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根据病理类型,甲状腺癌可以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其中,乳头状癌是成人甲状腺癌的60%,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乳头状癌的预后最好,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滤泡状癌的预后不如乳头状癌但好于髓样癌。
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饮食)、遗传因素、放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或其他由甲状腺良性疾病演变而来。例如,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性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受到重视,临床上比较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时发现,通常青年人的肿瘤较成人大,青年人发生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也比成人早,但预后却好于成人。
临床上,凡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都要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如结节坚硬而不平整伴颈淋巴结肿大、喉返神经麻痹或以往有颈部反射史者,癌肿的可能性很大。同样,如在甲状腺的多发性结节中发现一个结节特别突出而且较硬,也应疑有甲状腺癌的可能。此外,如甲状腺本身出现不对称的肿大或硬结且增大迅速或已固定都应考虑甲状腺癌可能。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检查。体检、B超、CT或MRI、核医学、实验室检查和细胞穿刺学都是常用的诊断方法。甲状腺癌的最终确诊靠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手术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放射外照射等治疗。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是最好的治疗。对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切除及同侧的淋巴结切除;对滤泡癌可作一叶及局部淋巴切除;全甲状腺切除常用于髓样癌及未分化癌。术后应用甲状腺素或三碘甲状腺胺酸,作替代疗法。
甲状腺癌的预防方法包括: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盐;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肥腻、香燥、辛辣之品;避免应用雌激素;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积极、正规的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积极采用中西医药物预防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当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人对癌症的看法有所改变。虽然癌症通常被视为绝症,但实际上,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某些类型的癌症是可以控制甚至治愈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就是其中之一。
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和滤泡状两种类型,预后相对较好。85%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根据医生的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分为高危和低危两组。低危组的患者预后更好,约90%的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高危组的患者中,约61%的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即使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仍有25%~4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
相比之下,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预后较差。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5%,其中约25%有家族遗传史。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存活10年以上,但晚期的存活率只有21%。甲状腺未分化癌则是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占甲状腺癌的85%,多见于老年人,平均生存时间只有4~8个月。
总的来说,90%左右的甲状腺癌是可以治疗的。因此,一旦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患者不应过度紧张或掉以轻心,而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确的治疗。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 1%,多见于 20~40 岁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 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及分化程度,甲状腺癌可以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按患病率排序,依次是乳头状癌(75%)、滤泡状癌(16%)、髓样癌(5%)及未分化癌(3%);恶性程度由高到底则依次是未分化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及乳头状癌。
经过规范性治疗,绝大部分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良好,10 年生存率可以达到 80%~90%。为了降低这部分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TSH 抑制治疗成为了关键手段。
TSH 抑制治疗的目的是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该治疗方法通过口服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L-T4)将 TSH 一直维持在正常低限或低限以下,甚至检测不到的程度。
然而,长期服用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进行抑制治疗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及房颤(尤其在老年患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以及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以及病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根据病情确定的复发危险度分组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于高危DTC者,TSH 抑制水平与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死亡的关系密切,肿瘤复发的危险性越高,要求对 TSH 抑制水平越低。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应开始服用 L-T4。起始剂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伴发疾病情况以及甲状腺切除范围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细胞表面都有 TSH 受体表达,对那些不表达 TSH 的甲状腺癌,如未分化癌,髓样癌,某些低分化的 DTC,即使将 TSH 抑制到很低的水平也不能抑制肿瘤生长。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部形成的肿块。虽然患病率很高,但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仅需密切观察即可。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能恶变、合并甲亢、位于胸骨后或结节巨大压迫气管。对于甲功异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甲亢或甲减的治疗。
