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症心脑血管病的警报

重症心脑血管病的警报
发表人:秒懂健康




急性心梗警报 

  (1)疼痛的变化。急性心梗是冠心病发展的最严重结果,一般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通常不超过15分钟,患者经休息或舌下含速效硝酸甘油片可很快缓解,且发作不经常。如果近期内心绞痛发作变得频繁,或疼痛时间延长(超过15分钟),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这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先兆。另外,过去从无心绞痛的人,如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伴有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有死亡恐惧感等症状,也是急性心梗即将到来的信号;

  (2)表现异常。患者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体力下降,难以形容的胸背疼、咽部异物感、无原因的牙疼、上腹不适或疼痛、胃突然反酸或有严重烧灼感、脉搏细弱跳动无规律、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呼吸困难和神志不清等,即使患者无心绞痛,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信号。 

  高血压危象警报 

  (1)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达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30毫米汞柱以上;

  (2)头疼越来越重,走路不稳脚像踩棉花,有头重脚轻感;

  (3)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以及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现象。 

  严重心律失常(房颤、室颤)警报 

  心跳有停顿或胸内撞击感,并伴有心慌、憋气、头晕、疲劳无力等;有的还可突发抽搐、不省人事。 

  心力衰竭警报 

  (1)心脏病患者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稍做轻体力劳动即感心慌、气短、脉跳增快(每分钟100次以上),休息后呼吸和脉搏恢复正常,其所需时间比平时慢;

  (2)尿量减少,体重增加,下肢(特别是脚面)出现程度不同的可凹性水肿;

  (3)夜间睡眠时须垫高枕头才感觉舒服,睡眠中常因为气短而被憋醒,或因肺游血可诱发心脏性哮喘。 

  脑血管意外(脑中风、脑梗塞和脑拴塞)警报 

  (1)运动障碍。突感上肢或手脚软弱无力,活动笨拙或不灵便;

  (2)感觉障碍。手脚或部分肢体突然麻木,痛、冷、热等感觉迟顿或消失;

  (3)语言障碍。谈吐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

  (4)视力障碍。出现短暂视物模糊、偏盲或一过性失明;

  (5)共济失调。突发头晕、耳鸣、失听,走路摇摆不稳;

  (6)精神状态改变。或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语,或嗜睡,或失眠,或一过性意识丧失;

  (7)突发剧烈头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有时候,你以为的“亚健康”,有可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疲劳乏力、精神颓靡?

      你是不是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只想宅在家里?

      你是不是走路总是气喘吁吁、呼吸急促?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不开心,很久没有开怀地笑过?

      你是不是常会有心悸、头痛、恶心等表现?

      如果以上问题,你大部分的回答为“是”,那就请你务必警惕,因为这有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当心是心脏在“求救”!

      1、疲劳乏力

      很多人以为身体疲劳乏力是没睡好、熬夜导致的,其实有时候心脏异常也会导致身体疲劳乏力,当心脏缺氧、缺血时,身体各个部位就难以得到充分的滋养,各脏器的功能就会下降,则会导致身体疲劳乏力。心脏异常引起的疲劳乏力,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若不及时处理,疲劳乏力的症状会加重。

      2、走路易累

      走路、做家务等“低强度运动”都会让你感到劳累?腿部、臀部等总是莫名其妙地抽筋?出现这些症状时,那你可要关注下心脏健康了,因为当人体外周动脉出现出现脂肪斑块堆积时,会令人运动易劳累,也会引发下肢抽筋。

      3、气短

      如果你运动时总是容易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是缺乏运动或贫血引起的,你还应该担心下你的心脏瓣膜是否出现了异常,因为一旦心脏瓣膜出现问题后,心脏的泵血功能就会下降,易使人出现气短的症状。

      4、头晕眼花

      当人体有动脉梗阻、低血压、心脏瓣膜异常等现象时,通常会令人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

      5、头痛

      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很大部分的人都存在偏头痛。有研究显示,有偏头痛的患者得心脏病的风险为2.5%,而没有严重头痛症状的患者得心脏病的风险为1.7%;有偏头痛的患者得常见中风的风险为4.5%,比没有偏头痛患者多20倍。

      6、心悸不安

      如果你连静坐、躺下,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那请你千万不要忽视,应该及时就医!心悸和心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心悸被认为是心脏病的前兆,心悸的情况有轻有重,心悸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像有小兔子在乱蹦。当心率加快时,患者自觉心脏跳动明显,当心率缓慢时,则感到心脏搏动强烈,常感到心慌不安。

