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胰腺癌手术:切除哪些器官?

胰腺癌手术:切除哪些器官?
发表人:数字健康领航者

胰腺癌的手术范围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它对周围器官和血管的侵犯程度。有三种主要的手术方法:

第一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称为WHIPPLE术),主要用于治疗胰头癌。这种手术需要切除五个器官:一部分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和胰头。同时,还需要清除下腔静脉、腹主动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淋巴和神经组织。如果肿瘤侵犯了血管,可能还需要进行血管切除和重建。

第二种是胰体尾癌根治术,主要用于治疗胰体尾癌。这种手术包括切除胰体尾、脾脏、脾动脉和脾静脉,并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周围的淋巴和神经组织。还需要沿着左肾静脉水平清除后腹膜脂肪和淋巴结。如果肿瘤侵犯了腹腔干动脉,可能需要进行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根治术(也称为APPLEBY手术)。如果肿瘤侵犯了周围的器官,可能需要进行扩大的胰体癌根治术,包括切除左侧的肾上腺、结肠脾曲、部分胃,甚至左肾。

第三种是全胰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全胰癌或胰腺的头颈体癌。这种手术包括切除胃、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全部胰腺和脾脏等器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胰腺良性肿瘤疾病介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主要发生于胰腺和小肠上部,低度侵袭性,发病率低,仅占胰腺肿瘤的3%,生长缓慢,预后好于胰腺癌。依据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伴随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多因肿瘤早期过度分泌激素和活性胺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就诊,非功能性患者缺乏临床特异性,就诊晚,常在扪及腹部包块或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相应症状时才就诊。临床治疗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孤立局限的病灶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可以治愈,对于远处转移的部分患者也可实现带瘤生存。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我们身体的上腹部深处,隐藏着一个小而重要的器官——胰腺。尽管其体积微小,但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胰腺癌作为男性十大高发癌症之一,被国际外科界称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近年来,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CEO人群中高发。

    为什么CEO们特别容易患上胰腺癌?首先,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次,他们的应酬很多。研究表明,胰腺癌与饮食和精神压力密切相关。营养过剩、应酬过多(尤其是酒肉摄入过多)和精神压力是胰腺癌的主要诱因。这些因素相当于癌细胞的加速器和油门。

    胰腺癌不仅在CEO人群中高发,也常见于那些特别谨慎、内向和仔细的人。临床上,胰腺癌的发病年龄段已从10年前的60岁提前至现在的40岁左右。许多成功人士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凶险的疾病击中。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且早期就可能广泛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目前,只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中能根治者仅为5%~7.5%。胰腺癌的预后极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显示,胰腺癌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为3%,中位生存期仅6-10月(有转移者仅3-6月)。我国外科的统计资料显示,5年生存率在5%左右。

    要想战胜胰腺癌,唯一的办法是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60%的胰腺癌患者初期表现为上腹疼痛和不适闷堵感。由于其疼痛位置与一般胃疼痛、胆疼痛相似,容易被误诊为胃病、肝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等。如果40岁以上的患者近期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并考虑胰腺癌的可能性:顽固性上腹部疼痛、黄疸(90%的胰腺癌患者有黄疸)、体重减轻(约80%的患者有引人注目的体重减轻)、近期出现的脂肪泻或糖尿病现象(且呈现突然加重)。

  • 胰腺癌是目前临床上最具挑战性的实体肿瘤之一。研究显示,约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而25%的患者为局部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5%。因此,单纯强调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方式改进、化学治疗或生物治疗等任何一方面的作用都难以改善胰腺癌的预后。只有通过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结合,寻找新的诊治方法,才能使胰腺癌的治疗状况有所改观。

    近年来,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胰腺癌基础与临床—前沿与争议》一书及时总结了这些前沿研究成果,并重点介绍了胰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了当前的高级别证据和解决问题的方向。该书涵盖了胰腺癌的病因研究、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肿瘤标记物、手术方式改进和综合治疗等内容,并深入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研究热点,如胰腺癌肿瘤干细胞、肿瘤表观遗传学和肿瘤微环境等。此外,该书还全面介绍了国际最新的胰腺癌诊治专家共识与争论。

