还是孩子自己的问题。纠结过往只会延误诊疗的时间,让孩子和家庭沉浸在痛苦中更久,眼下更应该集中力量,协助孩子走上康复的正轨,帮助孩子和家庭脱离疾病的折磨。
明白真正的接受,是孩子生病是整个家庭的事情,我们一起努力去面对,一起相互协助和支持去帮助孩子。
家长们可以对应自己的心理状态,判断一下自己属于以上哪个阶段,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调整自身的状态。
如果我们还处在前三个阶段,也不要灰心,告诉自己,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接受孩子生病的现实,确实不容易,作为家长感觉到很多愤怒、不公的情绪很自然,也很正常,这是我们心疼孩子,责怪自己,又着急解决问题的正常心理体验。
接下来,可能家长还会经历沮丧阶段,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的求医问诊与求学的矛盾及调谐,康复过程中的好转与反复,亲身经历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到每一步的不容易,难免会沮丧。
在整个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尽早寻求专业支持都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尽快调整自身状态,减少内耗,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帮助我们的孩子上面。只要我们不放弃,最终一定会获得经验和取得进展。

孩子发脾气时,为何我怎么总是想回避?
每到孩子发脾气时,我们会看到有些家长们会直接采取回避的态度。
必须指出的是,一旦家长开始本能回避与孩子的冲突,也不会在孩子发脾气时,去帮助ta理解自己和调节情绪,后果就是让孩子陷入无助的体验中,这一点反而才是“伤害”。
毕竟孤独面对是有压力的,本身孩子又缺乏经验,情绪调节变成了难题,孩子是会很无力的,他们自然会有愤怒和抱怨,责怪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才开启了下一轮发脾气+无支持抱怨的循环。
家长们的顾虑,确实有道理,因为实践过程中,家家都有自己难念的经。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去探寻一些相关原理和原因,看看到底阻碍的因素有哪些,然后抓住机会表达情感、解除误会,修复亲子关系或者提供家庭支持。
孩子发脾气时,我们可能会回避的原因,可能包括:
1、又想当下解决问题,又怕说的不对起反效果。
不少心身疾病患者的家长们,会经常复盘,类似以前确实因为工作忙或者生活压力,疏于对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注。自从得知孩子情况后,还是很努力的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亲子关系及沟通技巧。以孩子发脾气为例,家长心里肯定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可能会更好,但本能感觉自己不一定能做好,万一处理不当让孩子更生气就不好了。
2、又想冷静处理,又担心孩子有被忽略感。
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一些以后,再和孩子沟通,确实相对容易一些。
不过,好像“过去的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孩子还可能会感觉发脾气时,缺乏被理解和被支持,有一种被忽略感,作为未被解决的问题还可能会不断重现。
3、家长自己也会有情绪。
遇到孩子发脾气时,作为家长也一样会有紧张感,甚至因为孩子的心理疾病,还会感觉有点焦虑,出于照顾者的心态,担心孩子,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焦虑情绪往往是难以耐受的,同时焦虑情绪会促使家长,要找到一个彻底的、快速的、有效的应对方式,处理眼前孩子的脾气,并预防以后再次发生,这些想法都是家长自身焦虑的表现。
现实层面,家长们也确实难以做到,既安抚了孩子,又传授了规则,甚至让孩子彻底调整他们的认知,因此焦虑会像发酵一样持续叠加,越焦虑越不安,家长越要做点什么,比如采取强制手段去压制等等,效果可想而知,亲子关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家长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方面,会受到以上影响,变的缩手缩脚。
4、家长的愧疚自责,让家长们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家长们会联想很多,比如还是自己当年的教育失败,没把孩子教好,曾经的行为伤害了孩子,家长的愧疚感,也会被激发出来。
这个愧疚就会让家长,很难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情况:我们没养好孩子,ta现在脾气才这么坏,才有了心理困扰,都是我们的错。如果现在处理不当,岂不是再次犯错,相当于再次伤害了孩子。因此,家长面对孩子的发脾气或者亲子冲突时,才会顾虑这么多。
