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抖、震颤、僵硬、行动缓慢和姿势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了解不同病程阶段的治疗侧重点至关重要。
在早期,药物治疗应同时考虑改善运动症状和预防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必要时可以联合使用小剂量左旋多巴。刻意延迟左旋多巴的使用并不能有效预防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当病程进入进展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会因运动并发症而受到严重影响。治疗目标应是减轻帕金森病症状,改善运动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服药剂量和病残率。医生和患者都应摒弃等到症状严重时才开始药物治疗,等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的观点,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吃药后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不吃药又无法移动、再次服药又加重运动障碍并发症的恶性循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可以打断这种恶性循环,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折磨,也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产生影响,许多患者在晚期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状。
近年来,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时机有提前的趋势,建议在药物治疗后一旦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就进行手术治疗。研究表明,“早期刺激”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减少药物剂量的使用,且手术不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或造成神经心理损害。因此,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可以被视为一种“电子药”,早期刺激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第二个治疗“蜜月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高达百分之一。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250万人受到此病的影响。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大脑中黑质纹状体的变性,导致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虽然病情发展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身体功能会逐渐退化。
帕金森病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对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我妈妈的美多芭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每天三次,每次半颗,这已经是她坚持了很久的用药方式。然而,最近她开始抱怨走路越来越困难,甚至脱衣服都需要人帮忙。看到她这样,我心如刀割,决定带她去看医生。
我们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图文问诊的方式与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耐心地听完了我们的描述后,问道:“现在症状控制的怎么样?控制的好可以不加量。”我妈妈摇了摇头,表示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脱衣服也需要人帮忙。医生听后,建议加量半片,变成一天三次,每次一粒。
我有些担心,问医生是否会有副作用。医生安慰我说,美多芭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问题,但只要按照医嘱用药,风险可以降到最低。我放下心来,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妈妈加量。
回到家后,我开始观察妈妈的症状变化。几天过去了,妈妈的走路速度明显快了起来,脱衣服也变得轻松多了。看到她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我不禁感慨,幸好我们及时就医,否则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及时就医,早日康复。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面临多种问题,包括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运动并发症等。这些问题需要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中晚期帕金森病治疗中容易被忽视的两个隐患:异动症和直立性低血压。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使用复方多巴类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一种不自主异常运动。这种症状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异动症与长期复方多巴类药物治疗关系密切。因此,为了预防异动症,应适度推迟服用复方多巴类药物,特别是在早期帕金森病病情不严重时,使用其他药物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金刚烷胺等足以改善症状时,不必服用复方多巴类药物。对于已经出现“剂末现象”和“运动波动”的患者,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剂量或种类可能是必要的,但应避免复方多巴类药物剂量过大,否则可能诱发异动症。
直立性低血压是帕金森病患者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它是指站立时的血压显著低于躺着时的血压,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疲劳、头晕、眩晕、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晕厥。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隐匿的、无症状直立性低血压;随着疾病的发展,直立性低血压可能会加剧。如果过度添加复发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有降压作用的药物,也可能进一步加重直立性低血压。要想早期发现直立性低血压,需要检测卧位、站立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并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防治帕金森病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避免大量服用有降压作用的药物,使用非药物措施如适当饮水增加血容量、增加盐摄入量、使用医用腹带、压缩服和弹力袜等,以及根据病情适度应用升压药物。
黑龙江的吴阿姨在7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起初,药物治疗有效控制了她的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药效越来越差,吴阿姨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她的子女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个声誉卓著的医疗团队。该团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为吴阿姨安装了“脑起搏器”,成功开机后,她的症状消失了,恢复了正常生活。
吴阿姨的经历反映出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DBS手术是一种微创、可逆、可调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机器人辅助的DBS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帮助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出现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丧失,导致一系列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由于其复杂性和难以治愈的特点,PD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挑战。近年来,中医针灸作为一种补充和替代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
在东亚国家,中医针灸被广泛应用于PD的治疗。韩国医学卒中协会组织了一项历时两年的研究,制定了《帕金森病的补充和替代疗法: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涵盖了多种源自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针刺、艾灸、药物针刺、气功和太极拳等。其中,针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与抗PD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整体临床效果。