  • 据报道,脑梗塞的死亡率达到70%,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死因之一,接受过高级治疗的患者中也有可能留下偏瘫的后遗症。所以,积极预防脑梗的发生至关重要。

    1、头痛。

    夜行次数减少,血液粘稠增加,更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当脑血管阻塞时,会出现持续的头痛,这会导致难以入睡。

    2、手脚麻木。

    睡眠时经常出现手脚麻木,特别是单侧性,要警惕。由于脑血管阻塞和脑供血不足,会引起印象性股皮层脊髓通道,肢体末肢体末端更加明显。

     

     

    病人也可能有突然拿不住东西,手握物品突然掉落等症状。

    3、单侧流口水。

    睡觉的时候经常不自觉的流口水,要警惕脑血管的阻塞。脑缺血和缺氧时,会使两侧皮质脑干束受影响,造成舌下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单侧流口水、嘴斜斜、眼角闭合不畅等症状。

     

    在动脉硬化和脑缺血、缺氧严重时,病人也会经常打哈欠,要及时就医。

    4、手脚冰冷。

    手属于肢体末端,一旦脑血管阻塞,就会使供血不足,出现手脚冰凉现象。

     

     

    夜间这种现象应立即复盖棉被,采取保温措施,不能复盖热量,要警惕。

    怎样有效控制脑血管堵塞?

    血压控制。

    脑梗塞患者中近一半临床表现为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脂堆积,加速动脉硬化。所以建议血量大的人,注意监控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积极控制血压。

    戒烟和酒

    抽烟喝酒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抽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严重的血管收缩,引起血管疾病。另外,饮酒直接刺激脑神经,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压和血脂稳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因此,预防脑梗死,人生应做到远离烟酒。

    管理情绪。

    人在烦躁、生气、悲伤等情绪时,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引起内分泌紊乱,容易诱发脑梗。人生建议,定期出游,多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社交活动,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和别人交流,这些都有助于保持情绪的稳定。

     

    睡眠不足是现代青年的一种正常状态,但熬夜往往使身体紧张,兴奋交感神经,增加血管紧张度,长时间形成动脉硬化,易发生脑梗死。所以,建议晚上11点之前睡觉,最好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7~8小时。

  • 广东某医院近日收治了一名35岁的男子小马,其父母均有高血压,而他本人患上高血压已有五六年,因为没有重视,从未规律服药,结果在劳作时突发脑出血陷入昏迷。经过该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后续还需要很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失去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对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将是巨大的负担...............

     

    这种新闻事件,随着高血压人群的增多,越来越常见。高血压是我们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疾病,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及视网膜等器官的并发症,其中对心脏和脑血管的危害最为严重。

     

     

    有不少高血压病患者,平时长期、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总是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经常时高时低,波动较大,这给患者增添了不少担忧和焦虑。也有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随意增加药物剂量以期使血压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潜在的风险。

     

    接下来,来了解高血压患者必须要知道的两点:

     

     

    一,高血压引发的原因是什么

     

    1、年龄

     

    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

     

    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

     

    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二,血压越低越好吗?

     

    当然不是,产生血压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降压药物的服用与患者自身的血压波动规律不相吻合,同时血压过低会引起心脏、脑、肾脏等脏器的供血不足,容易带来心肌梗死、中风、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只有合理地控制血压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好血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调整用药

     

    在每天规律服药的基础上,发现血压波动很大后,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做个动态血压监测和合并疾病的排查,在医生的协助下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据此来调整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切忌擅自增减药物剂量。

     

    2.放松心情

     

    了解血压产生波动的原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情绪,从而放松心情,不生气、不急躁也是维持血压稳定的重要前提。

     

    3.调理生活

     

    保持良好的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适度的运动锻炼,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可以使血压维持在良好的水平。

  • 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医院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就会增多,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病症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遗憾的是,将近50%的患者因自身或家庭原因,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机。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处理AMI并发症是降低AMI病死率的关键。

     

    心肌梗死是有报警信号的,有哪些报警信号呢?

