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果你被诊断出患有大三阳,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三阳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同时呈阳性状态。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你体内存在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
对于大三阳的治疗,首要目标是控制病毒复制,防止肝脏损害进一步加重。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风险。免疫调节剂则可以帮助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都有助于改善肝脏健康。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血液科门诊中,经常有患者因血小板减少而就诊。通常情况下,这些患者被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短期治疗。然而,许多患者在停药后不久或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血点、月经异常和大便发黑等。这时,医生通常会再次给予激素治疗,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模式。这种情况在门诊中并不罕见,甚至有病程长达10年以上的患者。
然而,随着风湿病学的发展和医生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深入,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很大一部分的血小板减少/ITP实际上是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俗称“风湿病”)的。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风湿免疫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事实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血液系统的累及非常普遍,除了血小板减少外,还包括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常见风湿免疫疾病的症状之一。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血小板减少自然会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青,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尤其是头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对于血小板减少非常严重的患者,及时积极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基础药物是糖皮质激素。轻中度血小板减少者给予常规剂量激素即可,对激素依赖者应考虑联用免疫抑制剂。对重度患者(血小板少于2×109/L)可使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必要时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同时联用免疫抑制剂。顽固性患者甚至可考虑给予长春新碱等药物,甚至脾切除等外科治疗方案,但选择须十分谨慎。
产后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关节酸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它通常在分娩后几个月内出现,并且可以持续数年甚至终身。这种疾病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对于更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来控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2.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特定的运动或伸展练习。
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管理产后风湿病非常重要。建议患者遵循以下几点:
4. 心理支持
产后风湿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总之,产后风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新冠疫情的控制,春天悄然而至,伴随着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过敏性疾病也开始出现。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来说,春天是一个挑战。结膜是眼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眼表免疫防御的作用。然而,结膜经常暴露在空气中的致敏原如花粉、柳絮、杨树毛、粉尘螨虫皮肤屑、宠物等,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结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眼睑皮肤和结膜痒、流泪、烧灼感、针刺感、畏光、粘液性分泌物等。其中,眼痒出现比例高达99%,眼红为93.7%,异物感为80.8%。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整个过敏季节,并在气候温暖和空气干燥时加重,在天气变冷或湿润时趋于缓解。同时,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全身其他部位的过敏表现,如经常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
目前,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主要依靠局部用药。轻度过敏可以使用抗组胺、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作用药物;中度过敏可以使用双效作用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重度过敏可以使用双效作用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无论是何种程度的过敏,人工泪液都可以发挥稀释眼部过敏源和炎性因子的作用,缓解症状并减轻炎性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购买滴眼液点眼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如果滴眼液含有较高浓度的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房水流出阻力,导致眼压升高,甚至可能产生不可逆的视神经萎缩损伤。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约20%的人深受其困扰,尤其是过敏性体质人群。它是由体液中特定过敏抗体在接触到过敏原后引起的一系列眼部过敏反应,常伴随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等。虽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会减轻,但部分年龄较大者症状仍然持续严重。
过敏性结膜炎可以细分为急性、季节性和常年性三种类型。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出现迅速,停止接触特定过敏原后短期内即可缓解;而后两种常常反复发作,症状绵延不绝,原因是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广泛存在于我们周边的环境中:季节性的树木、青草、杂草的花粉,居住环境中的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存在于体液中的过敏性抗体又很难完全清除,给小朋友和家长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眼痒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诉“眼痛”,或者通过反复揉眼、眨眼、挤眼、转动眼球以缓解眼部不适。其他常见表现包括眼红(弥漫性)、眼肿、轻度畏光、睡觉醒来后“眼屎”轻度增多,眼内出现丝状、水样分泌物等。由于存在皮下静脉的扩张,还会表现为眶下水肿(肿眼泡)和颜色变深(黑眼圈)。
