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表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据媒体报道,江苏常州市的一个小伙子夜间吹空调后,晨起时口角歪斜,左眼无法闭合,医生说这是面神经炎,吹空调是发病诱因,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会永久留下后遗症。医生还说,每年夏天都有吹空调或吹风扇诱发的面神经炎发作病例,男女老少病例都有。

     

     

    特发性面神经炎7成左右可以自愈

     

    面神经炎医学上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带状病毒感染等多种原因导致面部神经缺血、炎症、麻痹进而产生口角歪斜等症状,具体发病原因医学上至今尚不清楚。单侧面瘫突然起病(常在几小时内起病),常见表现包括眉下垂、不能闭眼、鼻唇沟消失,以及患侧口角下垂且口歪向健侧。

     

    特发性面神经炎和诸多危险因素有关,病毒感染是首要的潜在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单纯疱疹病毒介导的炎性/免疫机制曾是多年争议的焦点,但根据血清学证据怀疑可能是此机制。PCR DNA检测结果支持,再激活的嗜神经病毒沿轴突扩散和增殖导致了炎症、脱髓鞘及神经麻痹。现已广泛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激活是多数Bell麻痹的可能原因,但证据并非完全确定。推测其他的发病机制包括一些个体的遗传易感性,以及面神经缺血。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和发病严重程度有关,有些可以自愈。1982年,一项纳入1011例Bell麻痹患者的研究对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做了统计报告。其中1/3的患者为不完全性麻痹,2/3的患者为完全麻痹。总体而言,85%的患者在3周内出现了恢复迹象,71%完全恢复,13%存在轻度后遗症,16%遗留有面肌无力、联带运动和/或挛缩。

     

     

    研究表明,有3类人容易发生面神经炎

     

    1.孕妇

    怀孕期间面神经炎发病的风险增至3倍,尤其是在晚期妊娠或产后第1周。

     

    2.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统计表明,5%-10%的面神经炎的患者存在糖尿病。有研究认为,面神经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发病机制可能和面神经缺血有关,而糖尿病是微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可造成神经滋养血管的微循环衰竭从而导致Bell麻痹。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257例Bell麻痹患者中有190例(74%)最初在早晨注意到面肌无力,这提示面神经麻痹实际是在睡眠时发生[27],研究者推测夜间起病提示存在缺血性机制。

     

    3.局部受凉时

    吹空调或吹风扇,或者天气寒冷时面部受凉,局部血管收缩,导致面部神经供血障碍,进而发病。

     
    总之,关于面神经炎我们需要注意,发现自己有面部异常症状,怀疑面神经炎时,需要注意及时去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及时通过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针灸理疗等治疗,大部分人可以治愈。7个月仍然症状持续的患者,需要排除脑中风、中耳炎、面部肿瘤等疾病。预防面神经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开空调温度26度左右最佳,不要过低温度,特别是空调风扇不要正对着面部吹,同时注意健康生活方式,防止免疫力低下。

  • 腰腿痛、颈肩痛、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原来被医生定位为“中老年专利”的脊髓脊柱疾病,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压力的越来越大,而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但目前很多受此困扰的患者对这些疾病还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颈腰椎疾病,大家常有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颈腰不适就是“颈椎病、腰突症”

     

    大部分患者在出现颈、腰疼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首选到骨科、中医科等科室就诊,而由于颈椎病、腰突症在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使得这些患者很容易就被确诊为颈椎病、腰脱等这些脊柱退行性疾病,随即就开始了针对于此的治疗。

     

    往往忽视了对其他可能疾病的排查,诸如椎管内肿瘤、寰枕畸形、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等疾病都可以引起上述的症状。等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治疗后,症状仍不见好转甚至严重到瘫痪、尿便失禁的程度时,才想到来神经外科就诊,而此时往往早已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贻误终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临床治疗工作中比比皆是。令我们临床医生及患者都倍感惋惜。

     

     

    建议:当感到颈腰部不适时应首先考虑到神经外科就诊,在排除更为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后再到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就诊,而现在相关科室也在完善这方面的意识,这是在根本诊治理念上的可喜进步。提早建议患者先到神经外科就诊,这样才会真正给广大脊髓脊柱疾病的患者朋友们带来最好的治疗空间及时间,为患者朋友们带来福音。

     

    颈腰椎疾病,大家常有的两个误区!

