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豆渣配豆浆超低卡排毒减脂

豆渣配豆浆超低卡排毒减脂
发表人:医疗故事汇

近年来,日本流行一种名为‘豆渣减肥法’的饮食方式,该方法起源于日本模特家村上玛丽。她通过食用豆渣成功瘦身,并开始研究各种豆渣食谱,帮助更多人实现减肥目标。

豆渣减肥法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豆渣本身具有低热量、高纤维的特点。例如,100克面包含有264卡热量,白饭含有168卡热量,而豆渣仅含有111卡热量。此外,豆渣富含大豆蛋白质、异黄酮、卵磷脂、皂角苷等营养物质,能够有效抑制体内对脂肪的吸收,促进排毒。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豆渣减肥食谱:

1. 豆渣豆浆:将豆渣与豆浆混合食用,口感更佳,同时豆浆本身也具有减肥作用。

2. 豆渣三明治:将豆渣加入三明治中,搭配鸡肉或鱼肉,控制热量摄入。

3. 豆渣饺子:将豆渣加入饺子馅料中,美味又减肥。

4. 豆渣煎饼:将豆渣与鸡蛋混合,制作成煎饼,口感丰富。

5. 豆渣水果沙拉:将豆渣与水果搭配,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减肥。

6. 豆渣果仁粥:将豆渣与玉米面、核桃仁、松子仁、大杏仁等食材混合,制作成粥,美味又健康。

7. 葱香豆渣饼:将豆渣与鸡蛋、面粉、香葱花等食材混合,制作成饼,口感香酥。

8. 豆渣小丸子:将豆渣与鸡蛋、面粉、胡萝卜等食材混合,制作成丸子,口感鲜美。

豆渣减肥法不仅能够帮助减肥,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豆渣富含的钙质和异黄酮能够促进皮肤健康,预防衰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骨质疏松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骨密度检测作为一项常见体检项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许多市民在体检中心或药店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后,被告知骨密度低,甚至被诊断为骨质疏松。那么,骨密度低真的等于患骨质疏松吗?无锡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袁凤红副主任医师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目前,许多体检中心和药店都配备了超声骨密度仪,主动为市民提供骨密度检测服务。然而,这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怀疑。袁凤红副主任医师指出,超声骨密度仪的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依据。

    事实上,袁凤红副主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许多拿着超声骨密度检查报告前来就诊的患者。有些患者甚至仅凭这份报告开始服药。但事实上,这些患者大多是“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的,尤其是中青年人。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骨密度检测和骨质疏松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判定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是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由于检查费用较高,体检中心一般不会使用。而超声骨密度检测仪费用较低,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差。

    此外,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补充钙质外,还需要加强运动。成年人每天需要的钙是800毫克,市民在饮食中应注重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坚果、动物内脏、虾米等。同时,加强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最后,袁凤红副主任医师提醒市民,不要盲目相信超声骨密度仪的检测结果。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 小腿肌肉无力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运动过量:长时间或剧烈运动会导致小腿肌肉疲劳,出现乳酸堆积,进而引起肌肉酸痛和无力。

    2. 神经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小腿肌肉无力、麻木等症状。

    3. 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等血管疾病可能影响小腿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肌肉无力、疼痛。

    4. 电解质紊乱:缺钙、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全身无力等症状。

    5. 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折,同时可能引起小腿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

    针对小腿肌肉无力的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让肌肉恢复。

    2. 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

    3. 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钾等矿物质的食物。

    4. 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

    5. 及早就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小腿肌肉无力:

    1. 注意姿势: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2. 增强肌肉力量: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无力。

    3.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小腿温暖。

    4. 避免吸烟:吸烟可能加重血管疾病,影响小腿血液供应。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钙作为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关于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探讨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并分析现有研究的结论。

    首先,早期研究表明,补钙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钙离子参与细胞信号传递,有助于调节血压。此外,补钙还能抑制脂肪吸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指出,过量补钙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例如,奥克兰钙研究显示,老年人补充钙剂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此外,一些荟萃分析也证实,补钙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有关。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英国生物样本库的研究显示,补钙或维生素D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没有显著关联。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也指出,补钙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的获益要远远超过对心血管的危害。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呢?首先,我们应该关注饮食中的钙摄入,适量补充钙剂。其次,补钙时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过量摄入。最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关于补钙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相关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补钙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代谢性骨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性激素水平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2. 缺乏运动:运动可以促进骨密度增加,而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骼承受力下降,骨密度降低,增加骨折风险。

    3. 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如果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降低,引发骨质疏松。

    4.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病史,患病风险会相应增加。

    5. 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如激素替代疗法、抗癌药物等,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 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2.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3.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5.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

  •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困扰着广大女性。那么,骨质疏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骨骼健康依赖于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动态平衡。骨吸收是破骨细胞清除旧骨的过程,骨形成是成骨细胞生成新骨的过程。当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时,就会导致骨量减少,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或随着年龄增长骨形成能力下降导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的。

    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依靠双能X射线(DXA)骨密度检查。根据骨密度值,可以将骨质疏松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包括:

    1. 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瑜伽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和肌肉力量。

    2.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

    3.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5.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通过了解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维护骨骼健康。

  • 宝宝骨科疾病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骨骼发育不正常或受伤等原因引起的各种骨科疾病。在重庆秋季,由于气候干燥,儿童更容易出现此类疾病。以下是对宝宝骨科疾病的介绍以及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宝宝骨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骨折;2. 软组织损伤;3. 关节炎;4. 骨质疏松;5. 骨肿瘤等。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宝宝的体质,减少骨科疾病的发生。
    2. 注意饮食: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钙、磷等营养素,以促进骨骼健康。
    3. 预防跌倒:在家庭环境中,加强安全措施,防止宝宝跌倒受伤。
    4. 注意保暖: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注意给宝宝保暖,预防感冒等疾病。
    5. 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进行骨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
    三、治疗策略
    1.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炎药、止痛药等。
    2.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如按摩、牵引等,帮助恢复骨骼和软组织的功能。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科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注意事项
    1.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造成骨骼发育不良。
    2. 不要让宝宝过度劳累,以免造成骨骼和软组织的损伤。
    3. 不要让宝宝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免影响骨骼健康。
    五、总结
    宝宝骨科疾病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家长要重视预防工作,及早发现并治疗疾病,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导致易发生骨折。轻度骨质疏松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背部或四肢疼痛等症状。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日常保养,轻度骨质疏松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

    首先,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类患者,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是基础治疗方法。其次,针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流失。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药物治疗,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同时,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坚果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免影响骨骼健康。
    •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造成骨折。
    •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总之,轻度骨质疏松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是可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

  • 下颚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将详细介绍下颚疼痛的常见原因,包括下颚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外伤、磨牙和压力,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下颚关节炎

    下颚关节炎是导致下颚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关节发生炎症时,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长期咀嚼硬性食物、咬合不正、关节磨损等都可能导致下颚关节炎。此外,关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发下颚关节炎。

    二、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出现骨折,其中下颚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下颚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酸痛,有时伴有肿胀感。

    三、外伤

    下颚外伤是导致下颚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车祸、跌倒等意外事故可能导致下颚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下颚外伤引起的疼痛可能表现为锐痛、钝痛,伴有肿胀、出血等症状。

    四、磨牙

    磨牙是指人在睡眠或清醒状态下无意识地磨牙的行为。长期磨牙可能导致牙齿过度磨损、牙龈损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磨牙引起的下颚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酸痛,有时伴有耳部不适、颈部疼痛等症状。

    五、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也可能导致下颚疼痛。当人们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时,容易出现肌肉紧张,尤其是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肉紧张可能导致下颚疼痛、咬合不适等症状。

    六、预防和治疗

    针对下颚疼痛,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

    1. 保持良好的咬合关系,避免长期咀嚼硬性食物。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3. 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4. 放松心情,减轻压力,避免过度紧张。

    5. 如有磨牙症状,可使用口腔咬合垫保护牙齿。

    6. 如有下颚疼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 骨质疏松症,一种悄无声息的‘沉默杀手’,正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它如同‘豆腐渣’般脆弱的骨骼,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骨折。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更是骨质疏松的‘帮凶’,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并影响骨折后的愈合。

    骨质疏松症不仅‘单兵作战’,更擅长‘团体作案’。中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不仅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并影响骨折后的愈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三分之一的患者骨质疏松。这与糖代谢有关,血糖高会导致钙的滤过率增加,大量钙从尿中流失,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

    高血压同样为骨质疏松提供了更多的‘作案’机会。高血压患者的钙排泄会增加,加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维持钙平衡,他们的骨矿盐动员增加,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容易跌倒,这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会让患者步态不稳或行走摇摆或视物不清等表现发生跌倒。此外,高血压患者还会出现头晕、反应迟钝、双下肢动作协调能力减弱等症状,增加跌倒的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症,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避免抽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户外运动和日照,多做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等。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服用相关抗骨质疏松药物,并注意长期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补钙不如先补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至关重要,它能帮助钙吸收,还能抑制钙排泄和促进钙在骨骼沉积。

    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这个‘团伙’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骨骼健康,从预防骨质疏松症开始。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各种骨科疾病。以下是一些预防骨科疾病的生活习惯,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1. 运动后注意保暖

    运动后,人体毛孔扩张,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以免着凉。建议用温水洗澡,既可以消除疲劳,又能起到保暖作用。

    2. 注意床垫的清洁与干燥

    床垫是人体接触时间最长的家具之一,长时间睡在潮湿的床垫上容易导致腰背疼痛、颈椎病等。建议经常晒床垫,保持床垫干燥清洁,预防骨科疾病。

    3. 饮食调养,预防骨病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因此,通过饮食调养,可以预防骨科疾病。以下是一些适合骨科疾病患者的食物:

    • 核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补肾壮骨的作用。
    • 芝麻: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 黑豆:具有补肾强骨、养血润燥的功效。
    • 虾皮: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4.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骨科疾病,过度劳累会加重病情。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骨科疾病的发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