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成功案例:神经瘤显微手术的精彩瞬间

成功案例:神经瘤显微手术的精彩瞬间
发表人:医疗之窗

在医学界,神经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显微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神经瘤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显微手术瞬间,展示了医生们的高超技艺和对患者的关爱。

神经瘤显微手术

这些图片记录了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切除肿瘤、修复受损组织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医生们的精确操作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神经瘤显微手术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医生们在手术中的专业精神和对患者的关怀。他们的努力和技能使得许多神经瘤患者得以重获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腭肿瘤切除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腭肿瘤切除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脑膜瘤是指生长在大脑或脊髓的膜上的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主要方法。Simpson 分级是用来评估脑膜瘤切除程度的标准,共分为5个等级。

    1级:肉眼全切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

    2级:肉眼全切肿瘤及可见的扩展瘤组织,电凝附着硬脑膜;

    3级:全切硬脑膜内的肿瘤,电凝硬脑膜,硬膜外的浸润不作处理;

    4级:部分切除肿瘤;

    5级:只做减压术和(或)活检。

  • 外照射治疗,也被称为外部光束放射治疗,是一种针对癌症病灶的局部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利用专门的仪器向患者的肿瘤部位发射辐射光束。治疗过程中,仪器会从多个角度对准病灶,确保精确照射。

    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天都会接受一次放射治疗,持续5天一周,整个疗程可能会持续2到10周。除了标准的每日照射方案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例如加速分割、超分割和低分割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治疗计划。

    在开始外照射治疗之前,医生和放射治疗师会确定治疗区域,并在患者的皮肤上做出小标记以确保每次治疗时的精确位置。为了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移动,可能需要使用身体模具或面罩来固定患者的位置。

    在接受外照射治疗时,患者应该穿着舒适、柔软的衣物,避免穿紧身的衣服或佩戴首饰、粘性绷带或涂抹粉状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放射治疗师会在隔壁房间控制放射仪器,并通过扬声器与患者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外照射治疗不会使患者带有放射性,因此患者可以安全地与他人相处,包括孕妇、婴儿和幼儿。为了帮助患者在等待治疗时放松,可以携带一些娱乐物品,如书籍、杂志、填字游戏或编织工具,或者使用耳机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祈祷、意像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 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射频波或交变电流波引起组织内极性分子震动摩擦,产生热能的治疗方法。该技术可使肿瘤细胞内温度升高,超过60ºC时,肿瘤细胞会发生蛋白变性并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相较于手术,射频消融在治疗小肝癌方面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影像技术精确观察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肿瘤小于3cm的Ⅰa期患者,射频治疗可以替代传统的手术切除。

    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不愿承受放化疗副作用或放化疗及介入治疗等治疗效果不佳的肿瘤患者,以及复发、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该技术的途径包括经皮、术中和腹腔镜下三种方式。其中,术中射频治疗选择小切口进腹探查,在术中超声导引和监测下直视操作,不仅拓宽了肝脏肿瘤射频治疗范围,更重要的是使治疗更加确切,避免了射频治疗带来的周围组织脏器的误消融、出血、针道转移等严重并发症。

    射频消融治疗适应了新世纪疾病治疗微创化的趋势,扩大了肝癌的治疗方法和范围。该技术打击小,疗效确凿,病人损伤小恢复快,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 我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我的心情却像外面的天气一样阴沉。刚刚做完肿瘤手术,身体还在恢复中,医生建议我服用转移因子来提高免疫力。可我对这个药物一无所知,担心会有副作用,或者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一位内科医生。打开电脑,输入问题,很快就有医生回应了我。他的名字叫李医生,声音温和,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安慰我说:“别担心,我会给你详细解释的。”

    李医生问我有没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慢性病史。我告诉他我以前得过带状苞疹,医生开的就是转移因子。李医生说:“转移因子主要是用于提高抵抗力的,你可以口服一个月看看效果。”

    我问他能不能长期吃,李医生解释道:“不能长期吃,用于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周一疗程。连续使用2-3个疗程。其它免疫低下的疾病患者可长期间断服用,建议每个月服用1-2周。”