     

    误区二:腰腿痛、颈肩痛就得“按摩”

     

    按摩是治疗及预防腰腿痛、颈肩痛的重要方法,是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保守治疗的常见手段。长期以来,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应用按摩手段帮助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并不是说按摩就能治疗所有的该类患者,就能一直地进行下去,这里面就涉及一个严格掌握指征的问题:按摩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禁忌症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按摩、什么情况下就不能按摩了,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患者,或经一定时间系统按摩而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的患者,应该尽早谋求更进一步的诊治措施。

     

    建议:当感到颈腰部不适时应首先到正规大型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之后,对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应首先建议他们行按摩、理疗及牵引等保守治疗,对于那些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但是在经按摩等保守治疗3-6个月之后仍无改善甚至加重时,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了。

  •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那么大家都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它们的抵抗力相对来说要比一些不爱运动的人强一些,经过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可以很有效的减少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的发病次数,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怎样预防这种情况。

    这种疾病是指身体接触过敏原后感染的炎性疾病,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会有阵发性喷嚏,鼻塞和鼻一样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的话,还可能会出现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窦炎等,而且它还不容易根治。

    第1种,放了很久的被子和褥子,如果要使用的话,要在太阳底下得到充分的暴晒后再盖,这样可以有效的去除尘螨,也是降低尘螨过敏的感觉,屋子里面要保持干燥通风,要经常清扫,对于沙发下橱柜的死角也要经常清理。

    第2种,屋子里面一定要经常加湿,到了秋天会有很多传说,仍然会使用空调来进行抽风,这会很容易引起呼吸道通道特别是鼻黏膜干燥,而且还会出现瘙痒和肌肤通畅的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用力抠鼻子,而且还要做好防护措施。

    第3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这样可以控制降低,鼻黏膜敏感性,达到预防这种疾病的目的。

    第4种,要增强个人体质,多运动多锻炼,改善体内代谢水平,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病次数和程度。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方法了,希望患者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锻炼,多运动,增强骨骼的吸收能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新鲜绿色的食物。

  • 癫痫早上发作的原因,可以与睡眠不足、内分泌紊乱、饮食不当、药物影响等有关。

    1.睡眠不足:如果在晚上睡觉时过度熬夜,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早上起来后,身体还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容易引发癫痫发作。

    2.内分泌紊乱:一般早上是体内激素水平分泌较高的时期,会刺激大脑神经过度兴奋,使脑电波活动不稳定,从而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3.饮食不当:如果平时饮食不当,没有进食早餐的习惯,有可能会引发低血糖,导致癫痫发作。

    4.药物影响:癫痫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若没有按规律用药或者私自增减用量,就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下降,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导致癫痫发作。

    建议癫痫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放松心态。遵医嘱按时用药,不要私自停药或者减药,定期到医院复查。

  • 对于许多患有颈椎病的朋友,往往可能就是会由于不正当的治疗方法,导致疾病的恶化,但是,其实大家也不要过分的担忧。接下来,小编将主要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些关于治疗颈椎病的误区。


    谎言之一:中医推拿手到病除

     


    一般中医按摩宣传的治病原理: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能够疏筋通络,缓解疼痛和麻木、活血化淤,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专家介绍,颈椎病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等类型,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专家指出,目前颈椎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以中医治疗更为普遍。但是即使对于适于推拿、按摩治疗的,也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因为只有专业医生才能把握揉捏的尺度,不会产生副作用,切忌把自己的颈椎交给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员手里。


    谎言之二:脖上套个圈颈椎病去无踪


    钛项圈宣传的治病原理:钛具有特殊的电流特性,对人体会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且其化学性稳定,可调整由压力与疲劳导致的身体电流混乱,可以使精神松弛、肌肉放松。声称戴上这种项圈就可以治疗颈椎病。


    专家表示,钛其实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它是骨科常规的内植物材料,成本也不是很高,它被用于人体是因为钛元素性质稳定,不导电、无磁性、无放射性。现在被宣传成能治疗颈椎病的金属物,实在令人费解。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日常生活用品不作为医疗器械审批的通知》中规定:“凡属于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如衣服、帽子、鞋、袜、手镯、耳环等产品,无论其采用何种材料,均不得作为医疗器械受理审批。企业也不得宣传产品的治疗、诊断功能。”8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司标准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批准“钛项圈”作为医疗器械,因此商家宣传“钛项圈”治疗颈椎病的功效,消费者不可轻信。


