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慢性胃炎的分类、发展与预防

慢性胃炎的分类、发展与预防
发表人:医疗科普小站

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长期炎症反应,几乎所有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都会被诊断为此。根据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情况,慢性胃炎可以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一般而言,胃癌的发展路径是从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再到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最后可能发展为癌症。然而,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变成胃癌,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转变(大约为1%)。只有在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风险才会大大增加。

胃炎的症状并不总是与其严重程度相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胃炎程度很高。相反,某些无症状的患者也可能进展到胃癌。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因素如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胃粘膜损害。

预防和保养胃的关键是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例如,减少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吸烟和长期饮酒等。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是必要的,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可能的病变。

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主要包括抑酸药、促动力药和抗菌药物。抑酸药可以减轻与胃酸有关的症状,促动力药可以改善胃胀、早饱、食欲不佳等症状,而抗菌药物则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但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增加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和叶酸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胃恶性肿瘤疾病介绍:
胃癌是一种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出现癌前变化(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遗传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体重减轻、上腹痛,可伴有贫血、食欲缺乏、厌食、乏力等。胃癌的治疗与其病情进展时期有关,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时,可采取内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在无全身转移时,可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应尽可能清除残胃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的预后与其分期有很大关系。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根据专家共识,所有感染者都应进行检查和治疗,尤其是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人群。下面将详细介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

    诊断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呼气试验和血液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部情况,并进行活检。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简单的方法,通过检测呼气中的标志物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血液检查主要检测抗体水平,但不能确定当前是否有感染。

    治疗方案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联合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初次治疗失败后,可以尝试其他方案,选择未用过的药物和方案。治疗后需要进行复查,以确认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

    预防策略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是改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口红等物品。另外,定期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也能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特殊人群的考虑

    对于小儿、老人和孕产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检查和治疗。例如,无症状的14岁以下少年儿童不推荐进行检查和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即使查出细菌并有治疗指征,也需要考虑药物副作用和权衡弊利;怀孕和哺乳期间一般不查幽门螺杆菌,除非有治疗指征,但多种药物在此期间禁用也暂不予以治疗。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对于高风险人群和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发生严重后果的风险。

  •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关系备受关注。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粘膜组织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外观呈螺旋形。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的胃黏膜组织中首次发现了幽门螺杆菌,随后的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肿瘤(包括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之间的密切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人群的2-6倍。然而,单一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必然导致胃癌。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高盐饮食、维生素摄入不足、偏好腌制食物等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生也密不可分,例如某些遗传性胃癌易感综合征。胃癌的发生应该说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风险。最近一项研究证实了HP根除治疗的胃癌预防作用。该研究中,共1222名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根除HP治疗,结果发现,根除成功组中发生胃癌的风险明显低于根除失败组。并非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都需要进行抗HP治疗。多数学者认为,若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胃粘膜损害很轻者,即使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也不一定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随诊观察。但对于患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MALT淋巴瘤的患者,一旦发现HP阳性必须接受治疗。

  • 2022年6月3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以线上和线下会议的形式召开。胃癌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免疫联合和靶向治疗,包括免疫联合治疗在可手术胃癌围手术期及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靶向治疗方面有基于生物标志物选择二线治疗药物、新的抗Her-2药物KN026、Claudin18.2抗体联合化疗以及针对Claudin18.2靶点的CART治疗晚期胃癌等。

    在新辅助治疗方面,atezolizumab联合FLOT化疗治疗可手术胃癌的IIb期研究(摘要号:4003)和LP002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可手术胃癌的Ib期研究(摘要号:4041)引起了关注。其中,4003口头报告DANTE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atezolizumab联合FLOT化疗在可切除食管胃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手术和病理结果非常出色。

    在术后辅助治疗方面,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S-1(AS)术后辅助治疗的摘要(4052)显示出较好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趋势,可能成为根治性D2胃切除术后III期胃癌的潜在方案。

    在晚期一线治疗中,FOLFOX、FOLFOX与nivolumab和ipilimumab平行或顺序给药以及FLOT加nivolumab的一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癌的随机2期试验(4043)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没有明显差异。

    在晚期后线治疗中,K-Umbrella GC-1研究(4001)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基于生物标志物整合的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示出生存率的提高,但在具有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患者中,添加nivolumab显示出持久的生存获益。

