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上海瑞通护理院尿外渗专家

简介:

上海瑞通护理院是由上海市卫健委批准设置的专业护理康复医疗机构,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480张;分为住院部和门诊,按照护理和康复要求标准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内分心脑血管护理病区、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病区、肿瘤康复病区、中风康复病区等。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理疗科、中西药房、抢救室等。瑞通将依托强大的医护力量,先进的高科技医疗护理设备,秉承人文化管理和服务理念,不仅提供优质的护理康复服务,也将为入院长辈和患者创造一个舒心、快乐的生活环境,让所有长辈和患者不再单调地躺在床上度过每一天,尽量创造更多室内外活动的机会,参与各种院内社交活动、益智游戏,每月定期举行志愿者活动,举办各种教学讲座、慰问演出、心里疏导课等。提倡社区大家庭式护理生活新概念,为入住长辈和患者提供一个医好、护好、吃好、玩好、心好的五星级护理生活条件。瑞通将把爱心和感恩之心传递到每一位入住长辈、患者和家属心中,护理行业是一种爱心事业,我们将以此为服务标杆,严格要求每一个员工,让家属满意,让社会满意。。

詹堂 主治医师

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慢性呼吸性疾病,各种急慢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慢性呼吸性疾病,各种急慢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宝宝尿不湿侧漏,不知如何选择合适尺码及预防措施。患者女性
30
2024-09-18 21:10:14
宝宝使用尿不湿时出现侧漏,育婴师王宪霞咨询原因及预防措施。患者女性
48
2024-09-18 21:10:14
宝宝活动量大,尿不湿侧漏频繁,不知原因及预防措施。患者女性
2
2024-09-18 21:10:14
宝宝尿不湿经常侧漏,不知如何调整。患者女性
70
2024-09-18 21:10:14
尿不湿后背后漏、腰部侧漏、大腿部位侧漏、肚脐部位前露,询问原因及解决方法。患者女性
28
2024-09-18 21:10:14
宝宝尿不湿侧漏,不知如何正确使用和选择合适尺码。患者女性
53
2024-09-18 21:10:14
宝宝3个月大,尿不湿侧漏严重,求解答。患者女性
19
2024-09-18 21:10:14
宝宝尿不湿经常侧漏,不知原因及解决方法。患者女性
4
2024-09-18 21:10:14
宝宝20天,体重增长缓慢,尿不湿侧漏,妈妈吃水果后宝宝可能拉肚子。患者女性
40
2024-09-18 21:10:14
宝宝尿不湿侧漏问题,寻求专业解答。患者女性
13
2024-09-18 21:10:14

科普文章

#尿外渗#尿失禁
16

尿外渗是指尿液从尿道以外的部位排出的情况,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尿滴漏、尿失禁、尿频、尿急等。

1.尿滴漏:尿滴漏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流出的情况,可能导致不经意地尿滴或尿漏在衣物上。这可能发生在日常活动中,例如咳嗽、打喷嚏、行走或运动时。

2.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导致尿液意外地流出。这可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下,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在活动中。

3.尿频:尿频是指频繁地感觉到尿意,需要频繁地排尿。尿频可能与尿外渗相关,因为尿液无法完全储存在膀胱中,导致更频繁地需要排尿。

4.尿急:尿急是指突然而强烈的尿意,通常伴随着难以控制的尿液排出。尿急可能是尿外渗的一个表现,因为尿液无法完全储存在膀胱中,导致尿液积聚的时间较短。

一旦出现以上异常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青少年偶尔漏尿,可能是生理因素,但若是频繁出现漏尿的情况,可能是疾病因素所引起,例如急性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结石、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等。青少年长期出现漏尿,建议前往医院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一、生理因素:
青少年碰到了突发事件,过度恐惧或者紧张,导致大脑神经异常,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可能出现漏尿,可能还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调整心理状态以后可自行缓解。

二、疾病因素:
1、急性尿路感染:例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等,可能青少年不注意生理卫生有关,造成局部致病菌感染,不断破坏局部黏膜及组织,导致尿路黏膜敏感性过高,引起急迫性尿失禁,就表现为漏尿;

2、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过度肥胖等因素有关,导致膀胱功能出现异常,膀胱可频繁收缩,严重时就会引起漏尿,可能还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3、尿路结石:比如膀胱结石,结石不仅会频繁刺激尿道黏膜,还可能会堵塞膀胱颈口,导致膀胱内尿液增多,就会引起漏尿,还伴有排尿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4、脊髓损伤:通常与急性外伤有关,当脊髓受损时,导致膀胱与大脑之间的神经信号受损,造成膀胱及局部肌肉功能障碍,就会出现频繁漏尿;