    本书主编为国内知名的胰腺外科专家,参编者均来自国内著名高校,且为从事胰腺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专业人员,所编章节是其正在从事的研究内容,故能对前沿及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相比于以往的胰腺癌专著,本书更注重胰腺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前沿内容,并重点论述了基础与临床上的争论与热点问题。该书主题突出、内容新颖,有较强的可续性,特推荐给从事相关工作的各级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希望能够对胰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有所帮助。

  •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胰头部。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和无痛性黄疸。糖尿病患者、长期大量吸烟者、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饮食者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远多于绝经前的妇女,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仿。目前,胰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知吸烟、糖尿病、胆石病、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都是其首要危险因素。此外,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也被认为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胰腺癌的死亡率极高。

    胰腺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Bard和Pis在文献上做了临床报告。1935年,美国外科学家Whipple首次成功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开创了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和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先河。1943年,Rockeg首次实行了全胰切除术。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瑞典的发病率较高,为125/10万,并且在过去20年里保持不变。英国和挪威的发病率也分别增加了一倍。加拿大、丹麦和波兰的标化发病率在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增加了50%以上。在我国,胰腺癌已成为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胰腺癌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胰头部位,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时也会出现头体尾部均有病变的情况,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 胰腺癌引起的剧烈疼痛是许多患者面临的挑战。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感会逐渐加剧,甚至在使用止痛药后仍然无法缓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剧痛呢?

    一般来说,胰腺癌的疼痛感从早期开始就会出现,并且随着病情的恶化而加剧。超过3/4的患者会经历这种症状。起初,疼痛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不适感,例如饱胀、钝痛、隐痛或胀痛,难以精确定位。但当癌症进入晚期时,疼痛会变得更加剧烈,这主要是由于癌症的转移引起的。

    胰腺癌可以直接侵犯胆总管壁,或者在早期由于癌压迫而导致阻塞性黄疸;同时,癌症也可能与胃、十二指肠、大肠和下腔静脉粘连,或者向这些器官发生浸润,进而浸润肠系膜上动脉和门静脉等,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腹水等症状;此外,胰体部和尾部癌还可能向腹膜后腔发展,压迫脾动脉,导致脾肿大和食道静脉瘤;癌症向后扩展,压迫或侵蚀腹腔神经丛,引起腰背疼痛,并可能并发胰腺炎;癌症的骨转移也可能导致剧烈、持续的疼痛;而向肺及纵膈转移则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胆汁瘀积或转移到肝脏可能会导致肝肿大;锁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能因癌转移而肿大发硬,进而引发剧烈疼痛。

  • 在2020年1月,刘先生被诊断出患有中晚期胰腺癌。由于肿瘤已经包绕血管,手术切除治疗不再可能。刘先生在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几乎陷入绝望。然而,他找到了钱祝银主任,并接受了冷冻消融治疗。两年后,刘先生的健康状况已经恢复到与正常人无异的水平。

    刘先生表示:“我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每当家人提醒我复查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仍然是一个癌症患者。钱祝银主任团队的精心治疗使我的生存期从原本仅有的3个月延长了。两年前,我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去过很多医院都说只能进行药物治疗,甚至可能只能活几个月。钱主任是唯一一个告诉我还能治的医生,我决定搏一把,立即进行消融治疗。现在,我每天都过得很精彩,走一万步,下午打三个小时的麻将,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钱祝银主任解释道:“66岁的刘先生是江苏镇江人,两年前因腹痛就诊,确诊为胰腺癌中晚期。我们为他进行了冷冻消融治疗,手术后刘先生的腹部疼痛症状消失了,整个人都精神了!后期再进行化疗,效果远比单纯直接化疗好。现在复查各项指标正常、肿瘤也没有进展,完全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胰腺癌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错失治疗时机。由于胰腺癌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早期容易误诊漏诊,往往发现时已经错失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对于这部分患者,冷热复合消融术给他们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专家们总是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但为何胰腺癌一旦被发现,往往已经是晚期?

