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帮助孩子摆脱挑食习惯

帮助孩子摆脱挑食习惯
发表人:祁晓峰

挑食,是当前独生子女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指小儿只挑某几种食物吃,而不吃其他食品。这种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孩子摄入的营养素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小儿的挑食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父母。

孩子挑食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1-3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饮食行为主要是模仿父母。如果父母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孩子自然就容易形成同样不良的习惯。

2. 身体原因:如果孩子因身体原因(不适或胃口不好),偶尔对某种食物有过反感或不良的体验,有可能会造成对某种食物的拒绝。父母如果在孩子饮食上过度迁就也会养成孩子的挑食。

3. 饮食单调:如果父母不注意烹调的方法,不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挑食的习惯。

4. 想要控制父母:有些孩子知道父母很在乎自己是否进食,很关注自己吃了多少,因此常利用挑食或偏食来要挟、控制父母,以达到某种目的。

为了帮助孩子摆脱挑食的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挑食、不偏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让孩子有适当的选择自由,允许孩子有一定的选择权。

3. 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有变化,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4. 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用一些小故事来启发孩子。

5. 巧妙适用小游戏,比一比看谁吃得快。

6. 培养孩子新的口味,让孩子尝试新的食物。

7. 克服急躁情绪,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8. 创造良好的就餐气氛,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饭。

9. 养成孩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可以帮助孩子摆脱挑食的习惯,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非典型性神经性厌食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青少年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然而,一些青少年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围绕青少年过度节食这一现象,探讨其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青少年过度节食的危害

    1. 营养不良:过度节食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引起贫血、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健康问题。

    2. 神经性厌食症:长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出现厌食、体重下降、闭经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 心理问题:过度节食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二、青少年过度节食的原因

    1. 审美观念的影响:社会媒体、明星等对美的过度渲染,导致青少年对身材和容貌产生过度关注,追求过分的苗条。

    2. 家庭教育方式:一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健康饮食的培养,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3. 同龄人压力:青少年之间存在攀比心理,为了获得同伴的认可,一些青少年会选择过度节食。

    三、防治措施

    1. 培养健康审美观念:家长和教育者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避免过度追求苗条身材。

    2. 健康饮食: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节食,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心理疏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克服不良心理。

    4.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和干预过度节食等不良行为。

  • 厌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拒食。它可能是多种疾病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为了准确诊断厌食的原因,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和评估。

    1. 历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食欲减退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等。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体重、营养状况、口腔、咽喉、腹部等部位。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 粪便检查:用于检测肠道寄生虫、炎症等。
    • 肝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肝脏功能,排除肝脏疾病。
    • 肾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肾脏功能,排除肾脏疾病。
    • 其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等,用于排除相关疾病。

    3.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器官结构,了解器官功能。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 腹部超声:用于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CT或MRI:用于观察器官的详细结构,排除肿瘤、炎症等疾病。

    4. 心理评估

    有些厌食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抑郁、进食障碍等。医生可能会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通过以上检查,医生可以确定厌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了厌学症状。这些症状表现为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出现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歇斯底里的表现。据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统计,近日就诊的学生中,患有厌学症的比例比平日增加了20%。

      厌学症的形成原因复杂,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学生自身来看,应试教育的高压、片面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以及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教育方式、期望值、以及过度的关注,都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从学校方面来看,陈旧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评价体系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解决厌学症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学生自身要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找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再次,学校要改革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针对厌学症的治疗,可以采取心理疏导、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行为矫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情绪。

      总之,厌学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食欲不振,即使面对美味的食物也毫无兴趣。这种情况被称为小儿厌食,长期厌食会对孩子的身高、体重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如何预防小儿厌食呢?首先,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不挑食等。其次,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此外,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因情绪问题导致食欲不振。

    如果孩子已经患有厌食症,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1. 调整饮食结构:多给孩子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豆腐等。同时,可适当添加一些开胃小菜,如番茄、黄瓜等。

