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治疗和最新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治疗和最新进展
发表人:健康百科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脑肿瘤和脊髓肿瘤。这些肿瘤可以分为多个类别,根据其组织学来源和分子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手段。以下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概述和最新进展的详细介绍。

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占比约为80%。根据组织学分类,颅脑肿瘤可以分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颅神经和脊神经肿瘤、脑膜和脊膜肿瘤、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蝶鞍区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等七个大类。其中,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四种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有关,例如放射线、化学物质和某些病毒。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抽搐等。辅助检查手段包括X线平片、CT、MRI、DSA、PET-CT或MRI、脑电图和神经肌电图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近年来,结合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麻醉唤醒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椎管肿瘤

椎管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约为20%。根据肿瘤与脊柱水平部位的关系、肿瘤的性质与组织学来源、以及肿瘤与硬脊膜和脊髓实质的解剖学关系,椎管肿瘤可以进行分类。临床表现包括上肢或下肢的疼痛、麻木、肌萎缩等,具体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辅助检查手段与颅脑肿瘤相似,治疗方法也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近年来,射波刀等新型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为椎管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最新进展

在外科手术方面,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颅底外科的进步,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提高。神经内镜技术、3D打印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手术提供了更多便利。在影像学技术方面,磁共振技术的发展、PET显像技术的应用、以及3D成像和录像系统的使用,都极大地改善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同时,基础研究的进展也为肿瘤的分子分型、预后判别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胶质瘤的分子分型、髓母细胞瘤的分子背景研究等,都有助于更精准地治疗肿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其他特指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其他特指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10%-15%。虽然在成人中相对罕见,但也可能出现。这种肿瘤有向脑脊液播散的倾向。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髓母细胞瘤的分子分型,并将其纳入肿瘤的分类中。新的临床研究将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和风险分层进行设计,这使得准确评估病情和疗效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MRI成像、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评估髓母细胞瘤病情和治疗反应的主要手段。然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患者人群问题、分子分型和亚型、肿瘤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倾向、基线扫描的定义以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儿童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价委员会(RAPNO)提出了髓母细胞瘤及其他脑脊液种植播散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旨在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前瞻性评估方法。

    RAPNO标准建议,在临床研究中,应使用一致、客观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方法。例如,在脑MRI成像技术方面,需要预先确定成像参数,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使用相同方法和场强进行成像。对于脊髓MRI成像技术,需要使用大多数研究中心均可实施的通用序列进行图像采集,并且在蛛网膜下腔内不能存在因动脉搏动或患者运动产生的伪影。同时,需要对软脑膜播散病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充分的MR成像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任何一项的阳性结果都是脑脊液播散的诊断依据。

    此外,RAPNO标准还提供了详细的疗效评价指南,包括客观反应、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的定义。这些指南将有助于临床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髓母细胞瘤和其他种植播散肿瘤的疗效。

  • 本文旨在解读《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版)。该指南涵盖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室管膜瘤等多种类型的肿瘤,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首先,指南对胶质瘤的分类和分级进行了阐述。根据WHO分类,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指南主要关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治。

    其次,指南介绍了胶质瘤的影像学评价方法,包括CT和MRI等。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指南强烈推荐最大限度地安全切除肿瘤,并在术后尽早开始放疗和化疗。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预后风险高低来制定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复发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建议,并强调了神经肿瘤多学科团队(MDT)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指引,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罕见且高度恶性的肿瘤类型,源自未成熟的神经上皮组织。这种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转化为神经原、神经胶质和间叶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000年分类,神经外胚层肿瘤被归类为神经上皮组织的胚胎性肿瘤,组织学分级为4级,具有极高的生物学恶性行为。该肿瘤可以在任何年龄出现,但更多见于年轻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由于缺乏完善的治疗方法和高度恶性的特点,神经外胚层肿瘤的预后通常不佳。

    治疗神经外胚层肿瘤主要依赖于手术和综合治疗方案。手术后,常规使用辅助化疗,化疗药物如CAV和大剂量顺铂等显示出一定的敏感性。近年来,异环磷酰胺等药物也被用于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亚临床转移,导致肿瘤迅速扩散至全身,预后极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化学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化疗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中药配方,如生血汤,来辅助治疗。这些中药配方主要针对化疗药物的副作用,能够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中药配方不能替代传统的化疗和手术治疗,而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使用。

  • 神经胶质瘤,也被称为胶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它们可以分为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瘤、室管膜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瘤、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组织瘤、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松果体实质肿瘤、胚胎性肿瘤和神经母细胞瘤肿瘤等多种类型。

    病因方面,尽管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肿瘤起源、遗传因素、生化环境、电离辐射、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的空气、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局部神经受损症状(如肢体乏力和麻木)、癫痫和其他症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难以完全切除。因此,通常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延缓复发并延长生存期。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脑干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主要发生在桥脑、中脑和延髓。该疾病的发病率在5-10岁和40-50岁这两个年龄段较高,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儿童型脑干胶质瘤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同时也是儿童后颅凹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

