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马拉松赛猝死事件原因不明 组委会成谴责对象

马拉松赛猝死事件原因不明 组委会成谴责对象
发表人:绿色医疗倡导者

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猝死事件也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发生两名选手途中猝死的事件,再次将马拉松运动的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以下是关于马拉松猝死事件的一些科普知识,希望能为跑者们提供参考。

一、马拉松猝死原因

1. 心脏疾病:心脏病是导致马拉松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2.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马拉松猝死。

3.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发马拉松猝死。

4. 精神因素: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运动时发生意外。

5. 运动不当:运动前未做好热身,运动过程中未及时补水、补充能量等,也可能导致运动猝死。

二、预防马拉松猝死措施

1. 运动前做好体检:参赛者在报名参赛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参赛要求。

2. 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

3. 注意补水:运动过程中要适量补水,避免脱水。

4. 补充能量:运动过程中要适时补充能量,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5.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6.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马拉松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跑者们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睡眠打鼾,看似平常,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许多人认为打鼾只是睡眠质量不好,但实际上,长期的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早期症状。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从而引起身体缺氧,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在5-15次之间,中度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在15-30次之间,而重度患者每小时呼吸暂停次数超过30次。其中,老年患者由于中枢敏感性较低,更容易出现缺氧,甚至引发猝死。

    为了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们首先要了解其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肥胖、鼻部疾病、口腔结构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此外,长期吸烟、饮酒、服用镇静剂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目前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避免睡前服用镇静剂等。

    2. 物理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扁桃体切除术等。

    3. 呼吸机治疗: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

    4. 药物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我们还应该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等。

    总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您或家人有长期打鼾、睡眠质量差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的突发死亡原因,尽管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一些危险因素已被识别。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1. **父母吸烟**:研究表明,父母吸烟或家庭环境中存在二手烟,会显著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2. **睡眠姿势**:趴睡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比之下,仰卧或侧卧睡眠方式更为安全。

    3. **早产和低体重**: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的婴儿更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

    4. **睡眠环境过热**:过热的睡眠环境,如使用过多的毯子或盖被,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5. **睡在软床上**:睡在过软的床上,如水床、沙发或柔软的垫子,可能导致婴儿窒息或过热。

    6. **怀孕期间吸烟或滥用药物**:孕妇吸烟或滥用药物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7. **母亲年龄**:年轻母亲和两次怀孕间隔时间较短的孕妇,其婴儿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 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后的患者,在情绪激动时可能会面临猝死的风险。冠状动脉支架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来缓解症状。术后患者需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定期复查。情绪激动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严重时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患者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情绪稳定,遵循低脂低盐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戒烟戒酒,以维护心脏健康。

  • 西柚汁,这看似美味健康的饮品,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毒性”。据研究,目前有80余种药物与西柚汁同服存在风险,其中约40余种药物会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副作用包括猝死、急性肾损害、呼吸衰竭、肠胃出血等。

    那么,为什么西柚汁会与这些药物产生如此严重的反应呢?这是因为西柚汁中含有一种名为柚皮苷的活性成分,这种成分可以抑制人体内一种名为CYP3A4的酶,这种酶在人体内起着代谢许多药物的作用。当柚皮苷抑制了CYP3A4酶后,就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从而引起药物浓度过高,产生毒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西柚汁同服存在风险的药物:

    • 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如地尔硫卓、氨氯地平等。
    • 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普罗帕酮、氟卡尼等。
    • 镇静催眠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如地西泮、苯二氮䓬等。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在服用相关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西柚汁或食用西柚。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或药师,选择其他安全的饮品。

  • 猝死的前兆可能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可能是心脏或呼吸系统的问题。胸痛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肌缺氧引起的,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这会影响到肺部的气体交换。晕厥可能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可能是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问题引起的。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如使用硝酸甘油缓解胸痛,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减少压力。

  • 虽然失眠一夜未睡并不会直接导致猝死,但猝死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如急性心梗和脑出血。短期失眠不会显著改变心脏负荷或大脑供血状态,因此不会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然而,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累积增加心血管风险,并可能导致慢性疲劳,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猝死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熬夜到何种程度会引发猝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是,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不足以及作息不规律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连续熬夜数日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为了维护健康,建议尽量避免长期熬夜。如果偶尔熬夜,应尽量缩短熬夜时间,并在熬夜后保证充足的休息。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猝死风险的建议:

