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然而,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一些患者存在不会看病的误区。他们往往在就医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无法清晰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和想法。因此,患者在就医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糖尿病病程、并发症、伴随疾病、治疗方法等,并携带相关检查报告,以便医生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其次,一些患者重治疗轻检查,甚至拒绝检查。实际上,没有检查结果的治疗是盲目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此外,一些患者过度依赖医务人员,忽视自我管理。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用药等。患者应通过学习和观察,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还有一些患者不愿意服用降糖药,轻信一些“根治糖尿病”的虚假宣传。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和食品并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可能延误病情。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才能有效控制血糖。
总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避免以上误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加强自我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夏季,高温潮湿的天气容易引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甚至加重病情。高温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同时,潮湿的气候容易导致中焦、下焦湿性重浊,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针对夏季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同时,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 适量运动:夏季运动要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在高温时段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 严格控制血糖:夏季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糖稳定。
4. 注意个人卫生:夏季气温高,细菌容易滋生,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 保持良好的心态:夏季高温潮湿,容易让人感到烦躁、焦虑,糖尿病患者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
总之,夏季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糖波动和病情加重。
糖尿病,这一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人专属的疾病,如今却越来越青睐年轻人。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近亿,这提醒我们,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以下五个好习惯或许能帮到你。
1. 健康饮食,远离糖分诱惑
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我们要限制糖分的摄入,尤其是蔗糖和冰糖。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预防糖尿病。
3.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
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型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型,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5.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预防糖尿病,需要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迎接联合国糖尿病日,2012年11月13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分会协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2012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示范区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本次评选旨在提高基层医生对糖尿病的防控及管理能力,推动社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慢病综合防控水平,打造社区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活动邀请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经过激烈的角逐,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华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获得比赛前三名。其他参赛队伍也获得了优秀单位的荣誉。
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200万,糖尿病高危人群在1.5亿左右。卫生部提出了慢病防治的综合策略,包括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扩展服务等。2011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在2012年启动慢病防控示范区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
慢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患者来说,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不容忽视。早期干预和控制对于患者和公共卫生支出来说都是最经济的。然而,社区全科医生的专科技能相对薄弱,缺乏患者管理和健康教育经验。因此,卫生部于2010年牵头推动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计划在3-5年内,在全国区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的示范单位。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糖尿病事业副总裁何尉聪表示,诺和诺德作为全球糖尿病治疗的领先企业,希望通过大力支持糖尿病管理特色评选活动,促进基层医生的糖尿病防治能力的提升,帮助中国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的总目标。
我怀孕9周了,去做了例行检查。结果却让我心神不定:甲功和尿糖都异常。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平时对健康问题不太关注,但这次的结果让我坐立不安。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宝宝?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通过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与一位资深的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询问了我的饮食情况,得知我在检查前吃了一碗粉和喝了一杯饮料。医生建议我复查,排除饮食因素的影响。
经过复查,甲功指标虽然有所升高,但医生表示还在正常范围内。至于尿糖,医生认为可能是因为我在检查前吃了含糖的食物所致。医生建议我在下次检查前避免进食含糖的食物,并且不用过于担心这些指标的变化。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孕妇,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专业性。通过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建议,还避免了去医院排队等待的麻烦。
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其中情绪因素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进而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引发糖尿病。
面对糖尿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情绪的方法:
1. 健康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和饱和脂肪。
2.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睡眠充足: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情绪和血糖。
4. 心理调适: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压力和焦虑。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6. 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有必要,寻求心理医生或糖尿病专科医生的帮助。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在我国,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偏远地区,甚至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糖尿病的踪迹。
专家指出,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因素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然而,现代人往往难以做到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这使得2型糖尿病的防控形势愈发严峻。
我国最新版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因此,一经确诊,患者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典型症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应立即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的防控任重道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关注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使用胰岛素治疗。本文将介绍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一、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完全破坏,无法分泌胰岛素,因此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否则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和死亡。
二、患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患有其他疾病或状况,如需要做大手术、遭受严重创伤、伴有严重感染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致命性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的高渗昏迷。此外,一些疾病或状况也可能导致口服降糖药蓄积中毒,如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缺氧等。
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以帮助胰岛β细胞休息并更好地分泌胰岛素,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四、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
随着病程的延长,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仅通过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此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防治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方案——每分钟快步走120步。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方案在降低血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专家指出,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生物作用的平衡,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如何才能达到每分钟快步走120步的标准呢?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练习一秒走两步的方法来提高步伐频率。可以先将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逐渐延长练习时间,最终掌握迈步的频率。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检查血糖,观察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及时调节和掌握运动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手术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进行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胃的形态,减少食物摄入量,从而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目前,常见的减重手术方法有胃束带手术、胃旁路手术和袖状胃手术等。
减重手术的适应症较为严格,主要针对以下情况:
1. 体重指数超过35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2. 年龄小于60岁,体重指数大于30,且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3. 明显的心、肝、肾损害者;
4. 1型糖尿病患者;
5. 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专家提醒,减重手术并非万能,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术后,患者需要长期配合医生进行营养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