甲状腺结节并非一定会发展成甲状腺癌。实际上,临床上只有约5%~15%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甲状腺癌,其他都是良性的。对于无症状的结节,定期检查就足够了。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以下超声征象可能提示甲状腺癌的可能性较大: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血供丰富(在TSH正常情况下)、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以及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力有很大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乏引起。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肌肉与关节系统以及一般表现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减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甲状腺手术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率缓慢、心包积液、心脏扩大、心音低弱、粘液性糖蛋白沉积、心肌纤维肿胀、间质纤维化等心血管系统症状;性功能低下、性欲减退、副性征落后、性成熟推迟、阳痿和睾丸萎缩等生殖系统症状;肌肉收缩与松弛缓慢延迟、肌肉疼痛、僵硬、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骨质代谢缓慢、有强直感、关节不灵、受冷后加重等肌肉与关节系统症状;以及怕冷、皮肤干燥、发凉、少汗、泛黄、粗糙、毛发稀疏、瞌睡、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差、体重增加等一般症状。
目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该药物适用于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预防甲状腺肿切除术后复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以及甲状腺抑制试验等多种情况。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但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首先,左甲状腺素钠片中的合成左甲状腺素与人体自然产生的甲状腺素相同,人体无法区分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左甲状腺素。其次,如果用量适当,左甲状腺素钠片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因此,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终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的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更有益。
亲爱的病友们,大家好!在进行了甲状腺手术后,定期复查对于明确疾病恢复情况和评估甲状腺癌抑制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们的复查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手术后的复查时间点为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如果检查指标稳定,三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三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对于甲状腺良性病变术后患者,复查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但如果复查结果不理想,医生可能会缩短复查周期。
复查内容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测(如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癌胚抗原和降钙素)以及甲状腺和颈淋巴结超声检查。对于接受同位素治疗的患者,需要在半年后进行同位素全身显像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还需要进行胸部CT、颈部CT等其他检查。
在复查当天,尽量避免早上服用甲状腺药物(如优甲乐或雷替斯),改为睡前服用。第二天恢复正常早晨服用。其他药物如补钙、营养神经、降压、降糖等可以正常服用。早饭和午餐也可以正常食用。
最后,提醒大家在复查前尽量提前预约,并关注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仍需进行TSH抑制治疗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TSH抑制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将血清TSH水平降至正常值低限或以下,甚至检测不到的水平。这种治疗既可以补充DTC患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又能抑制DTC细胞的生长。
在药物选择上,首选L-T4口服制剂,因为它与内源性T4的结构几乎完全一致。剂量的确定需要根据TSH抑制目标进行调整,并且存在个体差异。每隔四周左右,需要进行血清TSH水平检测以监测治疗效果,并据此调整剂量。起始剂量也会因患者的年龄和伴随疾病情况而有所不同。
对于年轻患者,起始剂量为1.5-2.5ug/kg/d;对于50岁以上的患者,起始剂量则分为两组:无冠心病及其倾向者50ug/d,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者12.5-25ug/d。TSH抑制治疗需要持续5-10年,并分为初始期治疗(一年内)和随访期治疗(一年后长期)两个阶段。初始期治疗中,需要每四周左右监测一次血清TSH水平;达标后,监测频率逐渐减少。
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可以分为三组: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TSH治疗的目标也不同。同时,TSH抑制治疗还需要联合DTC复发危险度分层进行双风险决策模式。
TSH抑制治疗可能会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骨骼方面,主要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心血管系统方面,主要是加重心脏负荷和心肌缺血,引发或加重心律紊乱,引起静息心动过速,心肌重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增大。针对这些副作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后通常需要服用人工合成的左甲状腺素钠或动物甲状腺片,以维持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合理范围内。这种替代补充对于抑制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降低复发和抑制进展的治疗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合理服用甲状腺素对术后有甲状腺癌残留、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尤为重要。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合理服用甲状腺素,这对健康有利无害。然而,服用剂量应该根据甲状腺癌患者的具体病情(风险分级)区别对待,并根据患者血清TSH水平进行精确调整。一般而言,患者需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甲状腺素剂量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有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禁忌症的患者不适合上述标准。特殊情况下,建议咨询有经验的甲状腺疾病相关专家。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以上。它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滤泡癌(FTC),少数为Hǔ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对于DTC患者,术后需要接受长期的TSH抑制治疗和终身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通常使用优甲乐)。以下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几个重要问题。