    1. 睡前使用冥想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咖啡、茶和辛辣食物。
    3.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5. 如有严重睡眠障碍,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状况,降低猝死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 猝死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年轻人因为过劳等原因猝死,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自己会不会哪一天一不留神就离开人世了。如果你真的那么担心的话,不如通过这些前兆,从现在开始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些问题。猝死的前兆有哪些?1、出现胸闷或者是胸闷加重。如果你原先没有过胸闷的现象,近期突然出现活动之后胸闷,休息之后即可缓解。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患上冠心病而导致的,突然出现这个症状说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因此而发生破裂,很容易会导致急性袭击梗死,引起猝死。而如果你原先就有偶尔胸闷的现象,近期出现胸闷特别频繁,程度也会变得更加严重。同样的也是说明体内的斑块出现了小的破损,呈现不稳定的现象,随时都可以会发生发展成大的破损,引起心肌梗死出现。2、疼痛。疼痛也是猝死的一个常见发病征兆,是最容易被人所感知的一个信号,当感觉到近期胸部出现剧烈、紧缩以及压榨性的疼痛,感觉到近期胸部透不过气来的话,则需要引起警惕,很可能是猝死的前兆。3、心跳加快、昏厥。这两个症状也是猝死的前兆,我们正常的心跳是5~60次一分钟,但是在异常的情况下,患者身上会出现100次每分钟,有的时候甚至会更高,有些还会伴随着昏厥的现象。当近期频繁的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引起心脏骤停,引起猝死发生。了解了猝死会出现的一些诱因之后,再来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引起猝死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的避开这些诱因:导致猝死的因素首先,精神状态是影响到猝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研究表示,那些猝死的人群中,多数都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及睡眠不足的状态下,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不难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猝死新闻,猝死的人群多数都有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对于这个诱因一定要引起重视。其次,情绪也是猝死的一大诱因。大喜大悲、大惊大恐这些不良的情绪,很容易会导致心率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心脏骤停的几率非常高。还有一点就是过量的喝酒也容易引起猝死。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酒后会出现血管收缩,很容易会诱发心源性猝死。在日常奉劝大家,要合理的安排工作和应酬,在喝酒的时候要控制好量,不要过量的喝酒。

  • 猝死与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如脑出血和心血管疾病等。心慌是心脏异常的早期表现,可能是猝死的前兆。胸闷可能是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硬化的症状,需及时治疗。心跳过快或过慢伴随晕厥也是猝死的明显征兆。肢体麻木可能是脑血栓或脑出血的信号。了解这些征兆,提前进行处置,对预防猝死至关重要。

    心慌、胸闷、心跳异常、肢体麻木和晕厥是猝死的四大征兆。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或脑血管疾病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死亡,了解其征兆对于预防至关重要。心慌、胸闷、心跳异常和肢体麻木都可能是猝死的前兆,应及时就医。

  •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心脏功能逐渐减弱,导致心输出量降低,不能满足身体对血液的需求。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更是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因素。据统计,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已超过420万,其中约60-80万患者属于猝死高危人群。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心脏性猝死发生突然,且救治成功率较低,因此预防心脏性猝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至关重要。

    目前,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主要依靠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等器械治疗。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支持,我国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黄德嘉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针对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程度与欧美国家相似,甚至更高。这为我国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了降低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黄德嘉教授及其团队呼吁,应加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推广ICD和CRTD等器械治疗,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指南。

    此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2.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4. 积极参加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法官杨先生因工作过度劳累,在家写判决时不幸猝死,引发了社会对于“工作带回家”现象的关注。那么,这种“工作狂”的生活方式是否可取?我们又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带来的健康风险呢?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许多人习惯于将工作带回家,加班熬夜成为常态。这种“工作狂”的生活方式虽然能够带来短暂的成就感,但长期下来却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60万人因过劳死,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其次,过度劳累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那么,如何避免过度劳累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时间,避免加班熬夜。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3.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4. 如有需要,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遵医嘱,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此外,以下是一些与医疗相关的拓展内容:

    1. 疾病预防: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2. 药品知识: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合理用药。

    3. 治疗建议:针对不同疾病,了解相应的治疗方法和预后。

    4. 日常保养:了解如何进行日常保健,提高生活质量。

    5. 医院科室:了解不同医院的科室设置和专家团队,方便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