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预防措施,但通过研究PD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PD的发生风险和延缓其病程进展。
PD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因素包括基因、人口学因素和行为及生活方式。基因对散发性PD也有一定影响,但基因携带者并不一定会发病。年龄是P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约为1%~2%,而85岁以后其患病率可达4%~5%。此外,PD的患病还存在明确的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在男性中患病率要高于女性;在白种人中发病率最高,亚洲人次之,而在黑种人中其发病率最低。饮酒、乳制品摄入和吸毒等行为及生活方式也与PD的发生风险有关。
环境因素包括职业暴露、共病和药物。农药暴露、重金属暴露和有机溶剂暴露等都可能增加PD的患病风险。感染、创伤性脑外伤、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共病也可能增加PD的风险。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降压药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等也可能导致PD的症状。
为了预防PD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尽量避免农药暴露;其次,远离毒品;再次,不酗酒;然后,控制奶制品的摄入;此外,尽量保护大脑少受创伤;积极的控制血糖等危险因素;多参加体育锻炼;适度地饮用咖啡或茶;健康饮食等。对于可能发生PD的高风险个体,可以通过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强化相关的保护因素,从而降低PD的发生风险,或推迟PD的发病时间。
总之,关注影响PD发生的可调控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无论对于已经被诊断的患者,还是携带易感基因的高风险人群,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随着更多的研究结果的出现,我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来应对PD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即使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多巴胺水平极低,通过改变居家环境和掌握运动策略,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独立性。我们之前提到的理念表明,增强独立性有助于避免病情恶化到晚期阶段。那么,什么才算是帕金森病的晚期呢?
为了让帕金森病患者在家中安全地坐或站,以下是一些建议:
为了让帕金森病患者在家中安全地走,以下是一些建议:
在选择助行器材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如果各种方法都无法帮助患者有效行走,应考虑使用轮椅。以下是一些建议: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目标是控制运动症状、改善非运动症状和防治运动并发症。左旋多巴类药物仍然是主要用药,但随着疾病进展,中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棘手的运动并发症。然而,随着更多药物的研发,治疗理念也在改变。
过去,人们认为应该尽量延迟开始用药,以延迟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然而,如果不早期治疗,后期治疗效果不佳,运动并发症的控制也会更困难。更重要的是,延迟药物治疗可能会使患者错过用药治疗效果最佳的“蜜月期”。
很多患者由于惧怕药物副作用、抵触用药或错误用药等因素,陷入用药不当的误区。一些初次就诊的患者可能只服用少量药物或根本不服用药物,而正在服药的患者可能也没有正确的服用方法。
还有观点认为,即使开始用药,也只需要用较小剂量把症状控制得“差不多”就行了。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并不值得。规范的用药可以帮助患者享受蜜月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帕金森病患者何时开始用药?如果疾病早期未对患者造成心理或生理影响,应鼓励患者坚持工作、参与社会活动和医学体疗;如果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应开始症状性治疗。
延缓药物副反应过早出现需要规范药物治疗,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治疗应遵循“剂量滴定”、“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和“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原则,并强调个体化特点,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延缓疾病进展,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首选药物原则是安全性、长期有效和稳定性原则,需要平衡疗效与不良反应、近期改善与长期并发症的矛盾,结合患者年龄、程度、类型、功能要求等多因素权衡利弊。
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影响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除了常见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可以帮助管理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首先,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针灸和按摩等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旨在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心理支持和精神关爱也非常重要,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避免情绪激动,可以减少肌肉震颤的加剧。
其次,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日常活动和运动,例如吃饭、穿衣、洗漱等,这有助于保持肢体运动功能。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镜子前大声发音的练习来改善。加强关节和肌肉活动,以及劳作训练,都是非常必要的,以防止摔倒和肢体畸形。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生活护理尤为重要。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定期翻身拍背,以预防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和褥疮感染。同时,保证营养摄入和大小便通畅,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
总之,帕金森病的治疗不仅限于药物和手术,还包括多种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综合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帕金森病情的逐渐恶化,患者常常面临着长期用药的选择。然而,许多人对西药的副作用感到担忧,开始探索中药作为替代治疗的可能性。陈伟副教授指出,虽然中医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中药并不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目前,西药的主要作用是恢复体内的代谢平衡,这种“补充替代治疗”是必要的。患者不应过度担心西药的副作用,事实上,许多副作用是轻微的并且可以被有效处理。定期复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的副作用,降低风险。
左旋多巴是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一种常用药物。虽然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但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剂末现象和异常运动等副作用。这种现象并非完全由左旋多巴引起,而是由于疾病本身的进展和药物浓度波动所致。
总之,帕金森病的长期治疗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合理使用西药并积极管理副作用。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中药替代西药的说法,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一切都在向我微笑。可我的心情却如同阴霾天气,沉重而压抑。腰胀、排便困难、多次排便,这些症状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我的心脏。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希望能找到解脱的方法。医生问我具体情况,我一五一十地讲述了自己的不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告诉我可能是胃肠动力问题。听到这个诊断,我的心情更加低落了。
我告诉医生我肛门外有颗外痔,已经用了几天的痔疮膏药。医生听完后,建议我完善下肠镜检查,并可以去当地中医院开方调理。可我对肠镜检查心存恐惧,总觉得那是一种折磨。医生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安慰我说可以先尝试吃点曲美布汀看下效果。
在等待医生开药的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前段时间吃辣的也上火过。难道这就是导致我现在症状的原因?我开始自责,为什么不早点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总是等到身体发出警告才开始重视?
