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县人民医院位于阜新镇繁荣大街中段,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医院,也是该省第一家被国家评审通过的二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全县74万各族人民的医疗、保健、急救任务。阜蒙县人民医院近年来以陈瑞廷院长为核心的院领导班子,与时俱进,不懈努力,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医院的特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以发展和战略的眼光制定出了一套促进医院发展和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发展的改革措施,闯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改革之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成就。特别是2002年新落成的8172m2的综合大楼,更是为自治县乃至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了先进、科学、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场所,为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阜蒙县人民医院现有正式职工508人,床位300张,总资产达4900万元。自1995年起县医院在阜新地区率先引入“激励机制”,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和“院科两级核算制”,在人事制度上彻底打破了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和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1997年率先引进微机管理系统,使医院的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为患者提供诊治服务过程中和在医疗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各种大型、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200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医院投入550万元巨资,更新、购置了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包括西门子Spirif双排螺旋CT机、东芝SSA550A/Nemio30数字彩超、柯达计算机放射线成像系统、DG3310A移动式C臂X光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狮王牌手术双母无影灯、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病理显微图像分析系统等等,使原本雄厚的装备实力又有了新的质的飞跃,使各种疾病特别是急、重、特疾病的诊断更加快捷,诊断准确率更加提高,从而为患者及时治疗、早日康复创造了先决条件。阜蒙县人民医院还非常注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每年投入5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训,每年都派出一批业务骨干到中国医大二院进修,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目前有很多高、尖、难的手术在县医院都能开展,极大减轻了患者去外地手术的不便及支付昂贵医疗费用的负担,特别是断指再植术的成功填补了阜新地区医疗史上的空白,妇科、脑科、骨科、泌尿科的手术在本地区也处于领先水平,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阜蒙县人民医院针对阜蒙县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和农民连续遭受干旱自然灾害的情况,自98年以来,县医院领导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工作做到实处,制定了一系列便民利患措施:为自然发病的农民患者减免住院医疗费用10%(药费除外),几年来共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高达200余万元。妇产科实行了单病种收费(正常分娩500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1800元,剖宫产1400元,引产350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对直接购药的患者开设了免挂号窗口,门诊大厅滚动屏及各科门前的公示板向患者公示各种药品和医疗收费价格,住院患者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还为特殊需要的患者设置了高间病房,投资100余万元成立了急救站,开通“120”急救通道。阜蒙县人民医院两次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两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市卫生局授予“优质服务单位”,被县政府评为“经济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建设“五星级单位”。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局限性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进而出现神经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梗死。 心源性栓塞 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的脑梗死。 常见病因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血栓、充血性心力衰竭、人工心脏瓣膜、扩张型心肌病等。 小动脉闭塞 主要病因为小动脉硬化。 其他病因 其他少见的病因,也可引发脑梗死。 主要为各种血管炎、血管畸形、夹层动脉瘤、肌纤维营养不良、脑淀粉样变性、血液系统疾病等。 不明原因型 约30%的脑梗死病因不明。 包括两种或多种病因、辅助检查阴性、未找到病因和辅助检查不充分等情况。,脑,静脉溶栓药 符合溶栓适应证,在溶栓时间窗内,会进行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 主要溶栓药为阿替普酶(rt-PA)和尿激酶。 发病4.5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 发病6小时内无法应用阿替普酶(rt-PA)时可能会用尿激酶。 抗血小板聚集药 脑梗死发病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十分重要。 可预防心内新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内血栓增殖扩展,避免症状加重。 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脱水降颅压药 可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降低病死率。 是治疗脑梗死伴有脑水肿,预防脑疝的主要措施之一。 常用药物为高渗脱水剂、利尿药、糖皮质激素。 抗凝药 合并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者,需要用预防剂量的抗凝药物治疗。 大多数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医生会根据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在发病后1~14天之间开始使用抗凝药物。 医生在严格观察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时间后,大多会先给予肝素钙治疗,也可能选用双香豆素乙酯,剂量会随时调整。 神经保护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自由基清除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节苷脂等神经保护剂。 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胞磷胆碱、丁基苯肽等。 脑保护剂 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常用药物有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阻断剂、电压门控型钙通道阻断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镁离子和他汀类药物等。 降血压药 常用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调整血糖药 血糖过高可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调整。急性期可给予胰岛素调整血糖。 血糖过低可静脉注射葡糖糖等。 降血脂药 常用他汀类药物。 中药制剂 常用药物包括丹参、川芎嗪、三七和葛根素等。 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脑梗死症状。 降纤治疗药 可选药物有巴曲酶、降纤酶和安克洛酶等。 其他治疗药物 丁基苯酞、人尿激肽原酶是近年国内开发的两个新药。 对脑缺血和微循环均有一定改善作用。,脑出血 相同点:均有头痛、恶心、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 不同点:脑出血多于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脑梗死多于安静时起病。头部CT可明确鉴别。 颅内占位性病变 相同点:均有头痛、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颅内占位性病变虽可急性发作,但多为慢性渐进性病情发展。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占位。 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 相同点:均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多呈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蛛网膜下隙出血 相同点:均有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不同点:蛛网膜下隙出血头痛剧烈,常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头部CT可明确诊断。,不宜吃含盐高的菜品或腌制品,如咸肉、咸菜、熏酱食物等。 不宜吃辛辣调味品及咖啡、浓茶等刺激食物。,脑CT扫描 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包括平扫CT、多模式CT等。 平扫CT可判别早期脑梗死与脑出血,有助于鉴别非血管病变。 多模式CT可区别是否为可逆性缺血,有助于指导卒中治疗。 脑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MRI)包括标准MRI、多模式MRI。 可在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弥散受限的病变区域。 可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 但诊断急性脑出血不如CT灵敏。 超声检查 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颈动脉超声检查。 可发现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 可评估侧支循环及监测微栓子,评估脑血液循环状况。 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及闭塞。 其他检查 包括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动脉成像(MRA)、X线检查等。 可显示脑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