5、神经源性膀胱: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颅脑肌瘤、脑积水、感染性因素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就会引起漏尿,可能还会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异常情况。
顺产后出现漏尿,是产后的女性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多合并阴道壁膨出,其原因是女性盆底的支持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薄弱,而支撑不住盆底的脏器所导致。严重者可以影响女性的生活治疗,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顺产后漏尿的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妊娠和分娩:这是最常见的引起漏尿的原因。特别巨大儿分娩,或者分娩时产程较长,用助产的方式分娩时,盆底的肌肉,韧带等因为过度的牵拉而削弱的它的支撑剂量。
 
(2)产后过早的参加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可以影响盆底肌的恢复而发生漏尿现象。
 
(3)慢性咳嗽,肥胖,便秘等因素,可以导致腹压增加,长期的腹压增加,也可以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和松弛。
 
(4)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和衰老,盆底肌开始松弛和萎缩,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漏尿会明显的加重,有时在跳绳或者打个喷嚏时就会出现漏尿现象。
 
(5)先天发育薄弱或者创伤:有些女性盆底肌组织先天发育比较薄弱,再经过妊娠和分娩,就会加重薄弱组织,漏尿明显。还有个别女性骨盆处收到创伤,导致盆底肌部分断裂,支撑组织收到影响,可以出现漏尿。
 
(6)医源性因素:在做盆腔手术时,可以完成盆底支持组织的损伤,从而引起漏尿。
#尿外渗#胆汁尿#草酸尿
20

泡沫产生原因

尿液泡沫最明显的原因是排尿速度快。正如水快速从水龙头中流出一样,如果尿液快速冲到马桶上,就会出现泡泡,但这种泡沫很快会消失。

有时尿液中水分减少时也会出现泡泡。如果很渴但没有多少水喝,尿液中水分会减少,尿液就会有泡泡。

泡沫尿也可能表明尿液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如白蛋白。尿液中的蛋白质与空气发生反应,就会产生泡沫。

通常情况下,肾脏会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从血液中过滤到尿液中。身体需要的蛋白质和其他重要物质太大,没法穿过肾脏的过滤器,它们就会留在血液中。

但是当肾脏受损时,其过滤效果并不理想。肾脏受损可能会让过多的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这就产生了蛋白尿。这是慢性肾病或肾衰晚期的征兆,称为终末期肾病。

造成尿液中有泡沫的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是逆行射精(男性的精液倒流入膀胱而不是从阴茎排出)。

服用非那吡啶类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引起的疼痛)也会引起泡沫尿,虽然这种原因不太常见。

有时,造成泡沫尿的原因只是厕所的问题。一些厕所清洁剂可以使尿液看上去充满泡泡。如果这是让尿液产生泡泡的原因,一旦将清洁剂从马桶中冲出,泡沫就会立即消失。

风险因素

  • 通常因为肾脏疾病,尿液中的蛋白质也会引起泡沫。
  • 如果有以下情况,则更有可能患上肾病:
    • 糖尿病
    • 肾病家族史
    • 高血压
  • 逆行射精的原因包括:
    • 糖尿病
    • 用于治疗高血压,前列腺肥大或控制情绪的药物
    • 脊髓损伤,糖尿病或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神经损伤
  • 前列腺或尿道手术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肾脏疾病或逆行性射精,或者尿液老有泡沫,请和医生联系一下。

检查判断

医生会采集尿液样本来测试尿液中的蛋白质水平。在 24 小时内进行的一次尿液检查中,将白蛋白水平与肌酐(肌肉分解时产生的物质)水平进行比较。这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它显示了肾脏过滤血液的能力。

如果 UACR 高于 30 毫克/克(mg / g),则可能患有肾脏疾病。此时,医生还会做其他检查,以了解肾脏的情况。

如果逆行射精是产生尿液泡沫的可疑原因,医生会检查一下尿液中是否有精子。

如何应对

泡沫尿的治疗取决于造成泡沫尿的原因。

  • 尿液浓缩,多喝水
  • 如果尿液浓缩是原因的话,多喝水和其他液体可以减轻脱水并消除尿液中的泡泡。

  • 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
  • 当尿液由肾脏损伤引起时,需要治疗原发疾病。通常,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导致肾病。好好地管理这些疾病就能减缓肾脏损害的进展。

