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恐怖!中国每年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恐怖!中国每年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发表人:健康驿站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用药者的11%至26%,每年有近五千万人次的住院患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正常用法下,药物引起的任何有害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美国1986年证实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近四分之一为严重不良反应,其中18%导致住院,6%死亡。我国内地因药物致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上海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将中枢神经兴奋药“利他林”当作“聪明药”,导致孩子出现不良反应;还有大量聋哑儿童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使用的广泛,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我们需要:

  • 提高公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 加强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不良反应。
  •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普鲁本辛[溴化丙胺太林]中毒 (X43.953)疾病介绍:
药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误服或服药过量、注射药物过量引起的药物累积导致的中毒。以服用和静脉注射中毒,最为常见。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严重者会迅速危及生命,其主要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症状。需要尽快处理,短时间内排出毒物,紧急情况需要心肺复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患者,销售假药,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其中,“空中药箱”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诈骗手段。

    “空中药箱”指的是通过网站、信件、电话等方式向患者提供病情咨询,并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销售药品的非法行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无知和对健康的渴望,夸大药品疗效,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如糖尿病、癌症、肝炎等。患者信以为真,购买后却发现药品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案例:秦大爷患有糖尿病多年,收到一封来自“中国中医药研究院xx糖尿病研究中心”的信件,信中宣称其药品能“逆转命运”,让秦大爷激动不已。他购买并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视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失明。

    为打击“空中药箱”等违法行为,北京市药监局等部门加强了对非法药品的监管,曝光了20家涉嫌“空中药箱”的单位,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如何防范“空中药箱”?

    1. 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虚假宣传;

    2. 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正规渠道购药;

    3. 关注药品信息,核实药品真伪;

    4. 如发现“空中药箱”等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 【阅读提示】

      中药材市场的乱象日益严重,价格飙升、假货横行、监管缺失等问题频发,让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头疼不已。

      一、乱象丛生:价格飙升、假货横行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不断攀升,不少药材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例如,党参、三七等名贵药材的价格已经翻了数倍,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中药材市场也充斥着大量假货。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染色、增重、掺杂等手段用于中药材,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二、病因分析:游资炒作、监管缺位

      中药材市场乱象丛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游资炒作:部分资金炒作中药材,导致价格虚高。

      2. 监管缺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导致假货横行。

      3. 标准缺失:中药材质量标准不完善,难以有效鉴别真伪。

      三、应对之策:加强监管、提高标准

      为了解决中药材市场乱象,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2. 提高标准:制定完善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材质量。

      3. 增加透明度: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提高中药材市场的透明度。

      四、消费者注意事项

      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中药材。

      2. 仔细辨别中药材的真伪。

      3. 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中药材。

  •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乱象丛生,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本文将深入剖析中药材造假的新动向,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造假手段升级,专业程度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材造假手段也不断升级,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造假,使得造假行为更加隐蔽,专业程度更高。例如,利用现代化学合成技术合成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再进行加工处理,以假乱真;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中药材进行掺杂使假,使得造假行为更加难以察觉。

    二、产业链完善,分工明确

    中药材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包装销售到市场流通,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负责。这种分工明确的产业链使得造假行为更加难以打击,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三、医生和药厂参与,利益链条复杂

    一些医生和药厂也参与到中药材造假活动中,使得利益链条更加复杂。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造假行为提供便利,药厂则通过购买廉价中药材降低生产成本,从中谋取利益。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打击力度;2. 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3. 提高中药材行业标准,严格准入门槛;4. 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5.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中药材造假的认识。

  • 豆类作为常见的食材,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食用方式早已深入人心。除了常见的豆腐、豆浆等,豆类还能融入各种佳肴,为我们的餐桌增添美味。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豆类入馔的方法,让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摄入丰富的营养。

    乌鸡黑豆汤:滋阴补血,降压降脂

    乌鸡黑豆汤是一道具有滋阴补血、降压降脂功效的养生汤品。黑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乌鸡则具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将两者搭配,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有效改善血虚、高血压等问题。

    豆宝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豆宝粥是一种以绿豆、红豆、黄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的养生粥品。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夏季暑热、水肿、腹泻等症状。红豆则具有利尿消肿、解毒抗癌的功效,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食用。

    黄豆焖猪蹄:美容养颜,补气养血

    黄豆焖猪蹄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黄豆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具有美容养颜、补气养血的功效。猪蹄则富含胶原蛋白,有助于改善皮肤弹性和光泽。将两者搭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四红汤:补气养血,调理月经

    四红汤是一种以红枣、红豆、红糖、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的养生汤品。红枣具有补气养血、安神宁心的功效,红豆具有利尿消肿、解毒抗癌的功效,红糖具有暖宫调经的功效,红小豆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将四者搭配,能够有效调理月经,改善女性经期不适。

    除了以上几种豆类入馔方法,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尝试更多豆类美食。例如,用豆浆代替水煮鱼,可以使鱼汤更加鲜美,还能增加钙质的吸收;用红豆、芡实、薏米等食材熬粥,可以起到利水消肿、降血压的作用。

  • 白果,又称银杏,是银杏科植物银杏树的成熟种子,常作为干果食用。中医认为,白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症状。然而,生食白果却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白果中毒的原因与症状

    白果中含有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银杏毒和氰苷等有毒成分。其中,白果酸和银杏毒具有溶血作用,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损伤,偶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儿童对白果中毒更为敏感,中毒量通常为10~50粒,成人则为20~300粒。

    白果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4小时,最短为1小时,最长可达16小时。中毒初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随后,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恐惧怪叫、头晕、头痛、精神呆滞、惊厥、肢体强直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绀、发热、昏迷、呼吸困难和肺水肿等症状。

