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又名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市针灸医院,始建于1931年,其前身是广州市警察医院。历经数十年的变迁,医院于1949年更名为广州市公安医院,1956年又更名为“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1960年正式定名为“广州市中医医院”,并于1995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20年,医院再次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学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基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始终秉承“中医为本,西为中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办院宗旨,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以其“艺精德高”蜚声杏林,荣获“省文明中医医院”、“省百家文明医院”、“全国十大公益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2021年,医院成功被遴选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单位。2022年,医院针灸为特色的优质高效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被选为《广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八个子项目之一,并获得了中央资金资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设有荔湾区珠玑路(总院)和白云区横滘二路(同德围分院)两个院区,以及同德围、五羊新城两个门诊部。医院编制病床722张,开设专业科室20多个,专科(专病)8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12.2万平方米的天河新院区预计于2022年开业,届时开放床位将增至1000张。 其中,面肌萎缩(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特色科室之一,该科室拥有众多资深医生,其中包括推荐专家{{query}}。面肌萎缩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多见于中年后发病,女性患者较多。科室医生以高超的技艺和崇高的医德,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面肌萎缩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有些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一是末梢循环差;二是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神经传导障碍;三是由神经末梢炎或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等病症所致。,面部周围神经系统,治疗方法:中医针灸治疗、西医药物治疗,1.面瘫后遗症面肌抽搐 2.特发性睑痉挛 3.面肌颤搐 4.习惯性痉挛 5.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和舞蹈病。,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蔬菜。2:忌吃发性的肉食。3:忌吃海鲜。,肌电图、相应部位的CT或MRI、腰穿检查、血清肌酶系列、血钾血清抗体、尿肌酸检查、肌肉活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