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奉化市人民医院拇外翻修补术专家

简介:

奉化市人民医院现称奉化区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市的医疗抢救中心。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医院创建于1931年,现已建设成为一家技术力量雄厚、专科和设备齐全、服务质量上乘的综合性医院,并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是宁波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现有在编职工849人,其中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3%,高级职称191人,中级职称225人,硕士研究生22人。医院核定床位720张。设置行政职能科室12个、后勤科室6个、临床科室35个(19个病区)、医技科室14个。年门急诊人次超百万,出院人次2.6万余。医院19层新住院大楼配备供氧、中心吸引、中央空调等设备,是一座智能化、科技化医疗大楼。奉化市人民医院拥有各种高、新、尖医疗设备,如十六排螺旋CT、1.5T磁共振(MRI)、大型C臂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DSA)、X线摄影数码成像系统(DR)、美国picker全身CT、彩超、日立7170、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富士能400、700电子胃镜、美国顺康气化电切镜、电磁式碎石机、腹腔镜、胸腔镜、血液透析机、日本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膀胱镜等。奉化市人民医院在业务发展方面注重专科建设及新技术的发展,每年申报新技术、新项目20多项,各专科逐渐形成特色,已开展各型永久性起搏器安装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各种介入治疗、腹腔镜技术、椎颅碎吸术、急性中毒和尿毒症的血液灌流、ERCP、各类先心、风心等心脏手术、断指再植术、全胃切除术和消化道重建术、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空肠胆管盆式缝合术、胆囊癌切除术、肠代膀胱术、前列腺膀胱汽化电切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技术、各段食道癌根治术、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支气管破裂的支气管成形术、巨大肝癌切除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颈椎、腰椎手术、直肠癌保肛门术、近视激光治疗等。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承担总院及周边、各分院所辖区域及周边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任务。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公益为导向,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服务,努力建设现代化医疗集团。。

宋承军 主任医师

擅长急重症胸部损伤、肺癌、肺小结节、食道肿瘤、纵膈肿瘤、肺大疱气胸的诊治,特别是手术治疗,尤其对胸部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急重症胸部损伤、肺癌、肺小结节、食道肿瘤、纵膈肿瘤、肺大疱气胸的诊治,特别是手术治疗,尤其对胸部肿瘤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更多服务
姜成 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介入手术,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第一术者主刀冠心病介入手术5000例。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心血管介入手术,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第一术者主刀冠心病介入手术5000例。
更多服务
张国平 主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呼吸道肿瘤、肺结节、呼吸道感染等。

好评 99%
接诊量 6822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呼吸道肿瘤、肺结节、呼吸道感染等。
更多服务
金小芬 主治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程光嘉 主任医师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
更多服务
王姬 副主任医师

大内科系统疾病为主,消化科、呼吸科疾病,特别擅长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免疫性肝病、结核病等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大内科系统疾病为主,消化科、呼吸科疾病,特别擅长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免疫性肝病、结核病等的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拇指外翻,想了解矫正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9
2024-11-24 04:33:11
大拇指外翻,想了解矫正器效果及选择。
22
2024-11-24 04:33:11
孩子患有拇外翻,想了解趾母外翻器效果及佩戴时长。
20
2024-11-24 04:33:11
脚趾外翻,想了解中医调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7
2024-11-24 04:33:11
拇指外翻,症状持续多年,无有效治疗方法。
39
2024-11-24 04:33:11
大拇指外翻引起的母囊炎,使用白脉软膏效果不明显,考虑更换药物。
21
2024-11-24 04:33:11
拇指外翻,想了解治疗方法。
49
2024-11-24 04:33:11
大拇指外翻,关节疼痛,已持续两三个星期,无外伤,未就医。
31
2024-11-24 04:33:11
足部症状、纠正拇外翻矫正器选择疑问
16
2024-11-24 04:33:11
70岁患者咨询拇外翻矫正器治疗与手术的适用性。
12
2024-11-24 04:33:11

科普文章

治疗踇趾外翻之前,一定要治疗扁平足,否则踇外翻极易治疗失败!
 