我们原本的目标是理解支持孩子、帮助孩子快点好起来,结果在过份愧疚的影响下,悄悄换成了——别让孩子再生气,不让他们再次受伤了。
关于改善的两点小建议:
1、适当表达自己的愧疚
要想能够帮助到孩子,家长们首先需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愧疚自责的情绪,并尝试着表达出这份愧疚,表达是一种接纳,也才能放下愧疚。
愧疚是沉重的,一直带着沉重的枷锁,只会让家长逃离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所以,我们试着表达并放下,曾经的过往是作为家长的不足,但过去已不能改变,愿意停止持续的影响,从此刻开始,不回避、不愧疚是新的开始。
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抱歉,过去爸爸妈妈的做法,带给你了一些影响,对此我们深感愧疚,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们的本意,可无论什么原因,爸爸妈妈对于给你带来的影响,既愧疚又抱歉,并且这份愧疚,很多时候也让我们不知怎么对你更好,我们在管你和宠你之间掌握不好尺度,总是有顾虑,也很矛盾。”
2、正视自己的不足
正视自己的不足,也有助于帮助我们敢于面对孩子的脾气、抱怨,并且不逃离,同孩子们一起感受他们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亦是帮助孩子们接纳和尝试放下,比如:
我知道此刻你很愤怒(尝试理解和表达孩子的情绪),你很生气……
好像每一次,你都想和妈妈说一些事情,但,妈妈都理解不了你,所以你很愤怒(帮助孩子表达出ta的情绪),也许,你还有一些失望(示范如何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你吃完饭,就一直在镜子前面照来照去,是很担心自己变胖,害怕一直不停地涨体重,也许,你很焦虑……
总之,情绪拿起来时,是一种负担;放下(表达、呈现、接纳)时,是一种轻松。表达情绪是疗愈的开始,放下沉重的过往,珍视当下,也就能更好的看向未来!

孩子对待外人友善,对父母却冷言冷语,怎么办?
有的家长发现,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很不客气,对父母以外的人,都挺谦和友善的,还挺让家长们不理解的,自己辛辛苦苦照顾孩子,还被嫌弃、指责,别人什么也没做,孩子反而客客气气的对待别人。
这里面的成因有可能很多,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对社交有很强的需求,这也是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任务之一——分离个体化,特指在心理层面与父母相分离,慢慢更加独立自主,尝试开拓自己的新世界。
因此,会尝试探索自己的社交规则和边界,首先就会先尝试对别人好,这除了是友好的表现外,同时,也是他们期待,“我这样对待他人,他人应该也会这么对待我!”
在分离个体化的层面上看,这是发展的结果,看待的眼光上,值得支持和鼓励,只是,虽然是给孩子机会发展,也不代表让他们完完全全从零做起,家长还是可以给予一定的建议或经验分享,帮助孩子们快速建立社交框架性的概念,只是不要再期待孩子言听计从,毕竟现在他们是有独立心理需要的青少年,不再是那个以父母为天的 “小尾巴”了。
如果孩子明确拒绝家长给建议,我们可以静观其变,无论事前还是事后给建议,只要最终能帮助青少年有收获或启发,其实就起到了作用,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千万不要最后变成了“听话与不听话”的博弈,这样的心思更多的是在重复父母与儿童的相处模式的视角,不适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
其次,孩子也可能对父母有一些不信任或怨气,这些情绪可能与父母说话的语气、态度,教育时批评指责的方式等有关,对于父母做法的不认同,会在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且生理和心理都更有力量感时,变得有更多的机会去呈现(亦是处理)。
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这也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题,甚至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课题。
他们通过表达或呈现自己的情绪,更加鲜活、生动的理解,什么是委屈?什么是愤怒?什么是不安?什么是不甘或其他情绪等等。有体会了,才能用语言去描述和表达。
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情绪的人,通常会用“情绪化行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时会大喊、摔东西、大哭、打自己等不同程度的行为,表达自己情绪的性质和强度,行动化的方式,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方式。
所以,父母如果感觉到孩子对别人很客气,对父母不客气,也可以考虑是否孩子是为了“气”父母,有意为之,潜台词是“我是懂礼貌的,也可以对别人客气,偏偏就是生你们的气!”