    谎言之三:睡个枕头能治颈椎病

     


    保健枕宣传的治病原理:特殊的人体工学设计,“高科技”原料作材料,能有效为颈椎减压,对改善颈椎病有明显效果,有的甚至宣传能有效治疗颈椎病。


    最后,小编还是要提醒广大的患有颈椎病的朋友们,在自己的日常的治疗过程当中要注意对症下药,避免进入以上的治疗误区。对于问题比较的严重的药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小编汉族大家早日康复。

  • 肥胖伤身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这给你减肥的动力了吗?

     

     

    今天告诉胖子们一个“致命打击”:肥胖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年轻的肥胖者尤其要当心癌症侵袭。

     

    肥胖为什么会导致癌症?判断一个人胖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科学减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兼营养科科主任 王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袁振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营养师 井路路

     

    肥胖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

     

    肥胖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指出,身体脂肪过多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显示,多达1/3的美国癌症病例与体重超标有关。瑞典科学家研究称,肥胖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33%。

     

     

    肥胖为什么会导致癌症?

     

    王昆告诉《生命时报》,癌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都异常。

     

    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

     

    胆固醇升高会导致人体巨噬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下降。

     

    同时,淋巴细胞也会因为细胞膜胆固醇、胰岛素过高,功能受到抑制。如果身体已有癌细胞,胰岛素过高会显著促进癌细胞的增长繁殖。

     

    肥胖还伴随着慢性炎症,脂肪细胞可充当肿瘤免疫逃逸的保护伞。此外,体内高脂肪还会引起与性激素代谢异常相关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年轻人要警惕因胖得癌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刊登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凯斯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年龄,正在向64岁以下人群移动。

     

    科学家对2000年至2016年间近267万肥胖相关癌症案例和345万非肥胖相关癌症案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

     

    • 在65岁以上、50~64岁、20~49岁3个年龄组中,50~64岁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病例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女性增加了25%,男性增加了近两倍;

     

    • 而65岁以上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前,美国一项针对25~84人群的肿瘤发病数据也显示,在年轻人(25~49岁)中,6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加。

     

     

    据统计,2002年到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从22.8%上升到30.1%,肥胖率从7.1%上升到11.9%。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中国人的平均体重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40%,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则升高了9倍。

     

    专家认为,肥胖是导致中国癌症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年轻人肥胖比例越来越高,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其导致肥胖的原因也是导致肿瘤的原因,比如生活不规律、吃垃圾食品、热量摄入过多、熬夜多、压力大等。

     

    王昆认为,肥胖与肿瘤关系密切,要预防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生,可以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控制体重入手。

     

    什么样的人该减肥?

     

    从科学角度讲,衡量一个人的胖瘦,最常用的有几种判断方法:

     

    1.体重指数(BMI)

     

    这是目前医学界普遍使用的体型判断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体重指数在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

     

    但要注意,体重指数并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有的人体重指数正常,但腹部脂肪堆积不少,患慢性病风险也很高。

     

    2.腰围

     

    体重指数要结合腰围判断是否要减脂。腰围既能反映脂肪总量,又能反映脂肪分布。

     

    成年男性腰围应少于85厘米,女性少于80厘米。

     

    测量腰围要站立,双脚分开30厘米,测量时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

     

    3.腰臀比

     

    测量时,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

     

    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

     

    4.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这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

     

    一份科学的体重控制计划

     

    减肥需要循序渐进,世卫组织的建议是:每周减肥0.5~1公斤,一个月减1~3公斤,这种“匀速”减肥的方法,对身体损伤小且不易反弹。

     

    以下5个建议,送给想要减肥的人:

     

    学会吃脂肪

     

    • 少吃饱和脂肪

     

    猪油、黄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中饱和脂肪占比较高,所含胆固醇较多,过多食用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 适量吃单不饱和脂肪酸

     

    橄榄油、茶籽油的主要成分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也含一些,可以适量摄入。

     

    • 多吃些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需刻意补充。

     