    我又问他肿瘤术后康复期能不能服用,李医生说:“可以适当使用的,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我松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转移因子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李医生还建议我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少食生冷、避免偏食,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抵抗力。他还推荐了一款蛋白粉,里面含有乳清蛋白,比较容易吸收,也有利于提高抵抗力。

    我感激李医生耐心的解答和专业的建议。他的话让我安心了许多,也让我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现在,我已经康复了,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不妨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一下。他们的医生都很专业,会给你最合适的建议。记住,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转移因子使用指南 常见症状 转移因子主要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感染疾病。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低下者、经常感冒者、肿瘤术后康复期患者等。 推荐科室 内科、肿瘤科 调理要点 1. 转移因子每月服用1-2周,连续使用2-3个疗程,其他免疫低下的疾病患者可长期间断服用。 2.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少食生冷,避免偏食,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抵抗力。 3. 可以配合乳清蛋白等营养补充剂,帮助提高免疫力。 4. 在服用转移因子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如有不适或用药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或在线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 王娟教授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肿瘤学专家,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自2000年以来,她一直致力于肿瘤专业的临床工作,积累了20余年的宝贵经验。她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腹部复发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相关研究领域,成果斐然,国内领先。

    王娟教授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崇高的声誉,也曾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的荣誉称号。例如,2001年她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评为省十大科技女杰,2007年入选省十大女杰,2008年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名杰出的肿瘤学专家,王娟教授始终坚持用最前沿、最人性化的理念服务于患者。她的手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既保证了根治性,又兼顾了安全性和功能性美学效果。

    王娟教授的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肿瘤学领域的发展,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是指细胞膜表面的分化抗原群或分化抗原簇。通过聚类分析,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被归为同一个CD。自1982年首次国际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会议(The Human Leuc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workshop,HLDA)以来,人CD的序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2009年)。CD抗原主要是跨膜蛋白或糖蛋白,少数为碳水化合物半抗原,参与了机体的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免疫应答、造血、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组织修复、细胞生长、分化、迁移以及肿瘤的恶化和转移等。

    在基础免疫学研究中,CD抗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CD抗原的基因克隆、新CD抗原及新配体的发现、CD抗原结构与功能关系、细胞激活途径和膜信号的传导、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以及细胞亚群的功能研究。同时,在临床免疫学研究中,CD抗原也被广泛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检测、白血病、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免疫毒素用于肿瘤治疗、骨髓移植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CD的流水编号并不总是连续的,例如CD129暂缺;CD67和CD66b是重复的;CD187-190、CD211、CD237、CD341-343、CD345-248暂未编号。此外,CD中带有w的抗原或抗体如CDw12、CDw198、CDw199、CDw293尚需继续进行全面鉴定。有些CD抗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成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但情况有所不同。例如,CD1可以分为CD1a、CD1b和CD1c,它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高度同源的基因所编码;CD45至少可以分为CD45RA、CD45RB、CD45RC和CD45RO,它们是同一基因的不同异型/同种型(isoform);CD2和CD2R是识别同一个分子上不同的表位;CD49已进一步划分为CD49a、CD49b、CD49c、CD49d、CD49e和CD49f,它们的基因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但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CD抗原的组划分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实际上,许多CD抗原的组织细胞分布较为广泛。例如,IL-2受体a链CD25是活化T细胞的标记,也属于细胞因子受体;某些属于T细胞、B细胞、髓细胞或NK细胞组的CD抗原实际上也是粘附分子,等等。因此,在使用CD抗原进行研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判断。

    总的来说,CD抗原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类功能基因组计划研究以及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逐渐被人类细胞分化分子(HCDM)所替代。了解CD抗原的定义、意义和应用对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成为最主要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每年约有12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110万人因此去世。中国的城市居民中,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农村地区,其发病率也在快速上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每年新增病例将超过100万。

    传统的肺癌手术方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胸部切口,切断多层肌肉并移除一根肋骨,以便医生获得足够的视野。然而,这种方法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患者常常出现上肢上举困难和“冰冻肩”等并发症。由于其破坏性较大,许多年龄较大或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无法承受这种手术,错失了治疗机会。因此,传统手术方式已经基本被淘汰。

