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小儿肥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从遗传、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可高达50%-60%;如果父母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约为32%-34%。遗传因素是小儿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饮食因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小儿肥胖的常见原因。例如,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如快餐、零食、饮料等,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进而导致肥胖。
三、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是导致小儿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外活动时间被大量占用,导致运动量减少。缺乏运动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进而导致肥胖。
四、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小儿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家长对肥胖的错误认识,孩子学业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都可能导致孩子通过过量进食来缓解压力,从而引发肥胖。
五、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小儿肥胖,如睡眠不足、疾病等。
总之,小儿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疗。
我家宝宝最近睡觉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嘴唇有点上翘,门牙还漏出来了,看起来有点像腺样体面容。虽然她睡觉的时候没有打鼾,也没有张口呼吸,但有时候呼吸声会有点大。
我很担心,于是我选择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并建议我去检查一下,因为张口呼吸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表现。虽然我有点担心,但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觉得很安心。
经过这次线上问诊,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不仅熟练掌握医疗知识,还能够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给出专业建议。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服务非常满意,感谢他们的帮助。
导读:我们常说的“三围”指的是胸围、腰围和臀围,是衡量成人身材的重要指标。然而,你知道吗?宝宝也有自己的“三围”标准,它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宝宝的头围。头围是指从眉毛上方一点到后脑最凸出一点绕一圈的长度。宝宝的头围在出生时大约为34厘米,随着生长发育,头围会逐渐增大。一般来说,6个月宝宝的头围为43厘米,1岁时为46厘米,2岁时为48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2岁以后会逐渐减慢。
头围的大小与宝宝的脑发育密切相关。如果宝宝头围过大或过小,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发生。例如,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宝宝2个标准差,并且各方面能力均跟不上同龄宝宝时,可能存在脑发育迟缓的问题。这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发育评估和智力检测。
除了头围,胸围也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胸围是指用软尺平乳头绕一周的长度。宝宝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随着生长发育,胸围会逐渐增大。一般来说,12个月到21个月大时,宝宝的头围与胸围相等,21个月之后胸围会超过头围。
胸围的增长与宝宝的体格发育密切相关。如果宝宝营养不良,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可能会较晚。此外,胸围的测量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宝宝是否存在胸部畸形,如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最后,我们来看看宝宝的腹围。腹围是指用软尺在宝宝的腹部最凸出一点绕一圈的长度。宝宝的腹围容易受到肠部变化的影响,正常伸缩的范围很大。一般来说,健康宝宝的腹围不需要特别测量。但如果宝宝的腹围异常增大或减小,可能存在一些疾病,如腹水、佝偻病、结核性腹膜炎、巨结肠等。
总之,宝宝的“三围”是衡量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家长应定期给宝宝测量头围、胸围和腹围,及时发现宝宝的生长发育问题,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主任、儿童肥胖病与糖尿病方面的专家张知新副主任医师指出,肥胖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1岁以内、5至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
儿童肥胖症主要表现为食欲旺盛,偏爱油腻、甜食,缺乏运动,体型肥胖,皮下脂肪丰厚且分布均匀,与病理性肥胖的区别在于脂肪积聚主要在面颊、肩部、乳房、腹壁。
儿童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多由不合理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长期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积聚体内,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大,总脂肪量增多。单纯性肥胖症占肥胖儿童总数的99%。
病理性肥胖症则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代谢性疾病及其他药物等因素引起,除体形肥胖外,常伴有原发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面对肥胖儿童,许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减肥,甚至选择药物减肥,认为成人药物适用于儿童。然而,专家提醒,儿童不宜采用成人药物减肥、手术去脂、禁食或饥饿疗法等。
18岁以前是儿童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过激的治疗方法都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张知新副主任医师指出,通常不建议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选择药物治疗。若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生活和学习,并造成其他并发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使用药物短期内快速减肥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问题,甚至肾功能损害,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有些家长认为体重下降是减肥成功的标志,但体重下降并非儿童减肥的目的。儿童身高不断增长,学龄儿童每年增高5至6厘米,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半年到一年后肥胖程度即可得到改善。
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一项发表于《国际肥胖症杂志》的研究表明,婴儿在6个月大之前使用抗生素,日后可能成为肥胖儿童。
该研究追踪了1991年和1992年出生的一万多人,发现出生后6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的儿童,其体重和身高的比值大于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差异逐渐扩大。在38个月大时,使用过抗生素的儿童体重超标的可能性比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儿童高22%。
此外,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也发现,过去20年,婴儿肥胖比例大幅增加。年龄不足6个月的婴儿中,超重比例增加了近2/3,达到10%。研究指出,孩子越早超重,长大后成为胖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么,除了抗生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肥胖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 遗传因素:父母肥胖或有肥胖家族史的孩子更容易肥胖。
2.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容易导致儿童肥胖。
3.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无法消耗,从而转化为脂肪。
4.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食欲增加,进而导致肥胖。
5. 精神压力:精神压力会导致食欲增加,从而摄入更多热量。
为了预防儿童肥胖,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如有必要,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