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圳再现医疗悲剧 8月女婴转院3次身亡

深圳再现医疗悲剧 8月女婴转院3次身亡
发表人:禤政

近年来,医疗悲剧事件频发,令人痛心。近期,深圳再次发生一起令人唏嘘的医疗悲剧,一名8个月大的女婴在3次转院治疗过程中不幸去世。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医疗体系的关注和反思。

事件中,女婴因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在3次转院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首先,在蛇口医院西区,医生诊断女婴需要住院治疗,但因床位紧张,无法收治。随后,在南山区人民医院,同样因床位紧张,女婴未能得到及时救治。最后,在蛇口医院东区,女婴病情恶化,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医院床位紧张,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其次,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缺乏责任心,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此外,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事故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

3.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5. 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确保医疗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脏移植失败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心脏移植手术,作为挽救无数心脏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项技术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更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患者在接受心脏移植后,性格和喜好发生了显著变化。

    2000年,比尔·沃尔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经过亚里桑那大学医疗中心的心脏移植手术,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术后,沃尔不仅恢复了健康,还突然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歌曲。经过了解,他得知这首歌曲是心脏捐献者生前最喜欢的。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70岁的保罗·欧德曼身上。他在1993年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变得热爱运动,热衷于各种户外活动。这些变化让他的妻子感到惊讶,也让他本人感到困惑。

    那么,为什么心脏移植手术会让患者的性格和喜好发生改变呢?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细胞记忆有关。细胞囊括了人体整套基因信息,因此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可能会从器官捐献者身上“继承”一些基因,从而影响他们的性格和喜好。

    尽管这一理论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证据支持,但它却得到了许多患者的认同。例如,28岁的杰米·谢尔曼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对墨西哥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墨西哥奶酪卷饼情有独钟。她甚至产生了对斯科特·菲利普的愤怒感,因为斯科特生前非常喜欢吃墨西哥奶酪卷饼,并因此丧生。

    这些现象让人们对生命和医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心脏移植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 近年来,医疗悲剧事件频发,令人痛心。近期,深圳再次发生一起令人唏嘘的医疗悲剧,一名8个月大的女婴在3次转院治疗过程中不幸去世。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医疗体系的关注和反思。

    事件中,女婴因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在3次转院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首先,在蛇口医院西区,医生诊断女婴需要住院治疗,但因床位紧张,无法收治。随后,在南山区人民医院,同样因床位紧张,女婴未能得到及时救治。最后,在蛇口医院东区,女婴病情恶化,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医院床位紧张,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其次,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缺乏责任心,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此外,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事故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医疗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

    3.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5. 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确保医疗安全。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许多终末期器官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更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的手术之一。本文将介绍武汉协和医院成功实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案例,以及心肺联合移植的相关知识。

    6月25日,武汉协和医院成功为一名23岁男性患者李博(化名)实施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李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严重,心肺功能基本丧失,生命处于濒危状态。经过精心准备和手术,李博顺利度过了术后105天,成为国内心肺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生存质量良好者。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一种高难度、特大型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患者。手术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供体器官的保护难度高:心脏和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对氧气的需求极高。在移植过程中,需要保证供体器官的活力,这对技术和设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人体排斥反应:人体对移植器官会产生排斥反应,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由于心脏和肺的排斥反应可能不同步发生,监测和对症治疗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挑战。

    3. 术后感染风险高:肺部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术后感染是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主要风险之一。

    尽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在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资料,心肺联合移植术后1年存活率为70%-78%。到1997年,最长存活者已达到14年,受者可以正常地生活。

    李博的成功案例表明,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为终末期心肺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武汉协和医院将继续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囊胚移植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一种,许多患者在移植后都会对自身的一些症状产生担忧,尤其是担心移植是否成功。一些患者会将移植后出现的阴道出血视为失败的前兆,但实际上,移植后出血并不一定意味着失败。

    移植后,胚胎会在子宫壁上破开一个小口,将自己埋进去,这个过程可能会引起微量的出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床出血”。这种出血通常不会导致流产,而且休息几天后就会停止。

    除了着床出血外,以下这些症状也需要引起注意:

    1. 移植后腹痛:轻度腹痛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疼痛加重或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

    2. 移植后腹胀胸闷:腹胀胸闷可能与注射黄体酮、肠蠕动减少、过度休息等因素有关。如果症状逐渐加重,应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3. 移植后便秘:便秘可能会影响胚胎移植,如果便秘症状严重,应适当服用缓泻药。

    除了以上症状,以下因素也可能影响囊胚移植的成功率:

    1. 生育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囊胚移植成功率也会降低。

    2. 生育基础:有过自然流产、早产等生育史的患者,囊胚移植成功率可能较低。

    3. 子宫环境:子宫壁的厚度、形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囊胚移植成功率。

    4. 医疗技术:囊胚移植技术、胚胎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成功率。

  • 那天,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小儿内科,我的孩子刚刚经历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让我倍感担忧。