    医生会建议均衡饮食,充分运动,以帮助治疗糖尿病。经常测试血糖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血糖才能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当然也可能还需要服用降低血糖的药物。

    对于高血压,则需要注意饮食并保持活动。限制饮食中的盐和蛋白质可以降低血压,防止肾脏超负荷工作。医生会开出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或其他降低血压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降低血压和保护肾脏免受额外损伤的两种药物。

  • 逆行射精的治疗
  • 逆行射精不需要治疗,除非想要生个孩子或为无射精高潮所困。医生可以使用经批准用于其他疾病的药物来闭合膀胱颈,这样精液就不会进入膀胱了。

    以下非标签指定用途药物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 溴苯那敏
    • 氯苯那敏
    • 麻黄素
    • 丙咪嗪
    • 去氧肾上腺素
    • 伪麻黄碱

    "非标签指定用途药物"是指 FDA 为一种治疗目的而批准的药物而未批准这种药物可用于其他治疗目的。但是,医生仍然可以将药物用于其他疾病。这是因为 FDA 只管理药物的测试和批准,而不管理医生如何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因此,医生开一种药物,因为他/她认为这种药物非常适合你。

总结一下

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发生一次泡沫尿,那么这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泡沫尿反复发生,它可能表明有肾脏损害。通常,这种症状在肾脏疾病中较晚出现,因此立即治疗是很重要的。

如果是男性的话,这可能是逆行射精的一个迹象,或者你受到了服用药物的影响,就应该治疗疾病或停止服用引起泡沫尿的药物。

大多数时候,泡沫尿是无需担心的。通常,多喝水就能缓解泡沫尿。

何时看医生

  • 1、泡沫尿液几天内没有消失出现肿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疲劳等症状
  • 2、尿液混浊或血尿
  • 3、如果是男性的话,射精产生时只有很少液体甚至没有液体,或者你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一直试图让你的女性伴侣怀孕而没有成功。
#结晶尿#尿外渗#粘液便
12

什么是把尿把便?

把尿把便,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吧,就是双手放到孩子大腿下面,抱着孩子,让其对着马桶小便和大便,如下图所示,是经典的把便姿势。

这种方式是 1955 年尿不湿发明之前,小婴儿们小便和大便的方式,持续了数千年,目前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是主流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孩子不用尿不湿,在孩子生后 1-4 周开始,就用这个方式排泄。

把尿把便在国外被称为 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简称 EC),也叫做 natural infant hygiene,大家如果要查相关资料,用这两个关键词。把便把尿非常形象,但是没有和这两个词完全统一起来。

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直译:排泄沟通)重点想强调的是,婴儿排便时,父母在此过程中提供亲切的情感和身体支持,所以有 Communication。

natural infant hygiene(直译:自然婴儿卫生),这个自然是和用尿不湿相对应的,也可以和 nappy-free(直译:不用尿不湿)等同起来。

把尿把便怎么被取代的?

之前把尿把便是婴儿主流的排泄方式,这种情况随着尿不湿的发明而改变。

1955 年尿不湿获得专利,1962 年,儿科发育专家托马斯·贝瑞·布拉泽尔顿(Thomas Berry Brazelton)博士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A CHILD-ORIENTED APPROACH TO TOILET TRAINING》,概述了父母应该避免过早地强迫孩子如厕训练[1]。

文章建议到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能意识到尿便,并愿意主动排泄时才开始训练,在此之前,完全使用尿不湿,让孩子随意大小便。孩子大约 2 岁左右(最早 18 月龄)开始进行如厕训练,这时孩子需要达到以下能力:

  • 模仿成人的行为;
  • 愿意停止四处奔走并坐下;
  • 对把物品放置在适当位置的兴趣;
  • 说“不”的能力,以便排便训练可以是他自己的成就,而不是他的父母。

这样的话,就是小朋友感觉“它”来了,去固定排泄的地方,在那儿大小便,然后看着“它”消失。

这种方式被认为孩子自控率高、训练时间短、退步率低,所以提出后,被美国儿科学会接受和推广。到 1980 年代,大多数美国儿童都在使用尿不湿,并且父母工作越来越忙碌,方便的尿不湿成为必须品。

在之后,把便把尿成为了一种不科学的排泄方式,一旦采用这种方式,被认为对孩子不好、家长不懂育儿,也成为老人和年轻父母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

把尿把便主要被认为不好之处在哪里?