如果父母经常感觉到孩子是有意的、无理取闹的或莫名其妙的针对父母,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去沟通和澄清这件事情,直接了解是否是对父母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对于长大了的孩子,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孩子说“没有,反正你们做什么都是对的,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很显然ta是有情绪的,可能对别人讨好和迎合,既是不想自己再被像父母式的方式对待(一种回避表现),又希望被他人好好对待(补偿心理—我就是应该被好好对待),这里面暗含着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委屈和失望(父母给不了我),是需要被看到和表达的情绪,在父母能准确共情到这一点时,孩子会感觉被理解到了,也会感觉能用言语表达情绪了,情绪不在堵在心底了,就不会再用行动化的方式了,更不需要用讨好迎合的方式,补偿自己或回避问题了。
心理范畴的很多问题,最终都离不开情绪感受和关系互动,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父母们也不要太紧张,感觉自己做的不好。慢慢来,只要我们愿意去理解,愿意去思考和觉察,每个人都能成为解决自己家庭问题的专家。

孩子推一推动一动,怎么办?
网络上会有很多挺写实的“灵魂发问”,让人看了共情的同时,也很启发思考。
就像最近看到有家长提出,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不是做学霸的料,而且还不努力,于是家长焦虑得不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个被热议的问题,往往都带有多面性的视角。比如,这个问题至少可以简单拆分以下三个角度:
① 突然发现孩子很普通,做不了学霸
② 发现孩子不仅“非学霸体质”,还不努力
③ 普通不要紧,孩子还不努力
当然,类似的拆分不胜枚举,仅就以上三种为例,目的是说明问题。
第一种,有些家长本身是没办法接受孩子“很普通的”。
当意识到孩子普通时,可能已经很焦虑,行动上冥思苦想找反证,证明我的孩子不普通,类似ta小时候挺聪明伶俐的,以前还得过什么奖项;小区里的叔叔阿姨,单位的领导同事哪一个见到孩子不都在夸孩子聪明!
一旦家长开始怀疑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后,就很难不担心,哪怕是一个小概率,内心还是惶恐不安,如果处理不当,耽误孩子怎么办?因此,家长会经常横跳在孩子普通和不普通的两极,家长的心态会很冲突。
家长越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越“用力”,总期待有一些新成绩可以证明孩子不普通,这种需要孩子 “自证清白”的潜意识期待,会让孩子很有压力,压力越大,孩子越是可能出现反抗、叛逆或成绩下滑等对抗的情况。
第二种,总认为若无天赋,那么后天一定要努力达到目标。
孩子“普通”就需要“鸡娃”,毕竟卓越属于天赋异禀。转求一种只要有决心“铁杵也能磨成针”的后天养成,不在乎孩子起点在哪里,而是希望靠孩子后天勤奋、努力上进,仍能达到一样的“成功”目标。不停的催促或鼓励孩子,即便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家长简单的表扬后,还是会加上个“但是”要求孩子不要沉溺前面的成绩,继续加油以便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类情况,孩子常常会因为无论自己做的多好、多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渐渐感觉自己的成长是一条无止境的路,进而感觉到失望和痛苦,甚至绝望、失去信心。
第三种,家长看到了孩子的现状,很期待自己能平和的接纳孩子,想着天资或勤奋,只要占一头就行,或者至少让家长看到一点希望,只要有希望家长一定全力以赴的帮助孩子,至少将来发展不比自己差就行,看似要求不高,但至少一定要有个结果。
家长可能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心态上经常会摇摆不定,一会夸夸孩子棒,一会夸夸孩子努力、勤奋,想要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激励孩子的机会。家长努力的劲很像“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一样,这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和必须要有个结果的焦虑心态,也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焦虑,不能安心学习。
孩子会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恰当的,好像一边感觉自己是有希望的,一边又感到做的不够,似乎安心和不安心(掉以轻心就会失去下一个机会)的感觉同时存在,一件事情同时带给我们正面和负面两种感受时,人是既焦灼又患得患失。
阐述以上三种情况,无非就是想从心理变化过程,家长情绪变化对孩子情绪影响等角度,帮助大家有更直观的理解。
亲子关系里很重要的相互影响,就是通过意识和潜意识表达,共同作用形成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语言去交流,但同时非语言的情绪感染、影响也会在互动中,无声无形的传递给对方,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人,孩子在潜意识中天然信任家长,家长的肯定、否定、期待、满意、失望、焦灼,都会很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及行动,改变孩子潜意识中的自我评价,不断给自己贴标签,类似,我是一个努力,但是普通的人等,孩子是不自信的,也是不敢去相信自己会更好的。
