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阜阳惊现“杀人”奶粉 到底是什么?

阜阳惊现“杀人”奶粉 到底是什么?
发表人:医疗趋势观察站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更是令人担忧。近日,安徽阜阳农村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奶粉事件,多名婴儿因食用不合格奶粉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症状,甚至死亡。

据了解,这些婴儿在喂养期间,出现了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明显偏大等症状,当地人称这些孩子为“大头娃娃”。目前,已有8名婴儿因这种怪病而夭折。

阜阳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副主任张芳军表示,这些婴儿患的怪病与食用不合格奶粉密切相关。他指出,不合格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导致婴儿出现营养不良症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深入阜阳农村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不合格奶粉大多来自外地,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农村市场。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生产和销售劣质奶粉,给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非法渠道、提高消费者意识等。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心源性猝死,一种看似突如其来的致命疾病,其实并非毫无征兆。它往往以胸闷、胸痛、憋气、心慌等症状为前兆,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左肩背部、上腹部、咽喉等部位的疼痛,甚至牙疼。那么,如何预防猝死呢?以下五大法宝助您远离猝死威胁。

    首先,要关注“魔鬼时间”。医学研究表明,上午6时到12时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约70%至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因此,早晨锻炼要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

    其次,饮食清淡,均衡营养。红葡萄酒、西红柿、胡萝卜、青菜、燕麦粉、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佳品。同时,每天喝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区,以便在发病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同时,外出时随身携带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并确保家人联系方式畅通。

    第四,学会减压。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工作之余,可以和家人一起旅游,放松身心。

    第五,掌握急救知识。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首先,拨打“120”或“999”紧急呼救。其次,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最后,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争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长期服药治疗是控制病情、维持健康的重要手段。药物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药物的使用并非随意,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用药时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并注明用药时间和频率。例如,每日三次的用药,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每24小时,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然而,许多患者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选择早晚各服用一次,这种服药方式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

    避免与酒精同服

    药物与酒精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例如,降压药与酒精同服可能导致低血压性休克。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尤其是阿司匹林、镇定安眠药、抗生素、降糖药、降压药、抗癌药等药物。

    正确使用送药水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使用30℃~40℃的温开水。果汁、茶水等饮品可能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或产生毒副作用。此外,一些胶囊类药物应选择低温水服用,并确保多饮水,防止药物黏附在食道或胃黏膜上。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在服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药物与抗生素、抗凝药、抗癫痫药等药物同服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药物安全。

    定期复查

    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疗效。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抗血栓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中国式’抗栓治疗现状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个体差异是影响抗血栓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药物剂量不足可能导致血栓事件,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引发出血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其次,目前‘中国式’抗栓治疗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相关指南也缺乏中国人群的证据。韩雅玲教授指出,中国人群的ACS临床表现存在差异,药物基因组学特点与外国人不同,因此需要开展中国人自己的数据研究。

    为了获取更多中国人群的大数据,韩雅玲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大样本数据研究。研究发现,与高剂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加用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对血栓和缺血事件有减少趋势。

    此外,中国冠心病病人抗血小板治疗注册登记已成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旨在建立中国冠心病病人风险评分模型,指导个体化治疗。

    未来,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需要从病人、医生、学会、科研管理、企业、国外同行等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 近期,一医生在手术前突然死亡的事件使“猝死”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张忠德医生提醒,猝死往往猝不及防,一向身体貌似健康的业务骨干们,如果经常出现胸口不适、心跳不规则等,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仅仅是疲劳、熬一熬就能挺过去,因为这些可能就是猝死的先兆。另外,冠心病病人和呼吸道疾病病人在秋冬季节要特别保养,尤其要注意保暖。

    突然剧烈运动易猝死

    许多人往往把猝死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联系在一起。张忠德医生说: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病人本身服食控制的药物相当于一种预防猝死手段,而且当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们会积极到医院治疗,因此这类人的猝死反而较少。

    张医生总结出了猝死高发人群的特点:年龄30岁至55岁,往往是公司的业务骨干,长时间像机器一样干活、不懂休息,偏肥胖,缺少适当的规律的运动,“这部分人长时间承受较大工作压力,不知道自己身体有病,即使感到胸口不舒服也觉得是疲劳引起、熬一熬就能挺过去,因此相比之下更容易发生猝死。”

    张医生还提醒要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人到40岁选择爬山、游泳、打高尔夫球等较为缓和的项目。他举例说,上个月某单位一名45岁的中层干部,不顾自己身体疲劳报名参加单位组织的篮球比赛,结果2分钟不到就倒下了,“不运动就一个月不去运动,一去运动就很剧烈,这样同样不行。”

    他提醒具有猝死危险因素的人们,千万不要仗着自己还年轻就觉得什么都能撑过去,“胸口不舒服、或者心跳不规律、起床和上厕所时感到头晕,都可能是猝死的前兆,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脑血管疾病、是否血糖过高。”