    2.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食物新鲜、清洁,避免孩子因食物中毒而影响食欲。

    3. 补充微量元素:缺锌、缺铁等微量元素会导致食欲不振,家长可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

    4.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多由脾胃虚弱所致,可通过中药调理,如健脾养胃的汤剂等。

    5. 心理疏导: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总之,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发现并解决厌食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 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喂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许多家长在喂养过程中容易走入误区,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其身心健康。

    本文将针对宝宝喂养中常见的六个错误路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帮助家长科学喂养宝宝,促进其健康成长。

    错误路线一:错过味觉最佳发育机会

    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这是添加离乳食品的最佳时机。家长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宝宝尝试各种食物,促进其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为顺利断奶做好准备。

    错误路线二:对宝宝偏食采取强制态度

    宝宝在8个月时,会出现偏食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应过分担忧,更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以免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导致真正的偏食。

    错误路线三:过度关注宝宝营养摄取

    家长应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平衡指导,为宝宝安排多样化的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不必过分关注宝宝偏爱的食物,让宝宝自然地选择健康的饮食组合。

    错误路线四:娇纵宝宝饮食

    宝宝对食物的喜好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家长应适度引导,避免过度娇纵。否则,会导致宝宝伤食,影响营养均衡。

    错误路线五:纠正偏食、厌食过于心急

    家长应采取耐心、温和的方式纠正宝宝的偏食、厌食习惯,避免采取强制、诱惑等手段,以免给宝宝留下心理负担。

    错误路线六:家长自身不良饮食习惯

    家长应树立良好的饮食榜样,避免在宝宝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喜好或厌恶,以免影响宝宝的饮食习惯。

    总之,科学喂养宝宝需要家长用心去观察、了解宝宝的需求,避免走入喂养误区,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 小儿科,古称“哑科”,因为小宝宝表达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因此,望诊在中医儿科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宝宝面色的观察。脾虚的小儿面色多无华、萎黄,这是常见的现象。

    现代医学也认为,小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加上营养需求量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厌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中医方法调理厌食的宝宝。

    案例:一位3岁的小男孩,胃口差、偏食,身高体重比同龄人低,常感乏力,多吃后容易便溏,伴有消化不良。望诊发现面色无华、头发稀黄,腹壁、上臂肌肉松弛。经过诊断,确定为脾虚。治疗方案为健脾益气、消积助运,处方为:太子参12克、炒白术9克、炒薏苡仁15克、焦山楂10克、木香6克、益智仁6克、炙甘草10克,6剂,水煎服。

    经过治疗,宝宝胃口明显改善。家长询问是否需要长期用药,建议只要胃口好,没有必要长期用药。同时,建议家长保证宝宝均衡饮食,多吃“肉菜鱼蛋果奶”,不要吃过多工厂生产的食品。

    中医认为,厌食的宝宝多为脾虚湿困、胃阴亏虚或脾失健运。舌苔厚为脾虚湿困,可使用砂仁、豆蔻等芳香化湿药物;舌苔光滑或花剥如地图为胃阴亏虚,可使用石斛、太子参等养阴健脾药物;舌苔无变化,胃口差为脾失健运,可使用炒白术、酒黄精等健脾助运药物。

    脾胃为后天之本,关注宝宝的脾胃健康至关重要。许多家长认为宝宝抵抗力弱、容易感冒、面色不好,需要从调理脾胃入手。以下是一份健脾方,适合胃口较差、大便常溏、面色无华的宝宝:太子参10克、炒白术9克、炒薏苡仁30克、石斛6克、木香6克、焦山楂10克、炙甘草6克、砂仁3克。此外,红枣汤、米仁粥、山药块、八宝粥等食疗方也可以帮助调理脾胃。

    总之,调理宝宝脾胃,需要从饮食、药物、日常保养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儿脾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小儿厌食症更是让众多家长头疼。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长期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常伴有消化不良、腹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这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

    针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中医推拿法因其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方法,帮助家长缓解孩子的厌食症状。