    脑干胶质瘤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脑神经麻痹,特别是展神经、面神经和舌咽、迷走神经的损害。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眼球内斜及复视、面瘫、吞咽困难、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光反射消失等。如果肿瘤同时影响到锥体束,患者可能会出现交叉性麻痹的特征性症状,即同侧脑神经损害合并对侧肢体偏瘫。另外,肿瘤侵犯小脑-齿状核-红核-丘脑束也可能导致小脑损害征,表现为步态不稳、肢体共济障碍和眼震。

    对于学龄儿童,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考虑脑干胶质瘤的可能性。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一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或双侧)锥体束征,基本上可以确定为脑干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非上皮性骨外组织,主要包括肌肉、脂肪、纤维组织、血管及外周神经。这种肿瘤不仅具有局部侵袭性和破坏性生长特点,还可能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STS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其在临床上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

    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来源是中胚层,部分也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STS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分级和分期等。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虽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也在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 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针对这种疾病,治疗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需要处理伴随的急性脑积水。这可能包括手术或其他方法来减轻颅内压力。

    其次,针对肿瘤本身的处理也非常重要。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尽可能安全地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化疗。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总的来说,髓母细胞瘤的治疗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来共同制定和执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随着医学检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在疾病的诊断上有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然而,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然是关键。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情况备受关注。以下将探讨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多种因素以及近年来的治疗进展。

    首先,原发肿瘤的部位对预后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右结肠癌的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可达72%。而乙状结肠癌的预后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44%。此外,病变部位在腹膜返折以上和以下的预后也存在差异。腹膜返折以下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人5年生存率为49%,而腹膜返折以上伴淋巴结转移者则为40%。

    其次,肿瘤的大小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据统计,肿瘤小于2cm时,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73.2%,而大于2cm时,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此外,年龄和性别也与直肠癌的预后相关。青年人结直肠癌的预后相对较差,30岁以下的青年人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40.1%,而老年患者则为51.4%。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直肠癌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50%左右。我们期待未来医学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改善直肠癌的预后。

  •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向我微笑。然而,我的心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因为我刚刚收到了一个令我心惊胆战的消息:我被诊断出患有低级别胶质神经元肿瘤伴弥漫钙化。

    我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场噩梦之中。胶质瘤,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回荡,带给我无尽的恐惧和不安。是不是我要面临生命的终结?是不是我要承受无法想象的痛苦?这些问题在我心中翻腾,像一只只恶魔在嘲笑我的无助。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于是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里的医生们都非常友善和专业,给我带来了些许安慰。他们告诉我,我的病情虽然严重,但并非没有希望。他们会尽全力帮助我战胜这个病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历了无数次的检查和治疗。每一次都像是一场战斗,既艰难又漫长。但是,我从未放弃。因为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真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然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感激身边的人和事。它教会了我,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顽强的。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害怕,不要放弃。记住,生命中总会有风雨,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彩虹的出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勇气。让我们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共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低级别胶质神经元肿瘤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低级别胶质神经元肿瘤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有家族遗传史、长期接触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的人群。 推荐科室 神经外科或肿瘤科 调理要点 1. 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进行放射治疗或化疗。 2. 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4. 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5.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服用抗癫痫药物或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无包膜、边界不清等特点。其恶性程度各异,容易复发,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辅以放疗和(或)化疗。然而,很多神经胶质瘤在影像学上表现多样,容易与其他颅内疾病混淆,延误治疗。

    脑立体定向活检是获取明确病理诊断、指导后期治疗的有效手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采用神经导航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成功为43例脑深部复杂病变明确了病理诊断,其中包括17例高级别胶质瘤(III级及以上)。

    多发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指颅内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神经上皮肿瘤。该病容易与多发转移瘤、淋巴瘤、脱髓鞘相混淆。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建议包括首选脑立体定向活检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后续治疗等。

    大脑半球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肿瘤样疾病,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容易与各种脑白质病、病毒性脑炎、脑梗死相混淆。脑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是“金标准”,对于病变的后期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同级别肿瘤同时存在的情况也比较少见,Salvatid等报道的25例多发胶质瘤患者中,病理级别相同的占76%,病理级别不同的占24%。

    胶质增生进展为胶质瘤,且不同级别肿瘤同时存在的案例也表明,对于颅内多发病灶,尽可能对多个病灶、每个病灶多个靶点进行取材,才有机会提高阳性率。

    最后,术前误诊为淋巴瘤、转移瘤的颅内多发胚胎性肿瘤案例也强调了明确诊断的重要性。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预后不良,明确诊断仍然依靠手术或活检。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