    根据权威外科专家的解释,主要有三个原因导致胰腺癌难以在早期被检测出来。

    首先,检测设备的性价比问题。虽然胰管镜可以帮助判断早期胰腺癌,但由于其检查风险高且价格昂贵,只有极少数人有条件进行此项检查。

    其次,B超体检作为常见的体检方法,并不适合发现早期的胰腺肿瘤。B超检查依赖空气反射来判断,难以发现小肿瘤,通常只能在肿瘤发展到较大阶段时被检测出来。相比之下,CT扫描,尤其是增强型CT,对早期胰腺癌的发现更为有效。

    最后,目前我国缺乏非常有效的早期诊断胰腺癌指标。现有的诊断标准更多适用于晚期患者,需要找到更有特异性的肿瘤指标来早期发现问题。

    预防胜于治疗。专家建议,除了依靠医疗技术的进步外,个人也应注意自我保健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或减少发病机会。例如,限制酒精和烟草的摄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

  • 本研究旨在探讨TLR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我们检测了30例胰腺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LR9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LR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这些发现提示TLR9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TLR9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或人工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并介导先天免疫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TLR9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进一步证实了TLR9在胰腺癌中的重要性。

    TLR9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这为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利用TLR9的相关配体CpG ODN进行免疫治疗可能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可能。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了解TLR9在胰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治疗价值。

  • 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对于中晚期患者。与其他类型的癌症相比,胰腺癌的生存率非常低,五年生存率仅为5%-10%。这主要是由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手术难度大,放化疗效果差。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其中,冷热复合消融技术显示出较高的潜力。这种技术通过极低温和高温交替作用于肿瘤组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保护周围组织避免副损伤。研究表明,冷热复合消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

    那么,哪些胰腺癌患者适合采用冷热复合消融技术呢?首先,无法行根治手术的局部进展期(Ⅲ期)胰腺癌患者可以考虑这种方法。其次,有肝脏寡转移的晚期(Ⅳ期)胰腺癌患者也可以尝试。另外,局部中晚或转移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残胰癌、胰腺转移癌等患者也可能从中受益。最后,影像学评估为可切除胰腺肿瘤,但患者不愿意手术或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根治性切除手术者,也可以考虑冷热复合消融技术。

    总的来说,冷热复合消融技术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虽然这项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但它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冷热复合消融技术将为更多的胰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 胰腺癌是一种极具恶性的肿瘤,早期就有血源性、淋巴转移,预后极差。近年来,胰腺癌的内科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为了提高临床研究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晚期胰腺癌全身治疗的临床试验应该将局部晚期与转移性胰腺癌分开,因为两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都不同;其次,对于ECOG评分0~1与2的患者也应分开考虑,因为药物耐受性和疗效均不同;第三,辅助治疗临床试验应将R0、R1切除患者分开;第四,胰腺癌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应该根据肿瘤标志物筛选入组人群,以更有利于获得阳性结果;第五,Ⅱ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应更严格,例如PFS或OS改善应大于2个月;最后,Ⅲ期临床试验应将HR设计为小于0.75,以便结果有实际临床意义。

    胰腺癌的辅助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北美和欧洲的标准治疗方案不同,前者是术后辅助放化疗+化疗,后者是辅助化疗。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R1切除的患者,单纯化疗是优选方案,放化疗是可选择方案。在靶向药物方面,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用于手术切缘阴性胰腺癌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终点无复发生存(RFS)期估计为21.5个月,中位OS虽未达到,但估计患者1、2年OS率为82%、61%,其进一步结果值得期待。

    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基于5-FU的同步放化疗曾经是标准治疗,但随着吉西他滨成为主要的细胞毒药物,单纯吉西他滨化疗与基于5-FU的放化疗之间的比较成为焦点。目前,多学科综合治疗被推荐给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在吉西他滨或5-FU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基于吉西他滨的全身化疗。对于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吉西他滨单药化疗亦为可接受方案。

    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也在不断探索。吉西他滨已经确立了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但其生存改善也有限。基于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被广泛研究,但大多数结果并不理想。然而,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的生存获益已被证实。另外,替吉奥的疗效和吉西他滨无差别;FOLOXIRI(5-FU/LV+OXA+CPT-11)方案疗效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单药吉西他滨。

  • 胰腺癌,一个常被忽视的疾病。很多人在出现腹痛不适时,往往会将其归咎于“胃病”,而非胰腺癌。然而,胰腺癌的症状与普通消化道疾病相似,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导致难以发现。胰腺的位置深在,无法通过胃肠镜直接观察到最早期的癌灶和癌前病变,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吸烟、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胰腺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直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因此,CT、彩超等检查成为了发现胰腺癌的主要手段。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特异性预防措施尚未存在。我们只能从可能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入手,进行预防。戒酒、戒烟、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40-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吸烟者、有家族史者、慢性胰腺炎患者等),每年进行一次腹部彩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