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原西双版纳农垦医院和原景洪市人民医院通过资源整合于2019年10月16日挂牌成立;是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直属教学医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国家医联体建设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牵头医院,2021年纳入国家“千县工程”医院,2022年纳入云南省“百县工程”医院。承担着本区域医疗技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危重病人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及预防保健等工作任务,医疗服务辐射全州、周边地区及老挝、缅甸等国家的相邻地区。两院区占地面积109.62亩,分主院区和南院区,建筑面积166216.62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76014.08平方米。编制病床1230张,实际开放病床876张。目前医院正按照1000张床位规划,在主院区原址上进行改扩建,现已完成改扩建一期项目建设并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改扩建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24年底完工。截至2023年3月1日,医院职工1711人,其中退休职工439人,在职职工127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4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354人,其他778人。研究生学历16人,大学本科学历999人,大学专科学历198人,其他63人。医院现有临床医技、党群职能科室62个,其中临床科室24个、医技辅助科室8个、健康体检中心1个、景洪市999急救中心1个,党群职能部门7个、行政后勤职能部门21个。医院不断提升管理治理能力和水平,以医院章程为抓手,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不断加强医院在行风、人才、财务、信息化、后勤保障等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文化与制度流程、行为规范贯穿融合,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建设驱动两院区思想融合、促进创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院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积极引进高精尖设备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近三年来,20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均为全州首例。医院拥有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R、钼靶乳腺机、双能骨密度检测仪、直线加速器、高档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100万以上大型现代化设备59台(含医投购买设备),为患者的诊疗提供精准依据。医院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加强临床学科能力建设,有省、州级重点专科9个,其中:肿瘤科为州级类省级培育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普外科、妇产科、麻醉科为县级类省级临床重点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骨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为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与省内外各专家团队分别建立了肾病专业、肝胆外科、妇产专业、甲状腺外科、超声影像专业、消化内科专业、泌尿外科、儿科护理专业、儿科、产科、心血管内科、眼耳鼻咽喉科等12个专家工作站。医院肿瘤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为西双版纳州肿瘤、骨科、康复专科联盟的牵头单位。积极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省级验收。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医院先后荣获全州首家国家“爱婴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巾帼标兵岗”;云南省“文明单位”“卫生健康先进集体”“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工人先锋号”“优秀妇女之家”“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青年文明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西双版纳州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州、市“科技先进集体”“征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天的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发扬“仁爱、诚信、团结、敬业”的医院精神,秉承“厚德守则、精医为民”的院训,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按照健康西双版纳、健康景洪2030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创建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奋斗目标,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以党建引领,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塑院、依法治院的发展战略,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取得实效,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实现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继续提升疫情防控应急救治能力,加快医院疫防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全面落实“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以“面向东南亚,打造一所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环境优美、患者信赖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为愿景,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医联体/医共体建设2019年12月景洪市被确立为全国567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和全国118个县市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县市,是全国“双试点”城市。由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13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参与,组建了景洪市紧密型医共体。在紧密型医共体的基础上,纳入景洪市中傣医医院、西双版纳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成立了景洪市城市医联体,跨景洪市区域与勐腊、勐海建立专科联盟,初步形成了景洪特色的“紧密型医共体+城市医联体+专科联盟”的“三合一”的“共建、共融、共享”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发展格局,惠及全州160万人民群众。成立以总院院级领导任组长的七个对口帮扶专家团,每年选派120余名高年资科室负责人下沉至分院,协同推进健康促进,慢病筛查、干预及管理等重点任务。推动资源共享,建设医共体五大中心,涵盖了15个分院的52个村卫生室,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业务指导,形成“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分级服务模式,实现总院和分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轻群众重复检查负担。先后投入7000万余元,搭建11个基础信息系统模块,实现医共体内一张网的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全力打造升级版的紧密型医共体。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先行,医共体建设实现了从建机制梳流程、立制度堵浪费、强公卫树健康的跨越。每年约为155万人次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保基金得防控、卫生健康事业得发展的扎实成效,彰显了政府办医的公益性。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手术,全身淋巴,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2)加压包扎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 (4)预防感染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 (2)手术治疗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无,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海鲜,忌酒。,1.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2.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 3.同位素淋巴管造影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4.其他检查 此外,超声血管无损伤检测技术也有助于静脉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的鉴别,作为门诊筛选检查方法,既简单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