这个宝宝来门诊的时候已经比较大了,一岁多,爸爸妈妈从广东过来的,两只手的拇指都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拇指与掌骨只有一小部分连着,所以宝宝的双手拇指基本上无法正常活动,功能非常受限。

宝宝是3B型的拇指发育不良,双手拇指骨头很细,如果准备手术,那么有三种方案来处理拇指。

第一是做示指拇化,也就是直接把孩子功能受限的拇指切掉,然后再把原来的的示指转移到拇指的位置上,这样来代替拇指行使功能。
 
第二则不用切掉手指,可以保住孩子的五指,但是代价是从孩子的脚上取跖骨来移植到手上做拇指的支撑,这样做会在孩子脚上留下创口,一般术后3个月左右脚上不能承重。
不过爸爸妈妈不是很能接受切掉孩子的拇指或者再伤害孩子的脚,所以家长问的更多还是第三种方案。
半掌骨移植重建(SMRT漂浮拇重建术)
 
第三种方案是从孩子手上的第二掌骨取出部分掌骨来移植到第一掌骨里面,用孩子自己的掌骨来搭建骨架,这是第一期手术的步骤。
等到第二期,再为孩子的拇指做功能重建,这个步骤主要是肌腱转位,让拇指可以和其他手指一起动起来。
两期手术大概间隔3个半月,家长这方面关心的是取了掌骨,孩子的手还能长大吗?

因为取的掌骨是可以继续生长的,所以不仅是取掌骨的地方,移植掌骨的拇指同样也是可以随着时间长大的。
 
做完手术,拇指能动了吗?
看着宝宝不能动的手指,妈妈也是非常关心以后孩子用手拿笔写字的问题。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道理是:想要动起来,孩子一定要锻炼,但是往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没有意识去活动拇指的,所以怎么去引导和坚持锻炼才是问题。
因为很小的宝宝不会像5—6岁的大孩子那样可以听懂去锻炼拇指的,这就需要家长多做些功夫去带着孩子锻炼。

功能锻炼说起来很简单,只是动一动手指就行了,但是这需要孩子主动去配合,先从小东西开始练习,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强宝宝对拇指活动的认识。
 
好的习惯,好的结果
手术完了后,孩子来复查了几次,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进步,最后一次复查的时候,我们准备的玩具都被他“搜刮”出来了,可以看到现在孩子双手一起抓握很灵活,也懂得用拇指发力,恢复得还不错。
从孩子进来我就在观察,发现他很少去用手指夹东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和信号,说明孩子是有意识去用拇指的。
孩子爸爸说在家的时候,一旦发现孩子有“夹”这个动作就会制止他,然后让他去用手指“拿”。

这样做是非常对的,为什么不能去“夹”?
因为“夹”是一种错误的姿势,不利于孩子拇指功能的锻炼,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用手姿势,培养正确的用手习惯,对孩子的恢复很有帮助的。
从当初的不能动到现在有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孩子爸爸妈妈细心地护理,真的是特别感谢这些家长的信任和坚持!

 

不管遗传性的还是继发性的拇外翻,临床上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拇指的疼痛。另外,受力在大拇指头受不了了,就放在二脚趾头上了,所以说二脚趾头也会疼痛的非常厉害。最后有些人体重增加变成拇外翻,就变成扁平足。

#拇外翻修补术
3

拇外翻最常见的就是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之后脚变形了,变形了走路实际上是不舒服的,特别是第二脚趾头是抬起来的,这种情况肯定不舒服的。时间长了以后,脚底就可能变扁平,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先天性的,就生下来就扁平足、拇外翻,这是有遗传的。至于是男性遗传女性,还是女性遗传男性,这没有深究过,但是肯定的是拇外翻有遗传性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足踝外科 副主任医师 魏芳远