    近年来,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只需要在患者胸部做3个小切口,利用电视和专用器械完成胸腔内操作,包括处理肺血管、支气管以及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相比传统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优点不仅体现在手术过程中,还表现在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由于不需要切断大块的肌肉或肋骨,患者的运动系统肌肉和骨骼不受影响,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快。同时,避免了肋骨的牵开和断端摩擦,减轻了神经的压迫,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对于老年人和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胸腔镜手术能够更好地保护他们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条件。

    目前,适合进行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主要包括肿瘤较小(通常小于5cm)、周围型肺癌、无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膜腔无粘连的患者。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出血输血少、开胸关胸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数情况下是单发的,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发脑膜瘤,即颅内存在两个或以上的脑膜瘤。多发脑膜瘤在所有脑膜瘤中仅占10%左右,且主要发生在女性,男女发病比例大约为1:3.5。

    多发脑膜瘤的病因并不明确,大部分属于散发病例。少数与基因突变相关,例如NF2基因胚系突变,可能伴随其他肿瘤,属于神经纤维瘤病。还有一些多发脑膜瘤是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的表现,具有特定的基因胚系突变,易发生各种肿瘤,包括脑膜瘤。放射线照射也是多发脑膜瘤的高危因素之一。

    多发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速度、水肿情况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对于体积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水肿明显的多发脑膜瘤,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而对于体积较小的多发脑膜瘤,可以选择放射治疗控制肿瘤生长;对于更小、生长速度较慢、年龄较大的多发脑膜瘤,甚至可以暂时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预防多发脑膜瘤的方法主要是避免接触放射线,尤其是头部的放射线照射。同时,定期进行头部MRI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多发脑膜瘤也非常重要。

  • 化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全身性治疗手段。它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繁殖和促进分化来达到治疗效果。然而,化疗也会对正常细胞和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以下是11种常见的化疗副作用及其应对方法:

    1. 身体衰弱: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疲乏无力、精神萎靡、出虚汗、嗜睡等。应对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2. 免疫功能下降:大部分抗肿瘤化疗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免疫增强治疗。
    3. 骨髓抑制: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至红细胞和血色素下降。应对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输血或其他支持性治疗。
    4. 消化障碍:化疗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粘膜,导致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应对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使用止吐药或其他辅助治疗。
    5. 炎症反应: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引起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舌生疮等症状。应对方法包括控制体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局部治疗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治疗药物。
    6. 心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应对方法包括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心脏保护药物。
    7. 肾脏毒性:高剂量的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出现腰痛、肾区不适等症状。应对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肾脏保护药物。
    8. 肺纤维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博莱霉素等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肺纤维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呈条索状改变。应对方法包括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避免吸烟和其他有害气体,必要时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9. 静脉炎:大多数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应对方法包括定期更换输液部位,使用护肤霜或其他局部治疗药物,必要时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其他支持性治疗。
    10. 神经系统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对周围末梢神经产生损害作用,导致肢端麻木、肢端感觉迟钝等症状。应对方法包括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或其他辅助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11. 肝脏毒性: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轻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重者可能导致中毒性肝炎。应对方法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肝脏保护药物。
    12. 膀胱炎:异环磷酰胺、斑蝥素、喜树碱等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小腹不适或胀痛、血尿等一系列药物性膀胱炎症状。应对方法包括定期进行尿液检查,使用膀胱保护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超低位直肠癌,传统手术方法通常需要切除肿瘤和肛门,患者将终身依赖“人造肛门”排便。然而,近期的一项手术技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为部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这项手术技术利用腹腔镜微创器械,通过5个小孔在患者肚皮上进行操作,精准、彻底地切除肿瘤,同时保留肛门。与传统手术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盆腔神经,降低术后排尿、性功能受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它主要适用于肛门功能良好,肿瘤直径小于5公分,未侵犯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患者。对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病史或家族中有恶性肿瘤患者的高危人群,应该密切观察及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