它被认为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非孩子主动参与;另外这属于过早的进行了如厕训练,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导致以后压力大影响以后排便;孩子学习排便的反而慢。

那这些说法是正确的吗?一条条说。

是否是强制性的行为呢?

尽管把尿把便(EC)和 infant potty training(直译:婴儿排便训练)已成为同义词,但是二者并不是统一的,因为虽然大部分是强制的,比如家长定时排泄的做法,但还有其他的排泄时机选择方式,而这些时候,是孩子控制的什么时候排泄。

P.S.定时排泄的方式,也不是没有原则地制定几个时间点,而是根据孩子的生理表现。比如在新生儿期,根据自己孩子小便频率,定在 30 分钟或 1 小时一次,到孩子大些时,比如 6 月龄,就几个小时定一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按照婴儿的信号。有些婴儿从一开始就发出非常清晰的信号,而另一些则可能有非常微弱的信号,或者根本没有信号。

当孩子属于信号比较明确的娃时,在排尿或排便前,会出现某些面部表情、特定的哭泣、扭动或突然的无法解释的烦躁情绪,给家长以提示。

随着婴儿的长大,他们的信号变得越来越明显,有些婴儿经常指向看护人或便盆以表明需要。年龄较大的婴儿可以学习“ 便盆 ” 的手语等表示。

所以,通过观察孩子的信号,进行排泄,是不属于强制性的排便行为,而是孩子主导的,大人抱起孩子来,就是当个辅助而已。

还有一种是通过声音诱导孩子排泄的方式,就是你说“嘘嘘/psss psss”等让孩子尿尿,很熟悉是不是?还能通过“嗯嗯/hum hum”的声音诱导孩子大便。

这种是家长主动控制,但具体方法是在孩子排泄时开始出声,等声音和排泄建立了联系,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诱导排泄。哈哈,感觉成了条件反射,不太喜欢也不赞同这种方式。

会让孩子更晚地学会排便排尿吗?

布拉泽尔顿医生(就是第 2 条里的那位教授)在文章中确实明确提出,过早地进行如厕训练,确实会导致孩子更晚地学会大小便。在研究中,有 108 名患儿到 4 岁时还没学会完全自主排尿便,这里面有 70%的在 18 月龄之前就进行了排便训练,所以,如厕训练不能过早。

但是大家要明确一点,布医生的实验是对孩子在不同的月龄,进行真正的如厕训练,得出的结果,不是和把便把尿孩子对比的。如厕训练怎么做?看文章:出现这 7 大信号,说明孩子可以开始如厕训练啦

所以,只能得出过早进行如厕训练会导致孩子学会排尿便更晚,得不出把尿或者把便会导致孩子更晚地学会大小便的结论。

相反,在 2017 年 Pediatrics [2]这篇文章中提到,9 名接受 EC 训练的儿童被认为具有更好的膀胱感觉和控制能力,排尿更加彻底。当孩子发育成长后,准备如厕训练时,做过把尿把便(EC)的孩子可以轻松过渡,并可以享受独立排泄的过程。

当然,因为这方面的对比研究太少,我们期望能有更多的证据,但是因为现在几乎都使用尿不湿,这样的研究会很难进行。

#尿外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分娩时会阴裂伤累及盆底
19

一些女性在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会出现漏尿现象。这种无法通过意念控制尿意,腹部压力升高、体位突然改变或提举重物尿液的不自主流出就是尿失禁,困扰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其正常的社交。

女性尿失禁高发的两个阶段

产后,主要是由于女性在怀孕时增大的子宫长期压迫盆底肌肉,分娩时盆底肌和神经受到了损伤。除此之外,女性妊娠期体内激素增加,“松弛素”就是其中的一种,让女性的盆底肌肉韧带变得松弛。分娩时经过各种压力后使尿道支撑结构受损,影响了女性的盆底肌功能,导致漏尿的发生。

绝经后,绝经后的妇女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减少,盆底组织萎缩退化而薄弱,封闭的尿道力量因此减弱,尿道张力降低,易出现漏尿。

对于轻中度患者,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加强骨盆底肌的力量,提高女性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对于中老年较严重者,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不孕#不孕病#女性不育#女性不孕
0

2019年6月,怀孕3个月的王媛媛被丈夫推下34米高的悬崖,造成多处骨折,孩子也没有保住......