基于此,家长们可以先做到一点,那就是试着去相信,无论你是相信自己,相信另一半,还是相信孩子,并把这种相信也传递给孩子,相信能带给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除了本身就能对自身情绪有安抚作用外,拥有相信感的人,能保持克服困难,终身前进的动力。
相信是一种很“正念的力量”,能够带给我们希望感,不至于急切或冲动,但相信如果不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受,又变成了空想,一般建议可以做如下训练:
1) 每天练习正念五分钟
选一个舒服的时间段,找一个安静的空间,放一段清幽的音乐,什么都不想,闭上眼睛,让你的耳朵带着你找寻音乐,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音符,伴随着音乐的起伏,给自己一小段正念的时光,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也是打开内在的“相信”的空间。
2)每天训练正念行动
日常工作或生活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尝试体会“我选择去……”,我们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自己可以去选择的,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自主感的同时,也能增加内在自我的稳定感(稳定的自我有稳定的情绪),比如,我选择好好和孩子谈谈,我选择不发脾气,我选择相信等等,让“相信”具有行动力。
3)每天训练正念感受结束一天的学习或工作,洗个热水澡,舒服的躺在柔软的床上,告诉自己又度过了充实的一天,自己做了……事情,不要去评判,我们做过了、参与了,无论事情结果如何,我们都去接纳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受到愉悦,也可能感受到烦躁,也可能是自尊伤害,这些都只是一种感受,不是针对我们的,也不是故意让我们难堪的,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感受而已。
通过训练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接纳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我们会相信感受可以来,也可以走。
通过这些小的正念训练,我们的身心都能感受正念的体会,并能开展正念的行动,保持身心稳定一致,无论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总是能慢慢协和起来的。
最后,套用一句俗话: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真的只需时间吗?
相信大家都能很轻易的回答,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当然不会只是时间。
虽然时间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淡忘一些伤痛,但不少伤痛,尤其是我们重视的人或事,带给我们的伤痛,可能就无法被时间简单治愈。
也就是说,疗愈伤痛,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心理空间,去面对和处理。
如果一些伤痛性事件,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身上,到底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需要观察和评估,毕竟他们还小,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些问题并不是过了几年,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儿童青少年,有些时候外表看起来,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他们可能突然表现出郁郁寡欢、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困难、学习困难、脾气暴躁、难以沟通、沉溺网络等等,需要我们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一两句伤痛,这里的伤痛包括很多中,包括:亲人离世、儿童留守、同胞出生(竞争)、父母异地(分离)、朋友背离、不公平对待等等。
接下来,我们也看看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的情绪趋向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自然地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让我们感到身心放松和愉悦,让我们获得减轻伤痛的感觉,这是一种生理性上的调节。
时间也可以让我们逐渐建立新的内在平衡,或者适应新的生活状态,辅助我们逐渐走出伤痛的阴影,这是我们的社会功能和适应能力决定的。
然而,有些伤痛随着时间形成的平衡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容易被再次激活,为了防止此类情况,我们需要从内在需要和人际互动模式等心理的角度,再做评估,如果有必要,给予心里层面的支持与疏导,帮助当事人真正心身一致的向着稳定和持续的方向疗愈。
比如,亲人丧失,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一定会很难过,我们不仅会感觉悲伤,更会感觉到不舍,有可能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只要想到亲人或者想到曾经发生在我们之间的事情,就会很难过,忍不住流泪。