拇外翻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由做拇外翻手术医生和有经验的康复医生共同来完成评估和制定。

通常在病人收住院以后,在手术以前,就需要跟康复医生一起共同探讨手术的方式,合并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预测手术以后可能发生的风险。术后当天,就会邀请康复医生详细的介绍手术情况,根据手术情况,让康复医师提早介入。

刚刚手术完的一周以内,需要让康复医师帮助患者,指导患者活动脚趾这些小关节,促进脚底的血液循环,或者用康复设备,局部的刺激神经肌肉,尽快的消肿。过了一周到两周以后,已经拆完线了,这个时候需要康复医生做进一步的评估和指导,看患者是不是应该去活动关节,促进淋巴液的回流、消肿,减轻关节粘连的风险,这个时候主要是以活动关节为主。

术后六到八周,骨头的愈已经比较良好了,这个时候可以鼓励患者,开始负重功能锻炼,让患者做完手术的这只脚踩地活动,这个时候也需要去调整康复方案。

脚踝走路已经没有问题了,就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很好的平衡力,他能够参加术前喜欢的运动,这个时候又需要再次去调整康复的方案。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特征是患者会经历极端的情绪波动,包括躁狂期和抑郁期。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感到异常兴奋、精力过剩、易怒或冲动,而抑郁期则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这种情绪波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通过药物、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来管理。

#过敏反应
0

卫生巾塌房,塌得太彻底了——这年头,“连卫生巾都不能信”成了网友最扎心的吐槽。曾几何时,卫生巾作为女性最贴身、最私密的生活用品,简直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安全感”。可如今,一场席卷网络的“卫生巾质量黑幕”风暴,瞬间将这份信任击得粉碎。更讽刺的是,卫生巾这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的必需品,问题暴露后,最常见的借口竟然是“国家标准”。问题是,这所谓的“国家标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脚步。一个随便拿窗帘pH值都能挂合格的检测标准,如何保护女性最娇弱的肌肤?更不用提什么细菌含量、“透气性”这种更玄学的东西——你上报的检测结果或许漂亮得能进博物馆,可消费者用着为什么那么多过敏、瘙痒,甚至是感染?
到底有多丧良心,才会生产这种黑心卫生巾?

年龄只是数字,50岁也要保持年轻的状态,人生短暂,及时行乐,保持热爱

#癫痫#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0

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这是一个涉及药物治疗方案选择、患者个体差异以及疾病管理策略的重要问题。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面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同时也被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验证。

首先,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需求。对于需要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来说,丙戊酸钠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它能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以达到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然而,长期用药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丙戊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震颤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决定长期用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丙戊酸钠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丙戊酸钠的副作用,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药物的长期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丙戊酸钠也不例外。患者在使用丙戊酸钠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丙戊酸钠能否长期吃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长期服用丙戊酸钠,但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癫痫#顶叶癫痫#额叶癫痫
0

抽搐,这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是身体肌肉不自主、快速、重复地收缩或放松的表现。抽搐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从轻微的眼皮跳动到全身性的强直-阵挛发作,都可能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担忧的焦点。那么抽搐的原因都有什么呢?

一、神经系统疾病是抽搐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癫痫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次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脑部疾病,以及脊髓损伤或病变,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了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从而引发抽搐。

二、代谢性疾病也是抽搐的一个重要病因。例如,低血糖、低钙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状态,都可能引起肌肉抽搐。这些疾病通过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抽搐症状的发生。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肌阵挛、遗传性癫痫等,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这些疾病通常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聚集性。

三、药物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抽搐病因之一。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在服用过程中可能引发或加重抽搐症状。这通常与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有关,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抽搐症状的出现,如高热、缺氧、中毒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的功能或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进而引发抽搐。

综上所述,抽搐可能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所引起,其病因复杂多样。在面对抽搐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抽搐的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