时隔5年,在24年中秋,媛媛在微博上给大家报喜,迎来了新生命。评论区除了温暖的祝福,也注意到一些网友们对于“辅助生殖”的关注。媛媛是“80后”,对于35岁以上的高龄不孕女性,做辅助生殖该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读《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来解答大家的小疑惑。

1.高龄不孕女性必看这2点:

2.卵巢储备功能有哪些检查?

3.辅助生殖和受精方式的选择

4.哪些女性要选择控制性超促排卵

5.要不要做PGS?单胚移植还是多胚胎移植?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9, 19(3): 253-270. doi: 10.7507/1672-2531.201812103

秋冬季

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开学

不少 家长 便吐槽

自家孩子中招了

孩子生病

全家糟心

近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聚集性疫情中

90%以上 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应对秋冬季流感

家长们要做好 准备

  • 什么是流感?

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的传染,患流感的病人会有发烧,头疼,害怕冷,全身酸困疼痛,咽喉发炎,有的时候还会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

  • 流感主要症状

流感的症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呼吸道的症状,部分病人可以有咽痛或者咳嗽、鼻塞、流涕,多数病人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就是全身的症状,流感全身感染,重度症状是非常突出的,先是发烧,如高烧39℃以上,多数病人是高烧,当然也有少数病人,温度可能到不了 39-40℃ ,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 如何治疗流感

流感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两部分。

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主要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 。一旦 确诊 流感,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越早越好,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使用,但即便病程超过 48 小时,一旦明确流感,也应积极用药 可以缩短病程

对症治疗措施:主要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 一般 38.5 ℃以下且宝宝精神状态好可先不用退热药,可先用物理降温。

退热药物:体温超过 38.5 ℃,但体温不是唯一喂药标准,还要结合宝宝精神状,可用美林 ( 主要成分布洛芬 ) 或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其中一种。如发热频繁,间隔 4 6 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24 小时内最多用 4 次。

注意:孩子 发热期间每 30 分钟测体温,持续高温要观察有无惊厥。 若孩子 发热伴精神不好、吃得很差、严重吐泻、尿量减少、抽搐等去看急诊。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儿童失神癫痫
0

在儿科神经领域,我们时常会遇到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儿童笑性癫痫。这种病症以发作时伴随的笑容或笑声为特点,容易让家长和医生混淆,误以为是孩子的顽皮表现。然而,儿童笑性癫痫是一种需要及时确诊和治疗的疾病。那么,儿童笑性癫痫究竟应该如何确诊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笑性癫痫的基本特征。它通常发生在3岁至12岁的儿童之间,发病率较低,但症状却极具特点。孩子在发作时,会表现出不自主的、反复的笑声或笑容,有时伴随着面部表情的扭曲。这种笑容并非孩子感到高兴,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为了确诊儿童笑性癫痫,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步骤: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家长关于孩子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的表现等。此外,还会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癫痫病史,以及孩子是否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脑瘫、智力障碍等。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脑磁图(MEG)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脑内异常放电情况,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CT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孩子脑部的结构变化,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癫痫的疾病。

观察孩子发作时的表现:医生会观察孩子发作时的笑容或笑声,判断其是否符合儿童笑性癫痫的特点。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笑容: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孩子笑容的疾病,如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一旦确诊为儿童笑性癫痫,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目前,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如抗癫痫药物。对于部分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笑性癫痫并非不可治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此,家长在孩子出现不自主笑容或笑声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癫痫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抗惊厥药、情绪稳定剂等。药物的选择必须根据癫痫的类型、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其中,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药物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力图降低副作用。

以卡马西平为例,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特别适用于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它通过调节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元的过度放电,从而控制癫痫发作。然而,卡马西平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血液系统异常等,因此在治疗初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对于一些难以控制的患者,可能会采用联合用药的策略。比如,左乙拉西坦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抗癫痫药物,它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它能够有效减少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并且与其他药物相比,副作用较小,因此在联合用药中常被考虑。

当然,药物治疗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时定量地服用,不能随意中断或更换药物,以免引起癫痫发作的反弹或者药物副作用加剧。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癫痫患者的生活不仅仅是关于药物的治疗,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压力,都是有助于控制病情的重要因素。在饮食上,虽然并没有特定的癫痫饮食,但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水分摄入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癫痫患者对药物的个体差异很大,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治疗方案。因此,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任何不适,对优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总之,癫痫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兼顾疗效与安全,以期让癫痫患者能够过上尽可能正常的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