1. 优甲乐的最佳服药时间
早餐前1小时空腹服用一日剂量的L-T4是最有利于维持稳定TSH水平的方法。如果需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可以根据自己的服药习惯进行调整,但要注意TSH的控制水平。从吸收最好到最差的排序是早餐前60分钟、睡前、早餐前30分钟、餐时。因此,如果有冲突,可以将优甲乐调整至睡前服用。
2. 优甲乐与其他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
优甲乐可能与某些药物(如含铁药物、含铝药物、钙剂等)同时服用会影响其吸收和代谢。因此,建议将优甲乐与这些药物错开时间服用。具体来说,应该与维生素、滋补品间隔1小时;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间隔2小时;与奶、豆类食品间隔4小时;与消胆胺或降脂树脂间隔12小时。
3. 忘记服药的处理
左甲状腺素钠片在人体里的平均半衰期为7天,所以偶尔忘吃一次对甲状腺功能影响不大,但不能因此而长期忘记服药。如果偶有漏服,可以当日及时补服,反之,如果已经到了次日,则不必再补服。为了帮助患者养成规律吃药的好习惯,建议将药品放置在醒目的地方或携带便携式药盒,将一周或更长时间的药物一次性分配好,也便于计算是否服药。
4. 复查甲状腺功能时的注意事项
在复查甲状腺功能时,服药或不服药都可以。因为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不受空腹与否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结果反映的是既往一段时间体内药物浓度水平,而不是当天是否服药。
5. 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确保TSH维持在目标范围内,切勿自行增减剂量。如果出现心慌、心悸、盗汗、睡眠不佳或长期疲乏无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6. 为什么需要经常复查甲状腺功能
术后患者的体重、活动情况可能发生改变,还有部分病人冬夏季节TSH水平也会发生改变。而TSH是刺激正常甲状腺细胞或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甲状腺球蛋白(Tg)的最重要的刺激因子。为了更好的监测术后病情,或到达更好的抑制治疗,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需根据TSH结果来调节优甲乐的用量,以达到更好的抑制治疗目的。
7. 术后TSH目标的确定
医生将根据循证医学和个体化相结合原则,为患者制定TSH的控制目标,将甲状腺癌的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副作用的风险分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总的来说,尽量满足:DTC高、中危复发风险患者的初治期(术后1年内)TSH<0.1uiu/mL,随访期<0.5uiu/mL,DTC低危复发风险患者的初治期TSH<0.5uiu/mL,随访期<2.0uiu/mL。对于DTC的复发危险度为高危层次、同时TSH抑制治疗副作用危险度为低危层次的DTC患者,应定期评价心血管和骨骼系统情况。
8. 术后需要检查的指标
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绝大多数由甲状腺细胞合成并释放进入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甲状腺球蛋白也被认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已清除全部甲状腺(手术和或放射性碘治疗后)的患者,优甲乐按期足量服用的状态下,Tg最好<1ng/ml。Tg的持续增高可能提示病灶残留或复发。另一方面,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存在时,会降低血清Tg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测值,影响通过Tg监测病情的准确性。所以,复查时检查需包含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Tg+ TgAb。
9. 术后颈部B超的检查频率
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1年内每3-6月复查一次,1年后每6-12月复查一次。若发现可疑病灶,间隔时间酌情缩短。中高危患者,需要每1-2年查颈部和胸部CT薄层平扫,必要时做增强CT。
甲状腺癌是一种相对较为“幸福”的癌症类型,恶性程度低,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癌细胞清零”的效果。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八。尽管发病率在上升,但死亡率相对较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每10万人中有15.7人被诊断出甲状腺癌,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名男女中有0.5人死亡。根据2015-2017年的数据,大约1.3%的男性和女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会被诊断出甲状腺癌。2017年,美国估计有859,838人患有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前两者属于分化型甲癌,占绝大多数,也是预后最好的病理类型,5年相对存活率为98.3%。然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预后较差。癌症分期决定了治疗方案和生存时间,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对于分化型甲癌,放射性碘治疗可以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然而,失分化的甲状腺癌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建议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应尽早采取规范化治疗,争取在失分化前达到临床治愈。
总体来说,甲状腺癌的生存率较高,但转移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早发现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从2003年至2005年的30.9%上升到2012年至2015年的40.5%,增长了近10%。不同癌症类型的五年相对生存率差异很大,例如甲状腺癌从03年-05年的67.5%增长到84.3%,妇科肿瘤中的子宫内膜癌从55.1%增长到72.8%。然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总生存率却一直在下降,尤其是胰腺癌,10年里从11.7%跌到了7.2%。
在癌症领域,男女发病率和生存率都有所不同。根据2017年北京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上海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北京和上海男性发病率最高的三个癌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从整体看,女性的五年相对生存率均高于男性,且至少高出10%。分癌种细看,在26种癌症中,男性只在肾癌、膀胱癌和喉癌中相对生存率更高,其余癌种里女性长期生存占优势。
城市与农村的癌症生存率也有所不同。除了食管癌和宫颈癌之外,其它癌症类型都是城市地区生存率更高。然而,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已在逐渐缩小,对于全部癌症来说,生存率差距从2003-05年间的17.7%缩小到了2012-15年间的13.1%。而且农村地区的患者生存率改善程度优于城市地区。
年龄也影响生存,年龄越长,生存率相对越低。研究者发现我国老年人(>65岁)存在生存劣势。事实一方面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诊断多在疾病较晚期,易诱发更多的合并症,因此根治性治疗比率较低,另外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也影响老年癌症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