     

     

    心肌梗死的报警信号

     

    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的踪迹,及时就医就可有效避免身陷心梗危机。

     

    (1)不明原因的疲劳和虚弱,伴三高和动脉硬化

     

    同时有三高,伴动脉硬化的患者突然感到虚弱和疲惫,但并没有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或者在充足的休息后还是感到疲劳、嗜睡,这可能是因为心脏供血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

     

    (2)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特别注意,最好即刻就医,这也是许多患者常见的心肌梗死的前兆。

     

    (3)胸痛或者心绞痛症状加重

     

    当休息时或夜间睡眠突然发生心前区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还有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

     

    如果既往有心绞痛的人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结语

     

    以上列的报警信号也不是所有心梗的人都会有,有的心梗是隐匿的,没有典型的症状,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也有少数心肌梗死第一次发作就是猝死,这部分心肌梗死也没办法预测。所以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态,注意休息和睡眠,健康生活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心脏。​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脑梗死的发生时因为供应大脑的血管被堵住了,而脑梗死的发生轻则一段时间发生身体一些部位的功能瘫痪如:言语不清、面瘫、肢体瘫痪等,重则发生永久性的身体功能丧失,大面积脑梗或者重要部位如脑干的梗死则可能会危及生命。很多患者在发生脑梗死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如果重视这些征兆,同时加以必要的干预往往是可以避免脑梗塞的发生的。

     


    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脑梗死发生前的常出现的征兆。


    1.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


    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是发生在一侧的,可以用棉签等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称的扎两侧肢体的皮肤,看两侧的感觉是否相同。如果是双侧肢体无力则需要排除低血糖/低钾血症等情况。


    2.眩晕,眼震,行走不稳:


    往往会出现一过性的眩晕,表现为自身不稳感,看外界觉得在旋转,这种情况往往表明堵塞的部位出现在掌管身体平衡的小脑,这时患者应当立即停止活动及时扶物或者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稳住身体,因为脑血管堵塞可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而失去本能的保护反应,此时跌倒可发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3.凝视、偏盲、失语:


    出现这些症状往往提示病变位于供应大脑前中部的颈内动脉系统。可表现为双眼向一个方向凝视及局限于某象限的视力障碍,大脑优势半球病变时可出现失语。

     


    出现这些情况的相当一部分人会发展演变成真正的脑梗死,及时适当的干预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具体如下:


    1.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或者去除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是促进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因素。有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平时应注意合理使用药物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其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2.评估患者是否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等情况:


    可通过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血流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方式评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狭窄,如果狭窄程度较大,可早期行介入治疗避免脑梗死的发生。近些年来兴起的劲动脉内膜剥脱术也可通过剥除异常增厚的内膜从而达到防止脑血管堵塞发生脑梗死的后果。


    另这些年脑梗死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即使是年龄比较轻的人发生上述情况,也要重视起来,积极去除一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不要等到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最后小结:脑梗死的三大征兆是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头晕、眼震、行走不稳;凝视、偏盲、失语。

  • 不少人有过这种体验:躺着或蹲久了,起身时会突然眼前一黑……

     

     

    有时候眼前一黑,很快就能缓解;有时候眼前一黑,人就晕倒了。

     

    眼前发黑但没有倒地,医学上称作“一过性黑矇”;眼前发黑且伴有倒地或意识丧失,叫做晕厥。

     

    别以为眼前一黑可以自行恢复就不用去医院了,这种症状可能预示某些严重的疾病。《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告诉你眼前发黑最常见的原因,以及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

     

    受访专家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 叶泽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杜军保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武剑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艾芬

     

    为什么会突然眼前一黑?

     

    黑矇一般是脑部供血不足、眼睛供血不足所致,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直立性低血压:起身时眼前一黑

     

    躺着或蹲坐时间久了,突然站起来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一般是“直立性低血压”,通常过几分钟就恢复了。

     

    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比例达到15%,75岁以上高达30%~50%。老人头晕时如果跌到,容易碰伤或摔伤。

     

    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发生,蹲下起身时最好保持较为缓慢的速度,不要太迅速站立,让身体有时间做出反应。

     

    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站太久会晕

     

    青少年眼前发黑、晕倒约70%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15~19岁最高发。常见诱因为长时间站立、体位突然变化、精神紧张、闷热环境、体内缺水缺钠等。

     


    靠墙直立训练有助改善。研究表明,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患儿平均在站立23.5分钟后发生晕厥,当患儿可以成功站立超过这个时间而不发生晕厥,就提示训练成功了。

     

    血管迷走性晕厥:诱因最多

     

    血管迷走性晕厥可发生在多种条件下,如恐惧、剧烈疼痛、悲伤情绪、剧烈运动后、站立时间过长、过度劳累、衣领系得过紧等。

     

    低血糖也会造成的头晕或眼前发黑,但与前面几种晕厥原理不同。通常伴随出汗、心慌、饥饿、焦虑、发抖等症状,吃一些面包或糖果可缓解。

     

    中老年人黑矇,血管崩溃的前兆

     

    大脑仅占体重的2%,但却需要15%的血量供应。45岁以上中老年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的症状,一定要警惕血管问题。

     