    医生***耐心地询问了我孩子的病情,详细了解了他的术后恢复情况。在详细沟通之后,医生建议我给孩子开具甲泼尼龙片,以帮助他更好地恢复。

    当我询问购买方式时,医生告诉我可以通过网上购买,非常方便。他详细询问了我孩子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肝肾问题,以确保用药安全。在得知孩子没有这些问题后,他为我开具了处方。

    在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我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与医生保持沟通,询问了一些用药细节。医生每次都耐心解答,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当我拿到药品时,发现价格确实比线下药店贵一些,但我理解这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医生也告诉我,如果对价格有疑问,可以咨询客服了解具体原因。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对孩子的康复充满了信心。

    此外,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孩子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线下医院就诊。这让我感受到了医生的关怀和专业。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互联网医院将会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 在繁忙的都市,北京医院的一间手术室见证了一次生命奇迹的诞生。2017年3月,一位年轻的捐献者将自己的心脏捐献给了等待移植的患者。这一刻,人性的善良之美,在医者的双手中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辉。

    捐献者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不幸因病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将自己的心脏捐献出去,让另一个生命得以延续。北京医院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的医护团队迅速行动,与时间赛跑,成功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护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将捐献者健康的心脏移植到了等待的患者体内。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重获新生。

    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让另一个生命得以延续,同时也为器官捐献事业做出了贡献。

    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器官捐献,积极参与其中,让生命的奇迹得以延续。

    以下是关于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

    1. 器官捐献是指将捐献者的器官移植到需要器官的患者体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2. 我国器官捐献实行自愿原则,捐献者需在生前签署捐献志愿书。

    3. 器官捐献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筛选,确保移植成功率。

    4. 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在2017年的新年伊始,广东省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完成了一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这不仅标志着广东省器官捐献事业的新突破,更展现了社会对于生命价值的尊重和珍视。

    这位捐献者是一位名叫苏伯的老人,因一场意外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经过紧急抢救后,最终因伤势过重,于2017年1月1日被诊断为脑死亡。在家人的一致同意下,苏伯的器官被捐献出来,帮助了5位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重获新生。

    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的行为,它需要捐献者及其家人的无私奉献和勇敢决策。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共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9559例,其中广东省以1442例的成绩位居全国首位。

    器官捐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挽救生命,更在于传递爱心和希望。正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超副院长所说:“器官捐献是一项生命的接力,它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让生命更有尊严,更具光辉。”

    为了提高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以下是一些与器官捐献相关的科普知识:

    1. 器官捐献是指将捐献者的器官在死后捐献给他人,用于挽救生命。

    2. 器官捐献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腺、小肠、眼角膜等。

    3. 器官捐献需要捐献者生前或死后同意。

    4. 器官捐献者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等。

    5. 器官捐献是一项高尚的行为,需要捐献者及其家人的无私奉献。

  •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药物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将带您回顾GSK在p38抑制剂领域的研究失败,并探讨CETP抑制剂的研究历程。

    首先,我们来看看GSK在p38抑制剂领域的失败案例。p38MAP激酶是细胞内重要的激酶,在炎症、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药企试图开发p38MAP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关节炎、COPD等疾病。然而,GSK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条路上失败的药企。其用于治疗关节炎和COPD的p38MAPK抑制剂dilmapimod已经停在了II期临床。这次,GSK的p38MAP激酶抑制剂Losmapimod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再次失败,令人惋惜。

    那么,为什么p38抑制剂的研究会如此困难呢?原因在于,虽然p38激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功能复杂,且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这使得p38抑制剂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除了GSK,其他药企在CETP抑制剂领域也遭遇了挫折。CETP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活性,从而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然而,多个药企在研发CETP抑制剂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失败。例如,辉瑞的Torcetrapib和罗氏的Dalcetrapib都因增加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被中止开发。

    目前,默沙东的Anacetrapib是唯一一款正在进行后期试验的CETP抑制剂。虽然其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但Anacetrapib的成功与否将决定CETP抑制剂的研究方向。

    总之,药物研发之路充满挑战。靶点失败、临床试验失败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药物研发的失败。因此,药企在进行药物研发时,需要充分了解靶点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严谨的临床试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进展就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3D打印“天然心脏”。

    这种心脏是通过3D打印技术,利用人体脂肪干细胞打印出心脏血管和心脏瓣膜,然后将这些部件组装而成。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老鼠身上,证明其可行性。

    与传统的人工心脏相比,这种3D打印心脏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使用患者自体细胞制作,因此不会引起排异反应,患者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其次,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除了3D打印心脏,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包括打印骨骼、血管、器官等。例如,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一只耳朵,并成功移植到患者身上。

    尽管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保证打印出的器官具有与真实器官相同的功能和活力,以及如何降低成本等问题。

    总之,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心脏支架手术失败的新闻,让我对医疗行业的安全性产生了一些担忧。一位患者在手术中因血管破裂导致手术失败,这让我对手术的安全性和医院的专业性产生了一些疑问。

    作为一个患者,我们在面对手术治疗时,都希望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和最大程度的保障。但是,这次事件让我开始思考,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是否真的尽职尽责,是否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安全。

    我希望医生能够更加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治疗过程,尽最大努力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我也希望患者在手术前能够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后果,做出明智的选择。

    希望医疗行业能够更加重视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