    此外,Ramucirumab、avelumab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胃食管腺癌的II期研究(4051)结果表明,中位总生存期(OS)为10.6个月,PD-L1 CPS≥5似乎预示着更好的疗效。KN026单药治疗表达HER2的经治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GC/GEJC)的II期研究(4040)结果表明,ORR达56%,优于目前的标准二线治疗的ORR 10-20%。CLDN18.2 CAR T细胞治疗(CT041)治疗晚期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结果(4017)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癌症作为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尤其是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排在第三位。虽然大部分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包括宿主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是所有因素中最可控的一个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萎缩性胃炎是指胃固有腺体减少,组织学上分为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是一种多阶段、逐渐进展和长期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发生率和程度逐渐增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胃黏膜炎性反应消退,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宿主、环境和细菌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相关性胃炎的类型和发展。

    在从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进展的过程中,表现为从浅表、萎缩、肠化生以至发生胃癌的“Correa”模式,幽门螺杆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启动其发生和促进其发展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只有1%左右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可能发生胃癌。如果在萎缩性胃炎发生之前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几乎可以避免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了萎缩性胃炎的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抑制或者延缓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同样可以降低其胃癌发生风险。

    虽然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肠化生)的程度越重,范围越广,其发生胃癌的风险会相对越高,但仍然是只有少数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发生胃癌。因此,萎缩性胃炎并没有那么可怕。为了降低萎缩性胃炎进展到胃癌的风险,需要消除和避免相关危险因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如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避免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生活规律等。定期通过内镜随访观察了解胃黏膜萎缩/肠化的变化情况,已利于在胃癌发生时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 1983年,澳大利亚的Barry Marshall医生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P)。这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

    HP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约为80%,而发达国家的感染率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也在上升。根据文献报道,我国20岁-40岁的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的感染率高达78.9%。

    HP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粪—口”传播,即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HP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二是“口—口”和“胃—口”传播,即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HP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HP感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其次,HP与溃疡病和胃癌关系密切,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HP感染所导致的;此外,HP还可能引起口臭等问题。

    如果感染了HP,需要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活组织镜检、HP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PCR)等。无创伤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的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是大多数医院及体检中心采用的检测方法。

    如果被诊断出HP感染,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接受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家族史、胃炎伴有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糜烂、萎缩、胃手术后、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生素、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对于没有相关危险因素,也没有相关胃肠道症状,仅仅体检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可以不用治疗。

    HP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三联疗法由一种质子泵阻滞剂(PPI)和两种抗菌素组成;四联疗法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种铋剂。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耐药率越来越高,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治疗疗程也在不断调整,14天疗程方案正在成为主流。对于是否加用肠道益生菌的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可以减少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的副作用,但不能提高根除率。

  •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宿主。直到那天,体检报告上赫然写着这几个字,我的世界仿佛被打翻了。口臭,胃部不适,这些症状我都有,但我从未将它们联系起来,直到医生告诉我这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典型表现。

    我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可我却感到一阵寒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嘲笑我。医生说需要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胃癌。我当时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我开始了漫长的治疗过程。每天早晚都要服用一大堆药物,包括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刚开始几天还好,后来就开始出现副作用:恶心、头晕、食欲不振。有时候我甚至想放弃治疗,但一想到可能会得胃癌,我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三个月后,我去复查,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幽门螺旋杆菌依然存在。医生说可能是因为我用药不规律,或者是这个菌的敏感度问题。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奈,仿佛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无底洞里,无法逃脱。

    我开始担心会影响到家人。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通过口腔传播的,我不想让他们也受到感染。医生建议我半年后再次治疗,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熬过这段时间。每天都在担心、焦虑中度过,仿佛生活已经失去了色彩。

    我开始寻求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和一些民间偏方。虽然效果不明显,但至少让我感觉自己在做些什么。同时,我也开始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

    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了,我又去复查。结果依然是阳性,但我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绝望了。我知道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时,我也意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不要恐慌,积极治疗,注意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记得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口臭、胃胀等,易感人群为长期接触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尤其是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四联药物(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2. 规律用药,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3. 如果第一次治疗失败,建议半年后再次尝试; 4. 在治疗期间,避免与家人共用餐具,减少传播风险; 5.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溃疡性结肠炎辞职,漫威《黑豹》男主角因结肠癌去世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肠道疾病的关注。与此同时,广州一位69岁的老伯因爱吃腌制食物而罹患了胃肠双发癌,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

    据了解,这位老伯来自粤北山区,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并伴有右中腹部隐痛不适。经检查发现,他同时患有胃癌和结肠癌。专家指出,多源性原发肿瘤的发病率虽然极低,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对于胃肠双发肿瘤的治疗,传统的开刀手术创伤巨大,恢复缓慢。然而,医生们采用了微创腹腔镜手术,仅需开5个小孔就能同时切除两种肿瘤,老人的创伤不会增加,恢复更快。手术非常顺利,整个过程历时近5小时,出血不足100毫升,老伯当天就能下地活动。