针刺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它可能通过促进多巴胺递质生成、神经保护和神经营养等途径发挥作用。然而,由于针刺穴位的选择、针刺时程的安排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针刺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面临困境。因此,迫切需要对针刺进行标准制定研究与验证。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在PD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和优势。未来,随着更多的研究和证据的积累,中医针灸有望成为PD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76岁的男性帕金森病患者,郝某,自2009年11月开始出现行走、起卧、穿衣等困难,并时有跌倒现象。他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并发认知障碍。起初,他服用息宁、泰舒达和奥拉西坦胶囊,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状态良好。然而,随着泰舒达的剂量增加到一天3片,3次服用,郝某开始经常头晕、头疼,且服药后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不适。
郝某的女儿询问这些不适是否为药物副作用,并考虑是否可以进行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医生建议,鉴于患者年龄较大,原则上不建议手术治疗。相反,建议适当减少泰舒达的服药次数,以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医生调整了药物并嘱咐患者按时服药,赠与了医患联系卡。
本案例强调了在帕金森病治疗中,药物副作用的管理和调整的重要性。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那些不能耐受正常剂量的药物的患者,医生需要权衡利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也被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除此之外,还伴随着非运动症状,例如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精神认知障碍。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和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根据全球统计数据,帕金森病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1%,即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特别是在我国,6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为1.7%。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公众对该疾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大约有3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0万人,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2010年至2012年间,陕西省及周边二十几个县市的1100余名帕金森病患者参与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约30%的患者存在误诊或不确诊情况,72.1%的患者没有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60%的患者不了解手术治疗的选项。其中,近一半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这些数据表明,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加强治疗的规范性至关重要。
目前,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综合方案。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帕金森病,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在国外,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量通常较大,美国的治疗方案尤其如此。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但同时也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是异动症,这是一种由于长期或过量服用多巴制剂而引起的不受控制的异常动作,表现为手足不由自主地做出奇怪的“舞蹈”动作。这种副作用使得患者从一个极端(帕金森病的原有症状)转向另一个极端(无法控制的乱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为了实现帕金森病治疗的三大目标——控制运动症状、预防运动并发症和改善非运动症状——单一药物往往难以胜任。因此,需要采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法。对于这种慢性疾病,长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疾病的进展和长期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特有的“运动并发症”(如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现象)可能会逐渐出现。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帕金森病的长期治疗中,选择能减少或延迟运动并发症的药物是核心理念之一。然而,一些患者和家属在治疗中存在误区,例如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愿服药、依从性低随意改变用药剂量、或盲目追求“全面快速见效”。这些不规范的用药行为不利于有效控制患者的运动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管理帕金森病,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亚型、疾病严重程度、发病年龄、职业、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并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通过药物组合联合应用的方式,可以兼顾近期疗效和预防运动并发症的需求。同时,神经调控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选择,特别是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减轻药物副作用,但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在中国约为1.7%,影响着超过300万人。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50岁以下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甚至有十几岁的患者。根据交大一附院的数据,“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该病总人数的15%。
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导致大脑分泌的多巴胺物质减少。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以及“小写症”和“面具脸”。虽然帕金森病本身不会致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引发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通过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多巴胺物质来控制病情。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疗效可能会下降,并出现副作用。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脑起搏器的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这种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降低药物副作用。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小脑的容积减小和脑沟增宽。这种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平衡和肌肉张力调节,导致站立不稳、步态蹒跚、书写颤抖等症状。除此之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言语不清、自主神经损害、帕金森综合征等问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较差,患者多死于并发症。
为了预防小脑萎缩,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应采取合适的养生方法来延缓衰老。饮食方面,应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和含碘食物。同时,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