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福州市内建院最早的西医医院,是以骨科、康复科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医院。前身为英国皇家海军、英国领事馆合办的“海港医馆”;1887年易名为“塔亭医院”;1956年3月定名为“福州市第二医院”;1984年加挂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1996年通过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评审;2009年成为全国十家中西医结合重点医院之一;2012年4月成为厦门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1个省级重点专科,18个市级重点专科。是福州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福州市急救中心、福州市创伤医学中心、福州市神经医学中心、福州市骨伤康复中心、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福州市计划生育中心、福州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福州市儿童牙病防治中心的挂靠单位。医院连续四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监测指标考核为A级,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根据市委、市政府集团化办医建设部署,2023年5月,由福州市第二医院牵头整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市妇幼保健院组建“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总医院对成员医院在规划建设、医院运营、人才发展、学科提升、收入分配、物资采购、设备共享、分级诊疗、健康服务等9个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基本情况:医院现有塔亭院区(1435床)、三江口院区(项目立项)、奥体院区(120床)、精神病院(650床)、妇幼保健院(196床)、闽清院区(360床)、咨询中心七个院区,主院区设置在塔亭院区。塔亭院区设有55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和19个行政职能部门。现有职工2016人,拥有高水平领军人才团队,高级职称专家364人,硕、博士384人,390人担任全国和省市级各学术团体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职务。精神病院设有22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676人,高级职称专家93人,硕、博士30人。妇幼保健院设有9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394人,高级职称专家54人,硕、博士33人。医疗工作:医院坚持党对医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落实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出色完成援疆、援藏、援非等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承担福州市各类重要活动医疗保障工作。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22年收治住院患者6万人次,手术量3.1万人次。重点专科:骨科创建于1958年,拥有床位658张,18个病区,形成以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运动医学科、手足显微外科、足踝外科、骨内科9个亚专业为重点研究方向及1个骨科基础研究所全面发展的模式,目前为全省最大,接诊和治疗骨科病人最多的骨科专科中心,骨科年手术量3万余台,位居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前列。康复科作为省级重点专科,拥有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康复、颈腰腿痛康复四个亚专科,康复楼于202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共有201张床位,康复治疗部治疗区域面积达3600平方米,为福建省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康复中心。精神科作为省级重点专科,承担福建省、福州市及周边地区精神疾病的防治、康复和教学工作,开展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与国内发达地区同步,在精神病的诊疗、科研、教学方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科研教学:医院科研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近5年来,医院完成省部级立项62项、厅级16项、市级158项;发表SCI和CSCD论文156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60余项;医院是全国首批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福建省创伤骨科急救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卫健委骨科专项能力培训教学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级内科、外科、全科、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中医及中医类别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硕士研究生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硕士研究生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见习点,总医院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学员覆盖全省。医学装备:医院设备先进,大型设备配置5亿多元,拥有三台GE磁共振和三台西门子3.0T磁共振、七台螺旋CT、两台GEDSA血管造影机、一台GEECT、一台美国MedtronicO型臂X射线机、一台施乐辉外科手术导航系统、一台美敦力立体手术导航系统、一台系心通智能心理扫描系统、四台多导睡眠监测仪、十台经颅磁治疗仪、二十多台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三台实时四维彩超;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四套奥林巴斯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一套富士胃肠镜系统及配套治疗设备;呼吸内镜诊疗中心拥有三套耶格肺功能仪、两套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系统及配套治疗设备;手术中使用的C-臂X-光机台数为华东地区最多,包含一台高端德国西门子三维C-臂机和一台高端德国奇目成像移动式C形臂,并拥有多套国内外先进的关节镜、椎间孔镜、腹腔镜、宫腔镜及各种先进微创手术器械、进口体外循环机等先进仪器。医院职工秉承“厚德、平等、仁义、精进”的院训,传承老一辈市二人的优良传统,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象,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造福一方百姓。胆道炎症以胆管炎症为主者称胆管炎,以胆囊炎症为主者称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发生,多是在胆汁淤积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道梗阻(最常见为胆石梗阻)使胆汁淤滞、胆管内压力迅速增高所致胆道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胆管炎经非手术治疗后,急性炎症得到控制,但胆管内的原发病因(如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或奥狄括约肌狭窄等)并未解决,胆管内炎症病变转为慢性,使胆管壁增厚。,胆囊,1.慢性胆管炎 用手术方式,去除梗阻因素,保证胆道引流畅通。在急性发作,先控制感染,等病情稳定后再施手术。切开胆管取除结石或蛔虫,并作T形管引流。如有奥狄括约肌狭窄,可作括约肌成形术,如有胆总管下端梗阻可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y吻合等胆肠内引流术。为解除感染病灶,应切除胆囊。肝内胆管狭窄者,须彻底了解其病理变化,解除其梗阻原因。如作肝内胆管狭窄段切开,并清除肝内结石,然后作Roux-y式胆管空肠吻合。奥狄括约肌成形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容易发生逆流性胆管炎。 2.急性胆管炎 手术解除胆管梗阻,使胆管压力减低,引流通畅。但在疾病早期,急性单纯性胆管炎,病情不太严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并由单纯性胆管炎发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镇痛和利胆药物的应用,其中50%硫酸镁溶液常有较好的效果,用量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胃肠减压也常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很重要,虽在胆管梗阻时胆汁中的抗生素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所需浓度,但它能有效治疗菌血症和败血症,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和氨卞青霉素等。应根据血或胆汁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调整合适的抗生素。如有休克存在,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如非手术治疗后12~24小时病情无明显改善,应即进行手术。即使休克不易纠正,也应争取手术引流。对病情一开始就较严重,特别是黄疸较深的病例,应及时手术。手术死亡率仍高达25~30%。手术方法应力求简单有效,主要是胆管切开探查和引流术。应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须放在胆管梗阻的近侧,在梗阻远侧的引流是无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缓解。如病情条件允许,还可切除。,胰腺炎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胰腺炎通常在饱餐及饮酒后发作,表现为全腹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通过CT检查可以鉴别诊断。 胆道蛔虫症 相似点:都有腹部疼痛表现。 不同点:胆道蛔虫症常为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阵发性加剧,部分患者可吐出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一般无明显发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鉴别。,禁忌喝酒、吃辛辣食物,1.生物化学检查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可判断是否伴发胰腺炎。测定总胆红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等值均升高,在缓解期都恢复正常。久病者则有肝细胞损害。 2.B型超声显像在胆道梗阻扩张时,能准确地查出液性内容的所在和范围,胆管扩张的程度和长度,其诊断正确率高。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肝胆管扩张病人,可显示肝内胆管及其流向,明确有无胆管扩张和扩张的范围。对于黄疸病例可鉴别病因或梗阻部位,并可观察到胆管壁和其内部的病理改变,依其影像的特征以鉴别阻塞的原因。 4.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用十二指肠镜可经乳头开口插管,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管和胰管内,明确胆管扩张的范围和梗阻部位,并能显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和异常情况。 5.胃肠钡餐检查其诊断价值已被超声检查所替代。囊状扩张较大者可显示十二指肠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框扩大、呈孤形压迹。 6.术中胆道造影在术中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总管内,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和胰管的全部影像,了解肝内胆管扩张的范围、胰管胆管的反流情况,有助于选择术式和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