    亚油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食物中获得。EPA和DHA需通过适量多吃肉质较肥的鱼类来补充。

     

    要提醒的是,即使一些食用油存在健康益处,仍要控制总摄入量,每日在25~30克之间。

     

    建议肥胖者用橄榄油、茶油来烹调,吃零食前注意看食品营养标签,学会计算食物能量,控制热量摄入。

     

    吃对主食

     

    减肥时,可把一部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低的淀粉食物,替换成营养质量高的淀粉食物。

     

    用豆类和薯类来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在主食里加点杂豆,能做到减热量而不减饱腹感。

     

    吃蒸红薯、炒土豆丝和拔丝山药等食物时,一定要扣减米饭、馒头之类的主食;如果用同样数量的蒸土豆来替代米饭,是有利于减肥的。

     

     

    3种减肥饮食模式

     

    • 高蛋白膳食模式

     

    把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 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

     

    在保证膳食平衡的情况下,减少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 轻断食模式

     

    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千卡/天,男性600千卡/天),并且长期坚持。

     

    普通的肥胖者,一般建议选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有肾病的患者要用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无法接受以上两种膳食模式的人,可用第三种轻断食模式。以上几种模式可间歇性混合用。

     

    • 坚持每周运动

     

    运动是最健康的减肥方式之一,在减脂过程中也需要运动来帮忙,成年人最好每天运动半小时。

     

    对于肥胖者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具体方法是:

     

    先做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

     

    无氧运动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有氧运动半小时到40分钟,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

     

     

    减肥药物和手术辅助

     

    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半年以上,仍然不能有效降低体重的人,可考虑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减肥。▲

     


    本期编辑:王晓晴

  • 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一些曾经被控制的传染病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百日咳这一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正悄然卷土重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百日咳的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危害巨大。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已累计报告了13例百日咳死亡病例,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这再次提醒我们,百日咳并非遥远的威胁,而是切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危险。

    Q: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吸气声为特征,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1]

    Q:百日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声;咳嗽后呕吐;低热或中度发热等。咳嗽发作前可有喉痒、胸闷等不适。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Q:百日咳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最常见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严重者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气肿及百日咳脑病。婴幼儿和新生儿可因声带痉挛、黏稠分泌物的堵塞而发生窒息,出现深度发绀,亦可因脑部缺氧而发生抽搐[2]

    Q:哪些人容易得百日咳?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也可以发病。

    Q:百日咳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散布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吸入传染,所以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间接传染的可能性小。

    Q: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烟尘刺激;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加强监护,避免剧烈活动;及时接种疫苗;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百日咳用药指导

    分类

    药品

    功效

    用药提示

    抗生素

    红霉素肠溶胶囊

    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

    1.红霉素需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与水同服。
    2.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肝病患者和严重肾功能损害者红霉素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4.对红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抗生素

    头孢托仑匹酯颗粒

    本品对百日咳杆菌敏感,可用于百日咳的治疗。

    1.对本药成分之一有休克既往史的患者禁用。
    2.以下情况慎用:本人或父母、兄弟中有容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的患者;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患者;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既往史的患者等。

    止咳药

    鸡胆口服溶液

    镇咳药。适用于由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和咳痰。

    1.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2.遮光,密封保存。
    3.本品久置后有微量沉淀析出,不影响疗效,摇匀即可服用。

    止咳药

    百咳宁颗粒

    清热化痰,止咳定喘。用于小儿百日咳。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止咳药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

    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顿咳,症见咳嗽、痰多、痰黄黏稠、咯吐不爽,或痰咳不已,痰稠难出;百日咳见上述证候者。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支气管痉挛药物

    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本品主要用于缓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可逆性气道阻塞疾病)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及急性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或其他过敏原诱发的支气管痉挛。

    1.过量使用将诱发耐受状态并导致低血氧的恶化。
    2.按说明书规范使用。确保吸药与吸气同步进行,以使药物最大程度达到肺部。

    注:以上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医嘱使用。

    用药提示

    1.百日咳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治疗时需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更换药物种类、增减药量,甚至停药。

    3.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症状加重或不适及时就医。

    4.治疗百日咳的药物有很多,不建议自行服药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寻找病因,以便进行对因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兰娟,王宇明.感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4,51(01):1-3.DOI:10.3760/cma.j.cn331340-20240117-00012
  • 痘痘,医学上称为痤疮,大约80%的青年人都曾受其困扰。

     

    “我已经不年轻了,怎么还长痘?”