通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我们的情绪也会慢慢趋于稳定,我们可以开始逐步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能逐步适应没有亲人的时光,在没有亲人依靠的情况下,遇到事情也能自己去解决。
这是比较正常的情况,时间协助我们逐步适应,慢慢抚平了失去亲人的伤痛。
但是,也会存在一种情况,即便亲人逝去有几个月了,甚至一年半载,当事人随时想到还是随时流泪,也不太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即便做效率也很低下,注意力也不集中,生活里也是经常出错,把自己陷入迷乱或危险中,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一些额外的关注和评估。
从内在需要的角度:我们去关注一下,是什么让ta迟迟走不出来,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感受到了“被抛弃感”,活(留)下来的人,反而是被遗弃的,他们可能会感觉到活着反而是一种痛苦或者惩罚,尤其是发生意外丧生的情况。
这种幸存者危机,时刻折磨着ta,单靠时间不能改变什么,让他们独自承受这样的糟糕的体验,也是十分危险的,需要有人能陪伴他们,避免他们做傻事。
人际关系模式的角度:有一些情况与人际关系模式有关,比如,早知道我就不该劝ta去旅行,不然,ta就不会发生意外而丧生。
我们需要观察一下ta是否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犯错或出现意外,都有自我归咎的模式,总是进行自我批评,感觉自己不够好,都是自己的错等想法,这类自罪的想法,也会让他们没办法从伤痛中轻易走出来。
如果是以上的情况,都是非正常的情况,单纯仅仅依靠时间,是不能够自然的完成一种伤痛疗愈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
当然,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不单单是举例的亲人丧失的情况,也有一些情况,比如孩子突然不想上学,询问原因是老师对孩子的同学有不公平的对待,孩子出于打抱不平的心态,开始有厌学倾向等很多,也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情况,都可能是时间和一般家人的倾听、规劝,没有帮助的情况。
总之,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大众的身上,绝大部分人的情况是否与当事人的情况明显不同,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孩子厌学是因为同学被不公平对待,通常情况下,孩子本人被不公平对待,有可能孩子会感到委屈,不愿意上学,大部分人不会因为同学被批评或不公平对待,而不愿意去上学。
诸如这类情况,我们就需要有个警醒,观察一下,如果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明显有增无减,建议带当事人去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
如果心理科医生给出诊断,并评估当事人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亲朋好友需要帮助当事人,筛选有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同时陪伴ta持续复诊。
系统的心理咨询,会帮助当事人进一步理解自己的“困难或问题”。
明确到底是什么事情影响到当事人,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认知模式,这些情绪的反应机制或者认知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同何种因素相关,有没有可能有其他的可能,并能协助当事人建立新的反应机制、拓展认知模式,不在受困原来的原因。
这个所谓的新的平衡,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拓展了当事人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帮助当时应对此前的困难,更能帮助成为后续同一层级问题的解决助力。
这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一个把问题或困难结构化的过程,对于复杂的问题和严重的伤痛,这样的过程,很难单纯到当事人和时间累计形成,诊断及咨询,属于专项训练及裁判,通过咨询不断的探索,完成了专项训练,医生(裁判)评估康复及疗愈的进展。
总之,时间加上专业的诊断与干预,才能慢慢帮助当事人真正回归生活,获得自我的成长和应对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新的适应。

如何用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解决养育挑战的问题(上)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明家庭像一个“人”一般的形成、发展到解体的循环过程。
拥有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家庭内部此刻正发生着什么事情,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可以如何去应对或解决。
举个例子,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的情况看着特别清晰,类似孩子进入青春期了,开始叛逆了,怎么说都不听;先生在单位竞争的压力也比较大,看着有点力不从心;自己也烦,家里外面都需要自己操心,什么事情都离不开自己。