    眼前发黑+胸闷心慌:警惕心梗

     

    本就患有心血管病的人,一旦出现黑矇或晕厥,预示是高危情况,可能引发心源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险的情况。

     


    一旦伴随明显的胸痛、胸闷、憋气或心慌,就应及时就诊,排查心脏疾病。

     

    眼前发黑+肢体乏力:中风先兆

     

    眼前发黑,也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症状之一。

     

    TIA又叫“小中风”,已发作过TIA的患者,1个月内再发风险是无发作患者的30倍。发生小中风后,大部分患者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大中风。

     

    如果眼前发黑的同时,还伴有无法说话、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就要警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了。

     

    存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吸烟、长期过量饮酒、有缺血性眼病史、有慢性牙周炎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出现眼前发黑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做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检查血管。

     

    眼前发黑,立刻蹲下自救

     

    为避免突然晕倒造成颅内出血、窒息、骨折等严重损伤,眼前发黑时不妨用下蹲动作来保护自己。

     

     

    增加脑部供血

     

    下蹲时双腿肌肉挤压双下肢动静脉,动脉收缩导致供应下肢的血液减少,从而增加了向脑部供应的血液,迅速缓解短暂脑缺血症状;静脉收缩加速下肢的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脑部供血。

     

    避免严重摔伤

     

    及时下蹲导致重心降低,即便晕厥引起了意识丧失,也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摔伤。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平躺后将腿抬高,增加脑部的供血。感觉好转时,可慢慢站起,如在过程中再次出现症状,则要恢复之前的姿势。

     

    3步救助晕倒的人

     

    如果遇到他人晕倒,不妨分3步处理。

     

    1.呼唤并拍打肩部

     

    首先要做的是拍打其双肩,在耳旁大声呼喊,以足够强的刺激来判断对方是否丧失意识。

     

    2.检查是否有呼吸

     

    如果跌倒者意识不清楚,就需要观察是否有呼吸,方法是看胸部是否有起伏。没有呼吸,应马上使其平躺,用掌根在其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连续快速用力按压,并让周围的人立即打120求助。

     

    3.正确翻动

     

    晕倒者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可能是昏迷,应让病人保持侧卧位,最好右侧卧位,目的是避免舌头后坠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本期编辑:张杰

  • 老年心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人老化过程中心肌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

     

     

    一、老年性心肌病应注意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扩张型心肌病:老年心肌病症状及体征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有时难以鉴别。一般来说,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而老年心肌病主要是心脏储备功能下降。超声心动图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腔扩大较为显著,心室壁变薄和左室壁运动幅度减弱明显,而老年心肌病心腔扩大不明显或轻微扩大、心室壁变薄和左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不明显或较轻。
    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明显,可有多发性心肌坏死灶或心肌纤维化,各房室扩大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此表现与老年心肌病类似。但冠心病多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有明确的心肌梗死史,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节段性运动减弱或室壁瘤形成;老年心肌病主要有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没有明确的病因,超声心动图可见舒张功能的减退及心腔的轻度扩大。
    老年心脏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心肌病变可造成各种心律失常,系心脏猝死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有心脏舒缩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多种心律失常等,该病心肌肥厚而扩张不明显,超声心动图可见特征性“小斑点”样外观;老年心肌病主要有活动后心悸、胸闷、气短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有明显的心肌扩张。


    二、如何预防老年性心肌病?

     

     

    老年心肌病是老龄化过程中不明原因的心肌退行性疾病,多种因素可诱发,因此,老年心肌病的预防以避免诱因为主,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

     

    早期筛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年体检一次,如发现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腹胀、恶心、下肢水肿等症状可至医院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筛查心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保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老年人应适当运动,一周至少三次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有太大的情绪起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指标。

  • 心脑血管病是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很多现代的生活、饮食习惯,无时无刻都在危害着我们的心血管,所以,下面十条,帮你我守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病。

     

    一是定期锻炼增强心脏功能

    坚持经常锻炼,使身体活动起来,不仅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而且能让你心情好了,压力也会减轻。每周积累中等强度的150分钟活动时间,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多走路少开车、关掉电视等,都能增强心脏强度。

    二、维持营养以控制体重

    超重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保持营养均衡,少油少糖的饮食,均衡地吃蔬菜和运动,体重控制并不难。可多用工具检测体重是否过重;还建议一起计算基础代谢率,使体重控制不再困难。

    三、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充足的纤维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专家建议每天至少30克纤维。各种食物都能产生纤维,如全麦面包,燕麦,有皮土豆,普通蔬菜和水果。