    专家提醒,高脂饮食、嗜吃腌制食品、吸烟好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预防多源性原发肿瘤的发生。

  • 在过去的20年里,癌症患者的年龄趋向年轻化,尤其是那些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生活方式癌”。据研究,80%的年轻癌症患者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而患病。例如,贪食小食品可能导致胃癌;滥用化妆品可能引发皮肤癌;过多的性伴侣可能增加宫颈癌的风险;长期情绪不振也可能使自身免疫力降低,引发癌变。

    为了预防“生活方式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刺激性食物和熏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其次,保持乐观情绪,精神饱满;第三,对于癌前病变要及时治疗;第四,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增强肌体免疫力。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可我的内心却如同一潭死水,沉重而压抑。因为我刚刚从医院回来,手里攥着一张诊断报告,上面写着“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窦炎”。我感到一阵恐慌,仿佛世界都在崩塌。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APP。很快,一位医生接待了我。他的名字叫李医生,声音温和而专业。我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担忧,他耐心地听完后,开始详细解释我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长时间的存在容易造成慢性胃炎的发生,甚至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所以这种情况一旦确诊,需要杀灭治疗。”李医生说。他的话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更多的是恐惧。我开始想象自己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健康问题,甚至是手术的风险。

    李医生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他继续说:“治疗可以先以杀灭幽门螺杆菌为主。幽门螺杆菌杀灭之后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在针对胃炎的治疗。”他给了我一些建议,包括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等等。这些都听起来很简单,但我知道执行起来可能会很难。

    我问李医生:“如果我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会有什么后果?”他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改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胃炎加重,甚至发展成胃癌。”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着我的心脏。我感到一阵窒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压迫着我。

    但李医生并没有放弃我,他继续鼓励我:“只要你按照医嘱去做,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你一定能战胜这个病魔。”他的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决定要好好照顾自己,遵循医生的建议,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从那天起,我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治疗之路。每天都要吃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有时候我会感到疲惫和无助,但每当我想起李医生的鼓励和支持,我就又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

    现在,几个月过去了,我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我再也不会因为胃痛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我再也不会因为担心健康问题而失眠。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自信心。

    我想对所有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的人说,不要放弃希望。只要你积极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相信你一定能战胜这个病魔。同时,也要感谢像李医生这样的专业医生,他们的耐心和关心是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窦炎的治疗指南 常见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窦炎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易感人群主要是长期接触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和有胃病家族史的人群。 推荐科室 消化内科 调理要点 1. 清淡饮食为主,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生冷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 饭后适当活动走动,促进胃肠道蠕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久卧。 3. 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保持良好情绪,劳逸结合,避免过大思想压力。 4.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杀灭幽门螺杆菌。 5. 对于慢性胃窦炎,可能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药物来控制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 小华,一个来自信阳的19岁男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中。今年年初,他发现自己的大便呈现黑色,父母得知后立即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华的胃上部长了一个肿瘤。经过与当地医生的沟通,父母选择为他进行部分胃切除手术。手术虽然很顺利,病理结果也显示肿瘤为良性,但术后并发症却让人担忧。

    术后第一天,小华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9.5度。术后第五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浑浊液体,检查结果显示吻合口瘘(胃部分切除术后的闭合口发生瘘)。此外,小华的纵膈处、颈部、腰腹部及腹股沟也出现了严重的皮下气肿(脖子以下,大腿以上,身体里全是气体)。吻合口瘘是胃部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将瘘分为四级的话,小华现在面临的无疑是瘘的最高级。

    当地医生全力抢救,但小华的状况依然不见好转,几乎处于休克状态。19岁的他,作为家里的独苗,深陷绝望。最终,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父母连夜带小华找到了某肿瘤医院的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赵玉洲。赵玉洲在深夜抢救下,成功将小华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由于瘘及腹腔感染的原因,小华各个脏器之间的粘连非常严重,吻合时间越靠后,粘连的严重程度会相对减轻,而吻合手术的难度也会相对降低。因此,赵玉洲团队决定在小华的病情稳定后,择机进行吻合手术。六个月后,父母带小华来复查时,再次提出了想要完成吻合手术的意愿。经过充分评估,赵玉洲团队决定为小华进行吻合手术。手术历时五小时,术后小华也顺利恢复出院。截至目前,小华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已回归到正常生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