每次都想好好就着以上问题沟通,但每次大家都是不欢而散,使得家庭氛围很紧张,也很沉重。
这样的情况相信不是第一次发生,不改善的话,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
但,如果用这样片段式的视角去看,很可能让你只看到事情的单一侧面,看不到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看不到事件之间可能的相互促进,自然找不到方法应对,到头来只能疲于应付。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独立成人阶段(指的是父母长大成人)、新婚成家阶段(父母相知相爱结婚成家),养育新人阶段(父母生儿育女)、子女成长阶段(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家庭空巢阶段(孩子成年离家发展)和夕阳晚景阶段(子女结婚生子开始下一个循环)六个阶段。
健康的家庭(系统)应该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个随时间发展的动态系统。主要的任务是支持家庭成员发展和促进家庭功能进化,帮助应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任务及家庭内外的重大变化。
接下来,试着谈谈如何应用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掌握应对思路。
以养育新人阶段为例,从新生儿出生到进入青春期之间,家庭都属于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说孩子比较小,需要父母很多照顾的,包括生活和学习等诸多方面,简单概括,这个阶段家长照顾的越周全、越细致,孩子可能会被照顾的越是得当,尤其是健康方面,干净卫生的饮食,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减少患病的风险,另一方面,父母关照的多,孩子可能也会更懂礼貌,被人欢迎,人际交往更顺利等。
但这个阶段也会有对应的发展任务,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很多儿童敏感期,家庭需要集中力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实现能力上的飞跃。
比如语言敏感期,孩子开始懂得语言是有力量的,有时候骂人就是孩子特定时期的一种表现, ta经历过以后,就懂得说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然语言会像刀子,别人可能会难过,自己不懂得照顾别人,别人也不会照顾自己的感受,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有个阶段孩子爱在一切上乱写乱画,这可能是孩子进入了审美敏感期,需要用绘画去表达和理解审美,属于定义审美标准的外在体现等等。
尽管家长们能理解,但还是会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苦恼或困扰,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不仅仅是ta的个人行为,更会对其他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都产生影响。
诸如,先生不理解太太,指责太太全职还管不好孩子,家里整天乱糟糟的,或者双职工家长,感觉隔代的长辈确实只会宠溺孩子,都不纠正孩子骂人,孩子的行为习惯也这样差,到处乱涂乱画,都可能让家庭产生怨气、纷争,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等都可能出现问题。
当然,如果我们此时拥有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我们就可以试着去把“孩子的个人问题”,带到家庭中来,集合家庭的力量,大家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一起讨论,交流看法和意见,并做好分工,比如下次孩子再骂人的时候,爷爷要表现的“凶”,奶奶要“哄”。
这里的“凶”,指的是男性角色,更多的承载着规矩、规则传递者的任务,可以严肃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奶奶的“哄”,是温暖和接纳,被教导规则的孩子,可能会感觉委屈、无措,奶奶的温和代表着接纳孩子的委屈和无措,释放自己的善意,舒缓、温和的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我们可以怎么做等等,孩子很容易在感受到爱与支持的情况下学到了,而不是被凶怕了或过度骄纵了,温柔而坚定也可以不集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样配合使用效果也不错。
而爸爸妈妈可以去问一下同事,或者去查阅一些资料,评估一下孩子发展的情况,回来再做打算,结果发现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正常表现,需要加以引导,但不需要过度解读和焦虑,就可以把这样的讯息带回到家庭中,分享给爷爷奶奶,这样借助家庭系统的平台,大家得到了彼此的支持和帮助,一起合作完成了一次对养育子女来说的挑战,这是在善用家庭组织合力的典型表现。
如果是互相责怪,把孩子发展性的问题,看作是寻找错误和责任的话,是会让家庭更动荡,失去了家庭支持性的功能,孩子没有顺利度过敏感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重复敏感期的表现,试图有成长收获,但是,一个3-4岁的宝宝骂人和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骂人,很显然面对的教养压力和社会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家庭生命周期内的任务没达成,家庭内各成员互相支持的功能,也没有得到的发展,本次压力事件,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失败了,影响往往是深远的。
