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RCA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大类: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胚系突变源自生殖细胞,影响所有细胞,并可遗传给后代;而体细胞突变发生在肿瘤细胞中,不具遗传性。
女性携带BRCA1/2基因突变不仅面临乳腺癌的高发病风险,还可能增加卵巢癌、输卵管癌、胰腺癌、胃肠道肿瘤和黑色素瘤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样,男性也可能因为携带这些基因突变而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在女性中,乳房肿块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然而,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乳房肿块都意味着乳腺癌。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乳房肿块有多种可能的原因,包括良性肿瘤、囊肿、乳腺增生等。只有少数情况下,乳房肿块可能是乳腺癌的征兆。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乳房肿块,不要惊慌。首先,你应该去看医生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一些测试,如乳腺X光摄影、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如果肿块被诊断为良性,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它被认为是恶性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法。
预防乳房肿块的最佳方法是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和定期接受专业的乳腺检查。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等,也可以帮助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对于乳腺癌手术后出现的淋巴水肿,首先需要明确是否为淋巴水肿或静脉血栓引起的。可以通过彩超检查来确定原因。
如果是淋巴水肿,保守治疗是首选。包括理疗、口服药物(如爱脉朗、威力坦或迈之灵)和外用弹力绷带等方法。若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管造影,并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关于将淋巴管和血管吻合的手术,虽然有成功案例,但也存在复发和血栓等风险。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长期慢性便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以下是便秘可能带来的十大危害:
1. 神经精神疾患:便秘患者常常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失眠健忘、头晕恶心等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可能导致精神抑郁。
2. 心脑血管疾病:用力排便会使血压骤然升高30-50毫米汞柱,增加心脑血管负荷,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中风猝死的风险。
3. 直肠肛门疾病:便秘会引起或加重直肠炎、肛裂、痔疮、溃疡等疾病,导致肛门疼痛、痉挛、疤痕性狭窄等问题。
4.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会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等症状。
5. 反常性腹泻:便秘时,粪块嵌塞于直肠腔内难以排出,但排便时有少量的水样粪质可绕过粪块自肛门流出,容易被误认为是腹泻。
6. 多发性腹痛:长期便秘致排便条件反射低下,括约肌松弛,便意降低加重便秘,大量硬粪块导致不全肠梗阻,刺激近端肠壁肌肉强力收缩,引起阵发性腹痛。
7. 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8. 直肠癌: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最容易罹患直肠癌。便秘使粪便内致癌物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加重,是诱发直肠癌的主要诱因。
9. 乳腺癌: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这与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种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相对敏感的乳腺组织,使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10. 老年性痴呆症:便秘者无法将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为的有毒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当这些有毒物质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便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而损害中枢神经,使脑神经的正常功能紊乱、智力下降和记忆力衰退。
11. 性生活障碍:慢性便秘不仅使直肠长期受累,还会影响膀胱、子宫等盆腔器官的功能,引起性功能障碍,甚至小便失禁。
因此,了解便秘的危害,科学的预防便秘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尤其在大城市如北京,已成为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针对乳腺癌的放射治疗,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首先,对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若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腋淋巴结阴性,且原发灶位于乳腺外象限,则不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但若腋淋巴结阳性,应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若原发灶位于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且腋淋巴结阴性,仅需照射内乳区;若腋淋巴结阳性,则还需加照锁骨上下区。
对于Ⅲ期乳腺癌患者,无论腋淋巴结是否阳性,都应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根据腋淋巴结阳性数目和胸壁受累情况,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加胸壁照射。
在手术后,若腋淋巴结已经清除,通常不再需要照射腋窝区,除非手术清除不彻底或有病灶残留时才需要补加腋窝区照射。放射治疗应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若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此外,对于原发灶小于3cm、N0或N1的患者,可以考虑小手术加放疗。对于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前切除全部肿瘤或作单纯乳房切除可提高疗效。
针对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放疗,适当的局部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应当尽量采用大野照射,并结合放射、化疗综合治疗,尤其对于发展迅速的复发病例。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时,首先考虑化疗,适当地配合放射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对于有胸、腰椎转移的患者,放射可以防止或延迟截瘫的发生。
以上就是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因此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在2020年发布的CSCOBC指南中,分层治疗模式被特别强调。这种模式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因为患者的既往治疗方案、用药顺序和用药时长各不相同,复发转移后的肿瘤转移部位和转移灶分子分型也不同,很多患者存在多次进展和多药耐药情况。因此,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2020版《指南》根据既往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对患者进行分层,充分考虑先期治疗对后续治疗的影响,重视对患者的全程管理,这更适合中国的临床实际情况。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抗HER2治疗的合适人群被分为两类:包括未使用过曲妥珠单抗或使用过但符合再使用条件的患者(分层一),以及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分层二),即原发或继发耐药的患者。对于第一类患者,THP方案是I级推荐,考虑到目前医保政策和性价比,TXH仍为I级推荐,吡咯替尼+卡培他滨(2B)是新增的III级推荐。对于属于分层二的患者,吡咯替尼+卡培他滨调整为唯一I级推荐(1A),吡咯替尼单药和TKI联合其他化疗成为了III级推荐(2B)。
