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为什么可能用到 ICD 治疗?
心衰患者的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泵衰竭(占 59%)、心律失常(占 13%)及猝死(占 13%),这说明心衰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比例很高,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发生了心脏电活动紊乱,如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和室颤)、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心室颤动(室颤)引起。大部分患者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持续恶化进展为室颤。室颤自行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决定室颤患者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从室颤发生至除颤的时间。
通过心衰常规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或延缓心衰进展,降低猝死发生率,但不能治疗发作时的心律失常事件,而医院外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的总病死率很高,主要是因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除颤、起搏治疗,此时就显示出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 Defirillator ,ICD) 治疗的优势。
ICD 治疗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纠正潜在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ICD 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后极短的时间(10~20 秒)内,释放电击除颤,其除颤成功率几乎为 100%。
什么是 ICD?如何置入人体?
ICD 是一种可以纠正心脏异常心律及心率、并能预防猝死的带电池仪器,简单说来,就是一种能放电的起搏器。
ICD 主要包括 2 个部分:
1. 脉冲发生器;
2. 识别心律失常并释放能量的电极导线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冲发生器变得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
ICD 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1. 针对室颤或致血流动力学恶化的室速进行电击除颤;
2. 针对室速的抗心动过速起搏;
3. 针对心动过缓的抗心动过缓起搏,类似于普通起搏器。
通过微创、不开胸的方法即可将 ICD 置入体内,手术过程需要 1~2 小时,在局麻下进行,患者是保持清醒的,类似于一般起搏器的置入。具体步骤包括:
1. 穿刺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置入导线电极;
2. 囊袋的制作:通常做在左侧胸大肌和胸小肌之间,避免对皮肤的磨损,将 ICD 脉冲器放在囊袋内;
3. 电极测试:包括 R 波振幅、起搏阈值、电击阻抗和除颤阈值。诱发除颤阈值前,为避免患者的痛苦,可用镇静药物使患者深睡。
上述步骤完成后,就可以逐层缝合切口,之后设置并输入 ICD 各种工作参数。术后患者须定期随访,随访流程一般为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之后每隔 1 年随访一次。如果患者发生了室速或室颤,应及时来院就诊,医生通过 ICD 储存记录的数据,判断发作和终止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ICD 工作参数。
何种心衰患者可以接受 ICD 治疗呢?
1. 对已经发生过心脏骤停、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幸存者,预期能以良好状态生存 1 年以上的患者,建议置入 ICD,可降低猝死和全因死亡风险。
2. 对目前未发生过心脏骤停或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若其纽约心功能分级在 II-III 级(即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或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出现过度疲劳、心慌、胸闷、气喘等心力衰竭症状),已接受 3 个月及以上充分并良好的药物治疗,但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仍不超过 35%,预期能以良好状态生存 1 年以上的患者,建议置入 ICD,可降低猝死和全因死亡风险,这类患者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除外过去 40 天内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和扩张型心肌病。
ICD 可感知危及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并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心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猝死。总之,ICD 治疗能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总死亡率,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法。但目前 ICD 价格昂贵(人民币 10~20 万元)限制了我国患者的应用。相信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成本降低,寿命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 ICD 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