这是第一种情况,在家庭生命一个周期内,发生和利用家庭生命周期视角的一个例子。
简单一个小总结,家庭生命周期里,个体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着对应的任务,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发展心理学”,而家庭系统的任务就是对于家庭成员个人,经历自己发展任务时,给予稳定的支持,我们可以将个人的发展任务或困难,带到家庭系统里看待,调配资源、合理分工,以达到共同面对、解决的程度。
而个人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家庭功能得到了提升,形成了有问题,我可以把我的问题和家里说说,我的家庭应该可以支持我、帮助我的状态,借此,家庭不仅促了个体发展,也提升了家庭的支持性功能,帮助家庭可以更好的应对下一阶段挑战的适应性。
下一阶段是蛮有挑战的阶段,就是“青春期阶段”,具体内容,咱们下节具体聊聊。

孩子推一推动一动,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以前带起来很轻松,基本上布置的各项任务都能主动完成,家长基本上都比较省心。
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习时间变长,加上有学业压力,有时候容易出现拖拉,效率不高,不能兼顾学习和睡眠的情况,让家长不得不开启催促模式,久而久之家长与孩子之间,就变成了推一推、动一动的关系。
像这位家长遇到的情况,相信很多大家都能理解,这种感觉难免让家长苦恼,很像是不管不行,管也不行的矛盾体验。
其实,事情的关键恰恰是很难掌握一个恰当的尺度,使得家长操心多,孩子省心多,并逐步演化成为不太推就不爱动的局面。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通过发展和实践,获得很多独立自主的相关能力,而在学习和生活里运用能力解决问题,又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些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体验。
拥有安全感的人,面对事件时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并有相应的应对能力,对于自己及环境的确定性和可控感较强,可以快速融入或适应环境。
拥有价值感的人,对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和体验都明确而具体,比如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做事情比较认真、踏实,只要我承诺的事情通常都可以做到等等,价值感强会让我们更加自信、积极向上,更愿意承担责任。
拥有成就感的人,常常可以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后的满足感和自我肯定感,成就感会让人们做事情更加有动力,并且更愿意继续努力,持久的为一件事情奋斗。
开篇家长提到的孩子,在安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累积方面,可能都出现了一定的匮乏,这也是很多孩子在进入到初/高中后,面对新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学业压力的普遍感受。
小学阶段,老师还是会兼顾学习和校内生活照料与指导,家里面有父母的照料,孩子基本上是没什么动手和实践的机会,也不会有自我管理和规划的机会,大多是听从父母和老师建议,更多是只做一个执行者。
到了初中,从学业和成长的角度看,对于孩子要求的重点,在于自主追求和自我管理,这一转变是需要有一定的过往经验做支撑的。
现实是家里有家长安排,孩子基本不会自我管理,更没有自我规划的经验,可学校里老师默认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直接让孩子开始自我管理和规划,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落差。
这落差,对于很多孩子可能还是一个持续的挫败,严重的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以前的成绩优势也不再明显,孩子的成就感、价值感都会很差;ta尝试努力,但效果不明显,经常被点名,家长也不理解,感觉孩子不努力,懒散,懈怠,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此,孩子呈现出的不努力、不积极、拖拉,其实是孩子心理体验差的综合体现。
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能一味针对结果说话,批评、指责,这只会加重孩子的情况。
建议更多从安全感、价值感、成就感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孩子。
首先,应该尝试理解孩子,把困难和孩子本身区分开,理解孩子是遇到了困难,不是ta主观不努力,要做孩子的战友、盟友,非批判者,帮ta一起想办法。
对于一起探索的办法,为孩子提供资源,配合孩子去练习实践,比如,陪孩子练习思维导图、艾宾浩斯记忆法,帮助孩子规划各科学习时间和提升记忆力等。
其次,协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支持系统,让孩子有更多可以倾诉和获得支持的渠道,表达本身也是对情绪的一种处理(宣泄及释放),孩子还可能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