    “最近没有熬夜啊,这痘……”

    “长两个痘,奶茶蛋糕都不敢吃了,烦死了烦死了!”

    “……”

     

    类似的困惑,很多人都有。熬夜、少吃甜食、好好洗脸,为了不长痘,好多人都注意了这些方面。

     

    但有一个容易长痘的饮食禁忌,却被我们忽视了,而它很可能就是你总是长痘的原因。

     

    想想看,自己有没有经常喝牛奶?

     

    对,喝牛奶也会增加长痘的风险

     

    接下来,就详细说说奶和痘的事儿。

     

    为什么过了青春期还长痘?

     

    让你长痘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过度分泌的皮脂。

     

    皮肤上皮脂腺增生或者分泌旺盛,就会产生很多皮脂,如果皮脂腺向外分泌的导管部位过度角化,堵住了开口,皮脂就会堆在开口处或导管里,形成粉刺,“憋”出个痘,很多人也管这叫“闭口”。

     

    位于面部、前胸、后背等部位的皮脂腺更容易增生。 随着时间推移,定植于人体皮肤的一种叫做“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菌,会在粉刺部位繁殖,人体为了杀灭细菌会调动来自身的免疫细胞。

     

    于是,在闭口的地方,各种细胞及其分泌成分聚集,杀灭细菌的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的皮肤组织,引起了炎症反应,这时候粉刺的“战场”就进展成为了丘疹、脓疱,少数严重的个体还会出现肿大的囊肿、结节。 好在,大多数痘痘是可以自愈或者经过治疗之后完全消退的。

     

    个别严重的,可能在痘痘消退之后,会留下痘印或痘坑。

     

    牛奶会增加长痘的风险

     

    影响痘痘发病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饮食习惯。 

     

    大多数人都知道,痘痘人群不适合吃甜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然而喝奶这个“风险因素”,常被人忽视。 

     

    有研究明确:经常喝牛奶也是痘痘的加重因素之一。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牛奶中含有双氢睾酮(DHT)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这两种激素成分,它们都会促进皮脂腺的增生和分泌,诱发痘痘。另一方面,牛奶中的主要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会促进人体IGF-1的分泌,而IGF-1会诱发痘痘。 

     

    而且,相比来说,脱脂牛奶的致痘风险更高。因为牛奶中的脂类物质被人为去除后,里面乳清蛋白、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就会更高。 

     

    基于以上原因,有痘痘的人们尽量减少牛奶的摄入,尤其是少喝脱脂或者低脂牛奶。 

     

    那么问题来了,牛奶是人们重要的补钙来源,不喝牛奶,缺钙了怎么办哪? 

     

    建议试试无糖或少糖的酸奶,绿叶菜、豆腐或鱼虾贝类食物,也是补钙好食材。

     

    如果爱喝牛奶的话,建议喝全脂牛奶,最好每天不要喝超过300毫升,大概就是一袋奶。

     

    已经长出的痘痘应该如何护理呢?

     

    1. 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皮肤清洁

     

    一般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洗上两次脸,建议使用温和的、pH值在 5.5-7的偏弱酸的洗面奶,用手指轻轻揉搓面部,然后清洗干净。

     

    注意要避免使用碱性的肥皂,也要避免过度清洗,尤其是用洁面的器具反复使劲揉搓。否则破坏了皮肤屏障,反而不利于痘痘恢复。

     

    还记得要做好保湿,最好选择偏水润的保湿产品,避免使用油性的产品。推荐使用丝塔芙、多芬、欧莱雅等品牌的洁面和保湿乳。

     

    2. 防晒也很重要

     

    长痘痘之后,可能会需要使用维A酸类的药物,这些药物都具有光敏性,加之痘痘肌本身就比较敏感,日晒后容易留下色沉,所以防晒是必须的。

     

    除了抹够防晒霜,遮阳伞、墨镜、口罩等物理防晒设备,也可以备好。

     

     