    ### 白果中毒的防治措施

    1. **避免生食**:白果应煮熟后再食用,且食量不宜过多。食用时,应去除绿色的胚和种皮,避免与种皮接触。

    2. **急救措施**: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补液等急救措施。

    3. **药物治疗**:可使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并灌服硫酸镁或温生理盐水进行高位结肠灌洗。同时,可给予地西泮、10%水合氯醛、1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

    4.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防治肺炎等并发症。

    ### 白果中毒的预防

    1. **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白果中毒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监管**:加强对白果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白果的质量和安全。

    白果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在使用白果时,一定要谨慎,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 儿童药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在2至4岁年龄段,发生率仅次于家庭意外伤害。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缺乏判断力,容易误食药物或毒物。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药物中毒急救的知识,帮助家长在孩子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首先,家长要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的保管,避免孩子接触。在给孩子用药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如嗜睡、神经症状、多系统损害等,应立即警惕,并收集现场物品,如呕吐物、食物、器具等,以便医生诊断。

    如果怀疑孩子药物中毒,首先要将孩子移离毒物污染场地,脱掉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在6小时内应进行催吐。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稀释酸浓度,误服强碱者可先服用醋中和,然后服用蛋清、牛奶或植物油。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孩子病情仍无好转,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在医院,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洗胃、输液、药物治疗等。

    为了预防儿童药物中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避免孩子接触危险物品。同时,要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此外,家长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孩子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总之,儿童药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意外事件,家长要引起重视。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学习急救知识,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药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药品来治疗疾病或维持健康。然而,药品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质变坏的情况,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学会识别变质变坏的药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药品剂型的变质特征:

    片剂:药片表面出现斑点、片面变色加深,如维生素C片可变成由浅黄至深棕色。阿司匹林片和复方阿司匹林片,有明显甚至刺鼻的酸味,有的片面还可见析出结晶;有的药品因吸潮变得松散变形。包衣片出现开裂爆片或粘连变色,均说明已变质不可再用。

    胶囊剂:发霉、胶囊碎裂,漏出药粉或胶囊软化,外形性状已不符规定。内容物变质后,其降解物质有毒,如四环素胶囊变坏后,其分解产物差向四环毒可令服用者中毒。

    丸剂:发霉、变形、粘连、虫蛀。

    颗粒剂:多为包装不好,易吸潮结块,发霉或生虫。

    眼药水:变色、浑浊、产生沉淀。

    合剂、糖浆剂:易发酵、有絮状物或沉淀,有的产生酸败难闻气味。

    油膏、眼膏剂:有油败或异臭味,或表面析出水珠样液状物,有的收缩无法挤出来。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药品变质变坏:

    1.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2. 药品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

    3. 药品开封后,应尽快使用完毕,避免长时间存放。

    4. 药品应妥善保管,避免儿童误食。

    5. 药品过期后,应立即丢弃,切勿继续使用。

    总之,学会识别变质变坏的药品,对保障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我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我弟弟服用了一些药物后感到不适,我很担心他的情况。于是我打开了网页,选择了在线问诊的服务。很快,医生就回复了我的消息,询问了我弟弟服用的药物和数量。医生建议我立即带他去医院处理,并告诉我一些家用措施来帮助他。我感到非常感激医生的耐心和专业,他的建议让我感到安心。

    我弟弟服用药物后吐过一些,但并没有吐出来太多,医生建议我继续观察他的血压和心率,频繁测量以确保他的安全。我按照医生的建议,让他多喝水,并尝试用筷子捅嗓子让他吐出来。医生的关心和建议让我感到很温暖,我会继续关注弟弟的情况,感谢医生的专业和耐心。

  • 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实体销售环境的不断改善,网络售药逐渐兴起,但也带来了假药向互联网蔓延的趋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为了打击网络售假,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并普及药品安全知识。

    网络售药方便快捷,但也给虚假医药信息发布和假劣药品销售提供了空间。

    公安部于2013年部署专项行动,打掉多个非法售药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缴获大量假药。

    虚假药品广告是网上售假药的推手,许多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

    网上售药存在诸多问题,如宣传欺骗性强、渠道多样、窝点隐蔽等。

    专家建议,要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共同打击网上售假行为。

  • 核心提示:所谓‘山寨药’,指的是那些与正品药品包装相似、名称相似或相近,且宣称具有相同或类似功效的非药品类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广泛存在,误导消费者,导致用药错误,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山寨药’案例,以及如何辨别真伪药品的方法。

    一、常见‘山寨药’案例

    1. **止咳药‘金嗓子喉片’和‘金嗓子喉宝’**:虽然外观相似,但前者是药品,后者是食品。喉片含有石斛等药材,而喉宝则不含。

    2. **妇科用药‘妇科千金胶囊’和‘妇科千金凝胶’**:前者是胶囊剂型,后者是凝胶剂型。两者成分和功效存在差异。

    3. **止咳药‘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和‘御慈庵金装蜜炼膏’**:前者是药品,后者是食品。两者外包装相似,但功效不同。

    4. **其他‘山寨药’**:如‘斯达舒’变‘斯大舒’、‘999皮炎平’变‘666皮炎平’等,通过更换字词或形状相似的字来迷惑消费者。

    二、如何辨别真伪药品

    1. **查看批准文号**:正品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字母+8位数字’,而‘山寨药’的批准文号通常为‘国食健字+数字’或‘某省卫健用字+数字’。

    2. **查看说明书**:正品药品的说明书包含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信息,而‘山寨药’的说明书则可能只有成分和适用范围等。

    3. **警惕‘白大褂’医托药托**:一些身穿白大褂的人冒充医生,推销‘山寨药’,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三、总结

    ‘山寨药’的存在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避免用药错误。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