医生开完药后,我拿着处方离开了医院。虽然心中仍有疑虑和担忧,但我知道我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不能再逃避了。回到家中,我开始认真服药,并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慢慢地,我的症状有所缓解,心情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等到身体发出警告才开始重视,平日里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不方便去医院挂号看病,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帕金森病(PD)的治疗中,步态或姿势异常是一个难点。研究表明,桥脑脚核(PPN)、内侧苍白球和黑质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接;对PPN的脑深部电刺激(DBS)可能会改善PD患者的步态不稳或冻结步态症状。
一项Meta分析研究收集了10项非随机对照研究数据,评估了PPN-DBS对PD患者步态或姿势异常的疗效。主要指标是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III的第27-30项轴性症状评分,次要指标包括UPDRS-III运动评分和第14项冻结步态(FOG)评分。
结果显示,在药物“开”期和药物“关”期,PPN-DBS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步态或姿势异常。PPN-DBS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其疗效可能不如其他常用靶点的DBS。然而,PPN-DBS并不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冻结步态。
在安全性方面,57例PPN-DBS手术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发现非致命性出血。虽然PPN-DBS能够改善PD患者步态或姿势异常,但考虑到分析结果来自低级别的循证证据,因此还不能确定PPN-DBS适合大多数步态或姿势异常的PD患者。同时,PPN-DBS无法改善患者的冻结步态,所以不推荐PPN-DBS作为伴有冻结步态PD患者的治疗。
李某女士,75岁,于2017年11月就诊。主要症状包括双膝肿痛、下腰痛多年,白胖,跛行。并伴有怕冷、双手发抖多年(疑似帕金森病,曾经治疗多年无效)、睡眠质量差、颜面浮肿等症状。起初,尝试了西药治疗,包括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口服氨基葡萄糖+消炎止痛药,但3个月后疼痛依然存在。
转而采用中医内服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双膝肿痛与下腰痛均有明显改善,颜面浮肿几乎消失,怕冷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最值得注意的是,双手发抖的症状消失了。
近日,美国一研究团队针对近200名帕金森症患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这些患者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太极拳、抗阻力锻炼和伸展运动,每次60分钟,每周2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平衡性和走路时迈步距离的测试。结果显示,练习太极拳的这组病人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走路时摔倒的次数也大幅减少。
太极拳的特点在于其轻松柔和的动作,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学习和锻炼。它可以矫正骨骼,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上肢动作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整套太极拳的动作连贯均匀,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久而久之,肺组织得以锻炼而肺活量增加,免疫力改善,也就少患呼吸道疾病。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动作如抽丝。长期有节律的锻炼,能使肠胃器官蠕动加快,促使食欲增进、消化机能加强。同时,太极拳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验,能够帮助改善失眠、忧郁、烦躁等问题。太极拳的动作及速度均匀,又有舒展大方及刚柔相济的优点,对关节的负担较小,心脏病人也可以练习。
综上所述,太极拳作为一种中低强度的锻炼形式,可以作为现有理疗方法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帕金森症患者的康复。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还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健康益处。
中国有超过2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主要依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需要配合药物使用。然而,针对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和数量都相对有限。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一项研究中,80位帕金森病患者参与了为期1个月的治疗。结果显示,对于姿势步态异常的患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对于震颤类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太明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神经电生理技术,通过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刺激皮质神经元兴奋,进而激发神经网络重构。该技术可以促进皮质下多巴胺的释放,增强皮质兴奋性,改善运动障碍症状。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过程中,延长药物治疗的“蜜月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需要遵循“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原则。研究表明,运动并发症的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用药总量、用药时间、发病年龄和病程等。只有每日服用左旋多巴总剂量不超过400mg,才能避免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并发症提前出现。
早期启动药物治疗可以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可能打断有害代偿机制,延缓病情发展。对于早发型患者,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对于晚发型患者,首选复方左旋多巴。无论何种情况,左旋多巴的使用都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在帕金森病晚期,药物疗效会逐渐下降,迫使患者增加剂量,进而导致运动障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明确不同类型的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对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个体化药物治疗是当前的主要趋势,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