    至于市面上的各种祛痘产品,建议慎重挑选。用不好,反而加重痘痘,真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痘痘真的比较严重了,比如出现数量很多、红肿胀痛、持续很久等情况,还是建议大家及时去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就诊。

     

    如果被痘痘问题困扰,又觉得去医院太麻烦,可以使用京东健康线上问诊。拍下照片,在手机上就能与专业医生一对一交流。

  • 入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袭来,打乱了很多人的节奏,春节就地过年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如何吃好、吃出免疫力,成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餐餐有优质蛋白质食物

     

    优质蛋白质食物不仅包括鱼虾肉禽蛋类食物,还包括奶、大豆、坚果。建议把这些优质蛋白质食物平均分配到三餐中,比如早餐吃鸡蛋、牛奶、坚果,午餐吃禽畜肉类、豆制品,晚餐吃鱼虾贝类等海鲜。

     

    注意:

     

    ①不要吃野生动物,营养价值上没有任何优势相反还有致病风险;

     

    ②尽量少吃腌制、烧烤、油炸等加工肉类,如咸鱼、火腿、腊肉、烤肉、炸鱼、炸鸡等,即使自己做的也免不了高盐、高油,而研究发现,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2、餐餐有蔬菜,每天水果不能少

     

    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质等,与免疫应答有关。建议每天深色蔬菜占一半,如红黄色的胡萝卜、南瓜、彩椒、西红柿等;绿色的西兰花、芹菜、菠菜、荷兰豆、萝卜等;紫色的茄子等等。另外,菌菇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还奈储存,建议每天吃一点。推荐蔬菜每天500克以上,这么多蔬菜一餐吃不下怎么办?合理分配到三餐,每餐150~200克蔬菜是不是就很容易搞定了。建议每天水果200~350克,各颜色水果换着吃,红色的草莓、樱桃,黄色的芒果、木瓜等。

     

    注意:

    果汁≠水果,水果罐头、水果干基本不含维生素C,不在推荐范围内。

     

    3、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

     

    饮水可保障体内营养成分及代谢产物技师运输和排除,成年人建议每天少量多次饮水,分配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每次200毫升左右,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那预示着身体早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来判断缺水程度。

     

    4、食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

     

    除了上面提到的蛋白质食物、新鲜蔬菜、水果三大类食物以外,全谷杂粮也是每天必吃的,谷类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与精白米面对比全谷杂粮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全谷杂粮有全麦、燕麦、糙米、小米、荞麦、玉米、绿豆等,另外薯类的营养特点跟谷类相似,也被归为主食,如红薯、马铃薯、芋头等。建议成年人每天谷薯类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有这四大类食物打底的饮食结构,每天轻轻松松就吃到20种食物,实现荤素搭配。

     

    5、食品安全严要求

     

    ①要严格做好生熟分开,处理生、熟食物之间和之后必须洗手;

    ②坚决不吃野味,不接触活禽畜;

    ③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类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

    ④尽量避免食用凉菜,散装酱卤肉等,剩饭剩菜吃前一定要热透;

    ⑤尽量实施分餐制,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好习惯。

     

     

    6、适量选择补充剂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益生菌、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尤其是饮食不达标的人,适度补充一些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补充剂对改善营养缺乏、提升免疫力还是有效果的,但注意维生素和保健食品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补充应适度。

     

    7、身体活动不能少

     

    ①可在家里做一些简易的活动,不扰民为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减少久坐或躺卧等静态生活时间;

    ②在非疫区空旷人少或通风良好的户外,也可进行一些户外身体活动,如慢跑、快走、体操等,同时可获得一定日光暴露的机会及时间。对帮助食物胃肠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功能,甚至促进心理健康都可能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疫情期间饮食管理》营养医师王兴国
    2、《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的膳食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可以吃抗生素类药物、止咳化痰类药物以及支气管扩张类药物来治疗,是比较有效的。

    1.抗生素类消炎药物: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多是由于支气管反复感染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如果是在急性发作期,可以遵医嘱通过使用抗生素类消炎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2.止咳化痰类药物: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通常会伴有咳痰的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止咳化痰类药物,比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溴己新片等。

    3.支气管扩张类药物:慢性支气管炎多伴有喘息的症状,可以遵医嘱通过服用支气管扩张类的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氨茶碱片、沙丁胺醇片等。

    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私自用药。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