过敏性结膜炎的处理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户外暴露,在花粉高峰季节保持汽车和家中窗户关闭,避免接触动植物,及时清洁空调、寝具、毛绒玩具、易积攒灰尘的家具和窗帘等,以减少尘螨、霉菌的滋生。冷敷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减轻眼部水肿。药物治疗主要是局部使用抗过敏的眼药水,如奥洛他定、氮卓斯汀、依美斯汀、酮替芬滴眼液等。配合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助于稀释和去除眼部的变应原。难治性的过敏性结膜炎可考虑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氟米龙滴眼液)、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他克莫司滴眼液)。还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滴剂)协助控制过敏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通常不影响视力,但如果是特殊类型累及到角膜的话,就可能会影响视力。然而,它更多的可能会影响小朋友的生活质量。家长需要留意孩子频繁揉眼、眨眼、翻白眼、反复分泌物增多以及反复麦粒肿等症状,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它虽然容易反复,但还是可控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临床表现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全面显著降低。胡某某,19岁的成都在校学生,经历了多次住院治疗和药物调整,包括ALG、环孢素和司坦唑醇等西药治疗,以及中药辨证论治的介入治疗。起初,胡某某的治疗以改善肝功能、对症支持和为治疗再障本病作准备为主。随后,在西医三甲医院进行了5天的免疫抑制ALG治疗,但血常规指标仍然没有改善。转而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后,血液指标开始全面回升,肝功能也持续保持在正常范围。最终,胡某某停用了所有西药,继续定期的中医中药辨证个体化有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保肝降酶阶段、免疫抑制治疗阶段和中药辨证用药阶段。西医的免疫抑制治疗是当今规范治疗的基石,但并非所有病例都能见效。中医药的干预可以为再障治疗提供新的希望。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最佳攻略是,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之上联合中药治疗,发挥了规范的西医治疗优势和中医药个体化辨证治疗的优势。中医治疗再障常常通过脾肾双补、阴阳双调、气阴同治等多种治疗手法,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体质动态变化,进行辨证论治。这种方法与西医的固定用药方案不同,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病情变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需要反思与检讨,中医药的介入治疗或许是再障治疗新里程中新的希望。对于再障的规范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值得深思和探索。
当被诊断出患有骨髓瘤时,许多患者会陷入绝望。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开发出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那么,目前有哪些治疗骨髓瘤的药物可供选择呢?
首先,我们有三类常用的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可以阻止蛋白酶体的正常功能,导致骨髓瘤细胞内的蛋白质聚集并最终崩解。免疫调节剂则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杀瘤作用来治疗骨髓瘤。单克隆抗体药物则可以将免疫杀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连接起来,帮助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
除了这些常规武器外,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也在不断涌现。例如,CART细胞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和BCMA靶向的ADC类药物等。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细胞治疗方法,通过在T细胞表面安装一个CAR结构,使其能够定向特异性地杀死骨髓瘤细胞。双特异性抗体则可以将T细胞拉近骨髓瘤细胞,使其发挥杀瘤作用。BCMA靶向的ADC类药物Belamaf也已经获得FDA批准,虽然在国内还未上市,但它的出现无疑为骨髓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随着新药物的不断涌现,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在显著提高。许多患者因此重拾希望,获得新生。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新药物能够被开发出来,为骨髓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从未停止,预防接种疫苗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对于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来说,情况有所不同。他们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这使得他们属于免疫抑制人群,不能像普通人群一样接种所有类型的疫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疫苗。疫苗是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它们可以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活疫苗或减毒疫苗含有无致病性但可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毒力弱,免疫原性强。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不能接种活疫苗。因为接种后可能会感染该种疾病,而不是预防它。
相反,死疫苗或灭活疫苗是无致病性、不可生长繁殖、无毒力的微生物制品,免疫原性较弱。对于这种类型的疫苗,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可以放心接种,因为它们没有生物活性,对患者来说是安全的。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征是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障碍。吡啶斯的明作为一种对症替代治疗药物,通过增加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数量来缓解症状。然而,它并不能根本解决免疫系统异常这一发病机制。
当病人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或者由于身体自身变化而免疫系统得到纠正时,临床上肌无力症状可能会改善,病情不再明显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服用吡啶斯的明可能不再对症状产生影响。因此,在医师指导下,病人可以尝试减少或停止使用吡啶斯的明。
对于那些症状控制良好的老病人,减少或停止使用吡啶斯的明是可行的。但这必须在有经验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脊柱和骨盆区域。这种疾病会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炎症,进而引起疼痛、僵硬和运动受限。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症状通常在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中首次出现,包括背部和臀部的疼痛、僵硬和不适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可能会扩展到其他关节,例如膝盖、肩膀和脚踝。除了关节症状外,强直性脊柱炎还可能引起疲劳、体重减轻和眼部炎症等全身症状。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上。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最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生物制剂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NSAIDs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情况下。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运动和正确的姿势也对管理症状非常重要。
生活管理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伸展和活动关节也可以帮助减少僵硬和疼痛。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与甲状腺疾病相关,但也可能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减退的患者中发生。TAO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放疗、手术、云克治疗和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等。其中,前四种方法对TAO活动期的患者效果较好,而手术治疗则更适合非活动期患者。判断TAO是否处于活动期至关重要,眼部B超、CT和MRI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患有TAO,但对于判断活动期则存在一定的困难。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TAO。
如果您被诊断出患有TAO,建议您首先进行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确定突眼是否处于活动期,然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对改善症状有帮助。请记住,及早治疗和定期复查对于控制TAO的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