    四、减少摄入饱和脂肪

    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因此,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瘦肉,少吃低脂乳制品,而不是全脂乳制品,这才是增强心脏的健康饮食。

    五、每天必须吃蔬菜

    研究表明,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几率。一天4份蔬果就能产生显著效果;如果增加到8份,保鲜效果会更好。但在各种蔬果中,绿叶菜、十字花科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对冠脉的保护尤其有效。

    六、减少盐摄入以控制血压

    进食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根据卫生部建议,每日钠摄入总量不应超过2400毫克(即6公克盐),但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食比以往更咸,钠摄入超标情况,越年轻越严重,几乎超过建议量的两倍,应避免食用含钠高的食物,如泡面、洋芋片等。

    七、多吃鱼强身健体

    每周吃两次鱼,例如:多吃富含脂肪酸的鱼,如沙丁鱼或三文鱼,可以保护心脏,预防心脏病;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尤其要注意,一周不能吃超过两份富含油脂的鱼,若不能每天吃,补充营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鱼油。

     

     

    以上就是保护心脑健康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想要心脑健康,做到以上几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 有没有听说过脑血管动脉瘤被称为“脑内的不定时炸弹”?通常情况下,由于没有任何症状,脑血管瘤很难被察觉,但一旦血管壁脆弱破裂,往往会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直接昏迷,发生严重神经功能紊乱或死亡的几率大于5%。

     

     

    脑动脉瘤不是一种普通的肿瘤,它是大血管壁所长出的一个膨出泡状物,一般在40~60岁女性中好发。脑动脉瘤在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很少有症状,除非特别针对脑血管做MRI血管摄影,或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否则无法早期发现。

     

    即使是脑血管瘤来袭的台,也不必过分惊慌,因为网络文章或普通报纸上都有倒地的严重报导。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神经病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检查,MRI,脑血管摄影等方法进行诊断。

    脑动脉瘤破裂前后有哪些症状?

    脑动脉瘤病因主要有3个: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硬化,高血压。据统计,高血压和吸烟与蛛网膜下出血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如果能够在脑血管瘤破裂之前发现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最好方法。除了控制高血压和禁烟之外,预防之道还需要注意一些出血前的警告信号。通常情况下,头部突然疼痛是由于脑血管瘤小渗血引起的,那种感觉犹如头被棒子击打一般;其次,脑血管瘤增大,出现一种神经受压的现象,如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扩大等。

     

    脑动脉瘤发生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出现头晕、颈部僵硬、恶心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昏迷或死亡。若初次小出血后掉以轻心,24小时内就容易再次出血,且再次出血的死亡率也相当高。所以,出现脑血管瘤破裂的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脑动脉瘤的发现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血管收缩也是动脉瘤破裂的棘手并发症之一,约占动脉瘤破裂患者的40%,并且常常会留下半身不遂、失语症、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的后遗症。

     

    此外,一般情况下,脑血管瘤破裂后一年内再次破裂出血的机率为60-80%,再出血病人的死亡率也为60-80%,脑血管瘤破裂后出现现踪,不做处理是很危险的。现在,手术可达到解除脑血管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效果,同时尽早治疗血管收缩,避免因过度收缩而引起的缺血性脑梗塞。

     

  •   70多岁的张爹爹,平时就有高血压,晚上爱打点麻将,因夜间吹空调后突发咳嗽,心慌,喘气,呼吸困难,被家人送到医院急诊,经医院的专家诊断为“冠心病 心衰”,经过半个月的系统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

      夏天,多雨,空气中的湿度相对较高,气压降低,天气闷热,开空调形成的室内外温差,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等的常见诱因。

      专家介绍,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人,由于冠状动脉本身管腔狭窄、血流不畅,高温高湿天气,气压过低,会导致心情烦躁,人体消耗不断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现象,一些人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或胸骨后闷痛或紧缩样疼痛,严重的疼痛可向左肩臂内侧、咽喉部、剑突下和背部放射。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而导致死亡。

      专家提醒,高血压、冠心病人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内心的平和,平静的心情可以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心脏负担减轻,能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次,有晨练的老人,不要在温度还很低的早晨就外出,同时不要突然大负荷量运动,运动量也要适可而止,以慢运动为主。

      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初夏睡眠不足容易心情烦躁,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易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

      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戒烟少酒,保持大便的通畅,老年人大多都有习惯性便秘,大便用力时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故老年人要注意多吃蔬菜,多吃含粗纤维的食品。

      要坚持服药,因天气炎热,血管舒张,血压有所下降,有些人就擅自停药,等血压升高再服药,这是错误的。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