吡咯替尼在2020版《指南》中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吡咯替尼的I级推荐理由在于循证医学证据更加充分、证据级别大幅提升以及进入医保目录。吡咯替尼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在国际同行中引起巨大反响,《指南》将我国优秀的原研药放在重要位置,也有助于吡咯替尼等走向国际市场,希望这种我国优秀的原研药能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国际指南。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药企的研发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吡咯替尼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ER2靶向药物, 是中国医药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民族医药企业的骄傲。我们希望这种优秀的原研药不仅惠及中国乳腺癌患者,也能帮助国外的乳腺癌患者改善生存,提高生存质量。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约80%的患者在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后就诊。随着肿瘤普查的推广,人们的防癌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行自我检查。然而,许多女性错误地将乳腺小叶当作肿块而感到担忧。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不正确的自检方法所致。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步骤一:观察乳房
首先,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乳房的形状、表面的肤色、有无凹陷、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溢液。
步骤二:手指触摸检查
张开五指,用指腹轻轻触摸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右手检查左侧乳房。
步骤三:滑动检查
并拢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在乳房上滑动,以划圈的方式或先从内侧滑动到外侧、再从外侧滑动到内侧(如同看表一样,顺时针或逆时针检查乳房,最后查乳头乳晕)。如果滑动时被卡住,可能有肿块。
步骤四:仰卧检查
采取仰卧的姿势平躺在床上,四指并拢后,顺时钟方向揉压乳房,仔细查找有无肿块。如果摸到有散在的颗粒状物,就应该去请教医生。
步骤五:腋下和乳晕检查
把四指放到腋下,检查有无肿块。然后稍稍用力抓乳晕,检查有无溢液。
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内分泌状况密切相关。内分泌失衡可能导致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引发各种乳腺问题。相比几十年前,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上升。这种趋势并非由于基因突变,而是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以下是预防乳腺疾病的三个关键方面:休息、情绪和饮食。
饮食
1. 避免食用含有外源性激素的食品,如激素肉、激素奶和催熟的水果等。这些食品可能破坏内分泌平衡,引发疾病。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脂摄入。高胆固醇饮食不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状态,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3. 适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增加乳腺疾病的风险,因为肝脏需要处理酒精,影响激素的正常代谢。
4. 注意农药残留。农药的摄入也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影响激素的代谢和平衡。
休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些因素可能对女性内分泌产生明显的影响,增加乳腺增生症等问题的风险。
情绪
情绪波动对内分泌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长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衡,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对于预防乳腺疾病至关重要。
其他注意事项
1. 使用安全的化妆品,避免含有激素的产品。
2. 谨慎选择保健品,警惕那些与医学常识相悖的产品。
总之,预防乳腺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风险。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尽管研究表明,逆行淋巴造影可能有助于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已经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单纯的药物干预效果不佳,多数需要通过康复功能锻炼来缓解。通过周围肌肉的挤压和合适的锻炼,淋巴管可以被动地恢复正常功能。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概念的出现使得很多患者可以保留腋窝,甚至一些腋窝有转移的患者也能通过新辅助化疗降期后达到保腋窝的目的。仅做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相比过去的腋窝清扫,可以显著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对于一些低风险的患者,如果能免于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ACOSOG Z0011研究的长期生存结果也表明,对于cT1~2N0M0,SLNB阳性(≤2 枚)患者,仅进行SLNB是可行的。然而,具体的临床实践可能会因医院和专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进步和对疾病全程管理的认识,整体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例如,有些患者在治疗乳房疾病时,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还有一些患者在治疗乳房疾病时,妇科病也同时得到了改善;甚至有些患者的痤疮、脚上的刺瘊、失眠等问题也随之消失。这些看似无关的症状,实际上都可以通过中医的整体治疗方法得到改善。
中医认为,乳房属于胃,乳头属于肝,而心、肝、脾、肺、肾等器官都可能与乳房疾病有关联,尤其是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往往是全身性的调理,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部位或器官。
这种整体治疗的效果有时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例如,某些患者在治疗乳房疾病时,高血压也得到了改善;还有些患者的胃病也随之消失。这些结果表明,中医的整体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疗乳房疾病,还可能对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是乳腺癌早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肿块:大多数患者首次就诊时已经发现了乳房内的肿块。成年女性如果发现乳房内有肿块,应该高度警惕。乳腺癌的肿块通常是单个的,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肿块在早期阶段可能还可以推动,但一旦侵犯到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了,这时病情已经相对晚期。
疼痛: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在早期阶段并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只有少数患者会因为疼痛而就诊,疼痛通常是阵发性的刺痛或隐痛。非到晚期,疼痛一般不太严重。
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发生率约为3%~8%,溢液的颜色和性状各异。对乳头溢液应该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其性质。乳腺癌多数伴有乳腺肿块,单纯以乳头溢液为症状者较少见。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与肿块的位置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较小、位置较深时,皮肤通常没有明显变化;肿块较大、位置较浅时,可能会使皮肤凹陷,形成所谓的“酒窝征”。如果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这通常是晚期的表现。
乳头改变:正常情况下,双侧乳房是对称的。如果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可能会被上牵,导致双侧乳头高低不一。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头难以用手指牵出,处于固定回缩状态。湿疹样癌则会使乳头呈糜烂状,常有痂皮;病变区与皮肤的分界线非常清晰,病变皮肤较厚。
乳房外形变化:正常乳房的外形呈自然弧形。如果乳房的弧形发生异常,可能意味着有癌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