    冠心病病人 起夜要注意保暖

    秋冬季节是冠心病高发期,张医生表示受气温变化影响,这段时间人体血压的波动也比较大,有冠心病的人,一定要留意血压变化。“再就是要注意保暖。一些冠心病发作在凌晨,就是因为病人晚上起床上厕所时,突然间从被窝里出来受凉,使血管收缩。另外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随身一定要带备急救药物。”

    呼吸病患者 出门戴口罩避开大风

    天气多变也容易引起各类呼吸道疾病发作。张医生提醒:“南北对流的风是最伤人的,老人和小孩不要当风吹。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出门尽量避开刮大风的时候,而且要戴上口罩注意保暖。”

    张医生强调,保暖不只是多穿衣服,有句话说“寒从脚起”,因此秋冬季节一定要穿袜子为脚保暖。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习惯。然而,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运动性猝死的发生。运动性猝死是指因运动诱发的突发性死亡,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尤其是运动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

    一、运动性猝死的原因

    1.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肥厚性心肌病、马凡氏综合症、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等。

    2. 运动不当:如运动强度过大、运动量过大、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的热身等。

    3. 运动环境因素:如天气炎热、空气污染等。

    4. 运动前未进行体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疾病,而未被发现。

    二、预防运动性猝死的方法

    1. 运动前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在运动中出现意外。

    2.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3. 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

    4.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果。

    5. 注意运动环境:避免在炎热、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

    6. 学会自我保护:遇到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寻求帮助。

    三、运动性猝死的急救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保持冷静: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保持冷静,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总之,预防运动性猝死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心脏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本文将从心脏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脏病。

    一、心脏病的原因

    心脏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脏病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

    2.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3. 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4.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避孕药、抗抑郁药等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5. 情绪因素:情绪波动过大,如过度悲伤、愤怒等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二、心脏病的症状

    心脏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1. 胸闷、胸痛:这是心脏病最常见的症状。

    2. 气短、乏力:运动后出现气短、乏力,休息后可缓解。

    3. 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

    4. 恶心、呕吐:部分心脏病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5. 脸色苍白、出汗:部分心脏病患者会出现脸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三、心脏病的预防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

    4.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5.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心脏病的治疗

    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降血脂药物、降血压药物等。

    2.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3. 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

  • 心脏的跳动犹如生命的节拍器,而窦房结则是这个节拍器的核心。当窦房结功能正常时,心脏才能规律跳动,维持生命活动。然而,当窦房结以及与之相关的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时,心脏的跳动就会变得不规律,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本身并不可怕,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例如,常见的病窦综合征、房颤、室上速等,都可能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晕厥、猝死。当心律失常伴随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时,后果更为严重。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针对缓慢心律失常,可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针对快速心律失常,可使用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等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可考虑安装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等方法。

    预防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预防心律失常的建议: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严格遵医嘱,合理用药。

    3. 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5. 饮食健康,控制体重。

  • 近日,一则关于华宁县青龙镇矣甫村委会支书贾宏康因酒精中毒猝死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贾宏康在陪客人喝酒后突然死亡,初步判断为酒精中毒所致。

    贾宏康生前曾担任县路政大队大队长,后下派到矣甫村担任支书。据知情人士透露,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喝酒应酬。

    酒精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过量酒精后,导致体内酒精浓度过高,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炎、酒精性心肌病等,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基层干部由于工作性质,往往需要频繁参加各种应酬,饮酒成为了一种社交手段。然而,过度饮酒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保护基层干部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健康意识,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限制过度饮酒。

    此外,基层干部也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预防酒精中毒的建议:

    • 控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
    • 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烈酒。
    • 饮酒时搭配食物,延缓酒精吸收。
    • 饮酒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酒精中毒。

  •   在漳州,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一名年仅16岁的高二男生,在睡梦中离我们而去。他前一天晚上还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夜宵,却没想到在睡梦中突然离世,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事发当天早上6点多,学校宿舍的同学起床准备自习,却发现睡在上铺的小卢已经没了动静。大家赶紧叫醒他,却发现他已经没有心跳和呼吸。紧急拨打120急救,但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据了解,这名学生患有心脏病,死因是呼吸性衰竭导致的猝死。这一消息让人痛心,也让我们意识到,心脏病的危害不容忽视。

      那么,什么是心脏病呢?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其血管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中,冠心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心脏病呢?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此外,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引起重视,及时咨询医生,做好预防措施。

      对于学校来说,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于患者来说,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同时,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总之,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共同呵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对于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基本检查,以评估病情的危急程度。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医生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低危患者,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减缓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常用的药物包括扩冠状动脉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对于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冠状动脉造影是介入治疗的金标准,如果患者冠状动脉75%以上严重堵塞,就需要介入治疗,放置支架。如果放置3个以上支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冠脉搭桥术。

    冠脉支架治疗和冠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经济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支架治疗适用于病变程度较轻、单支病变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冠脉搭桥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