    1. 捏脊法

    让宝宝趴在柔软的床上,家长用拇指侧缘顶住宝宝背部的皮肤,食中指向前按,三个手指同时用力,用适当的力度提起宝宝背部皮肤的皮下脂肪层,从尾骨部向上提捏到大椎穴的位置。每捏3次提起脊背皮肤1次,每天重复3-5次。

    2. 腹部推拿法

    让孩子躺在柔软的床上,家长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的揉捏,动作轻柔,避免弄疼孩子。然后沿着结肠的走向,用手掌轻轻整理,这两个动作都要持续3-5分钟。最后,用大拇指点按腹部位置的中脘、天枢两个穴位。

    3. 点按足三里、脾俞、胃俞穴位

    让宝宝平躺,家长用拇指点按孩子腿部的足三里穴位,两条腿都要按摩。然后让宝宝趴着,家长用食指点揉脾俞、胃俞两个穴位,再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安抚。

    除了推拿方法,家长还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适当搭配粗粮、蔬菜,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让孩子远离厌食症的困扰。

    总之,中医推拿法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饮食调整,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 标题:孩子厌食脸色发黄怎么办?

    孩子厌食、脸色发黄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从病因、治疗方法、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

    一、病因分析

    1. 缺锌或蛔虫:缺锌和蛔虫感染是导致孩子厌食、脸色发黄的常见原因。缺锌会导致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蛔虫感染则可能引起腹泻、腹痛、营养不良等症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和大便检查,明确病因。

    2. 饮食不均衡:孩子偏食、挑食、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起厌食、脸色发黄。此外,长时间摄入过多黄色素食物也可能导致脸色发黄。

    3. 贫血:贫血是导致孩子脸色发黄的重要原因之一。贫血会导致皮肤、黏膜颜色变淡,出现脸色苍白或发黄的症状。

    4.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脸色发黄。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从而出现脸色发黄的症状。

    二、治疗方法

    1. 补锌:如果孩子缺锌,可以通过口服葡萄糖酸锌片进行补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中锌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2. 驱虫:如果孩子感染了蛔虫,可以通过口服肠虫清进行驱虫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 营养治疗:针对营养不良的孩子,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可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4. 贫血治疗:针对贫血的孩子,应根据贫血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缺铁性贫血可口服铁剂,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口服叶酸、维生素B12等。

    5. 肝脏疾病治疗:针对肝脏疾病的孩子,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

    三、日常保养

    1. 合理饮食:保证孩子饮食均衡,避免偏食、挑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2. 规律作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

    3. 适量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儿童厌食症是儿科常见问题,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食欲不振、药物刺激、喂养不当等。长期厌食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还可能引发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家长喂养方式不当是导致儿童厌食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过量喂养、饮食不规律、食物单一等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此外,部分家长错误地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导致孩子饮食过于油腻,难以消化,进而影响食欲。

    为预防儿童厌食症,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建立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过量或过少喂养。

    2.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3. 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等不健康食物,选择健康零食。

    4.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耐心引导。

    5.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若孩子出现长期厌食、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除了家庭护理,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儿童厌食症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食欲增进剂、促消化药等。在用药过程中,家长需遵医嘱,注意药物副作用。

    总之,预防儿童厌食症需要家长、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喂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 提到美食,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垂涎欲滴。然而,却有一群人,对这些美食视而不见,甚至对食物产生厌恶。这群人可能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显著体重下降为特征的 eating disorder,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显示,约 90% - 95% 的厌食症患者为女性,其死亡率甚至超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致死率最高的心理疾病之一。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更容易患上厌食症呢?以下三个因素不容忽视:

    1. 家庭因素

    研究表明,厌食症患者发病年龄多在 13-20 岁,这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一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度追求完美,这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引发厌食症。

    2. 大众审美观

    在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身材,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最终患上厌食症。

    3. 个人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大多数厌食症患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敏感。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厌食症状。

    面对厌食症,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轻度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恢复健康;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此外,心理治疗也尤为重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预防厌食症,我们需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学会寻求帮助。当发现自己出现厌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